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口滨海区生态需水量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河口与近海生物对环境条件变化响应的非线性和不连续性,以及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多源性、开放性、耗散性和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特征,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最新技术,建立了河口滨海区生态需水量与健康生态特征指标问的非线性耦合关系的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借助Mat lah工具箱强大功能和自主开发接口,快速实现输入数据的预处理、网络的训练和仿真。  相似文献   

2.
黄河口滨海区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口与近海生物对环境条件变化响应的非线性和不连续性,以及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多源性、开放性、耗散性和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强大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了以水位、流量、含沙量、叶绿素浓度为输入变量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对黄河口滨海区典型年份生态最小需水量的成功预测。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口与近海生物对环境条件变化响应的非线性和不连续性,以及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多源性、开放性、耗散性和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特征,利用BP神经网络强大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以水位、流量、含沙量、叶绿素浓度为输入变量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实现了对既有数据的仿真与成功预测,为神经网络预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河口平面形态对于潮波运动有着明显的影响,特殊的河口汊道平面形态会使得潮波传播出现复杂的特征,从而造成一些河口独特的水位分布状态。本文的研究以河口分汊汊道为例,利用Delft3D建立一系列潮汐河口分汊理想数学模型,通过各个模型河口汊道平面形态的概化设置,探讨了不同汊道弯曲以及宽度收敛等平面形态特征对潮波传播过程的影响,阐明潮汐河口汊道平面形态特征对径潮动力状态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汊道宽度收敛效应是河口潮波传播过程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宽度收敛效应通过调整摩阻项及压力梯度项之间的动量平衡过程增强了潮波传播。  相似文献   

5.
西江磨刀门口外的波浪特征及其对水下三角洲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河口研究比较注重对河流动力和潮汐动力进行分析,波浪动力及其对河口的作用一般讨论较少.本文根据对西江磨刀门口外波浪特征的分析,指出了该河口波浪作用的重要性;并初步论证了这一作用对该河口水下三角洲发育的影响.这些讨论对于更好地研究和修定磨刀门河口的整治规划不无益处,同时,也有助于从理论上增进人们对“河流一波浪型”河口特性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6.
钱塘江河口河床调整响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钱塘江河口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河口挟沙水流的复杂冲淤行为和河床横断面形态对动力作用的复杂响应,表明钱塘江河口河床调整存在临界的动力条件和调整临界现象,继而探讨了潮汐河口的河相关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珠江河口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是世界上生境结构最为复杂的河口区域之一,其生态系统具备高度的开放性、敏感性、脆弱性和较低的稳定性。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进程和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珠江河口生态系统的干扰日益加剧,河口生境结构和水生生物群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概述了珠江河口形态结构、水环境的变化,分析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珠江河口的影响,提出了珠江河口水生态系统保护建议,为珠江河口生态安全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8.
珠江河口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水沙条件复杂,治理任务繁重。在阐述珠江河口水系、水动力特性、功能与作用等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珠江河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理特点,归纳梳理了珠江河口管理的有关经验和做法,并对未来河口治理和研究工作提出了有关设想,可供未来珠江河口治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实测资料对九龙江河口湾的水动力及泥沙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水动力泥沙三维数学模型,对河口湾内水流、盐度、泥沙运动及河口湾港区淤积进行了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湾内水流、盐度等对海沧港区航道淤积的影响,并提出了港区治理的有关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湾泥沙运动主要受径流和潮流动力影响,湾顶高含沙分布与河口湾复杂地形、河口输沙、盐淡水掺混等有关,北港和中港形成的水流归槽效应是海沧西段港区淤积的主要动力因素,河口泄洪输沙是淤积的主要沙源。  相似文献   

