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福祥 《中国宝石》2006,15(2):199-201
佳士得在2005年拍卖了康熙、乾隆、嘉庆三位皇帝的《三无九有》、《日镜云伸》玺,《万泉庄宝》和《周甲延禧之宝》,这几方流落于外的清代皇帝玺印这次重现世间,为清代皇室文化、艺术、人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下面就这几方玺印的特点与由来做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玺印是凭证工具之一,国家、官吏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皆须以印记为凭证,于是官、私玺印产生了。一般认为玺印产生于东周,代代相承,未曾间断,完其发展。玺印的使用在先秦时已经非常普遍,无论尊卑,都可称为玺。秦朝统一后,建立了皇帝制度,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中国宝玉石》2020,(1):122-122
玺印是凭证工具之一,国家、官吏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皆须以印记为凭证,于是官、私玺印产生了.一般认为玺印产生于东周,代代相承,未曾间断,完其发展.玺印的使用在先秦时已经非常普遍,无论尊卑,都可称为玺.秦朝统一后,建立了皇帝制度,为突出皇权,规定仅天子之印称玺,玉质.其他文武百官的印则用金、银、铜制作.依等级不同,玺印上部配以长短不一、颜色各异的绶带,钮制亦有不同.自秦始,后代多延续、发展秦制,尊卑、独享观念日盛,皇帝、皇后之印方可称为玺,常人不再使用.唐武后时称玺为宝,之后玺、宝之称并用.明代帝、后、太子、亲王之印皆称为宝(玺),其他皇家眷属及朝廷百官之印信仍称为印,有严格的形制规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宝玉石》2020,(1):124-125
秦代一枚传国玺+六玺唐代一枚传国玺+八玺宋代十四宝(玺)元代八宝(玺)明二十四宝(玺)清二十五宝(玺)而酷爱文学、书法的乾隆皇帝,所拥有的玺印,达到1800多方.自秦至隋,皇帝有六玺及一枚传国玺,传国玺几乎无实用,其余六方,不同玺的功用不同.之后各代皇帝对玺的数量和功用有了不同程度的补充,国力、时局等条件会对玺印的数量、材质造成影响.一般而言,盛世之下,皇帝的宝玺数量相对较多,即使不增加具有权力的"公章",他们也会刻制一些闲章,供欣赏把玩.  相似文献   

5.
束霞平  张蓓蓓 《丝绸》2011,48(6):48-53
从<穿戴档>就清代皇帝祭祀时用仪仗服饰情况作一些探讨.清代基本承袭了传统汉制"礼"的传统观念,将历代沿用的五礼制度作为政权统治的全部礼仪制度.祭祀又被历代统治者视为国家社稷之根本,为清代典章制度之首,历朝皇帝格外重视.伴随着祭祀等级、规模、时节和场合等的不同,清代祭祀所用皇帝服饰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出版社:故宫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2月本书包括论文与图录两部分。论文部分分四篇文章《清代宫廷服饰的种类及特点》《清代皇帝及后妃冠帽》《华彩相映亦有别—晚清宫廷氅衣与衬衣异同及其工艺释析》《清代皇帝大阅与大阅甲胄规制》,涉及清代宫廷服饰的种类及特点、皇帝和后妃的冠服制度、氅衣与衬衣的异同和制作工艺、皇帝大阅甲胄规制等内容。图录部分则收录了85件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织绣服饰文物,涵盖了礼  相似文献   

7.
盛京(沈阳)是清室的祖陵所在地.清代的皇帝常常要到这里来祭祖.皇帝东巡,自  相似文献   

8.
正"宝"即印,或玺。"皇帝亲亲之宝"为皇帝宝玺中的一方。武则天称帝时,皇帝印章不称"玺"而改称"宝",之后历朝"玺""宝"均有使用,多用"宝"。宋朝时,玺印制度屡有更改。大观元年(1107年)设置八宝,政和七年(1117年)又制了一方"定命宝",一共九宝,至绍兴十六年(1146年),御宝制度才完备,共14方,分别为镇国神宝、受命宝、天子之宝、天子信宝、天子行宝、皇帝之宝、皇帝信宝、皇帝行宝、大宋受命之宝、定命宝、大宋受命中兴之宝、皇  相似文献   

9.
清代,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古代印刷的最后时期。第十组展品介绍清代全面应用雕版、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木版彩印等技艺,博采众长,创新发展。展陈的《顺治元年誉黄》,是清代开国皇帝顺治1644年进京三天后第一个安民告示,是历史上最大的雕  相似文献   

