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姚婷玮 《云南化工》2020,(11):5-6+9
聚合物微球具有膨胀性好、耐温耐盐性、抗剪切性以及延迟膨胀等特性,能很好的应用于深部储层调驱技术。它的初始粒径小,能够随注入液进入地层深部进而水化膨胀至最大体积,对高渗透大孔道产生有效封堵的作用,从而使流体发生微观改向。随着注入压力的增加,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弹性球体会产生变形,从而继续运移直至下一次封堵,表现出了逐级深部调驱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原油的高效开采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提高原油采收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纳米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类新型深部调驱剂,在油田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效果明显,有力支撑了油田的稳产.在综述纳米聚合物微球开发历程、制备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纳米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的机理研究现状,指出亟需建立一套能够揭示纳米聚合...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分散型调驱体系,具有注入性好、成本低、配液方便、耐温耐盐性强等优点。本文针对M型聚合物微球体系,开展了膨胀性能、封堵性能、传输运移能力及驱油效果评价。结果表明,M型聚合物微球可在7d内膨胀15~16倍,膨胀倍数不受浓度影响,同时具有良好的封堵性、传输运移能力及增油效果,岩心实验采收率增幅可达16.5%。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措施的应用,针对油层的微孔隙结构,应用纳米级别的材料制成的微球,作为调整驱油孔道直径的介质,提高聚合物驱油的效率。将聚合物溶液注入到油层中,扩大波及体积,开采出更多死油区的油流,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刁萌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3):108-110,96
聚合物驱油已经成为某油田稳产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在介绍了实验区块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二类油层不同聚合物驱油注入分子量、注入压力、注入量以及聚合物段塞等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大驱油效果提升;1200万分子量聚合物驱油效果明显优于600万分子量和800万分子量聚合物;低分子量岩心聚合物注入量在0.5PV时注入效果最佳,中分子量岩心聚合物注入量0.5~0.7PV注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滨五油藏是典型的高温高盐、中低渗透油气藏,中高含水的开发中期阶段出现了层间动用差异、平面上注水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应用新型的聚合物微球调驱理论,合成了适合滨五油层物性的聚合物微球,室内对聚合物微球的粒径、溶胀、封堵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调驱机理。结果表明,所测微球具有低粘度、耐温、耐盐特性,溶胀后最大粒径可增大30倍,模拟实验封堵率大于90%,采收率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7.
华北油田赵86油藏断块为一个高温高盐断块油藏,油藏内油水井之间的水淹水窜现象严重,常规的调驱手段存在有效期短和效果差的缺点,深部调驱作用有限,液流改向效果不理想,难以有效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近年来,纳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以其良好的调驱效果,逐渐在国内应用并发展起来。纳米微球在地面成胶,可降低矿化度、地层温度、地层剪切等环境因素对体系的影响。纳米微球初始尺寸小、粘度低、注入工艺简单、膨胀时间可控、可实现逐级封堵,在中、低渗透油田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8.
渤海P油田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水驱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水流优势通道层位发育明显。低界面张力水基微球初始粒径小、注入性良好,且具有较低的界面张力,能进行乳化微调。研究表明,低界面张力水基微球封堵率超过80%,采用高-低浓度段塞方式注入提高采收率幅度较高。该项技术在P油田G井组进行了现场应用,注入过程中压力缓慢上升后趋于稳定,整体上升幅度小于2MPa,其中典型受益井G60H最大日增油10m3,最大日降水3%,累计增油1090m3,为此类微球调驱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纳微米微球作为一种新型调驱剂,由于其良好的注入性在低渗透油藏已展开应用。为了指导现场纳微米微球注入参数以达到更好的调驱效果,用纳微米微球进行了室内低渗透岩心调驱参数优化实验。以采收率的变化趋势为主要参考标准,综合考虑采油速度、成本与收益等,优选的注入参数为:最佳注入浓度为2 000mg/L,最佳注入量为0.2 PV,最佳注入速度为0.3 m L/min,并以优选出的参数注入低渗透天然岩心进行调驱效果评价实验,采收率提高值能达到14%左右。  相似文献   

10.
储层非均质性与注水剖面不均匀性限制了油藏水驱后的采收率,聚合物微球具备尺寸可控、注入性能好、封堵效率高等优点在油田调驱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以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制备了PAD聚合物微球,通过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表征了微观结构与表观形态,研究了模拟地层环境下的调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反向乳液法制备的微球形状均匀、尺寸均一、球形度好。模拟地层条件下,PAD聚合物微球在32 h后体积膨胀9倍,表现出良好的水化膨胀性能与耐温耐盐能力。调驱实验证明PAD聚合物微球对高中低三种渗透率岩心均有良好的封堵效果,具备良好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1.
