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钦州市城区与周边水源的供需关系。对潜在供水水源进行了论证,提出最佳供水水源选择和水资源配置方案,解决城区供水能力不足、供水水源单一等问题,使得钦州市城区形成多水源供水格局,增强城区供水抵抗风险能力,提高城区供水保障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多水源供水管网流量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供水管网流量分布的计算与分析是供水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多水源供水管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多水源供水管网实例,阐述了多水源供水管网流量分布计算与分析的方法,并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工程的实施,城市供水安全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以沈阳市为例,基于地下水数值模型对沈阳市压采后的地下水环境演变趋势进行了模拟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地下水压采和水源置换后沈阳市供水安全面临的风险,探讨规避城市供水风险的措施,旨在为推进地下水封井压采、水源置换及构建城市安全供水保障体系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1 缘由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饮用水源污染趋于严重,饮用水安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吴江市仅有一个集中式饮用水供水水源,安全供水应急处置能力薄弱,水源地供水安全面临较大风险,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地已迫在眉睫。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吴江市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地的必要性,并对2020年吴江市14天的应急需水量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5.
汉江中下游水资源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流域调水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但是调水减少了水源区的水资源量,可能会增加其供水风险。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影响区--汉江中下游进行水资源供需风险分析:进行了风险识别,计算了供水风险的各项指标;以风险度定义危险概率等级,易损性定义缺水严重程度等级,通过不同的等级组合建立缺水风险分级标准,对汉江中下游供水风险进行风险分级。结合敏感性分析结果,针对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特别是编制枯水期应急预案等对策措施,以降低跨流域调水对其水源影响区供水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各类工业、生活和面源污染以及日益增多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以常州市长江饮用水水源为例,从规划的视角提出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的应对策略,包括开展水源安全评估,系统分析识别水源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规划建设应急水源和备用水源,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和供水保证率;以及加强水源污染风险管控,在城市规划中协调城市空间布局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和黄河供水是郑州市城区的两个主要外调水源,对两者的相互补偿特性及其对郑州市城区供水的补偿特性进行分析,可为制定郑州市城区供水方案、提高供水保证率提供参考。在发现南水北调工程供水也具有一定的频率特性的背景下,以两者的供水频率分析为基础,使用优选的Copula函数,对郑州市城区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和黄河供水进行补偿特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丰枯同步组合类型中,两种水源同枯的频率最大,同平的频率最小,发生同枯的风险较大,易造成供水短缺风险,此时应积极调配水源;②同丰时水量充足,可利用调蓄水库将多余水量存蓄,供枯时使用;③在丰枯异步组合类型中,丰与枯组合的频率最大,枯与平组合的频率最小;④丰枯异步的频率大于丰枯同步的频率,说明两水源互补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南水北调通水后,水源切换给城市供水管网带来的"黄水"风险,将模糊理论与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Z市供水管网GIS系统、水质状况和水力模型,预测了Z市"黄水"风险区域,同时提出水源切换期间,应对管网"黄水"风险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分析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现有状况下,阐述如何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价和管理风险评估、风险减免和规避、全过程风险监控和信息发布以及事故应对的工作内容。建议:1开展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2城市饮用水水源风险管理要以流域环境应急管理相衔接;3强化政府的监管及公共服务职能;4探索水源地保护与补偿机制。提出对于高风险的城市供水水源地难以降低风险的,必要情况下要改变水源,选择风险相对低的水源地作为供水水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位于淠河灌区瓦东干渠边缘的淮南市提出,要利用淠河灌区优质水源,作为其山南新区城市供水主要水源。为此,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开展了淠河灌区向山南新区城市供水研究,明晰了向山南新区城市供水工程线路,分析了淠河灌区水资源利用状况,拟定淠河灌区向山南新区城市供水调度方案,对山南新区取水水量和水质可靠性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认为,淠河灌区已具备向山南新区城市供水的工程条件,正常年份能够保证山南新区城市供水安全,干旱年份存在缺水风险。建议加快淠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可利用备用水源、置换水源等措施应对干旱缺水。  相似文献   

11.