10.
正故宫博物院将传统宫廷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促进了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普及与推广"清宫剧中,有不少与服饰制度不符的纰漏,例如,皇帝穿着正式礼服在御花园游赏就不会发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近日,由故宫博物院牵头制作的"故宫出品"系列APP的第7部作品——《清代皇帝服饰》正式问世,为百姓了解清代帝王冠服制度提供了一本"官方"教科书。《清代皇帝服饰》精选故宫院藏的清代冠服、佩饰、宫廷绘画等多个门类的代表藏品,基于对服饰、器物、武备等文物的学术研究成果,展现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宝玉石》2020,(1):123-123
"宝"即印,或玺."皇帝亲亲之宝"为皇帝宝玺中的一方.武则天称帝时,皇帝印章不称"玺"而改称"宝",之后历朝"玺""宝"均有使用,多用"宝".宋朝时,玺印制度屡有更改.大观元年(1107年)设置八宝,政和七年(1117年)又制了一方"定命宝",一共九宝,至绍兴十六年(1146年),御宝制度才完备,共14方,分别为镇国神宝、受命宝、天子之宝、天子信宝、天子行宝、皇帝之宝、皇帝信宝、皇帝行宝、大宋受命之宝、定命宝、大宋受命中兴之宝、皇亲钦崇国祀之宝、天下合同之宝、书诏之宝,十四宝大小不同,材质有玉和金,钮有螭、虎之分,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下诏制皇帝宝玺,相继刻制了十七宝,后因火一部分被毁,嘉靖时,补造了十七宝并新制七宝,共二十四宝,沿用到明朝结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宝玉石》2020,(1):124-125
<正>秦代一枚传国玺+六玺唐代一枚传国玺+八玺宋代十四宝(玺)元代八宝(玺)明二十四宝(玺)清二十五宝(玺)而酷爱文学、书法的乾隆皇帝,所拥有的玺印,达到1800多方。自秦至隋,皇帝有六玺及一枚传国玺,传国玺几乎无实用,其余六方,不同玺的功用不同。  相似文献   

13.
凉棚筵宴,是清代皇帝在长至节举办的一种国宴.它是美味与苦味相揉合的一种特殊宴  相似文献   

14.
赵德贵 《烹调知识》2011,(34):51-52
掌上明珠鲍鱼传说"掌上明珠鲍鱼"与清代雍正皇帝很有关系。雍正皇帝又称清世宗,本名胤禛,在他没做皇帝前极爱沾花惹草,有一次竟迷恋上民间的渔家姑娘冯艳珠,二人你有情我有意地厮混了许多时日。后来胤禛当了皇帝后便全身心投入皇室内部纷争,把艳珠冷落一旁了。  相似文献   

15.
赵德贵 《烹调知识》2011,(12):51-52
传说“掌上明珠鲍鱼”与清代雍正皇帝很有关系。雍正皇帝又称清世宗,本名胤稹,在他没做皇帝前极爱沾花惹草,有一次竟迷恋上民间的渔家姑娘冯艳珠,二人你有情我有意地厮混了许多时日。后来胤稹当了皇帝后便全身心投入皇室内部纷争,把艳珠冷落一旁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自然界的启迪,人类开始制作封泥印玺,瓦当印模,这是人类最早制作的印刷雕版,只不过“印刷”对象是泥而不是纸,印刷方式相当于现代的压模印刷。随后,印玺不仅用于印封泥,逐步发展到印绢帛,直至成为皇帝及国家的象征,这就是“印”的来源。在秦以前千余年的殷虚时代,玺印正式使用,当时多以金、银、铜、犀角、象牙、玉石等珍贵材料制作方寸玺,  相似文献   

17.
绍兴小黄瓜     
浙江绍兴小黄瓜是古越州名产之一,以松脆、爽口、味美而闻名海内外。早在宋朝,越州西部门外虹桥北、会龙桥、宫后一带就广泛种植这种小黄瓜。椐清代悔堂老人记述:越州西部虹桥是宋朝理宗皇帝之母全氏家。由于理宗做了皇帝仍爱吃带刺的新鲜黄瓜,于是浙江  相似文献   

18.
关于满汉全席是广大读者十分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有关业内人士论证满汉全席始于清代,是集山珍海味于一席,兼用满汉两族风味菜肴的盛大筵席,最初称之满汉席。1984年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满汉全席源流》一书的著作者、中国食品专家、研究员王仁兴曾向记者介绍,满汉全席不是宫廷宴,也不是皇帝餐,而是都市商业酒楼宴,属都市商业最豪华的顶级  相似文献   

19.
清代皇帝既喜美食,亦爱美饮,对于酒具的追求,不在餐具之下.清代宫廷中的酒具,以造型多样,质地精良著称:金、银、漆、玉、瓷、水晶、玛瑙、犀角、珐琅、匏制……方形、圆形、八角形、六角形、单耳、双耳、敞口钟式、平口斗形、仿古爵杯等等,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20.
清炖武山鸡     
武山鸡即乌鸡,北京称“白凤”,原产于江西泰和武山地区.相传清代官吏涂文轩进京,常以携武山鸡进贡为荣,并把清炖武山鸡的地方吃法传给宫廷御膳,皇帝食后觉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