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以超声场醇盐水解法制备出微米级Sb2O3粒子,再通过溶胶-凝胶法获得复合阻燃剂Sb2O3@SiO2颗粒,并对该复合颗粒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超微Sb2O3颗粒平均粒径为1.17μm,晶体类型为斜方晶型,颗粒的结晶度高、晶粒度大;同时较佳的硅包覆Sb2O3颗粒构建条件为:TEOS/Sb2O3摩尔比为3/3、温度为30℃、氨水浓度为0.75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硅酸四乙酯(TEOS)摩尔比为0.8,此时所得Sb2O3@SiO2为介孔结构,分散性及热稳定性优异。阻燃实验表明:复合颗粒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均匀、结构稳定,复合阻燃效果中Sb2O3用量减少75%。  相似文献   

2.
氧化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功能材料,作为协同阻燃剂,其用量非常大。而用于电子封装的三氧化锑(Sb2O3)材料的性能要符合相应的指标,如电导率、纯度、粒径等方面要符合特殊的要求。介绍了Sb2O3中杂质离子的测定,并分析Sb2O3的导电机理和杂质离子对其电导率的影响,以其对Sb2O3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在亚微米级二氧化钛表面包覆Sn(Sb)O2,制得二氧化钛导电粉.用XRD、XPS、TG-DSC等测试手段对粉体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不同煅烧温度对导电二氧化钛粉体的表面元素的变化、物相、体积电阻率的影响及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V/Sb预合成粉、SbVO4和Sb2O3等三种不同形式的Sb掺杂对ZnO-V2O5基压敏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化学计量比不变情况下,上述Sb掺杂方式的改变,使烧结过程中Sb3 离子在陶瓷样品中的浓度上升,促进Zn7Sb2O12型尖晶石相形成,材料晶粒随之细化.同时材料的压敏电压出现大幅上升,而非线性系数和漏电流密度受Sb掺杂形式的变化影响不大.Sb以V/Sb预合成粉进行掺杂可以获得较大尺寸的晶粒,有利于材料在低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磁控溅射法制备了MoS2 /Sb2 O3 固体润滑复合膜 ,用CSEM摩擦试验机、CSEM纳米划痕仪和PHI- 5 70 2XPS/AES多功能电子能谱仪 ,考察了其摩擦磨损性能、抗损伤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侧重分析了薄膜失效的原因 ,探讨了该固体润滑复合膜润滑失效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纳米Sb2O3的合成方法;并讨论了纳米Sb2O3/聚合物复合材料的阻燃特性与纳米Sb2O3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表面活性元素Sb微合金化的方法制备了Mg-5Al-2Sr-xSb(x=0,0.3,0.6,1.0)合金,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Sb含量对Mg-5Al-2Sr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5Al-2Sr-xSb合金铸态组织主要由枝晶α-Mg、沿晶界或分布在枝晶间的层状或离异共晶的Al4Sr相、块状三元Mg9Al3Sr相(τ相)和颗粒状SbSr2相组成,随着Sb含量的增加,Sb-Sr2相的数量逐渐增多,τ相逐渐减少.Sb的质量分数为0.6%时,断续分布的Al4Sr相和细小弥散分布的Sb-Sr2相能够提高Mg-5Al-2Sr合金的室温和高温(150℃)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备粒径较小的纳米Sb2O3,以酒石酸锑钾和氢氧化钠为原料,以超级行星式球磨机为研磨设备,通过机械力活化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纳米Sb2O3。通过XRD、TEM等研究了表面活性剂TX-10用量及球磨时间对产品粒径的影响;分析了机械力活化固相化学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反应物颗粒越细,制备的Sb2O3粒径越小;机械力活化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的纳米Sb2 O3为立方晶型,平均粒径为60 nm;扩散是固相化学反应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9.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利用XRD、SEM等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MnCO3、Sb2O3掺杂对压电陶瓷晶体结构、表面形貌以及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组成均呈单一钙钛矿型固溶体特征,无其它晶相生成。掺杂陶瓷在1160℃左右烧结比较合适。MnCO3表现为典型的“受主”添加物特征。Sb2O3的掺杂对陶瓷性能的影响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当Sb2O3的掺杂量为0.1%(质量分数)时,d33=148pC/N、tanδ=4.2%、εr=1516。MnCO3的掺杂可以促进晶粒生长,Sb2O3的掺杂使晶粒尺寸的均匀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Al2O3/P2O3摩尔比和热历史的ZnO-Al2O3-P2O5玻璃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化过程,利用XRD对部分水化过程的水化产物进行了晶相分析,探讨了其水化机理.结果表明:Al2O3/P2Os比的增加及退火均可降低ZnO-Al2O3-P2O5玻璃的水化速率;玻璃的水化累计失重量均与水化时间成线性关系,水失重百分数随着水化温度的提高,呈指数规律增加.研究认为:ZnO-Al2O3-P2O5玻璃的水化过程受表面水化层与内部未水化部分间的界面化学反应控制,水化过程中玻璃网络解体,相继生成了[P2O7]4-和白色不溶性物质Zn2P2O7·3H2O.  相似文献   

