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相控建模技术在阿南油田阿11断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二连盆地阿南油田阿11断块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影响开发效果.为了精确描述储集层物性及其展布特征,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地质和开发动态研究成果,应用相控建模技术,采用两种或多种建模方法联合工作的思路,分步建立了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以及微相控制下的储集层属性模型.通过油气储集层相控与非相控物性参数模拟结果的对比,认为相控属性模型对油藏非均质性的描述更为合理,使Petrel地质建模与Eclipse数值模拟一体化无缝链接,依据模拟结果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高了油藏采收率.阿南油田的成功应用表明,相控建模技术可较好地解决沉积微相变化快、非均质性严重的储集层物性参数的模拟,为油藏后期开发调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模型基础.图8参18  相似文献   

2.
相控建模技术在濮城油田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以濮城油田沙一段为例,阐述了相控建模技术在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应用。为了精确描述储集层物性及其展布特征,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地质和岩心分析资料,分析和研究了该油藏的构造特点、沉积相体系和储层物性参数,最后运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以及微相控制下的储集层属性模型,为油藏的开发调整、挖掘剩余油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濮城油田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高含水、后期开发难度大的特点,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地质和岩心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油藏的构造特特征、沉积相体系和储层物性参数,运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以及微相控制下的储集层属性模型,为油藏的开发调整、挖掘剩余油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苏德尔特潜山油藏水平井远程地质导向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首先根据周边完钻井资料建立地质模型,利用水平井随钻测井资料与周围控制井信息进行储层预测.钻井过程中,在构建的地质模型基础上,根据LWD不同测井系列的数据和综合录井资料,实时验证地质模型的构造和储层信息,及时校正地质模型,对靶点深度进行实时预测,及时调整靶点,实现优化水平井轨迹的目的.苏德尔特油田采用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根据目的层油藏类型和构造、储集层特征,确定了水平井着陆和水平段钻进的导向原则,保证了水平井精确中靶并使水平段最大限度地穿越潜山有效储集层,与传统导向技术相比,大幅度提高了水平井钻井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提高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精确度及成功率,以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下的构造模型、岩相及属性参数模型、储集层构型模型和自然伽马体模型为基础,进行水平井轨迹设计及随钻跟踪调整,并在盆地南部S区块长8油层组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储集层构型模型、自然伽马体模型等可有效表征目的层砂体的展布规律,定量指导水平井的轨迹设计;钻进过程中通过随钻自然伽马数据的验证分析,及时对水平井轨迹做出调整,确保水平段始终贯穿于最优砂体储集层中;3口现场试验的水平井均顺利完钻,平均砂体钻遇率为98.5%,平均有效储集层钻遇率为90.3%,投产后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有效指导水平井轨迹设计及随钻跟踪调整,为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及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屋脊式断块油藏侧钻水平井优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剩余油分布、准确选择合理水平段的位置是开发屋脊式断块油藏的关键.根据屋脊式断块油藏侧钻水平井的地质条件,对地质建模、剩余油分布研究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综合论述.并研究了水平井地质参数敏感性,指出了这类油藏进行侧钻的水平段最佳优化方位、最佳长度及最佳射开部位.在临盘油田盘40块屋脊式断块油藏应用了侧钻水平井技术,根据剩余油研究结果及优化的水平井地质参数进行了布井.现场实施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单井产能,证实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最大限度提高油田采出程度,针对哈萨克斯坦让纳若尔油田低渗透率薄层碳酸盐岩油藏,开展了水平井开发部署方案和水平井地质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水平井开发低渗透率薄层碳酸盐岩油藏技术方案,从水平井合理长度的确定、水平井井网部署方式、水平井位置及轨迹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论证,并进行了现场录井地质跟踪导向方法研究与实际应用,对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验证。最终开发效果显示,水平井产量是直井产量的近5倍,表明水平井开发低渗透率薄层碳酸盐岩油藏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成效和经济效益,为类似油田水平井开发部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应用水平井资料开展精细油藏建模及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尚堡油田高104-5区块馆陶组8#小层水平井开发油藏为例,分析水平井钻井资料、地震资料等各种基础信息的地质意义并加以综合利用,在单砂体内部开展沉积旋回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采用目前流行的相控随机建模技术建立了水平井目的层单一目标砂体高精度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建立油藏动态模型,进而通过历史拟合以及动态方法对静态模型进行验证,经验证,所建立的地质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能够满足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需要,并以此为基础对水平井开发状况、含水特征、见水规律以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评价.图11参10  相似文献   

9.
