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加强水利部信息化建设管理,规范水利部信息化建设程序,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及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等有关规定,水利部制定了《水利部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暂行办法》),并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明确了组织机构及职能,并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及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的基本要求,明确了水利信息化前期工作、项目实施、项目验收、成果管理的原则、办法及规定。《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实施将改变水利信息化建设“重建轻管”的状况,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监督是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责,是落实水利行业监管的重要环节。强化水利行业监督,对发现和预防水利行业问题、防范和化解水利行业风险、提升水利行业管理水平,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强化江西省水利监督检查体系建设,按照水利部《加强水利行业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江西省水利厅组织建设水利督查信息化系统,用于支撑水利督查工作“查”、“认”、“改”、“罚”全流程,即督查问题填报、问题审核确认、问题整改反馈、督查绩效考核业务。系统包括水利督查子系统和水利督查移动端,实现督查问题和督查全过程的电子化;涉及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水利安全生产等水利建设项目;实现任务管理、督查对象查询和定位导航、督查信息在线填报、督查问题管理、现场核查取证等。  相似文献   

3.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核心内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对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全局性、系统性问题意义重大,其成果为水利信息系统“统一技术架构、强化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保障良性运行”提供必要的技术与管理依据。“顶层设计”从避免重复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和强化业务协同的角度,将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中的“基础设施、业务应用和保障环境”3个部分,细化为“水利信息化保障、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信息采集与工程监控、资源共享服务和综合业务应用”5个管理分类,对水利业务和水利事务进行了定义与划分,统一定义了应用域、协同、域内系统和域间系统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水利信息系统各主要部分的基本技术条件与约束,为近期水利信息化实施“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行环境、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奠定了技术和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顾浩  蔡阳 《中国水利》2006,(8):37-38
水利信息化是国家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思路在水利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带动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以“金水工程”命名的水利信息化工程,被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列为国家重要信息化业务系统在“十五”期间优先实施。水利部按照中央关于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要求,提出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并将“全面加强水利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初步实现水利信息化”作为2010年水利发展的十大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高度重视水利信息化工作,把水利信息化作为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尤其在洪水预警报系统、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和水文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对福建省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做了全面的总结回顾,分析了福建省水利信息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并对“十二五”期间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做了展望,以期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水利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李翊  黄谷 《中国水利》2014,(8):56-57
<正>一、都江堰灌区水利信息化项目评估的必要性都江堰灌区的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1996年,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在水利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方面开始探索和实践;2002—2005年,开展实施水利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设;2006—2009年,顺利完成水利信息化二期工程建设。都江堰灌区经过一期、二期信息化工程建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信息采集与枢纽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通信平台数据库平台以及  相似文献   

7.
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华  刘耘  桂文军 《人民长江》2002,33(12):41-43
“十五”期间,我国水利行业将实施包括防汛、规划、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采集、服务等多项内容的数字化工程。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是水利信息化基础性工作,对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结构应包括:信息平台标准、应用系统标准、信息安全体系标准。随着完整的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必将使水利信息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最大限度地达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陈亮 《水利天地》2016,(4):57-59
本文对目前水利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质量管理在整个水利信息化工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提出应对水利信息化项目的设计阶段应严格把关,为整个工程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完善有关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标准和制度,把工程质量管理落到实处,着重加强信息化工程的验收工作是促进工程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水利信息化实现了水利系统的科学化管理,使得水利工程建设有了质的飞跃。水利信息化是现代水利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形式也是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水利信息化,能够有效的推动水利管理的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实现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下,宁夏水利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支撑系统和保障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宁夏水利信息化现状入手,分析当前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宁夏水利通信网组网方案及“一纵四横”建设思路,旨在推动宁夏水利信息化快速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支撑,旨在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阐述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介绍目前取得的进展,分析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和省级项目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技术指导,完善技术方案,加快中央、流域和省级信息平台开发,抓紧推进3大监控体系建设,加强建设管理等6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政府网站发展现状出发,对辽宁省水利原政务网站情况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在新网站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服务为导向”的原则,通过提高政务网站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进行合理规划,增强“政务公开、网上服务、公众互动”3大功能建设,加强信息安全建设,逐渐将辽宁省水利厅新政务网站建设成安全稳定的“服务型网站”,达到辽宁省水利厅政务公开、服务大众的_Y-作要求。  相似文献   

13.
《浙江水利科技》是浙江省水利行业公开出版的浙江省优秀期刊,主要刊载水文水资源、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勘测设计与施工、水利工程管理、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河流泥沙工程等方面的论文。选取载文统计分析、论文作者统计分析、期刊质量评价指标统计分析3大指标体系,对《浙江水利科技》进行客观评价并与国内水利同行刊物作比较。结果表明,《浙江水利科技》在省内水利行业受关注度较高,在全国水利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在全国水利行业省级刊物中名列前茅。但还存在引文量、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等指标偏低、报道范围侧重于省内、刊物活跃度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面临异构环境、业务融合、管理规范等非常复杂的问题,以及水利数据中心建设的现实需求,山东省水利厅按照国家水利数据中心建设的基本技术要求,结合山东省实际情况,采用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宽网络等新技术,初步建成水利数据中心;完善水利数据中心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技术基础平台和数据中心业务流程:构建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平台,建设以水利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水利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与服务体系;实现各类水利数据信息的汇集存储与交换共享。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组成,数据库需存储的信息类别,提出依照统一标准规范建设各级数据库的必要性;根据国家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给出水资源管理数据库信息分类与内容组成;对支撑“三条红线”管理考核制度的数据库表分别进行分析,并以结构图分层次给出技术支撑,为项目建设运行提供规范的存储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论市县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永恒主题。要本着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认识和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把质量和安全作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工程建设的核心来抓,并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着重探索了市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置和职能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松辽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松辽委)信息化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随着松辽委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松辽委电子政务(一期)工程项目、嫩江右侧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亚行贷款项目松花江洪水管理系统等方面建设的完成,在水利信息采集、收集、传输、存储、决策等方面,实现信息资源管理自动化和共享,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为松辽委行使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职能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促进了流域管理现代化,使流域水行政管理水平产生质的飞跃。详细阐述了松辽委信息化的建设进展和已经实现的信息资源整合,并对松辽委下一步的信息化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法律制度未成体系。为了解决城市雨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弥补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缺位,引领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发展,亟须加强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建设。建设重点在于设计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强制实施、设施建设与管理、雨水净化、雨水使用、监督管理、公众参与等制度。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建设中,建议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上下联动路径,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并在加强立法前期研究的同时,适时开展立法跟踪评估。  相似文献   

19.
东平湖水库未来战略地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平湖水库无论其地理位置与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安全方面,还是在水资源综合利用布局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水库综合效益的发挥。面对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运行、洪水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全国水网的逐步形成等新形势,面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的新机遇,赋予东平湖水库未来战略地位新的内涵十分必要,比如利用其分滞黄河洪水、接纳汶河来水、调蓄东线调水、调配极端气候下南方涝水,并适时补水补峰以冲刷山东河道等。数学模型初步计算表明,改变东平湖的运用模式,有效管理洪水,不但对改变山东河道的淤积状况作用明显,还对“驼峰河段”的不利态势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