11.
以Co(N03)2.6H2O,Ca(NO3)2.4H2O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出Ca2CO2O5粉体。采用TG-DSC、XRD和ESEM等测试方法对干凝胶体的热分解过程、样品的物相以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干凝胶体在700-900℃煅烧,煅烧2h后均能得到单相的Ca2CO2O5粉体,颗粒尺寸分布均匀,范围在1-2μm。在同一配比浓度、同一煅烧时间下,适当提高煅烧温度有利于Ca2CO2O5晶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磁控溅射法制备了MoS2/Sb2O3固体润滑复合膜,用CSEM摩擦试验机,CSEM纳米划痕仪和PHI-5702ZPS/AES多功能电子能谱仪,考察了其摩擦磨损性能,抗损伤性能和抗氧化性能,侧重分析了薄膜失效的原因,探讨了该固体润滑复合膜润滑失效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硫融法合成了Y2O2S:Eu^3+红色荧光粉。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包覆了一层SnO2:Sb透明导电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PL)和电阻测量等检测手段分别分析了包覆处理对Y2O2S:Eu^3+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荧光性质以及荧光粉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成功地在Y2O2S:Eu^3+表面包覆了一层连续的SnO2:Sb薄膜;当包覆量nSoO2/nY2O2S=6%时,所得到的荧光粉同时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和导电性;当掺杂量DSb/nSn=10%,退火温度为500℃(氧气流中退火1h)时,可以得到导电性较好的荧光粉。  相似文献   

14.
以P2O5与CaF2为原料,采用加热的方法制备PF5气体,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P2O5和CaF2质量比对PF5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PF5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控制在280-300℃,反应时间5h,PF5和CaF2质量比为2.5:1。  相似文献   

15.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Ca2Co2O5热电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o(NO3)2·6H2O、Ca(NO3)2·4H2O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了前驱物.该前驱物预烧后,利用SPS进行烧结获得纯相Ca2Co2O5块体.分别采用DTA-TG、XRD和SEM对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Ca2Co2O5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热导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Ph=13.20获得所需化学计量比的前驱物.该前驱物在700~800℃预烧2h后,采用SPS烧结.烧结温度为800℃,压力30MPa,保温时间5min,可以获得纯相Ca2Co2O5块体.断口形貌为层状,晶粒长约1.4μm.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以V2O5溶胶凝胶为原料,采用旋涂法、浸涂法、喷涂法和刷涂法在各种衬底上涂制V2O5薄膜。对4种涂膜方法以及胶体性能对涂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薄膜厚度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较详细地研究了V2O5-B2O3-TeO2三元体系的熔化温度、冷却熔体的相组成及玻璃形成规律;并测试分析了V2O5-B2O3-TeO2三元体系玻璃的热性能和特征温度。结果表明,V2O5-B2O3-TeO2三元体系具有较低的熔化温度,存在3个不同的结晶区域和一个较广阔的玻璃形成区,其玻璃形成区域为:V2O5 0%~70%...  相似文献   

18.
以四氯化钛和六水三氯化铝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TiO2/Al2O3复合粉体。以XRD对粉体进行表征发现,以电解TiCl4和AlCl3的混合溶液得到的粉体中,氧化铝主要分布在颗粒的表面。分别电解TiCl4与AlCl3的水溶液,待成胶后再混合而得到的粉体中,两种成分布比较均匀。对复合粉体进行高温处理,在500℃可以得到R—TiO2/γ-Al2O3的复合粉体,而在95O℃可以得到R—TiO2/Oα-Al2O3的复合粉体,在1200℃可以得到Al2TiO5复合陶瓷粉。  相似文献   

19.
Ca2Co2O5化合物的制备及热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o(NO3)2·6H2O,Ca(NO3)2·4H2O为原料,Na2CO3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了Ca2Co2O5化合物.采用TG-DTA、XRD和SEM等手段对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样品的物相以及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了Ca2Co2O5的热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沉淀前驱物经850℃预烧8 h后,利用SPS 850℃,压力30MPa保温5min,制备了纯相Ca2Co2O5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阻率和热导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800℃时,热电性能优值(ZT)为0.12.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对V2O5-TiO2复合薄膜表面结构与光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钛酸丁脂、V2O5粉末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V2O5-TiO2复合薄膜,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Uv-vis-nir分光光度计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薄膜中钛离子的价态不变,仍为Ti4 ;而V4 离子逐渐被氧化为V5 离子;并采用氢氧基团、碳氧键与多种钒离子进行叠加拟合,拟合结果与实验曲线非常符合;V2O5-TiO2复合薄膜在紫外光波段的透射率减小,吸收带边出现红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