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配戴青少年近视减缓镜片一年以后青少年的近视屈光度的变化、探讨配戴青少年近视减缓镜片一年后近视屈光度变化以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门诊收集50例配戴青少年近视减缓镜片一年后复查的青少年,比较配戴近视减缓镜片一年后的屈光度变化;按年龄分成10岁~13岁(A组)、14岁~16岁(B组)两组,观察近视屈光度的变化与年龄的关系;按性别分成男22例、女28例两组,观察近视发展与性别的关系。结果:配戴青少年近视减缓镜片一年后近视屈光度有变化,近视屈光度变化A组与B组有差异,A组近视屈光度变化比B组青少年近视屈光度变化较大;右眼变化与左眼变化无差异,男性与女性近视变化无差异。结论:配戴青少年近视减缓镜片一年后两观察组近视屈光度均有小幅增长且近视屈光度变化与年龄关系密切,与眼别、性别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渐进多焦点眼镜对防治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将8~12周岁无角膜接触镜、双光眼镜或渐进多焦眼镜配戴史,无斜视的近视患者112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规范验光后对照组配戴普通近视眼镜、研究组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以12个月复查结果为标准进行统计。结果:对照组共有95只眼(91.3%)近视屈光度增加,近视度数平均上升0.67±0.36D;研究组共有84只眼(77.8%)近视屈光度增加,近视度数平均上升0.34±0.28D。结论:渐进多焦点眼镜对控制青少年患者近视度数的加深发展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屈光分布情况,探讨学龄前儿童整体屈光健康现状。方法:采取整体普查的方式,筛查无锡市梁溪区共计10016例学龄前儿童,采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检测屈光度、Hirschberg法检查眼位与眼球运动排除非屈光性质产生的视力低常。结果:不同性别儿童、不同年龄段儿童屈光筛查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儿童屈光不正类型异常率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6例(20032眼)异常儿童870例(8.69%),可疑1149例(11.47%),正常7997例(79.84%);870例屈光度异常儿童(屈光不正1599眼,正视眼141眼)近视、远视、散光分别占总眼数的0.51%,3.80%,3.67%。结论:5~6岁组近视发生率较3岁~4岁组高;远视发生率以3岁~4岁组较5~6岁组高;散光发生率以5~6岁组最高,3岁组其次,4岁组较前两组比率稍低。视力筛查在学龄前儿童中是发现屈光不正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运动生理角度来探讨不同屈光状态对睫状肌的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燕山地区年龄6~16岁的中小学生62人123眼,屈光度在(+6.00D~-6.00D)之间,按0.75D间距将检测眼结果分为13组,测定其眼睫状肌远点肌张力及肌力。结果:睫状肌远点肌张力在不同眼屈光状态为一稳定值,且随眼静态屈光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眼静态屈光的静态是远视标注视状态;在近视眼发生过程中调节功能没有发挥主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45.00D为界比较不同曲率近视屈光度增长幅度的区别,探讨哪种曲率近视佩戴RGP控制近视效果更好;以及对近视眼佩戴RGP比照配戴框架眼镜前后控制近视屈光度增长的影响。11岁至15岁青少年患者63人126只眼,其中佩戴RGP镜片31人共62只眼,佩戴框架眼镜32人64只眼,分别测量其屈光度、角膜曲率,佩戴两年后,观察其屈光度增长幅度,比较不同曲率近视佩戴RGP增长幅度的区别,佩戴框架眼镜与佩戴RGP增长幅度区别。结果:不同曲率近视眼佩戴RGP镜片近视增长幅度相似;佩戴RGP镜片比佩戴框架眼镜增长幅度小。结论:目前对青少年近视患者来说,佩戴RGP眼镜片是控制近视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按视力标准,对"人"作进一步细分。方法:以双眼中裸眼视力较差眼(称为差眼)为分类标准,对某小学视力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把"人"细分为差眼视力在0.1以下;差眼视力在0.1~0.25区间;差眼视力在0.3~0.5区间;差眼视力在0.6~0.8区间;双眼视力均在1.0或以上5组。这种方法,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完全可重复。结论:差眼视力在不同区间的人群,在近视防控的处理强度和方法方式上有差异。把低于1.0视力的人群进一步细分,可以对不同情况的人群和个体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处理、防控方式,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此方法也适用于屈光度区间范围的分类或筛选。比如:按双眼中屈光度较高眼的屈光度(可称为差眼屈光度)在-3D以内、-3D~-6D、-6.25~-9D、-9.25D以上分组。可以定位到不同程度的近视个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强度的近视预防或控制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7.
