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利用催化铁内电解法对酸性品红模拟印染废水进行处理,采用循环伏安法评价了酸性品红在铜电极和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催化铁内电解法与传统铁炭内电解法降解污染物的反应机理不同,通过对比发现,催化铁内电解法可以明显改善铁炭内电解法在碱性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进水pH为3,反应时间为1.5 h,铁铜质量比为6,不加入电解质时,对144 mg/L酸性品红模拟废水去除率能达到97.7%。废水中存在电解质时,可提高处理效果,去除率能达到99.5%;废水中加入过量铁铜填料对处理效果的改善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铜取代炭的改进铁炭内电解法即催化铁内电解法对附子中药废水(含高盐高浓度有机物)进行预处理研究。试验得出,催化铁内电解的最佳工艺组合是:进水pH为4.6,铁/水比(m/m)为4∶3,铁/铜比(m/m)为3.5∶1,停留时间为60min。经处理后,COD由初始24000mg·L-1降为10460.6mg·L-1,盐度由61000mg·L-1降为45472.6mg·L-1,BOD5由3770mg·L-1降为3640mg·L-1,BOD5/COD由原来的0.15提高到0.35左右,为生化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绍兴市工业园区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接收的主要是印染废水,以及部分酸性化工废水。由于化工废水的pH低,成分复杂,色度高,可生化性差,对生物处理系统冲击较大,为此,开展了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酸性化工废水,出水与印染废水混合后进行混凝的研究。结果表明,pH是影响催化铁内电解体系对化工废水pH的调节能力、Fe2+产生浓度、COD去除率以及B/C的主要因素。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酸性化工废水2 h后反应出水的铁离子质量浓度在800~2 500 mg/L,将其与印染废水混合后进行混凝,混凝的最适反应条件为pH≥8,Fe2+质量浓度120 mg/L。其处理效果与投加亚铁盐混凝相当,既充分利用了催化铁预处理所产生的高浓度铁离子,并且提高了化工废水的B/C,减小了其所含难降解污染物对生化系统的不利影响,又减少了碱的用量,同时亦实现了化工与印染废水的综合预处理。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铁碳微电解及H2O2在糖蜜酒精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联合和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2种工艺分别对糖蜜酒精废水进行处理,并考察了两种工艺运行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于COD为75 g·L-1的糖蜜酒精废水,铁碳微电解-H2O2联合工艺在铁碳体积比1∶1,铁与废水体积比1∶5,微电解反应120 min之后,投加8%H2O2,继续反应120 min,COD去除率为33.1%,加入石灰乳调pH到7.0并离心后,COD去除率达到40%;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工艺在铁碳体积比1∶1,铁与废水体积比1∶4,H2O2投加量8%,反应120 min后,COD去除率为38%,加入石灰乳调pH到7.0并离心后,COD去除率达到56.3%. 相似文献
13.
14.
高浓度硫酸根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会增大水体的盐度,危害水生生物,破坏土壤结构。利用催化铁与厌氧生物耦合技术进行还原硫酸根试验,并与单纯厌氧微生物处理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催化铁的存在能促进SRB还原SO42-,耦合系统比单纯的微生物系统有更大的还原速率和更高的去除率,且更适合较高浓度的SO42-处理。当温度为30℃、pH=7.6时,COD对耦合系统中硫酸盐还原的影响程度不同,当m(COD)/m(SO42-)≤2时,COD越高,还原速率越快,当m(COD)/m(SO42-)>2时,COD对系统还原过程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铜起强化内电解阴极能力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考察了内电解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降低初始pH值、增强溶液导电性能、提高反应温度,均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