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隽  杨超 《江苏电器》2011,(4):59-61
1OkV配电线路是电力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担负着向城乡供电的重要任务。10kV线路的跳闸率,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文中研究了基于快速分断开关控制10kV线路跳闸率的方法,通过正确运用永磁柱上真空开关、快熔跌落式熔断器等快速分断开关,解决保护越级跳闸的问题,缩小停电范围,控制10kV线路的跳闸率,提高10kV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在10kV配电线路中,如果不是单独的企业用电,一般情况会有很多分支,这就恶化了保护整定。同时由于10kV配电线路电压等级较低、防雷措施少、线路高度低,使故障跳闸的几率大大增加,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如何减少跳闸情况的发生,提升供电企业的形象?笔者在工作中通过反复探索实践摸索出一些方法,效果较好,有效提高了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用户低压侧故障导致柱上断路器跳闸且变电站出线断路器未跳闸的情况,对某供电公司近两年的17次真实故障进行总结,发现大部分故障存在保护不完全配合的问题。柱上断路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需要跟变电站出线保护配合,启下需要跟用户高压侧保护配合。通过分析柱上断路器的各种继电保护配置,发现每种配置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此,提出一种全新的柱上断路器保护配置方案,同时对用户高低压侧保护进行相应的设置。在新的保护配置方案下,变电站出线、柱上断路器、用户高低压侧保护均满足上下级配合关系,不会发生越级跳闸现象,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雷电活动强度和雷击点的随机性是影响雷击跳闸率的主要因素.为综合考虑雷电活动地域性差异及随机性,提高雷击跳闸率计算精度,建立了实际雷电活动特征下基于蒙特卡罗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模型.根据雷击跳闸原理,建立只与雷电活动强度和雷击点的随机性参数相关的雷击跳闸率的函数表达式.为考虑雷电活动特性,利用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采用绝对...  相似文献   

5.
针对泸州电厂雷雨季节期间经常发生10 kV架空线路跳闸现象,对架空线路跳闸率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可能的改善措施,提出了将氧化锌避雷器更换为带间隙避雷器的解决方案。理论分析和现场应用表明这一措施有效减少了感应过电压引发的线路跳闸,提高了架空线路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夏澍  姚明  韩浩江  孙歌 《供用电》2020,(6):60-65
10kV线路越级跳闸事故的准确辨识,对于减小事故范围、降低停电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造成线路越级跳闸事故的异常原因既可能涉及一次设备,也可能涉及二次设备,排查的范围和难度较大。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线路越级跳闸事故辨识方法。首先,基于线路保护基本原理,诊断出造成越级跳闸异常的关键环节,并对控制断路器跳闸的各个关键环节逐一分析,提炼了多种可能的异常原因。然后,为了提高现场排查效率,有效定位异常原因,提出了事故发生后整体的辨识流程和方法。最后,以3个典型实际案例的计算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均能够精准有效地判断出越级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华东电力》2013,(2):390-394
为了研究架设在输电线路周围的架空配电线路的感应雷跳闸概率受输电线路引雷范围的影响,通过结合雷击距的电气几何模型与雷电流幅值概率密度函数计算配电线路的感应雷跳闸率。在引雷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不同走向的输电线路与架空配电线路对架空配电线路感应雷跳闸率的影响,对比输电线路架设前后落雷密度的变化计算架空配电线路感应雷跳闸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规程法计算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精确度低的问题,采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引入山区地面倾角,通过求出暴露距离,进而根据雷电流概率分布得到绕击跳闸率。对保山电网朝黄II回输电线路进行绕击风险评估,分析地面倾角和避雷线保护角对绕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的结果要比规程法的结果更精确,地面倾角和避雷线保护角增大,绕击跳闸率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EGM的500 kV同杆双回线路绕击跳闸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GM进行500 kV 同杆双回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计算。在计算中, 引入了随杆塔高度h 变化的击距系数β, 以暴露弧为0 时对应的雷电流作为雷电的最大绕击电流,并分析了地面倾角、杆塔结构等因素对各导线绕击跳闸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地面倾角增大, 绕击跳闸率先增大后减小; 绕击跳闸率随避雷线横担增长而减小; 各导线绕击跳闸率与杆塔结构的关系复杂, 应分别计算分析, 而不宜仅仅求得总绕击跳闸率, 这样可以对绕击跳闸率较高的导线加强绝缘, 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