近视眼是最常见的屈光不正之一,主要表现为近视力较好、远视力低下。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学习、工作甚至娱乐都与近距离用眼相关,近年来近视眼发生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尤其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生与发展尤其突出,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诸多不便与精神压力,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本文主要从眼的调节滞后与视网膜周边离焦两方面着手分析非病理性近视发展的原因,并积极探讨防治措施,从而减轻近视发展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减少近视对患者视觉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滴用托吡卡胺滴眼液对儿童剩余调节的影响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近视儿童50例,年龄8~16岁,分为实验组25例(滴药6次)和对照组25例(滴药4次),每组12岁以上和12岁以下者分别统计。用托吡卡胺散瞳后检测其剩余调节量。结果:实验组平均剩余调节为1.66D(12岁以上1.40D,12岁以下1.84D)。对照组平均剩余调节为1.85D(12岁以上1.66D,12岁以下2.06D)。结论:剩余调节与年龄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小剩余调节越多,年龄越大剩余调节越少。但剩余调节与滴药次数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电脑验光、检影验光以及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三者在成人近视验光中所测得的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和散光轴位的差异。方法:连续收集眼科门诊排除眼部疾病的128例成年患者(256眼)进行电脑验光、检影验光以及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将3种验光方法测得的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和散光轴位等数据采用SSPS13.0统计软件进行最小显著差数法(LSD)分析。结果:在球镜屈光度检测方面,电脑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5.3531±0.2343)与检影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3.3721±0.4882)、主觉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3.4989±0.2879)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是检影验光与主觉验光所测球镜屈光度无显著差异;柱镜屈光度及散光轴位三者所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成人近视验光中,电脑验光提供的屈光度与检影验光、主觉验光提供的屈光度存在显著差异,在临床应用中不能够取代传统的检影验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8~14岁近视儿童的眼位不同时配戴欠矫屈光矫正眼镜、足矫屈光矫正眼镜对其近视度数变化的影响,以期寻找最利于其双眼视的屈光矫正方案,为精确的屈光矫正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1年来我视光中心验光配镜的患者135例,270只眼。排除眼部疾患、明显屈光参差、显性斜视、弱视患者,应用综合验光仪常规进行单眼屈光、双眼平衡,调节及眼位检查。观察戴镜1年后屈光度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欠矫组度数变化与足矫组度数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配镜1年后,正位、外隐斜欠矫组度数变化与足矫组度数变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隐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视功能对近视的进展有一定的影响,眼位正常与外隐斜的近视儿童配戴足矫的眼镜度数增长速度更缓慢,而内隐斜的儿童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近视人群双眼视异常中集合不足的发生状况以及各项异常参数的分布比例,并分析不同屈光度类型的集合不足发生比例。方法:选取79名,年龄18~38岁的近视患者,通过眼科检查排除眼部疾病,使用综合验光仪检测双眼视功能,包括远距离隐斜,近距离隐斜,近距离正/负融像破裂点、恢复点,调节反应(BCC),正/负相对调节,集合近点(NPC)。将检测数据根据Morgan正常值和Sheard准则进行双眼视功能分析,判断是否为集合不足,并计算发生率。结果:近视人群中,集合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36.71%,集合不足的发生率为22.78%,集合不足在集合功能异常的占比为62.07%,集合不足在中低度近视发生率为13.72%,集合不足在高度近视发生率为39.28%。结论:近视人群中集合不足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高度近视的发生率高于中低度近视的发生率。集合不足可能导致视疲劳和功能性视力下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双眼视集合功能的检测和分析,特别是集合不足。对于存在集合不足的患者应给予准确的屈光度并进行系统的视功能训练,从而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加精确、舒适、稳定的视觉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老年人屈光不正的发病类型、机理及演变状况。方法:用小瞳孔检影和主观插片审核等医学验光程序,分四个年龄组,对677例(1118眼)≥40岁的屈光不正患者进行检诊、汇总,并予统计学处理。结果:<70岁的三组中,近视和复性近视散光的发病率平均分别为39.15%和23.24%(合计62.39%),≥70岁组中复性近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的发病率分别为28.10%和20.66%(合计48.76%)。40岁组和70岁组与50岁组和60岁组屈光不正的发病类型总体分布不一致,其差异呈高度显著性(x2=77.19,p<0.01)。<3D者占74.69%,3~5.75D者占20.84%,≥6D者占4.47%。近视组和混合散光组与其他5组屈光度数的总体分布不一致,其差异呈高度显著性(x2=254.7,p<0.001)。580眼散光中顺规占38.70%,逆规占45%,斜轴占16.21%。结论:我国中老年人近视类屈光不正(含近视散光)与远视类屈光不正(含远视散光)的比值为2.5:1。但随年龄增大,近视类屈光不正的发病率逐渐降低,远视类屈光不正逐渐增高,分析与中老年人调节力逐渐弱化和角膜、晶状体前表面的弯曲度逐渐变平有密切关系。随年龄增大,顺视和斜轴散光逐渐减少,逆规散光逐渐增多。相关系数检验证明:顺规散光与年龄呈负相关(r=-0.957,P<0.05);逆规散光与年龄呈正相关(r=0.982,P<0.01)斜轴  相似文献   

13.