10.
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珠江河口演变呈现新情势,分析了珠江河口近期演变特征及其对水安全的影响,探讨了珠江河口治理与保护策略。研究显示,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河口演变打破河口自然的冲淤平衡,对河口防洪、供水、水环境水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口演变事关河口防洪、供水和水生态环境安全,新时期河口治理与保护需强化“水沙”和“河床”在河口水安全保障的基础作用,满足河口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健康水生态的全面水安全保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邹华志  王琳  董延军 《人民珠江》2012,33(Z1):56-60
珠江河口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河口之一,其咸潮动力结构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层密度流的特征。针对珠江河口咸潮动力结构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基于高性能计算机并行算法的珠江河口高分辨率三维斜压整体数值模型,并采用2009年12月磨刀门水道咸潮大范围同步实测资料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较为准确地模拟了磨刀门三维密度分层流的动力特性和半月周期内的小潮期、中潮期和大潮期磨刀门水道的分层流结构特征差异。根据计算结果,对磨刀门水道咸潮运动在不同潮型条件下的三维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为世界有名的多沙河流.其河口喷沙、尾闾段迁徙改道以及三角洲的淤积延伸,对两侧中小河流河口段的冲淤变化,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给这些河口治理和开发利用带来了许多复杂问题.本文主要是根据历年实测和调查资料,对黄河口两侧中小河流河口段的冲淤变化规律及其与黄河河口泥沙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研究了南宋、明、清时期历代对河口的整治和开发利用的历史经验,对比了河口改造前后的演变规律:包括径流和潮流特征,泥沙运移特征,河口演变的基本特点等,并探讨了现代水沙利用和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河口区的需水不平衡、河口淤积和台洲湾的海涂围垦问题.最后提出了有关这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当前黄河河口治理与管理开发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本文从黄河河口来水来沙条件变化、黄河河口演变特征、黄河河口整治及管理措施研究等3个方面概括总结了黄河河口在演变与管理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21世纪黄河河口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我省泥质河口的泥沙特性、河口挡潮闸下潮汐运动特性和输沙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机船拖淤为泥质河口清淤的最佳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潮汐河口分类指标与河床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关于河口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河口形态及其演变的主要因素,收集整理了水沙资料相对齐全的29个河口的相关数据及其演变特征,根据潮汐河口水流挟沙率与流速的关系,确定以径、潮流比值α和径、潮流含沙量比值β的组合αβ1/2作为潮汐河口分类指标,并采用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予以论证。在此基础上,应用分类指标α1β/2将潮汐河口分为河口湾型、过渡型和三角洲型三大类,其中,Ⅱ、Ⅲ类进一步各分成三个亚类。随后对不同类型河口的形成条件、水沙运动和河床演变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FVCOM模型,该文建立了珠江河口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式,模式覆盖了上游三角洲河网区域、八大口门区域以及伶仃洋等近岸海域。该模式的水位、流速和流向验证结果表明模式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伶仃洋的潮汐潮流变化过程。对珠江河口枯季水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了伶仃洋余流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动力成因。结果表明,伶仃洋深槽中存在表层余流向海、底层余流向陆的河口环流特征,且河口环流特征随大小潮发生明显变化:小潮期间河口环流特征较为明显,小潮后的中潮期间最为显著,大潮时河口环流特征减弱,大潮后的中潮期间表底层余流几乎均为向海,河口环流特征趋于消失。这种纵向上的余流变化特征主要是与河口斜压作用有关。此外受东北风作用,伶仃洋横向上存在一个表层余流向西,底层余流向东的横向风生环流。  相似文献   

18.
支流河口水沙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建立了一个支流河口水沙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采用贴体正交曲线坐标克服了干支流汇合处河道边界形状复杂的困难,给出了正交曲线坐标系下二维全沙模型的基本方程及数值计算方法.以长江上游的嘉陵江河口为例,分析了支流河口河段水沙特性及浅滩成因,模拟了汇合口河段流场及泥沙冲淤分布,计算值与实例值吻合良好.为支流河口浅滩演变及整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陆永军 《水利学报》1998,(10):60-68
本文建立了一个支流河口水沙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采用贴体正交曲线坐标克服了干支流汇合处河道边界形状复杂的困难,给出了正交曲线坐标系下二维全沙模型的基本方程及数值计算方法.以长江上游的嘉陵江河口为例,分析了支流河口河段水沙特性及浅滩成因,模拟了汇合口河段流场及泥沙冲淤分布,计算值与实例值吻合良好.为支流河口浅滩演变及整治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河口水文学的概念,河口特性及其对学科的研究方法,重点说明了河口泥沙的分类与重视河口水文学研究对开发河口三角洲地带经济开发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