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波动力矩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spice仿真软件,对具有正弦磁场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波动力矩进行了仿真研究。由电机的绕组端电压、相电流及转速构造了波动力矩观测器,其输出信号反映了电机的波动力矩;波动力矩的闭环控制减小了电机输出力矩的波动,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高精确度伺服转台控制系统中的扰动力矩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擦力矩和电机波动力矩是影响高精确度伺服转台控制系统位置跟踪精确度的主要因素。针对系统中摩擦力矩和电机波动力矩等扰动力矩补偿问题,提出一种综合的扰动力矩补偿控制策略。基于摩擦观测器提出一种PD前馈控制方法,对系统中的动态摩擦力矩进行了补偿,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稳定性分析。结合基于重复控制器的扰动观测器进一步提出一种综合的扰动力矩补偿控制策略。一方面,摩擦补偿方法可以对系统中的摩擦力矩进行补偿;另一方面,插入的重复控制器可以很好地抑制系统中的周期性波动力矩,而扰动观测器则用来补偿重复控制及摩擦补偿时给系统带来的不确定性。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利用插入式重复控制方法来抑制电机电磁波动力矩控制方案,通过对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波动力矩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出波动力矩的产生机理及其特点;根据对波动力矩的分析设计了插入式重复控制器,并对控制器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基于该控制器的无刷直流电机系统对波动力矩的抑制效果很好,直流电机调控性好、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精确度速率转台调试中存在的波动力矩干扰问题,在分析了干扰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测试确定了波动力矩的频率成分,并给出了具体的数学表达式.采用重复控制方法,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条件,设计重复控制器,实现对此类波动力矩的有效抑制.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重复控制器能够克服周期性的波动力矩干扰,速率稳定性能优于常规的控制器.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直流力矩电机作为位置控制和低速随动系统中的执行元件,转矩随转子位置的变化直接影响系统的精度。因此,力矩波动是直流力矩电机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步式霍尔无刷直流力矩电动机比有刷直流力矩电机有运行可靠、寿命长、噪音低、无火花干扰等的优点。但目前这种电机力矩波动比有刷直流力矩电机为大。如美国的Inland公司制造的7呎-磅的7202C有刷力矩电机力矩波动为5%,而同样7呎-磅的GE/ACD同步式霍尔无刷直流力矩电机的力矩波动为6~8%;英国1976年伦敦小电机会议报道的英国皇家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制造的无刷直流力矩电机,仅电机本体部分产生的力矩波动为6.7%,如果  相似文献   

6.
《微电机》2017,(5)
随着交流伺服系统的快速发展,伺服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在不断提高,准确检测影响其性能的力矩波动也成为一个关键点。本文立足于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现状,在现有的力矩波动测试方法上探讨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从理论角度对该方法进行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力矩波动测试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验证。用该测试系统对交流伺服电机系统进行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的研制方便了力矩波动的测试,提高了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7.
直流力矩电动机是一种在超低转速下产生大转矩的伺服系统执行元件,可以和负载直接耦合,减少中间传动环节,提高系统传动精度。力矩电机的力矩波动将直接传递到负载,对伺服系统会造成误差,因此力矩波动是力矩电机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力矩波动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较复杂,有机械工艺方面的原因,也有电磁方面的原因,如定转子磁路工艺误差、磁性材料的  相似文献   

8.
永磁正弦无刷直流电动机力矩波动的测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力矩波动问题 ,提出了平衡式直接测量和电流式间接测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对实际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的波动力矩进行了测试 ,验证了测量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力矩波动间接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忠  孙力 《微电机》1996,29(3):35-38
力矩波动是无刷直流电机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文中分析正弦波原理驱动的三相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力矩波动,推出力矩波动的表达式,提出一种利用定子的相电流间接测量电机力矩波动的方法,给出用硬件实现间接测量的电路,并测量样机的力矩波动。  相似文献   

10.
无刷电机力矩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电磁力矩波动;(2)齿槽力矩波动。其它还有轴承摩擦阻力矩不均匀等。电磁力矩波动是磁钢磁通与线圈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的;齿槽力矩波动是磁钢磁通与铁心的齿槽相互作用产生的,也称为磁阻力矩波动,它同线圈中的电流无关。无铁心齿槽的电机只存在前者,有铁心齿槽的电机两者都存在。本文仅就有铁心齿槽电机的力矩波动原理及降低方法,作些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无刷直流电机120°导通型控制方法存在转矩脉动大,不能适应高精度高稳定性要求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广角波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相电压使相电流达到准正弦波。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采用广角波控制后转矩脉动从原来的14%下降到3.4%,出力增加了3.5%,而且可以利用非导通相检测反电势过零点,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广角波控制不但具有转矩脉动小、出力大、控制简单等优点,而且实现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适用于高性能场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无刷直流电机120°导通型控制方法存在转矩脉动大,不能适应高精度高稳定性要求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广角波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相电压使相电流达到准正弦波。与传统控制方法相比,采用广角波控制后转矩脉动从14%下降到3.4%,出力增加了3.5%,而且可以利用非导通相检测反电势过零点,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广角波控制不但具有转矩脉动小、出力大、控制简单等优点,而且实现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适用于高性能场合。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型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设计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六相26极结构的解耦方式建立低转矩脉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使每相可以进行并行的、相对独立的反馈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电机模型及其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得到了电机正常工作时的转速及转矩响应波形。实验结果显示电机转速平稳,转矩脉动明显降低,从而验证了该种电机设计与控制方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型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设计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六相26极结构的解耦方式建立低转矩脉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使每相可以进行并行的、相对独立的反馈控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电机模型及其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得到了电机正常工作时的转速及转矩响应波形。实验结果显示电机转速平稳,转矩脉动明显降低,从而验证了该种电机设计与控制方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详细分析了无刷直流电动机换相续流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危害,阐述了过长的换相续流时间导致无位置传感器无法准确检测位置信号以及增大换相转矩脉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缩短换相续流时间和减小转矩脉动的有效方法。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缩短换相续流时间和减小转矩脉动,从而避免了无位置传感器因检测不到位置信号而导致的电机失步现象,进一步提高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小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转矩脉动,在传统的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功率抑制闭环,构成三闭环控制系统,针对换相转矩脉动提出了分阶段控制策略,有效减小了电机换相转矩脉动和母线换相电流脉动。首先建立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模型,给出功率抑制闭环的控制方法以及数学公式。然后建立三闭环控制模型,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此控制策略可以将样机转矩抑制在额定转矩附近波动,无明显换相转矩脉动产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抑制换相转矩脉动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转矩特性是电机性能的重要指标,而抑制转矩脉动是无刷直流机(BLDC motors)控制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非理想反电势的无刷直流机,对转矩脉动谐波构成进行了推导,分析了转矩脉动和反电动势谐波、电流谐波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离线反电势测量的优化电流算法,结合空间电压PWM,实现了抑制转矩脉动的电流闭环控制.仿真和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抑制转矩六次谐波,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无刷直流机转矩性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PWM调制方式对换相转矩脉动的影响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5  
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四种PWM调制方式,详细分析了四种不同的调制方式对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证明当控制系统采用pwm_on型调制方式时无刷直流电机在换相过程中的转矩脉动最小,实验结果证明了所结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减小无刷直流电机纹波转矩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杨进  杨向宇 《微电机》2005,38(1):9-11,8
从无刷直流电机纹波转矩产生的机理出发,分析了换相纹波转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换向期间通过直接控制非换向相电流来减少电磁转矩脉动的控制策略.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