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复掺石灰石粉与粉煤灰、复掺石灰石粉与矿渣粉对C60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最佳配合比。复掺石灰石粉与粉煤灰、复掺石灰石粉与矿渣粉,均能使C60机制砂高强混凝土抗渗等级大于P12,抗冻性满足F100抗冻等级要求。掺粉煤灰混凝土比掺矿渣粉混凝土浆体早期自收缩小,抗碳化性能强。  相似文献   

2.
杨立伟 《当代化工》2024,(2):342-345
为促进石灰石粉在公路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测试了掺0~30%废弃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的凝结时间、流变性能、强度和干燥收缩,并分析了石灰石粉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掺入石灰石粉能延缓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减少水泥浆体的剪切应力和黏度,提高水泥浆体的流动度,但会增加水泥浆体的流动度损失率。掺入10%以内的石灰石粉可以显著提高水泥砂浆的强度,但掺入超过10%石灰石粉会降低水泥砂浆的强度。而且,石灰石粉的掺入会明显增大水泥砂浆的干燥收缩。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粉煤灰对水泥-石灰石粉胶凝材料早期开裂的抑制作用和粉煤灰掺量与水泥-石灰石粉胶砂开裂指数、开裂龄期的关系。研究结果得出,水泥基胶凝材料早期开裂先增加后减缓,其1 d内开裂发展迅速;随粉煤灰掺量增加,水泥-石灰石粉胶砂产生首条裂缝的时间逐渐推迟,早期裂缝由长变短,由宽变窄,数目逐渐减少。胶砂的开裂指数不断降低,抗开裂性能提高,抑制作用加强。通过Matlab软件三维拟合得到了水泥-石灰石粉胶凝材料中开裂指数、开裂龄期及粉煤灰掺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所得公式与实际情况匹配良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石膏品种和掺量对粉煤灰-石灰石粉-熟料复合胶凝材料胶砂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石膏掺量相同的情况下,掺SO3含量较高石膏的试样2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大于试样1(所掺石膏中SO3含量较低)。当采用同一品种石膏时,复合胶凝材料强度随石膏掺量增加而提高。试验显示在配制混合材料掺量较大的复合胶凝材料时,适当增加SO3含量可以促进复合胶凝材料强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干燥收缩试验法研究了粉煤灰对再生微粉和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碱矿渣胶凝体系收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能明显降低再生微粉和水泥复合胶凝体系、碱矿渣胶凝体系干燥收缩性能;分析了粉煤灰降低不同胶凝体系收缩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掺脱硫粉煤灰的水泥胶砂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研究了脱硫粉煤灰等量取代普硅水泥对胶砂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不掺激发剂的胶砂强度部分高于空白组,但对掺量有一定限制;掺适量激发剂的胶砂表现出较好的激发效果;但脱硫粉煤灰品质要达标且需要选择合适的激发剂,且激发剂的掺量要控制在5%以内比较适中。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磨细石灰石粉对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对其在胶凝材料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制备出具有配置商品混凝土实用价值的石灰石粉矿物掺合料,研究结果可为石灰石粉矿物掺舍料的生产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选与磨细粉煤灰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选与磨细粉煤灰的颗粒分布与形貌的差异及对水泥胶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勃氏比表面积相近,磨细粉煤灰的中位粒径大于分选细粉煤灰,其圆珠状颗粒较少,表面较为粗糙。在相同水胶比的条件下,掺分选粗粉煤灰的水泥胶砂流动度及强度均低;分选粗粉煤灰磨细后,不仅减少了颗粒的粘连,增加了比表面积,而且提高了粉煤灰的反应活性和水泥胶砂流动度及强度,虽其水泥胶砂流动度仍小于掺分选细粉煤灰的水泥,3d水泥胶砂强度也略低,但其28d水泥胶砂强度略高于掺分选细粉煤灰的水泥;在相同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条件下,掺磨细粉煤灰配制的水泥胶砂3d强度低于掺分选细粉煤灰的水泥,但随着水化龄期的增长,其差距逐步缩小,至60d时可超过后者。  相似文献   

9.
磨细粉煤灰与石灰石粉复合配制C80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磨细粉煤灰和石灰石粉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果表明,当石粉和粉煤灰复合时,二者能发挥互补优势.当用10%的石粉与10%的粉煤灰复合时,混凝土坍落度提高,1h坍落度损失小,28d的抗压强度达92.2MPa,且该混凝土的抗渗性、抗碳化性和抗冻性优异.  相似文献   

