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三元复合驱注入系统注入驱油剂时,体系含有高化学剂,造成注入系统结垢,垢样组成CaCO3含量大于75%。室内模拟高化学剂体系,进行单因素对化学防垢的性能影响实验,得到影响防垢性能的主控因素:在因素水平上,pH值>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三元复合驱的化学防垢技术推广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三元复合驱化学剂成本,选择一种价格更加低廉的生物表活剂与国产烷基苯磺酸盐复配,通过室内研究确定合理的复配三元体系配方及注入参数,同时在大庆油田NLD区块葡Ⅰ1-4油层开展生物表面活性剂与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复配三元复合驱试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在注入程序相同、生物表活剂与烷基苯表活剂按1:1复配的条件下,复配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与单独使用烷基苯表活剂三元体系相当。通过与其他三元复合驱工业化区块开发特征对比,复配三元体系能在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基础上降低化学剂成本。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加三元复合驱协同效应驱油体系在油层中的有效驱油运移距离并提高最终驱油效果,本文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不同浓度的碱和表面活性剂在含有聚合物的溶液里面,两者对体系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粘度影响很小;碱浓度对粘度影响在碱浓度小于0.5%之前十分明显,但大于0.5%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向来素称工业血液的石油是一种非可生能源。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不同的开采技术产生的采油率是不同的。本文将探讨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在石油开采上的应用,致力解释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到的高效运用及如何正确运用,为今后各大油田采用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提供了充分的参考。石油在自然界的储存量是有限的。工业革命初期,技术层次较低不能高效的出采油率。随着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开始致力于提高石油开采率的种种新型石油开采技术。高效的提高采油率,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势必造成极大的推动发展。石油开采的三个阶段中,随着过程的继续,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被研究出来,为提高石油开采率的目的,此时一个新型的石油开采技术开始得到了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产品的生产通过磺化、中和两个工段完成,核心设备是多管膜式磺化器,生产性质为间歇生产,受生产性质影响,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情况。通过总结分析,研究梳理了异常情况现象、原因和处理方法,从而达到指导生产,保证装置平稳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涛  刘娜  丁伟 《化学工程师》2004,18(10):52-54
介绍了三次采油中应用的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性能、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复配体系的协同效应,同时指出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非均质较强的二类油层强碱三元复合驱的可行性,2007年在喇北东块开展现场试验,历经7年,阶段提高采收率达20个百分点以上,中心井区含水降幅在25.4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井组间见效差异较大。本文以井组油层发育状况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发育状况井组的聚类分析,明确油层发育状况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并按油层厚度、渗透率极差、含油饱和度等相关因素,评价各因素对井组见效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非均质较强的二类油层强碱三元复合驱的可行性,2007年在喇北东块开展现场试验,历经7年,阶段提高采收率达20个百分点以上,中心井区含水降幅在25.4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井组间见效差异较大。本文以井组油层发育状况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发育状况井组的聚类分析,明确油层发育状况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并按油层厚度、渗透率极差、含油饱和度等相关因素,评价各因素对井组见效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石油与环保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绍金  梅平 《湖北化工》2002,19(1):25-26
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类型、生产及其在石油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庆油田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大庆油田开展的三元复合驱进展概况作了综述,总结了国内外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和方向,提出了大庆油田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指标和原料要求,以及大庆油田近期对表面活性剂的需求。针对目前形势,分析了复合驱用表面活性剂研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三次采油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三次采油的基本原理 ,回顾了我国三次采油的概况 ,并结合各个油田的具体情况介绍了各种驱油方法如聚合物驱、微乳液驱和三元复合驱的应用及效果 ,最后对我国三次采油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以来.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和稳定原油产量,大庆油田工业化应用了聚合物驱技术,并相继开展了若干个三元复合驱矿藏试验,均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中主要介绍了钆中子寿命测井测量原理、施工工艺及其测井资料的解释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低孔隙度、高含水的X井。经实践证明,钆中子寿命测井能准确地反映低孔隙储层的水淹级别、确定剩余油分布状况,为油田改善开发措施、提高开发水平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104-5区块12小层微构造的研究,揭示了高104-5区块的微构造特征,总结了该油藏的微构造类型,分析了微构造与油井生产的关系。研究表明,微构造是控制该区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高104-5区块的构造类型包括正向微构造、负向微构造和斜面微构造,其中正向微构造是剩余油富集和分布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低渗油田采收率差异的本质原因,对大庆扶余与长庆长6低渗透岩心分别进行润湿性实验、驱油实验,并利用岩心微观解剖方法求取孔隙参数并计算含油饱和度,找到影响剩余油主要因素,解释两油田采收率差异原因。实验结果表明,低渗透岩心以水湿为主,长庆油田低渗岩心采收率高于大庆油田,其中岩心2-2采收率比岩心1-1高3.9个百分点;同级别低渗岩心大庆油田孔隙表现出形状和连通状况的复杂性与不规则性;相同孔喉比、配位数、迂曲度和形状因子条件下,长庆油田低渗透岩心含剩余油孔隙比例更小,驱油效果更好,该研究为低渗透油藏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复合驱油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胜利孤东油田的实际情况,通过相态试验、动态界面张力测定、吸附与模型驱油试验,研究了Tween 80/复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复合驱油体系的性能,得到ASP复合驱油体系配方(w/%):0.3Tween 80(S) 1.0复碱(m(Na2CO3):m(NaHCO3)=1:1)(A) 0.1HPAM(3530S)(P).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合驱油体系能与胜利孤东油田原油形成中相乳状液,动态表面张力为10^-4mN/m数量级,是一种优良的驱油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武宜乔 《当代化工》2016,(8):1851-1853
介绍了几十年来采油技术的发展概况,概括了三次采油的种类,以及采油作用原理。针对化学驱采油的分类,详细阐述了表面活性剂驱和聚合物驱油采油所使用到的化学原料,并对化学驱油采油技术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大庆油田二三类油层非均质性严重,三元液沿着高渗透层突进,中低渗透层动用程度较低,影响了整体驱油效果。分层注入技术可有效缓解层间矛盾,改善注入剖面,提高油层动用程度。三元复合驱开发过程中采液指数降低,提液可以减缓产液量下降提高开采效果。采用CMG软件模拟三元复合驱分层和提液,并对分层和提液时机进行优化,使三元复合驱开发效果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