按视力标准,对"人"作进一步细分。以双眼中裸眼视力较差眼(称为差眼)为分类标准对某小学视力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把"人"细分为差眼视力在0.1以下、差眼视力在0.1~0.25区间、差眼视力在0.3~0.5区间、差眼视力在0.6~0.8区间、双眼视力均在1.0或以上5组。这种方法,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完全可重复。差眼视力在不同区间的人群,在近视防控的处理强度和方法方式上有差异。把低于1.0视力的人群进一步细分,可以对不同情况的人群和个体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处理、防控方式,更具临床指导意义。此方法也适用于屈光度区间范围的分类或筛选。比如:按双眼中屈光度较高眼的屈光度(可称为差眼屈光度)在-3.00D以内、-3.00D~-6.00D、-6.25D~-9.00D、-9.25D以上分组。可以定位到不同程度的近视个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强度的近视预防或控制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Orbscan-Ⅱ系统对近视眼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及前房基底线直径长度、前房角宽度和中央前房深度进行检测与分析,探讨上述因素与近视程度的相关性,以及性别对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和前房结构的影响.方法:对190例近视患者(360眼)按屈光度分为3组,分别为低度近视组(-0.50~-3.00D)60例(120眼)、中度近视组(-3.25~-6.00 D)65例(120眼)和高度近视组(-6.25~-9.00 D)65例(120眼).采用Orbscan-Ⅱ系统(Bausch and Lomb)将3组被测眼的角膜中央厚度,前房0°、90°、180°、270°四个方位前房角宽度,水平(0°~180°)、垂直(90°~270°)两条前房基底线直径,以及中央前房深度进行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中,前房角四个方位相比较,中度组和高度组的前房角宽度显著大于低度组(P<0.01).同样,中度组和高度组的中央前房深度也显著大于低度组(P<0.01).除前房角270°外,中度组和高度组的前房角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视度数的绝对值和近视眼前房角宽度呈正相关,近视度数的绝对值和中央前房深度也呈正相关,与前房基底线直径则无显著相关性,与角膜中央厚度也无显著相关性.在3组患者中,不同性别被测眼的前房角宽度、前房基底线直径及角膜中央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男性的中央前房深度大于女性.结论:Orbscan-Ⅱ系统可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测量眼角膜及前房结构的方法.近视度数的加深伴随着前房角宽度的加大和中央前房深度的加深,但与角膜中央厚度及前房基底线直径无显著相关性,近视眼患者男性的中央前房深度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15.
<正>1双眼视力平衡检查的目的1m,调节刺激为+1.00D;注视0.33m,调节刺激双眼视力平衡检查的目的是使双眼调节刺激等为+3.00D;注视5m,调节刺激为0.20D。但视光同,通过视觉均衡的手段达到调节反应为零。调节学认为,5m以外的光线,视同平行光线。因此5m刺激是固视点到眼的距离(米)的倒数。如:眼注视视标对眼的调节刺激视为零。调节反应是眼注视一  相似文献   

16.