10.
石灰石粉-粉煤灰对水泥浆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水泥浆体流动度和不同龄期强度、吸水率以及化学结合水量,研究了单掺石灰石粉、粉煤灰以及石灰石粉与粉煤灰双掺对水泥浆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石粉掺量增加,水泥浆体流动度减小.粉煤灰掺量增加,水泥浆体流动度增大.粉煤灰能改善石灰石粉水泥浆体流动性.水泥浆体早期强度随石灰石粉掺量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变化,掺量为...  相似文献   

11.
李燕  孙道胜  王爱国 《硅酸盐通报》2015,34(6):1509-1512
以复掺粉煤灰、硅灰的复合水泥浆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复合水泥浆体的干燥收缩的变化规律.结合TG-DSC、孔结构测定、IR等现代化测试方法,研究了复合水泥浆体的结构、组成与干缩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粉煤灰和硅灰总掺量为40%,而其中的硅灰掺量为0~10%,粉煤灰掺量为30% ~ 40%时,其干燥收缩均小于纯水泥浆体.  相似文献   

12.
研究粉煤灰掺量对碱激发矿渣砂浆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化学收缩和自收缩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入粉煤灰不仅能有效改善碱激发矿渣砂浆凝结快,收缩变形大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解决碱激发粉煤灰砂浆在常温条件下早期强度低和强度发展缓慢等问题.配比不同掺量的粉煤灰,以寻求最佳的掺量,在保证碱激发矿渣砂浆强度的同时提高减缩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20%和40%,水胶比为0.4的水泥浆体的抗压强度、电阻率、化学收缩以及水化产物的变化规律.电阻率采用无电极电阻率法进行测试,化学收缩采用ASTM C1608-12规定的膨胀测定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250 d龄期时,粉煤灰掺量为20%的硬化水泥浆体抗压强度仅比空白组低5%;当粉煤灰掺量增大时,水泥浆体在3 d龄期时的强度、电阻率和化学收缩均减小,抗压强度与电阻率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XRD及热重分析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水化硅酸钙含量减少,在3 d龄期时水化产物中出现了钙矾石.  相似文献   

14.
刘登贤  麻鹏飞  吴鑫  李丹 《硅酸盐通报》2016,35(11):3729-3734
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研究其掺量及养护龄期对保水率、收缩率、稠度、粘接强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量在0% ~ 40%,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湿拌砂浆干缩率呈减小趋势,湿拌砂浆保水率呈减小趋势.粉煤灰的掺入量与湿拌砂浆拌合物的稠度正比例关系,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湿拌砂浆14d粘接强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试验室条件下,掺粉煤灰砂浆试块抗压强度随着养护时间的增长不断增大.因此,在湿拌砂浆中掺入低于30%的粉煤灰时,可以在满足湿拌砂浆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抑制收缩变形,提高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少熟料水泥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复合外加剂充分激发粉煤灰潜在活性,配制出早期强度较高的325#少熟料水泥。本文介绍该水泥的配制原理与方法,分析了代替普通水泥配制建筑砂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于砂浆塑性收缩性能和塑性粘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砂浆抗裂指数增大,开裂所需时间增加,塑性粘度降低;建立了粉煤灰掺量与砂浆抗裂指数、开裂时间的本构关系,及掺加粉煤灰后砂浆塑性粘度与抗裂指数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粉煤灰掺量、细度和Na2SO4掺量对水泥胶砂试块抗折、抗压强度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对水泥胶砂试块的7d抗折、抗压强度影响最显著;粉煤灰掺量和粉煤灰细度对28d抗折、抗压强度影响都比较显著;而Na2SO4掺量对7、28d抗折、抗压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王霞  卓锦德  季宏伟  董阳  李俏  王珂 《硅酸盐通报》2018,37(6):1877-1880
依据颗粒紧密堆积理论,一般采用Andreasen方程计算粉体紧密堆积用于表征粉体颗粒的级配作用.通过研究不同粒径粉煤灰对高粉煤灰掺量干混砂浆的性能影响,研究得出:颗粒太细的粉煤灰,会更加偏离原来的紧密堆积状态,不但不能充分发挥其微观填充的补强作用,反而大大降低强度.因此,使用粉煤灰与水泥复合掺配时,特别是高粉煤灰掺量,需要考虑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相互补充作用,使胶凝材料的颗粒粒径分布更趋近于紧密堆积,从而提高基体材料的密实度,保持较高干混砂浆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水泥基建筑材料在西南地区适用性,采用适量磨细粉煤灰复合水泥净浆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磨细粉煤灰后,水泥的抗化学侵蚀性能、干缩、抗碳化、抗冻性能都得到明显改善.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热重分析、压汞孔分析等微观分析方法对掺磨细粉煤灰硬化水泥浆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化时间的增加,磨细粉煤灰能够逐渐吸收水化产物Ca (OH)2生成更多C-S-H凝胶,提高了水泥石的密实度,改善孔结构,从而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