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加速度在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检测中会产生三次相位影响静止目标抑制和参数估计精度的问题, 提出基于三次相位补偿的参数估计方法. 在分析信号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在时间-调频率平面内采用类似Dechirp和一维搜索的方法实现三次相位的补偿; 完成相位补偿后, 为克服某些时频分布中峰值重叠可能带来的目标丢失问题, 利用改进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方法进行运动目标参数估计, 并给出了具体的参数估计方法. 最后, 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运动目标参数估计方法将运动目标假设为匀速运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多通道运动目标参数估计方法.通过构造含有加速度的运动目标回波模型,拟合多通道方位向回波数据的瞬时频率曲线,求解方程组获得各种运动参数的估计值,并重新构造运动目标的方位向匹配函数,对运动目标进行重新聚焦.克服了用匀速运动目标模型对加速目标进行运动参数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运动参数估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测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中的水下运动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的海表面尾迹特征波纹的检测方法。先运用鲁棒性主成分分析(Robus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PCA)稀疏分解法对SAR图像尾迹波纹进行增强,再将恒虚警率(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 CFAR)思想应用于灰度归一化Hough变换检测方法以检测线性波纹特征。针对水下目标检测数据匮乏的现状,首先利用舰船尾迹的实测SAR图像对所提的基于运动目标尾迹波纹增强的局部CFAR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然后仿真不同海情、航速及潜深条件下的水下运动目标尾迹和海面的混合波纹的SAR图像,并对仿真SAR图像中目标的线性波纹特征进行检测,达到目标探测的目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探测水下运动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双通道的工作模式下,结合DPCA技术和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实现了对SAR运动目标的定位和两个方向(方位向和地面距离向)上速度的估计。首先建立了双通道SAR系统对运动目标的回波信号模型,阐述了动目标DPCA信号为线性调频信号这个特点,并且根据这个特点采用了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对其进行检测和参数估计。由于DPCA技术具有良好的杂波对消功能以及FrFT对chirp信号的良好检测效果,在不同信噪比情况下,DPCA—FrFT算法都能有效地抑制静止背景、获得良好的测速和定位效果。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双通道小波变换的互谱理论,给出了目标回波模型,利用体目标回波的亮点结构,采用阵列信号处理中的两阵元模型,对尺度目标作了识别,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编队目标间距引起的目标间多普勒频率的差别以及多普勒频率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高速运动的编队目标回波信号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提取目标数量、多普勒频率等信息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取得了对编队目标的高分辨率,同时计算速度快,数据量小,且对噪声干扰不敏感,有利于实现实时编队目标信号处理;最后给出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8.
针对常规SAR/GMTI系统无法获取快速目标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PRF模糊的快速目标检测和运动参数估计方法.首先将三通道SAR/GMTI数据在方位压缩后的距离频域两两对消抑制杂波,然后进行PRF模糊数估计.在方位压缩后的距离频域利用快速目标运动引起的模糊数与目标直线轨迹斜率的对应关系,通过Radon变换来搜索模糊数,同时得到目标轨迹直线斜率.已知直线斜率后进行方位徙动校正,并以最小熵准则搜索实现方位向聚焦,进而通过距离匹配滤波实现快速目标成像.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下运动目标的参数估计,建立了目标与水听器相对运动形成的多普勒模型.提出利用互L-Wigner分布(cross L-Wigner distribution,XLWD)作为瞬时频率估计器,精确估计水听器接收到的目标辐射线谱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同时也获得信号的时变幅值,进而通过加权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水下运动目标的参数.海试数据分析表明,相对估计误差在20%以内时,正横距离和速度估计值的概率分别大于0.85和0.96,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双通道的工作模式下,结合DPCA技术和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实现了对SAR运动目标的定位和两个方向(方位向和地面距离向)上速度的估计。首先建立了双通道SAR系统对运动目标的回波信号模型,阐述了动目标DPCA信号为线性调频信号这个特点,并且根据这个特点采用了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对其进行检测和参数估计。由于DPCA技术具有良好的杂波对消功能以及FrFT对chirp信号的良好检测效果,在不同信噪比情况下,DPCA-FrFT算法都能有效地抑制静止背景、获得良好的测速和定位效果。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经典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动目标检测方法无法实现地面非匀速动目标的参数估计,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根据动目标成像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道路信息辅助的机载双通道SAR动目标检测方法。根据双通道SAR系统空间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模型,首先采用DPCA技术实现杂波抑制和动目标的检测,然后利用道路信息确定动目标的位置和速度,最后根据动目标方位向的散焦程度,估计动目标的距离向加速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分数阶Fourier变换在SAR动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与时频分布的关系,利用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回波信号本质上为线性调频信号的特点,在分数阶Fourier域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和多普勒参数估计,并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文中研究了复乘性噪声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给出了利用乘性观测过程的高阶累积量来估计复信号过程统计性质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不同的图像退化模型,分析了图像模糊的不同类型以及通过解卷积复原图像的各类方法,讨论了对应于不同模糊类型所适用的解卷积方法。在对水下图像复原前先采取去噪预处理较好地抑制了复原过程的病态问题,再利用拉东变换和傅里叶变换估计点扩展函数中模糊角度和模糊距离,实现了在缺少先验信息前提下的水下图像的复原,且相比于其他估计方法更加简便准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有效地复原水下模糊图像。  相似文献   

15.
主动声呐探测沉底目标时,由于存在严重的海底混响干扰,使得拷贝相关方法不能有效地提取目标回波亮点特征,大大降低了主动声呐的目标识别性能。针对该问题,研究了时频域滤波Hough变换的目标回波亮点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互魏格纳变换将接收信号与拷贝的发射信号变换到时频域,依据目标回波与混响及噪声能量的时频聚集特性不同,采用时频域脊波变换滤波滤除混响及噪声,最后利用Hough变换提取目标回波中各亮点峰,并进行投影计算形成目标回波的亮点特征。同时研究了Hough变换域中的峰值位置与目标亮点对应的数学关系,给出了基于时频滤波提取沉底目标亮点特征的算法步骤,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对比分析了该方法与拷贝相关方法提取亮点特征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较低的信混比下有效抑制混响干扰提取亮点特征,从而提高沉底目标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谱估计的被动声呐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被动声呐目标的特征提取与识别问题,通过对被动声呐目标噪声频谱特性的深入分析,给出了一种基于Welch谱估计的目标特征提取方法.对提取出来的特征采用动态规划的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得到用于识别的特征向量.对海上实录的多种型号和多种工况的大量噪声样本进行了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采用BP神经网络和最近邻法对噪声样本进行了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以用于被动声呐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17.
Cobb-Douglas生产函数经典参数估计模型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LS估计理论,对Cobb-ouglas生产函数经典参数估计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变量变换对该模型中随机误差的方差进行了修正,建立了一个新的参数估计模型.新模型满足Gauss-Markov假定,具有LS估计的优良性质.实例分析表明,新模型的参数估计精确度明显高于经典模型.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非线性模型参数估值的Excel方法 ,不用编程 ,特别简便 ,速度快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