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刘闰南  王玲 《电子工程师》1996,(3):17-18,40
微机控制在工业生产企业的应用中,引起数据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分为微机系统内部误差和其它外部误差。针对这些误差,有非微机处理和微机软件处理两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3.
开关电源干扰的抑制方法是开关电源研制成功的关键。抑制开关电源的干扰,首先要从干扰源入手,主要通过精心地设计电路,优选电路元器件,调整电路参数,合理安排元器件位置和接地;其次采用滤波和屏蔽等惯用方法。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工艺问题。本文从这些角度来探讨,如何有效地抑制脉宽调制(PWM)型开关电源的射频干扰和传导干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各种干扰现象入手,就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干扰问题.提出了一些常用的干扰抑制的措施和处理各种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   

5.
阐述工业计算机系统中主要干扰源及其形成的原因.结合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根据干扰产生的机理,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对干扰传导的途径进行有效的抑制,提高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结果表明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对CDMA通信系统的容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使用SPW(Signal Processing Worksystem)软件对CDMA系统的多址性能进行了仿真,表明了多址干扰对CDMA通信系统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几种现有抑制多址干扰的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器人离线编程与运动控制问题给出了分析与设计,着重分析了存在参数不确定及外部扰动下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问题。针对各关节耦合较强的机器人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反步自抗扰控制方法,以直流电机电压作为控制输入,将关节运动动力学表示为级联系统,通过扩展状态观测器方法实现对未建模动态和外部干扰的估计,在控制器中进行补偿.该方法仅需要关节指令和实际关节角及其一阶导数信息,实用性好,鲁棒性强,精度高。基于数学仿真验证了文章提出的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跟踪幅值为50deg,频率为2的正弦关节指令信号时,误差小于0.11deg,适用于高速机器人的高精度运动控制。  相似文献   

8.
当干扰电平达到或超过有用信号电平时,计算机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本文对抑制干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11.
文章主要介绍了电波暗室的种类以及电波暗室性能的各项评价指标、性能要求、测试点和依据标准。结合山东省质检院10米法半电波暗室的建设经验,重点阐述了半电波暗室在设计和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论电磁兼容性的定义、电磁兼容检验的内容、有关的国际和国内标准以及电磁兼容检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字电路中的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该文对数字电路中由信号和时钟电路产生电磁干扰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对信号辐射干扰和时钟电路干扰的有效解决方法,并为电路的设计提供了抑制干扰的一些准则.  相似文献   

14.
王淑静 《变频器世界》2011,(10):96-98,58
在变频器调速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为了防止电磁干扰对变频器造成危害,必需采取抗干扰措施。本文对变频器电磁干扰的重要来源谐波干扰的产生进行分析,并介绍了抗干扰的几种措施,为变频器电磁兼容性和电磁环境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电磁兼容分层与综合设计法——电磁兼容设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同云 《电子质量》2008,(5):98-101
按照产品在电磁兼容设计时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重要性为先后,分为若干层次进行设计,并加以综合分析进行适当调整直到完善,这就是本文提出的分层与综合设计法。电磁兼容设计是实现产品的规定功能、并使产品的各种效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因此电磁兼容性已成为产品的重要性能之一。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使所设计的产品具有电磁兼容性:一方面,能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无性能降低或出现故障;另一方面,对电磁环境不是一个污染源。也就是说,能满足相应电磁兼容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郭褚冰  张锴 《现代导航》2019,10(1):66-69
本文介绍了激磁波的产生机理,并利用麦克斯韦方程对偶极子磁场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对称线圈的脉冲磁场对撞试验装置,对比分析了线圈匝数、作用距离等因素对激励脉冲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对称磁场激励信号幅值近似呈1/R规律传播衰减,且在穿透特性上与激磁脉冲波差异较为明显。本文对开展激磁脉冲波的试验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红外热像仪产品,电磁兼容摸底试验的结果分析,从电磁传导干扰和电磁辐射干扰两方面入手,针对某红外热像仪产品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电磁兼容诊断,通过分析干扰源、传输通道和敏感设备电磁干扰三要素,使用屏蔽、滤波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设计改进。最终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完全满足了GJB151A的要求,达到了期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略回顾了二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详细论述了干扰源的确定方法、印制电路板的设计、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等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电磁干扰自动测试系统中接收机带宽、检波器功能、步进衰减器的选择.最后提出了测试规则.  相似文献   

20.
刘世刚 《电讯技术》1992,32(1):52-57
本文介绍了微波集成电路接口技术中常用的几种接口技术,及其结构设计方法。对微波集成电路中微带片的接地,屏蔽隔板接地设计也作了一些介绍。应用这些方法,将使电磁兼容效果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