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基于目前研究进展,讨论了油水膜分离的未来发展前景。文章重点介绍当前特殊浸润性膜技术的特殊浸润性膜的制备方法,以及超亲水超疏油膜、超亲油超疏水膜以及智能可控型油水分离膜等最新研究进展。特殊浸润性油水分离应综合考虑实际含油污水水质特征,开发应激性智能可控浸润性油水分离膜,促进其规模化生产及应用。为实际需求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聚酯滤布在过滤分离领域的抗污染性能,首先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滤布表面交联沉积,随后利用多巴胺自聚合吸附能力和交替浸渍矿化技术,在聚酯滤布表面沉积碳酸钙矿物涂层。结果表明,矿化修饰后,在纤维表面可以相对均匀地沉积矿物涂层,且所得复合滤布具有超亲水性。矿化修饰后的复合滤布过滤分离淀粉溶液及油水乳液时,水通量恢复率分别达到89%和88%左右,复合滤布的抗污染性能相比未改性前明显提高,且重复利用性能较好。综合来看,矿化率在11.4%左右的聚酯复合滤布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钢结构》2013,(1):81
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轴向压缩载荷下T型和Y型管节点的失效模式﹑极限强度和具体性能进行研究。不加劲管节点的性能可从用于试验的管节点的数据库中提取。在数值分析中,使用修正弧长法可准确地模拟节点的性能,并有助于研究其真正的失效模式。通过数值分析发现,失效模式包括弦构件的局部弯曲、椭圆化变形、弦的塑性破坏。通过数值模拟得出的结果显示:节点表面的临界面积与椭圆化变形﹑变形量和应力有关。此外,对数值分析所预测出的极限强度与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验证。尽管已对管节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多集中于对极限强度和应力集中系数的估算上而不是对节点性能的具体研究,而此研究是一个全面解释轴向压缩下节点性能的具体研究。在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很难看到这样深入又详细的节点研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122-123
斜管组油水分离装置内的流场分布直接影响其除油效率,装置内流体压力的不均匀分布容易导致壳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利用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FLUENT对斜管组油水分离装置内的流场分布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入口流量对装置除油效率及其力学响应的影响,并与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合Workbench流固耦合技术计算流体作用下装置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入口流速,可大幅提高装置的除油效率,但对装置的力学响应影响不大;装置改进后其应力和位移分布得到明显改善,装置的除油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某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 T梁的桥梁为研究背景,采用Midas civil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建模,比较了预应力混凝土T梁反拱度的计算值与理论值,分析了预应力钢束张拉误差、预应力束孔道位置误差、混凝土密度误差和环境湿度误差对预应力混凝土 T梁反拱度的影响,为类似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白鹤首站在天然气输送过程中,由于存在液态烃类物质,造成了场站设备污染、堵塞,给日常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采用在进站总管道上增设旋风过滤油水分离系统装置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方解石去除水中磷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试验研究了方解石去除水中磷酸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a^2+促进了方解石对磷酸盐的去除,并且Ca^2+浓度越高,对磷酸盐去除的促进作用越强;当碳酸钙饱和度(SICaCO3)〈0时,方解石的除磷效率随HCO3^-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当SICaCO3≥0时,HCO3^-浓度的增加反而会使方解石的除磷效率提高;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方解石对磷的去除率越高;重复使用可以提高方解石去除磷酸盐的效率;当Ca^2+浓度较低时,随着pH值(5~9)的增加方解石的除磷效率明显下降,而当Ca^2+浓度较高时,pH值(5~9)对方解石除磷性能的影响则较小;方解石去除磷酸盐的性能受粒径和温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水冲洗强度、水单独漂洗时间、气水联合冲洗时间、气冲洗强度、滤料粒径对反硝化滤池反冲洗效能及微生物种群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当以反硝化滤池运行周期、耗水量、系统恢复时间作为反冲洗效能的综合评价指标时,各因素对综合评价指标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水冲洗强度>气水联合冲洗时间>气冲洗强度>滤料粒径>水单独漂洗时间;得出气水联合反冲洗最优工况参数如下:滤料粒径为2~4 mm、气冲洗强度为15 L/(m2·s)、水冲洗强度为10 L/(m2·s)、气水联合冲洗时间为8 min。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反冲洗对滤料层生物量、生物种群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对滤料层生物活性、微生物种群丰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20.
公共投资建设项目与公众利益联系紧密,不仅应注重其经济效益更应注重其社会效益。公众往往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普遍具有渴望参与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的需求。但是公众的参与行为影响着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效能。按公众以个人形式和以团体、组织形式的参与方式为划分角度,对公众参与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影响决策效能的因素作出分析,提出了"在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过程中,应该寻求一种适度规模的团体或组织形式的组织化、制度化的公众有序参与"的观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