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途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中心环节不仅是在制造商本身的清洁生产,更重要的是在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环节。分析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在借鉴成功的循环经济实现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位一体"的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为基础,采用构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指标体系及Z-score对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测算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协同度。通过对产业内部创新主体子系统和产业外部创新环境子系统有序度和协同度的测算,得出两个子系统的有序度都呈一定上升趋势,但并不协调,创新系统整体协同度较低;产业集群创新主体子系统对整个系统协同度的演进起主要作用,外部创新环境系统起辅助作用的结论。需从调整创新主体资源投入结构、加强金融环境建设以及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着力提升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陕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升陕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探索适合陕西实际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道路,在设计构建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得出陕西电子信息产业产业链条各环节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群优势;产业形成了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创新优势;信息产业集群化程度还不是很高,集群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结论。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完善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要素保证、环境支持;企业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会,转变观念,合作竞争中图发展促共赢;园区发挥好载体作用,协调相关主体注重多元互动多方着力提升集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陕西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提出陕西信息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必须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确保陕西省信息产业的健康、持续、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汽车电子产业是陕西省高技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现状基础上,对陕西汽车电子产业进行了SWOT分析。结合汽车电子产业链和各分系统构成,确立了陕西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信业作为陕西省国民经济的前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一直是拉动陕西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对于通信业与陕西国民经济的关系研究偏重于政策和对策研究,缺乏定量分析。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利用通信业和陕西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验证了通信业发展同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协调性较好。研究结果对陕西通信业和陕西国民经济的关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测度陕西省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选取GDP作为因变量,陕西省信息产业3个指标各自的业务收入作为自变量,3个指标分别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运用直接贡献率、间接贡献率和最小二乘法回归建立的经济增长贡献模型,引入灰色关联度模型,通过贡献率和信息产业各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分析陕西省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陕西省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间接贡献率、边际贡献率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信息产业各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陕西最新苹果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了陕西省乃至全国苹果产业生产和出口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了我省苹果汁和苹果出口的基本情况:苹果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出口占绝对优势地位,鲜苹果出口量却很少。对此文章利用多年数据从成本和价格因素、市场进入壁垒、地理位置和市场开拓能力、品质和安全因素、汇率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陕西省苹果汁及苹果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电子信息产业是重庆市正在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企业实施区域品牌运营,将有利于提高全球化市场竞争力。分析了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现状、区域品牌运营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区域品牌运营的因素,提出了实施区域品牌运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新时期我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从目前陕西省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等多个视角系统分析了"两化融合"的内在动因,指出两化融合是陕西省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工业竞争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和制造业服务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通信信息产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生因素,是实现自然和谐的外在动力,是实现文化和谐的重要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通信信息产业只有站高一步,才能开拓自身发展的广阔前景,才能承载和谐社会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12.
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共同话题,也是事关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生态同样重要。如果只是简单地为了利用信息资源而建设信息资源,会导致新一轮的“白色垃圾”出现,甚至更加严重。为了使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符合信息生态的内在诉求,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信息资源协同被自然引入,以强化信息资源在建设与利用过程中的协同问题,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使信息生态真正融入信息资源协同的全过程,从而造福人类,实现信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我国社会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其重要原因,尤其是我国区域结构、城乡发展和居民收入等方面的不均衡发展,深刻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政策、战略和方针上制定对策,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同时也是对传统政治哲学的全面继承和超越,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5.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目标应是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其根本任务应是广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其价值取向应是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握和实现好三个“必须”,即必须正视和正确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必须稳妥化解新形势下的各类社会矛盾,必须重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同时,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奋斗任务。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针对晚期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提出交往行为理论,力图重建现代社会的结构,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交往理性和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两个基本内涵,正确认识这些概念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遵循交往理性,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改变生活世界,重塑舆论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高招改革作为一种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西高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以人为本,为考生、高校服务"为宗旨,积极实施了一系列高招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让考生满意、让家长放心,为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使江西高招事业在阳光下、和谐中健康发展,维护了考生权益,维护了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大学的目标不是自动实现的,而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实施,这种制度安排就是治理。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大学治理与和谐高校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大学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要通过加强大学治理,梳理和规范大学内外各种关系,健全完善高校内部管理运行体制和机制,促进高校可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重大创新,是实现我们党执政历史使命的伟大战略任务,同时也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望理论的充实、完善和发展。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动力,这既是我们党和国家对长期积累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20.
对于“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不能割裂开来考察,而应该基于人与社会的辨证统一,把二者联系起来认识。“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辨证统一,相辅相成,互相映照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成为实现“以人为本”终极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