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青岛市城阳区是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区,总面积553.2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办事处、230个农村社区,户籍人口45万.建区之初,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95%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几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村镇建设和村庄整治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城郊村整治规划和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环境下,城乡之间日益交融,城郊村不仅要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更要积极主动融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只有统筹兼顾,发挥自身优势,才能防止发展不被边缘化.本文以浙江省余姚市阳明街道潘巷村村庄整治规划为例,探讨在城乡统筹的理念下城郊村整治规划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芳 《云南建材》2012,(1):55-56
本文从我国当前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重点分析了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整治的原则、内容及保障措施,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整治,着眼于缩小城乡的差距,全面促进农村的发展。介绍了村庄整治的背景及其内涵,同时,重点分析了基于城乡统筹的村庄整治的内容和原则,分析了村庄整治的措施。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进行村庄整治是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城乡结合部村庄的特点以及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城乡结合部村庄转型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城乡结合部村庄的成功转型和持续发展提出了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志超 《山西建筑》2014,(20):21-22
为保持乡村的传统特色,在借鉴和延续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城乡差别化视角入手,在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中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以延续传统空间肌理,提升村庄环境整治的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6.
城乡统筹下的村庄布点规划方法探索——以济南市为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田洁  贾进 《城市规划》2007,31(4):78-81
村庄布点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以济南市为例,总结归纳各个层次村庄规划的方法和要点。认为首先要从城镇总体规划入手,明确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为下一层次规划提供依据;要统筹考虑农村经济发展,探索都市型宜农产业发展框架,作为村庄产业发展分类指导的依据;以集约和节约用地为宗旨,统筹考虑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控制与使用;贯彻科学的发展观,统筹村庄整合与资源保护的协调等。采取城乡一体、分类指导协调的规划管理措施,扎实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陈刚 《建筑与环境》2009,3(2):45-46
本文立足于国家城乡统筹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解读,结合《广州市番禺区村庄规划编制指引(2007-2010年》与广州番禺区的实践,探讨了新时期村庄规划的内容与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宁波市全域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余姚市统筹为要、城乡一体,生态为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导向。作为宁波市欠发达地区的四明山区受到外界社会经济环境空前的影响。结合四明山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区域内现状村庄特点。整合整治村庄。以城乡统筹为抓手.推动四明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以浙江省余姚市梨洲街道燕窝村村庄整治为例.对各自然村居民点、村庄规模、村镇建设用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提出适宜四明山区村庄整治规划的具体措施和方去.希望对山区村庄整治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莱州市地处烟潍青三市交界处,辖11个建制镇、5个街道办事处,1017个行政村,市域面积1878平方公里,人口86万,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国家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近年来,莱州市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莱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发挥职能作用,认真抓好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乡建设》2011,(9):11-12
昆明市全面启动实施“昆明主城区、环湖及35条入湖河道开展截污收集处理工程”,有针对性地在县级以上城镇和人口聚集的集镇、村庄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时,在全市开展了“一湖两江”流域(滇池、长江、珠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四全”(全面截污、全面禁养、全面绿化、全面整治)工作,结合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强对城乡故流污水的...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2006年原建设部确定了46个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经过一年多的整治工作,村庄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为进一步推进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工作,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提出深入推进县域村庄整治联系点工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反映了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乡融合和城乡部分地区社会治理能力的滞后,因此,解决城中村问题需要用城乡统筹的理念和方法。依据《城乡规划法》,尽快完善城乡规划建设配套法规,建立起统筹城乡的规划编制体系和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实现城乡资源统筹配置是解决城中村问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应该按功能划分而不应该按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身份"划分,使得同功能同权同地同价.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有助于城乡资本,技术、信息、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真正达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帕累托改进.论文还对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土地制度改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村庄建设与城乡统筹——江苏村庄如何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国华 《小城镇建设》2005,(4):100-100,25
历史发展到今天,城市化浪潮席卷全球,城市越来越主导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人们在享受着城市的繁华、文明、便利的同时,也被城市的浑浊、拥挤、喧闹、紧张所困扰,回归自然,享受宁静与安逸成为人们新的时尚追求。村庄在人们一直津津乐道城市化达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尽管历史上,世界各地不同时期都曾出现过规模较大的城市,但总体来说,十九世纪以前的人类历史是村庄生活占据主导的历史,直至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工业革命后,英国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其他西方国家20世纪上半叶达这一水平。全球城…  相似文献   

15.
谢毅 《山西建筑》2010,36(11):22-23
从城乡统筹的角度,以重庆市永川区县域村庄整治为例,建立了“四分”整治思路,提出了县域村庄整治的“永川模式”,探讨了西南丘陵山地县域村庄整治建设模式,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9)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我党长期执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普遍规律。根据地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现状,研究探索符合各地情况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促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缺乏对乡村的指导,使我们在上一轮农村建房热潮中错过了调整和改造乡村的最佳时机,导致农村地区人口外流、耕地减少、占地抢建、环境恶化、风土丧失等问题普遍产生。本文基于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背景,以广州大都市边缘区的增城市为例,结合存在问题和规划建设管理实践,从村庄居民点体系、村庄规划、农村建房和农村集体发展用地利用等方面,对促进、规范、保障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机制和方法进行探讨,为促进农民居住集聚化、工业生产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下的村庄布局规划研究——以广州增城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前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村庄规划依据不足依照《规划法》规定,下一层次的规划必须以上一层次规划作为依据。但许多城市(特别是县级市)部分镇的总体规划还在编制当中,在已批的总体规划成果当中,对镇域范围的村庄问题也研究不足,有些总体规划甚至为了争取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而在图纸上刻意隐去村庄建设用地,使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村庄规划缺乏了必要的依据。指望规划师就一个村庄去研究全镇的问题,或者把村庄规划停下来等待上一层次的规划修编,都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急切需要全市(县)或者全镇有一个总体把握的村庄专项规划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一)坚持因地制宜,着力打造村庄新风貌 我们根据白果村的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将白果村的整治规划定位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窗口、产业互动的试验地、乡村旅游的新亮点,确立了"规模适度的村庄布局,川西民居的建筑风格,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的基本风貌,实施了以"五治"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即村庄发展治散、农民住房治大、基础设施治缺、村容环境治脏、村庄建设治空. 一是村庄发展治散.按照节约用地,适度集中的原则,将村域农民居住点规划为鼓励发展的片区、控制发展的片区和予以拆除的片区,将全村现有86个分散的村民点逐步集中为5个农村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20.
都市边缘区被认为是最易于进行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辨析城乡交互作用过程及乡村社会变迁对于确定城乡统筹的内容及重点具有重要意义.现以广州白云区及其北部四镇为例,研究快速城市化下农民、农地及村庄关系变迁,发现:①都市边缘区农民实现了收入及就业的非农化,农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功能已基本不存在;②村庄因区位和管制力度差异而出现了发展模式的差异;③农地因流转和非农转用成为农民事实上的财产性收入来源;④由村庄“自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异质性空间,在空间增量发展让位于挖潜模式背景下,变成了都市内涵式增长的潜力空间.应通过构建机制,保护农地生态功能及严控农地转用,并对集体建设用地赋权以提升城市化质量协调城乡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