中空结构聚合物微粒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稳定性好且可以容纳客体分子等特点在众多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聚合物中空结构微球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聚合物中空微球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功能化高分子微球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用于功能化高分子微球的一般制备方法可以分为直接制备合成带有功能基团的微球及在现有微球上引人功能基团两种,前者包括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分散聚合等,而后者有种子聚合法和微球功能化等方法。并对上述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此外还对各种微球在化工、生物制药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如  于良民  高丙娟 《广州化工》2011,39(4):14-16,33
高分子微球材料具有提高材料强度和寿命,以及可作为反应物微存储器、微分离器等很多优良的应用特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尺寸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工艺以及性能,介绍了其在生物医药、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以及涂料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其研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渗透溶胀法制备中空聚合物微球。首先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3种不同粒径的酸核S1、S2、S3,然后在酸核上包裹不同质量分数的壳层聚合物,形成一系列核/壳质量比不同的乳胶粒子。通过电导滴定,分析了不同核/壳质量比乳胶粒子表面羧酸的变化,由此来研究壳核包裹过程和确定中空微球形成的最佳核/壳质量比。对不同核/壳质量比的乳胶粒子进行了流变学、遮盖性和TEM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电导滴定所确定的S1、S2、S3形成中空微球的最佳核/壳质量比分别为1/9、1/12、1/9,这与流变学、遮盖性、TEM分析得到的最佳核/壳质量比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合物纳米微球分离纯化大豆中的染料木素,研究了聚合物纳米微球型号、洗脱液体积分数、洗脱速度、载样量(样品与填料的质量体积比,g∶mL,下同)对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如下:采用PS25-300型聚合物纳米微球作层析介质、洗脱液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0%、洗脱速度为2BV.h-1、载样量为1∶200,在此条件下,层析收率大于75%、纯度大于98%。该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产品收率高且质量可控,可用于高纯度染料木素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6.
水溶性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水溶性交联聚合物微球。交联比为0 1%、0 5%、1 0%时,微球平均粒径分别为74 9、151 8、214 9nm。水化时间由0增至144h时,微球平均粒径由106 7nm增大到189 5nm。盐质量分数由0增至0 5%时,微球平均粒径由202 7nm减小到93 5nm。微孔滤膜封堵性能随水化时间无明显变化,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岩心封堵实验表明,交联聚合物微球对气测渗透率为3 058μm2的岩心的流动阻力可达120kPa。  相似文献   

17.
随着聚驱技术的广泛应用,注聚井的数量在逐渐增多。为了清除注聚井井筒污染物,通常要进行返排洗井。返排的污水除了含有聚合物外,还含有许多杂质,若回注则需要复杂的处理工序,成本较高;若直接排放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因此,开展了注聚井返排污水的再利用研究。采油五厂在广泛地调研国内外调剖技术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注聚井返排液调剖体系,通过室内实验筛选成胶剂、交联剂、调节剂的使用浓度,研究出综合性能最好的浓度配比,从而实现注聚井返排聚合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美祺 《当代化工》2021,50(10):2453-2456
为提高英东油田注水开发的效率,研制了一种新型聚合物微球调剖堵水剂XWQ-C,室内评价了其膨胀性能和调剖效果.结果表明:新型聚合物微球XWQ-C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随着温度和pH值的升高,膨胀倍数逐渐增大;随着矿化度的升高,膨胀倍数逐渐减小,当溶液矿化度达到80000 mg·L-1的时候,聚合物微球的膨胀倍数仍可以达到30倍以上.新型聚合物微球XWQ-C具有良好的调剖效果,当其注入质量浓度为2000 mg·L-1、注入PV数为0.5时,对渗透率为30 mD左右的岩心封堵率可以达到99%以上,而对渗透率为1000 mD左右的岩心封堵率也可以达到85%以上,能够起到良好的调整吸水剖面的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英东油田注水井采取新型聚合物微球调剖措施后,注入压力明显升高,低渗层吸水量明显增大,对应油井含水率下降,起到了良好的控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9.
表面含羧基的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旭  李欣  潘复生  陶长元 《化学世界》2006,47(5):276-280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为磁性来源,选用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分别作为聚合单体、交联剂和功能基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包裹制备携带羧基的磁性高分子微球。考察了Fe3O4投入量、功能基单体量、交联剂量、聚合时间和介质的变化对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形态、磁性质及表面羧基含量的影响。采用SEMI、R、721E分光光度计和化学滴定法进行表征,制备出粒径在500 nm~10μm,表面羧基携带量为1.0 mmol/g的磁性高分子微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