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NiO颗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冬云  杨怀玉  沈长斌  周欣  王福会 《功能材料》2004,35(Z1):2728-2730
以Triton X-100/环己烷/正己醇/水为反相微乳体系,氯化镍和氨水为原料,利用微乳液法成功地制备出了纳米NiO颗粒.并以TG-DTA、XRD,FTIR和TEM对所制备的NiO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氧化镍颗粒为立方结构,粒径约为14nm的球形,颗粒分散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2.
微乳技术制备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尹荔松  沈辉 《功能材料》2001,32(6):580-582
综述了微乳技术制备的纳米微粒的研究现状,并对微乳液的配备和实验中影响纳米微粒的主要因素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纳米铁颗粒在磁性、催化和吸波等方面都展现了优异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对纳米铁颗粒制备、结构和性能的研究。着重阐述了纳米铁颗粒的气相法制备方法,并指出了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CTAB/甲苯/正丁醇/水反相微乳体系,以四硫代钼酸铵(ATTM)为前驱体,盐酸羟铵作为还原剂,合成了纳米MoS2半导体材料。研究了在常温常压下ω0、反应体系酸度、退火温度对产物MoS2晶相、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有关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与山东海泽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率先实现了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可控制备纳米碳酸钙工业应用。应用该项新技术所制备的纳米碳酸钙粒径分布窄、能耗低,二氧化碳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该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TritoX-10-正辛醇-环己烷-氨水所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下,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实验方法.并对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形貌进行透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为均匀球形颗粒,粒径80nm左右.  相似文献   

7.
以Eu2O3、La(NO3)3·6H2O和NaHzPO4·2H2O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在微反应器中合成了铕掺杂磷酸镧(LaPO4:Eu3 )纳米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仪对LaPO4:Eu3 纳米棒的物相、微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aP04:Eu3 纳米棒具有六方晶系的晶体结构,形貌为长度100nm左右,直径10nm左右的针状纳米棒,并且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8.
气相法制备纳米铁颗粒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铁颗粒在磁性、催化和吸波等方面都展现了优异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展了对纳米铁颗粒制备、结构和性能的研究.着重阐述了纳米铁颗粒的气相法制备方法,并指出了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固相法制备纳米颗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程  李竟先 《材料导报》2000,(Z10):339-340
本文较全面地综合概述了纳米颗粒固相制备方法与工艺原理及特点。并且对于用途以及制备方法的工业可行性也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微乳液法制备硫化银纳米颗粒及抗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种W/O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了Ag2S纳米颗粒,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异辛烷/油酸钠/ 正戊醇/ 水溶液和液体石蜡/Span 80-Tween 80/正丁醇/水溶液两种微乳液体系中所制备的Ag2S纳米颗粒均具有单斜晶型结构, 颗粒粒度分布均匀, 无团聚现象, 平均粒径分别为18和5nm. 在四球长时抗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分散于液体石蜡中Ag2S纳米颗粒的抗磨性能,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对钢球磨斑表面进行了形貌观测. 结果显示, 在液体石蜡/Span80-Tween80/正丁醇/水溶液体系中制备的Ag2S纳米颗粒可以稳定分散在液体石蜡中, 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能, 并且能显著提高基础油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用SnCl4·5H2O和乙二醇作为前驱体,采用一锅溶剂热法合成单分散SnO2纳米球和纳米颗粒,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VT—IR)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时间对SnO2的形貌特征的影响,XRD的结果表明,合成得到的SnO2为金红相的结构SnO2;SEM和TEM观察结果显示,SnO2的形貌随反应时间的改变而改变,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SnO2最终从单分散纳米球变成纳米颗粒;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的基础上对溶剂热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紫外吸收光谱的谱图表明合成得到的SnO2有较好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12.
Precursor solutions of cobalt/nickel incorporated nano-grain zirconia films were prepared from aquo-organic solutions of zirconium oxychloride octahydrate and corresponding transition metal nitrate. The films were deposited onto silica glass substrate by the dipping technique. Annealing was mad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rom 450°C to 1200°C ± 5°C in air atmosphere. The range of thickness of the films baked at 450°C was 1800–1870 å. For cobalt system Co3O4 was formed initially at 450°C which gradually transformed to alpha cobalt and next to cubic cobalt along with a non-stoichiometric compound (Zr0.71Co0.23O0.06) with increasing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the other hand, for nickel system nickel metal of nano-size was observed in the nano-grain zirconia film matrix at 450°C. By increasing annealing temperature to 1200°C, a compound, ZrNi4O, was formed which was found to be stable for ~ 30 days.  相似文献   

