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曝气催化铁内电解法对印染废水预处理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实际印染废水,采用催化铁内电解法进行曝气与不曝气两种不同处理工艺对比试验,测定了处理前后废水的COD、色度、磷酸盐、氨氮、pH等指标.结果表明,曝气催化铁内电解工艺优于不曝气的工艺,对废水中COD、色度和磷酸盐的去除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曝气对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有机废水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催化铁内电解法,在曝气和无曝气条件下,对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并且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若不考虑反色现象,无曝气条件下对色度的去除率达到88%,高于曝气条件下的去除率69%,在无曝气条件下色度的去除主要是由于染料分子被还原,而曝气条件下色度的去除主要是由于铁离子的絮凝作用;对于COD的去除率,曝气条件下为41%,高于无曝气条件下的22%。  相似文献   

3.
利用催化铁内电解法对酸性品红模拟印染废水进行处理,采用循环伏安法评价了酸性品红在铜电极和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催化铁内电解法与传统铁炭内电解法降解污染物的反应机理不同,通过对比发现,催化铁内电解法可以明显改善铁炭内电解法在碱性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进水pH为3,反应时间为1.5 h,铁铜质量比为6,不加入电解质时,对144 mg/L酸性品红模拟废水去除率能达到97.7%。废水中存在电解质时,可提高处理效果,去除率能达到99.5%;废水中加入过量铁铜填料对处理效果的改善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阳维薇  王中琪  周乃磊 《广东化工》2010,37(10):93-94,96
采用铜取代炭的改进铁炭内电解法即催化铁内电解法对附子中药废水(含高盐高浓度有机物)进行预处理研究。试验得出,催化铁内电解的最佳工艺组合是:进水pH为4.6,铁/水比(m/m)为4∶3,铁/铜比(m/m)为3.5∶1,停留时间为60min。经处理后,COD由初始24000mg·L-1降为10460.6mg·L-1,盐度由61000mg·L-1降为45472.6mg·L-1,BOD5由3770mg·L-1降为3640mg·L-1,BOD5/COD由原来的0.15提高到0.35左右,为生化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绍兴市工业园区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接收的主要是印染废水,以及部分酸性化工废水。由于化工废水的pH低,成分复杂,色度高,可生化性差,对生物处理系统冲击较大,为此,开展了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酸性化工废水,出水与印染废水混合后进行混凝的研究。结果表明,pH是影响催化铁内电解体系对化工废水pH的调节能力、Fe2+产生浓度、COD去除率以及B/C的主要因素。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酸性化工废水2 h后反应出水的铁离子质量浓度在800~2 500 mg/L,将其与印染废水混合后进行混凝,混凝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8,Fe2+质量浓度120 mg/L。其处理效果与投加亚铁盐混凝相当,既充分利用了催化铁预处理所产生的高浓度铁离子,并且提高了化工废水的B/C,减小了其所含难降解污染物对生化系统的不利影响,又减少了碱的用量,同时亦实现了化工与印染废水的综合预处理。  相似文献   

6.
酸性橙Ⅱ的催化铁内电解法脱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酸性橙Ⅱ废水的脱色降解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进水pH值、搅拌速率、进水浓度、铁铜比、支持电解质浓度、进水温度等因素对脱色降解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水溶液中酸性橙Ⅱ被有效地去除了 (>98% ) ,同时COD的去除率也较高 (>76 % )。催化铁内电解法对酸性橙Ⅱ的去除非常有效 ,有较宽的pH值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7.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催化铁内解的反应机理,在印染厂以调节池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碱性印染废水,催化铁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应不小于5.0h,采用厌氧运行方式对色度去除和提高可生化性更为有利,经后继生化处理后,出水有机物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75%、81.5%,出水pH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催化铁内电解法预处理硝基苯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传统的铁炭内电解反应器中加入铜,对硝基苯废水进行预处理,可以使废水中的硝基苯转化为苯胺,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结果表明,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催化铁内电解法对硝基苯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铁屑内电解法。本文还研究了催化内电解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催化铁内电解法脱色降解酸性大红GR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考察了进水pH、搅拌速率、铁铜比、支持电解质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酸性大红GR废水脱色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最优反应条件下,酸性大红GR废水色度的去除率大于95%,CODCr的去除率为55%左右。催化铁内电解法对酸性大红GR废水的处理效率高,且有较宽的pH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0.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重点阐明生物膜电极法处理难生物降解废水,电解法应用于消毒杀菌和电解法与其它方法联合处理,并同时提出了电解法废水处理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铁碳微电解及H2O2在糖蜜酒精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联合和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2种工艺分别对糖蜜酒精废水进行处理,并考察了两种工艺运行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于COD为75 g·L-1的糖蜜酒精废水,铁碳微电解-H2O2联合工艺在铁碳体积比1∶1,铁与废水体积比1∶5,微电解反应120 min之后,投加8%H2O2,继续反应120 min,COD去除率为33.1%,加入石灰乳调pH到7.0并离心后,COD去除率达到40%;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工艺在铁碳体积比1∶1,铁与废水体积比1∶4,H2O2投加量8%,反应120 min后,COD去除率为38%,加入石灰乳调pH到7.0并离心后,COD去除率达到56.3%.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腐蚀法预处理难生化的染料中间体废水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染料中间体二硝基氯化苯废水对生物具有毒性,是目前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本研究采用铁屑—煤渣法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以改善它的可生化性能,降低废水中的COD和色度。研究结果表明,经铁屑—煤渣处理之后,出水可生化性好,对生化过程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废水的COD和色度的去除率也很高。  相似文献   

14.
高浓度硫酸根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会增大水体的盐度,危害水生生物,破坏土壤结构。利用催化铁与厌氧生物耦合技术进行还原硫酸根试验,并与单纯厌氧微生物处理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催化铁的存在能促进SRB还原SO42-,耦合系统比单纯的微生物系统有更大的还原速率和更高的去除率,且更适合较高浓度的SO42-处理。当温度为30℃、pH=7.6时,COD对耦合系统中硫酸盐还原的影响程度不同,当m(COD)/m(SO42-)≤2时,COD越高,还原速率越快,当m(COD)/m(SO42-)>2时,COD对系统还原过程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微电解法预处理对氯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废铁屑对对氯基苯废水进行预处理,可以使废水中的对氯硝苯转化为氨基氯苯,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效的去除对氯硝基苯对微生物的毒性,达到预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化学法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工艺流程及药剂选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热动力学分析、理论计算和试验,确定在碱性条件下用NaCIO作氧化剂,Na2S和FeSO4作还原剂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工艺流程,并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了Na2S和FeSO4的最佳药剂比为:Na2S80%~90%,FeSO410%~20%。Na2S FeSO4比单独使用FeSO4少产生60%~70%的污泥。该工艺在实际工程运行过程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电催化氧化法预处理糠醛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糠醛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可生化性差。本文采用电催化氧化法预处理糠醛废水,通过电解过程中生成的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以及电解过程中生成的Fe(OH),的絮凝作用来降解糠醛废水中的有机物,并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该工艺最佳运行参数:电流强度为0.3A、电解时间为4h、极板间距为30mm。结果表明,在此工况下COD去除率为21%,B/C值升高了39.4%,糠醛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铜起强化内电解阴极能力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考察了内电解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降低初始pH值、增强溶液导电性能、提高反应温度,均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