陈卓  石蕊  谭李玉  左浩  王妮 《中国油脂》2023,48(8):84-89
为通过营养学手段防控近视提供参考,研究了中链甘油三酯对高蔗糖饮食豚鼠近视的保护作用。将3周龄豚鼠随机分为中链甘油三酯组(MCT组)、长链甘油三酯组(LCT组)、高蔗糖组(SD组)、正常膳食组(CD组)和对照组(CON组),前三组分别饲喂MCT+高蔗糖饲料、棕榈油+高蔗糖饲料、高蔗糖饲料,CD组和CON组饲喂正常饲料。喂养4周后,分析其屈光度及胰岛素抵抗情况。随后对除对照组外各组豚鼠右眼以负透镜诱导近视造模,左眼作为自身对照。造模5周后测定各组豚鼠的双眼屈光度、胰岛素抵抗水平和血甘油三酯水平。结果表明:高蔗糖饮食各组豚鼠均在4周后出现胰岛素抵抗情况,受负透镜诱导各组豚鼠实验眼在诱导5周后均出现高度近视;高蔗糖饮食各组豚鼠的胰岛素抵抗水平及血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蔗糖饮食各组豚鼠实验眼的近视程度与正常膳食组有显著性差异;MCT组较LCT组和SD组,在胰岛素抵抗水平、右眼受负透镜诱导的近视程度及血甘油三酯水平方面均较低。综上,高蔗糖饮食会使豚鼠产生胰岛素抵抗,加剧负透镜诱导对豚鼠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影响,而MCT对高蔗糖饮食加剧的豚鼠受负透镜诱导下的近视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ose k对临床期乳头型圆锥角膜的矫正效果.方法:应用TMS IV角膜地形图仪将确诊为临床期乳头型圆锥角膜的患眼35例(轻度组15眼、中度组10眼、重度组10眼),验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ose-k(Rose-k),并与其裸眼及配戴框架眼镜(sP)进行矫正视力的对比,1年内定期观察患眼的配适状态、角膜反应情况、矫正视力以及应用绝对等级角膜地形图比较分析患眼配戴Rose-k前后角膜中央曲率、锥顶曲率、最大子午线屈光度第6`8环的平均值(KS)、子午线屈光度第6`8环的平均值(AVERK)、角膜散光(CYL)、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AI)、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等各参数的变化,分析Rose-k对临床期乳头型圆锥角膜的矫正效果.结果:配戴框架眼镜的患眼矫正视力≥0.6者占35.0%,配戴Rose-k的患眼矫正视力≥0.6者占91.4%;配戴框架眼镜的患眼矫正视力≥1.0者占8.6%,配戴Rose-k的患眼矫正视力≥1.0者占31.4%.32眼(91.4%)为理想或可接受的三点接触的配适状态,3眼(8.6%)为可接受的两点接触的配适状态.配戴:Rose-k一年后,轻、中、重三组患眼的角膜中央曲率、锥顶曲率、KS值、AVERK值均有显著下降,轻度组患眼的CYL有显著下降,中、重组患眼的CYL呈下降趋势,但统计学无意义,轻、中、重三组患眼的sAI及sRI亦呈下降趋势,但统计学无意义.所有患眼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配戴Rose-k前已出现的角膜斑翳无进一步加深,镜片的舒适度得到了每例患者的认可.结论:临床期乳头型圆锥角膜的患眼配戴Rose-k不仅能获得理想的矫正视力、良好稳定的配适状态、舒适度和安全性,而且对病变区的角膜形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观察后巩膜加固术治疗儿童近视性弱视的疗效。方法 用同种异体巩膜做加固材料对26例(45眼)儿童近视性弱视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结果 术后一年,71.11%术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31.11%屈光度有下降,91.11%术眼眼轴稳定,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较术前提高。结论 后巩膜加固术对儿童近视性弱视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近视度数≤1.00D的儿童,配戴全矫眼镜与不戴镜对其调节滞后量的变化影响,以期寻找最有利于其双眼视功能的屈光矫正方案,为不同调节滞后量的近视儿童,精确的屈光矫正提供依据。本文选取了2012~2014年来我视光中心验光配镜的120例近视度数≤1.00D的儿童为样本,排除眼部疾患、无明显屈光参差、无明显斜视、无弱视,年龄9~14岁,矫正视力均≥1.0。分组按照初次验光后,分为全矫戴镜组和不戴镜组;在初查过程中,根据调节反应量不同,分为BCC+0.25D组与BCC≥+0.25D~+0.75D组。观察一年后,两组患者调节滞后量的变化。应用综合验光仪常规进行单眼屈光、双眼平衡,并测量所有患者33cm调节滞后量。采用了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显示所筛查的9~14岁≤1.00D近视儿童,全矫戴镜比不戴眼镜的患者引发的调节滞后量要少,并且,无论是初查BCC+0.25D还是BCC≥+0.25D~+0.75D组,全矫配镜的患者引发的调节滞后量均小于不戴镜患者。通过观察和分析证明,≤1.00D的近视儿童配戴全矫眼镜较不戴眼镜者调节滞后量变化更少,为了减缓儿童近视的发展,需要控制其调节滞后的增长量,进而在近视发展初期,选择配戴全矫眼镜可更好控制调节滞后量的改变,并会延缓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配镜调查笔者从事散光验光研究多年,对配镜进行调查,调查天数120天,人数975人(此人群不包括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及60岁以上老年人),结论如下:a.近视患者男女比例为1:1.2;b.戴隐形眼镜254人,占总人数的26.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