13.
碳纳米洋葱是继富勒烯与碳纳米管之后的又一新型碳纳米材料,在润滑剂、磁性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碳纳米洋葱的主要合成方法(电弧放电法、等离子体法、电子束照射法、热处理法、热解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及其特点,讨论了碳洋葱的形成机理,并简单介绍了碳纳米洋葱的性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六方氮化硼颗粒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先驱体法、化学气相沉积法、传统高温法、水(溶剂)热法等不同的制备方法,对合成六方氮化硼颗粒的工艺条件对颗粒形成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综述。经过分析进一步得出高温精制及在焙烧时加入适量的助剂将会提高产物的结晶度和纯度,指出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劣及如何避免合成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展望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机械力化学的原理 ,通过使用自行研制的设备在微米级Ps和PMMA微球上复合一层纳米级的TiO2 粒子 ,使用扫描电镜和光电子能谱对制得的复合微粒子进行表征 ,发现该方法可以使纳米TiO2 粒子呈很好的分散状态复合在聚合物微球上 ,而且由于聚合物微球原料的不同 ,纳米TiO2 粒子能在高聚物的表面的复合状态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纳米材料的分子自组装合成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段旭  赵晓鹏 《材料导报》2001,15(4):44-47,71
简要介绍了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基本原理,概述了一些常见纳米材料的自组装合成方法,并例举了四种典型纳米材料(纳米管、多孔物质、自组装膜、有机/无机纳米复合体)合成化学的研究现状,通过与传统合成法的对比,指出自组装合成可以方便地实现结构和性能的预期调控,具有其它手段无可取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传统YVO4:Eu3+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及稳定性, 采用水热法制备合成了YVO4:Eu3+@YPO4纳米核壳结构荧光粉, 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仪(PL)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 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 由水热法合成的YVO4:Eu3+@YPO4荧光粉包含YVO4:Eu3+核心和YPO4壳层两种结构, 荧光粉粒径为10~30 nm, 壳厚为5~10 nm, 形态规则、粒径均匀、结晶度高; 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 YVO4:Eu3+@YPO4荧光粉比单纯YVO4:Eu3+荧光粉的发光效率高出66.75%, 且具有较高的色纯度. 结合第一性原理方法, 对YVO4和YPO4晶体的能带结构进行理论计算, 定性说明了电子跃迁和发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本研究使用改良的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超细氮化铝粉体。以γ氧化铝和蔗糖作为铝源和碳源, 先预处理制备成多孔泡沫, 再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氮化铝粉体。反应过程和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SEM和TEM确定。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整个反应过程不存在氧化铝的相转变。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γ-Al2O3颗粒被无定型碳包裹, 从而抑制了γ-Al2O3α-Al2O3的相转变。泡沫的多孔结构促进了氮气的扩散和反应副产物的释放, 使得最低反应温度降低至1450 ℃。SEM结果表明得到的氮化铝颗粒粒径大约为50 nm。本研究合成的氮化铝粉体可用于制备高热导氮化铝陶瓷。  相似文献   

20.
李昊  李铁虎 《功能材料》2012,43(20):2839-2842,2847
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由C包覆的纳米铁颗粒(FeNP)原位沉积于碳纳米管(CNTs)表面并形成不同形貌的碳纳米管/纳米铁颗粒(CNTs/FeNP)杂化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杂化结构进行微观形貌分析和结构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铁颗粒通过石墨片层结构与碳纳米管相连,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当噻吩的添加量较低时,产物中碳纳米管的直径减小,产量增多。当噻吩的添加量超过0.5%时,可以得到CNTs/FeNP杂化结构。使用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杂化结构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体系中的Fe主要以α-Fe、γ-Fe和Fe3C的形式存在,并且Fe的含量随噻吩含量的增加不断增加。通过研究纳米铁颗粒的形成及其在碳纳米管表面的沉积,揭示了CNTs/FeNP杂化结构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