薄层水平井地质导向跟踪一直是水平井导向跟踪的难点,其中高陡构造薄层水平井地质导向是难点中的典型。辽河S_(3+4)油藏目的层为地区高陡构造地层,近距离邻井垂深差大,目的层厚度1.7~6.6m,给水平井地质导向提出了挑战。通过对该区油藏特征进行分析,从钻前地质建模、着陆分析、水平段储集层跟踪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建立薄层水平井地质导向方法。该方法在该区30口井的实际应用表明,一次入靶成功率达到95%以上,水平段钻遇率由75%提高到85%以上,切实提高了储集层钻遇率,改善了开发效果。同时,该方法可为同类油藏水平井地质导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MPE3油田为例,在分析水平井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对比了直井和水平井数据分布和变差函数的差异,针对将水平井信息直接应用于地质建模中产生的大数据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建模策略。研究表明由于研究区水平井具有数据信息量大、井轨迹方向性强、砂岩钻遇率高的特点,造成了不符合地质认识的变差函数分析结果,进而在沉积微相和储集层物性建模以及概率储量预测上产生误区。建模时首先采用直井信息对分流河道砂体分布进行变差函数分析,通过沉积相控、地震约束的方法建立岩相框架;再利用水平井信息反映储集层内部非均质性精度高的特点,结合直井信息进行泥质隔夹层的变差函数分析,建立相应的储集层岩相精细模型;最后建立储集层物性模型,并分井区计算地质储量。该建模策略能够真实反映地质特征,且有效提高了井间砂体预测的精度,增强了储集层地质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储层随机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及油藏类型的复杂性,加之注采井网的不完善性,导致地下油水运动十分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精确预测井间储层参数分布和剩余油富集区域。针对上述难点和挑战,通过利用储层建模技术,建立了储层地质模型及其预测模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精细油藏描述中基础数据的管理。利用随机建模的储层建模技术是当今油藏表征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能有效刻画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储层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力地推动着油藏描述技术向定量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层序地层模拟在盆地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层序地层模拟结果可预测沉积相的分布和结构,检验和修正地震剖面的解释,对地层的基本控制因素作出评价,中论述了层序地层模拟软件的开发原理和方法,详细介绍了层序地层模拟流程图,构造沉降模型,沉积作用模型,负载沉降模型和侵蚀作用模型,依照所述内容读可以开发出自己的模拟软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层序地层模拟在盆地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层序地层模拟结果可预测沉积相的分布和结构 ,检验和修正地震剖面的解释 ,对地层的基本控制因素作出评价。文中论述了层序地层模拟软件的开发原理和方法 ,详细介绍了层序地层模拟流程图、构造沉降模型、沉积作用模型、沉积物压实模型、负载沉降模型和侵蚀作用模型。依照所述内容读者可以开发出自己的模拟软件  相似文献   

14.