湄南供水工程线路长,结构复杂,且为单线路供水模式,没有替代备用水源,频繁的供水故障和潜在的外部环境风险严重威胁供水工程的安全运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安全供水问题,该文提出建设备用水源,确保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水源水质特征的差异,不同水源切换时容易引发管网水质下降甚至出现管网"黄水"现象,从而影响供水水质安全。目前,对于预测水源切换条件下管网水质的变化还没有简单有效的判断技术指标。结合国内外管网腐蚀产物释放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水质腐蚀性判断指数(WQCR),并根据水源切换试验对比了WQCR、拉森指数(LR)和Langelier饱和指数(LSI)预测水源切换水质风险的准确率。结果表明,WQCR对于大型供水城市判断水源切换前后水质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当原通水水质的WQCR1时,管垢较为稳定,切换水源之后发生"黄水"风险较小;当原通水水质的WQCR1时,管垢较不稳定,切换水源之后发生"黄水"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通水运行,沿线受水区城镇供水逐步完成切换使用江水,南水北调引江水成为生产生活主水源,为推动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原供水水源大部分改为应急备用水源。供水安全保障应对突发状况的适用性需结合城镇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保定市城区由主城区(竞秀区、莲池区)、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组成,城区现状供水水源主要为南水北调引江水,当南水北调主水源不能保证正常供水时,启动应急备用水源,徐水区为独立供水单元,应急期启用本区内地下水源应急生产生活之需。结合区域供水及发展情况对保定市主城区、满城城区、清苑城区日常及应急期供水保障配置方案进行统筹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陈海妮 《陕西水利》2011,(4):163-165
饮水安全关系到农民身体健康,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二。本文对新时乡供水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对其集中供水项目建设中水源、水质和地质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力争使集中供水项目中水源利用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三岔河引子渡提水工程是贵州省“十三五”“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中的骨干供水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成为贵阳、贵安供水的近期应急备用水源和远期供水水源,是贵阳、贵安供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配置水源。文章分析研究了供水工程泵站的电气接入系统方案,可供大中型泵站的电气接入系统设计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临沂市城乡供水体系现状,分析了城乡供水体系存在的供水水源单一,效率低下,安全风险高,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通过完善中心城区及各县城供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溪市是以钢铁、化学、建材和中草药材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本溪钢铁集团、本溪北营钢铁集团是国内冶金工业的龙头企业。本钢、北台及新城企业用水主要来自本钢自备水源、北台公司自备水源及本溪新城自备水源,而城市市政水源仅老官水源一处,这种供水格局,导致现状供水不能满足城市供水安全要求,本溪市城市供水存在巨大风险隐患,因此,建设观音阁输水工程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辽源市非常规水源供用水现状、效率和存在问题的简分析,对非常规水源水量、水质和利用风险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根据评价结果,明确指出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是解决供水紧张局面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应尽早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  相似文献   

19.
郭文娟  董红 《给水排水》2013,(Z1):38-41
为了更好地推动和完善城市公共供水系统应对突发性水源污染能力建设,落实应急技术方案,需先通过收集城市供水总体情况、水源地情况,分析城市面临的突发性水源污染风险;并结合水厂潜在风险及现有应急设施的资料,评估城市应对水源污染风险的能力;进而提出有关该城市供水应急能力建设的建议。概述了全面掌握城市水源地附近及沿线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潜在风险源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状况等风险源识别的方法,并结合C市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应急能力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应急备用水源需求和规模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单一水源城市缺少应急水源储备,应急供水设施的建设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正在实施的《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尚无应急供水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因此亟需开展城市应急供水规划调控技术方法的研究,总结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规划的关键指标,指导城市应急供水系统规划.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重点研究了城市应急备用水源的需求和规模确定方法.东莞市作为单一水源城市,其常规水源存在有机物或重金属突发污染风险,需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分析确定东莞市极限最低应急需水量为65万m3/d,正常供水情况下备用水源规模至少应为1 059万m3;压缩水量供水情况下,应急调蓄设施规模至少应为195万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