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0前言浙江桐星集团1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从石灰石卸船、破碎储存至熟料储存、外运,以及中控室、办公楼等),在桐星集团、施工安装单位、南京院和设备成套商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下,仅用10个月就完成了工程设计、施工安装、生产调试和达标考核等全过程。工程于2001年10月8日点火烘窑,10月11日投料试产,11月7日通过达标考核。目前系统投料量在78t?h左右,保持了长期连续稳定运转。投运后当月生产熟料2.6万t,第2个月生产熟料3.0万t,第3个月生产熟料3.3万t;且工程总投资(含庄基…  相似文献   

2.
熟料入库链板输送机的正确设计是其良好运转的前提条件。作者在扼要地介绍熟料链式输送机的类型、特点的基础上,就其设计中对主要工艺和结构参量——输送量、输送速度、倾角、规格等、对确定准则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可供设计、选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粉磨技术的发展,在磨机计量喂料方面也取得进展,本文介绍了TRW型回转称量喂料机的设计和工作原理以及代替胶带秤喂料机用于水泥磨热熟料计量喂料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我公司7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于1993年6月建成投产,1996年实现达产达标。随着窑外分解技术的发展,该生产线走上了提产改造之路;2002年8月份我公司与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合作,对整个烧成系统实施改造,改造后熟料产量达到980t/d左右,吨熟料单电耗较改造前下降10度,实现了少投资,多产出,节能降耗的目的。此次改造的重点是喂料系统,篦冷机系统和喂煤系统,本文介绍前两个系统的改造。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4000t/d水泥生产线于2011年投产,虽在技术创新、台产、熟料工序电耗和吨熟料发电量等方面居行业相同规模窑型前列,但生料入窑系统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并制约着窑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了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对窑系统的影响,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提高了生料入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张泗强 《水泥》2019,(4):46
我公司拥有一条4?800 t/d的熟料生产线,生料制备采用ATOX50立磨,采用石灰石尾矿、砂岩、铁矿尾渣、炉渣及煤矸石5组分配料。石灰石尾矿(将40~80 mm的石灰石选出用于冶金辅料烧石灰,筛下物用作熟料生产)比较细碎、黏湿,炉渣及铁矿尾渣的进厂水分基本在16%左右,尤其是在雨季和冬季,分格轮经常出现卡停,给生产带来了被动,不但影响了生料电耗和生产能力,而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我们拆除了分格轮。拆除后杜绝了物料的卡堵,但是也额外增加了系统的漏风,造成系统循环风机及窑尾尾排风机负荷的增加,生料电耗上升。  相似文献   

7.
改造前,喂料系统对流动性好的生料无法实现稳定控制,喂料量波动大,频发冲料;二三次风温低,出冷却机熟料温度高.转子秤和第四代步进式稳流篦冷机对喂料系统和熟料冷却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窑系统运转平稳,硫铝酸盐水泥熟料产量提高至600 t/d以上,熟料标准煤耗降低20 kg/t熟料,熟料工序电耗降低3 kWh/t.  相似文献   

8.
李建军  史光星 《水泥》1995,(1):45-46
窑尾喂料控制与计量装置的改进李建军,史光星河南省新乡水泥厂(453011)新乡水泥厂1000t/d熟料窑外分解窑,采用失重仓作为窑尾喂料的中间仓。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现喂料量波动大,引起热工系统不稳定。1993年4月,我厂作为一个重点项目在不改变原工艺...  相似文献   

9.
0 引言 入窑生料的计量准确性与给料量的稳定性,对烧成系统热工制度和熟料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烧成系统能否优质高产的关键。我厂600t/d旋窑熟料生产线的窑尾喂料系统,是由生料仓中的阻转式料位器,密闭螺旋闸门,气动开关阀,电动流量控制阀和  相似文献   

10.
童焱 《水泥》2021,(3):40
水泥工艺中熟料煅烧要求五稳保一稳,其中入窑生料喂料量稳定是很重要的一项。当出现入窑生料量波动时,技术人员第一反应是检查计量秤的准确性,近年来,转子秤也开始推广应用于生料计量。笔者认为入窑生料喂料量稳定是一个系统问题,是需要多举措保证的,不是一个好的计量设备就能解决的,本文介绍我公司稳定入窑生料喂料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国产TRM25辊磨增产措施任永刚,王纲平河南省新乡水泥厂(453011)TRM25辊磨是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开发设计的第一台大型辊磨,设计产量75t/h,用于河南省新乡水泥厂扩建日产1000吨熟料预分解线的原料粉磨。1992年4月29日第一次负荷试...  相似文献   