油田开发初期建模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建模是油田开发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但其可靠性在钻井少,处于开发初期的油田却遇到了挑战。鉴于此,提出在地质概念模型的指导下,多学科综合,应用随机模拟理论,多种数据集成进行建模的策略。并以苏丹FL油田为例,采用随机地震反演-随机建模一体化技术,充分利用地震波阻抗数据体进行约束建立相模型及相控储层参数模型,大大降低了井间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复杂构造建模的理论与技术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树魂  何登发 《石油学报》2011,32(6):991-1000
复杂构造建模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模型内部的约束机制,其中以反映褶皱形态、断层形态和断层位移之间定量关系的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最为成熟,其分析方法对于上地壳、低温和非变质条件下的脆性构造变形的建模具有最普遍和最有效的约束。规范的技术流程不仅有助于降低构造建模的多解性,也是合理认识构造和解释构造的有效手段。构造模型可以在剖面、二维和三维空间建立,剖面建模主要用于确定构造解释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二维面模型和三维体模型则能更直观的描述构造,尤其在体模型内填充地层的力学参数后建立的介质模型,已非常接近真实的地质体。通过面模型和介质模型的恢复计算,可获得二维和三维空间的恢复应变场,既提供了构造变形机理研究所必须的参数,也可用于油气储集体构造裂缝发育方位、发育密度和发育强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辽河油田龙10块Es31密井网条件下相控随机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河油区青龙台油田龙10块Es3^1为近源扇三角洲沉积,沉积微相变化快、砂体展布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较强,用确定性地质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储集层的“空洞效应”。为了较好地表征龙10块储集层的“空洞效应”及其物性的不连续性,应用密井网条件下的“硬数据”和地质家的经验,综合测井、录井及动态监测资料建立沉积微相的一维井模型,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沉积微相模型,在该模型控制下,应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储集层及其相关参数分布的随机模型。实践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砂体展布及储集层参数的非均质性。图9表2参8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盆地模拟传统的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指出新的应用领域及面临的技术难题,重点论述3种油气运聚模拟技术的现状和进展。(1)流线模拟技术。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演化而来,该技术是一种快速模拟技术,适用于构造油气藏的模拟,但不能有效模拟岩性地层油气藏。通过建立简化的三维地质模型,实现对三维圈闭空间和储层物性的描述,解决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模拟难题,实现了流线模拟技术的跨跃。(2)侵入逾渗模拟技术。该技术已经比较实用,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对断面、不整合面等输导体系的刻画还不够细化,无法对断面、不整合面单独赋参数。三维输导体系网格建模方法和基于输导体系网格系统的三维油气追踪技术,能够有效地透视油气运移路径,模拟油气聚集、油藏调整和次生油藏的生成过程,使该技术得到较大发展。(3)三维达西流模拟技术。该技术是一种理论上最先进的技术,但地质参数很难达到其数值模型的精度要求。因此,改进地质网格模型,精确刻画地质参数,是三维达西流模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顺层柱状PEBI(Perpendicular Bisection)网格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变网格条件下的渗流方程,引入矢量渗透率,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渗流问题,使模拟技术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18.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尺度大小悬殊,形态不规则,分布不连续。定量刻画孔、洞、缝在三维空间的展布一直是该类油藏开发的技术难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地质建模方法。以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为原型,提出了多元约束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即在古岩溶发育模式控制下,采用两步法建模。第一步,建立4个单一类型储集体模型:首先利用地震识别的大型溶洞和大尺度裂缝,通过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离散大型溶洞模型和离散大尺度裂缝模型;然后在岩溶相控约束下,基于溶洞发育概率体和井间裂缝发育概率体,采用随机建模多属性协同模拟方法,建立溶蚀孔洞模型和小尺度离散裂缝模型。第二步,采用同位条件赋值算法,将4个单一类型模型融合成多尺度离散缝洞储集体三维地质模型。该模型定量刻画了缝洞储集体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为油田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陕榆井区于2003年底投入开发,是榆林气田南区的主力区块。在深化气藏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该区气藏三维地质模型,结合单井生产动态特征,开展数值模拟技术研究,通过对拟合、修正模型,以目前生产规模预测相关开发技术指标,为该井区合理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成为了现代油藏描述成果有力的表达工具。在辽河油田曙二区大凌河油层的构造建模工作中,在地震反射层面的趋势约束下,基于地质分层数据建立了工区地质体的地质层面模型;利用地质研究的断点数据对地震解释的断面进行归位处理,建立了工区地质体的断面模型;针对断面之间、地质层面间以及断面和地质层面的空间关系进行处理,生成地质体三维骨架网格,最终建立了工区地质体的构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