12.
入窑料浆量的控制方式李积睦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435002)湿法水泥窑入窑料浆量的控制,影响着窑热工制度的稳定和熟料产量、质量的提高。根据华新水泥厂生产经验,喂料量和窑速的关系必须按图1曲线变化,即要求起始斜率较高,20r/h后斜率下降,在窑速增快...  相似文献   

13.
蒋猛 《水泥》2019,(6):72
我公司一条5?000 t/d熟料生产线于2008年3月投产,生料均化库底设计80 m3缓冲计量仓,计量仓主下料口采用流量调节阀+DLD6.5固体冲板流量计计量,备用口用流量调节阀+溜槽作应急下料。使用过程中喂料量下料不稳,波动范围在±10 t/h,入窑斗式提升机电流波动在±7 A,尤其是当库底计量仓重波动时,下料波动更明显,操作员只得频繁调整尾煤量,分解炉出口温度波动偏大,入窑物料流速不匀,给窑况和热工制度的稳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5 000 t/d水泥熟料生产线石灰石破碎车间单边、双边和三边卸料喂料仓,简要分析了相近储量下三种形式喂料仓的占地面积、物料适应性和进料方式。目前大多采用单边和三边两种进料方式的喂料仓,少数采用双边进料喂料仓  相似文献   

15.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在1998 ̄1999年站,对辊磨预粉磨水泥熟料进行了系统试验,为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试验表明:辊磨可有效地对熟料进行预粉磨其效率与辊压机相当,但比其运转稳定,既适合大型粉磨系统的配套,更适合中小粉磨系统的改造。  相似文献   

16.
孙映 《水泥》2001,(8):41-42
煤粉计量是水泥生产中的一项难题,国产设备尤其难以做好。我公司1000t/d熟料的3号窑湿磨干烧水泥生产线,在1999年6月新建时采用了合肥院研制生产的SPF粉体定量喂料控制系统(简称转子秤系统),作为窑头和分解炉喂料计量设备。经过1年多的生产运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辜帆  杨永清 《水泥》2005,(12):49-50
在湿法水泥窑煅烧过程中,窑尾料浆的喂料控制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水泥熟料的产量和质量。我厂2条窑的窑尾喂料系统最初采用传统的勺式喂料方式,由窑主传动带动的发电机发出的变频、变压电源向勺式喂料机提供电源,以此使得勺式喂料机和窑速相对同步。计量方式采用容积测量法(即装满单位容积料浆所需要的时间)。该方式喂料稳定,但是计量不准确、回浆量大,回浆长期循环往复,造成电力浪费和管路磨损。后来又采用阀门调节,  相似文献   

18.
王春生  李智勇 《水泥》2002,(4):22-22
1存在问题我公司一期Φ4m×145m湿法回转窑喂料系统的工艺流程为:料浆库(配浆)→搅拌池→料浆泵→上浆管→溢流仓→电磁流量计→流量计及其电动执行器阀门→秒缸→入窑。自1997年投产以来,生产中喂料系统主要存在以下2个问题。1)料浆泵抽不上浆,从而引起回转窑喂浆中断,甚至停窑。据统计,仅1999年一年内,就因此而直接引起停窑6次,累计时间19h以上(断浆时间短未引起停窑的不计算在内)。不仅直接影响着回转窑熟料的产质量,而且由于停窑次数多,破坏了窑的热工制度,影响了窑衬的使用寿命,对机械设备也造成一…  相似文献   

19.
烟台第三水泥厂(以下简称三水)原有一年产水泥8.8万t的机立窑,为了能生产质量稳定的高标号水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1993年扩建了一条带窑外分解炉的500t/d熟料干法生产线和一条8.8万t/a水泥的立窑生产线,形成年产水泥35万t的生产规模.带窑外分解炉的干法生产线由朝阳重型机械厂提供全套设备,该厂自己组织施工建成,并于1993年9月20日一次点火成功,正式投入生产.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主要技术指标就达到了设计要求.该厂实践证明,扩建带预分解炉或预热器的干法生产线是改造立窑水泥厂,提高其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该生产线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几个方面的不足,且有的问题已影响全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从而影响熟料产质量的稳定和进一步提高.本文对该线生料喂料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改造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20.
我厂水泥磨入磨配料混合材采用的是石膏、熟料、粉煤灰。用粉煤灰取代矿碴,大大降低了水泥的成本,但在粉煤灰入磨工艺上存在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