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端羟基聚乳酸(PLA)、聚己二酸-丁二醇-尿素(PBAu)为预聚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扩链剂,制备出一种新型PLA/PBAu嵌段共聚物。研究了扩链剂用量、扩链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PLA/PBAu嵌段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确定了合成PLA/PBAu嵌段共聚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等对共聚物薄膜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PLA/PBAu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可达10×10~4,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41℃;并且随着PBAu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结晶度逐渐增加。以NaOH溶液为模拟液进行加速降解实验发现,当PBAu含量为30%时,可以显著提高嵌段共聚物的降解速率,并且通过调节PLA、PBAu预聚物的含量,可以控制嵌段共聚物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2.
PEO-b-PS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EO-Br为大分子引发剂,CuBr/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得了一系列分子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窄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通过1H-NMR、GPC、DSC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随着聚氧乙烯含量的降低,结晶度(Xc)、结晶熔融温度(Tm)、结晶温度(Tc)降低;当共聚物中聚氧乙烯的含量降为45%时,嵌段共聚物已无结晶现象。  相似文献   

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三臂L-乳酸-b-D-乳酸(PLLA-b-PDLA)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及熔融行为。引入单位时间结晶程度来表征非等温结晶速率,运用Avrami和Ozawa等方法分析了三臂PLLA-bPDLA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及熔融行为。结果表明:3种三臂PLLA-b-PDLA嵌段共聚物TLD1/0.5、TLD1/1和TLD1/2.5的立构复合晶体最快结晶速率分别为19.9、7.2和4.5%/min,其Ozawa指数均在2~3之间,说明三臂PLLA-b-PDLA嵌段共聚物非等温结晶形成了球晶。另外,聚乳酸立构复合晶体和聚乳酸均聚物晶体的形成与分子链组成、结构和冷却速率有关。其中当冷却速率高于20℃/min时,TLD1/1和TLD1/0.5仅能生成立构复合晶体。  相似文献   

4.
崔玲娜  刘跃军 《化工学报》2018,69(9):4075-4082
以端羟基聚乳酸(PLA)、聚己二酸-丁二醇-尿素(PBAu)为预聚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扩链剂,制备出一种新型PLA/PBAu嵌段共聚物。研究了扩链剂用量、扩链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对PLA/PBAu嵌段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确定了合成PLA/PBAu嵌段共聚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等对共聚物薄膜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PLA/PBAu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可达10×104,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41℃;并且随着PBAu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结晶度逐渐增加。以NaOH溶液为模拟液进行加速降解实验发现,当PBAu含量为30%时,可以显著提高嵌段共聚物的降解速率,并且通过调节PLA、PBAu预聚物的含量,可以控制嵌段共聚物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光学特性的丙交酯和己内酯为单体,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对苯二甲醇(BDM)为引发剂,合成一系列不同PLA/PCL链段比的PLA-PCL-PLA三嵌段共聚物。采用1H-NMR、GPC、DSC对其大分子结构、分子量以及结晶熔融行为进行分析表征。同时,研究了不同PLA/PCL链段比和不同光学性质的PLA末端对嵌段共聚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嵌段共聚物的断裂伸长率超过1 000%,拉伸强度约为30 MPa,两端为无定型的PDLLA的嵌段共聚物的力学性能高于半结晶型的PLLA和PDLA的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6.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了己内酯预聚物(PCL),再与乙交酯(GA)熔融共聚,制备了嵌段型己内酯乙交酯共聚物(PCL/GA)。利用GPC、FT-IR、1H-NMR和13C-NMR等对PCL/G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合成的共聚物为嵌段型聚酯共聚物。利用XRD和DSC测试了PCL/GA的结晶状态和热学性能,测试发现合成的共聚物均为结晶型聚合物,且结晶情况与单体组成有关,利用石英微晶天平考察了PCL/GA(80/20)在海水中的水解行为,发现前3 h聚酯降解速率波动较大,推断是由于初期嵌段聚酯吸水与降解作用同时进行所致,随着吸水作用的完成,后期嵌段聚酯的降解速率维持在80 ng/(cm2.h)左右,降解速率稳定。利用POM、SEM观察了水解过程中薄膜结晶及形貌变化。  相似文献   

7.
使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三嵌段共聚物PS-b-PEG-b-PS.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嵌段共聚物结构及分子量进行表征.将嵌段共聚物与聚苯乙烯溶液共混成膜,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试仪(CA)对不同含量嵌段共聚物共混膜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PEG链段与PS链段在共混膜中发生了微相分离,由于PEG链段对PS链段的热力学排斥作用以及PS的硬链段特性,PS不能在PEG微区上方形成覆盖,因而在薄膜表面形成大量孔洞,PEG微相区位于孔洞底部.随嵌段共聚物含量增加,孔洞(PEG微区)尺寸增大.当嵌段共聚物含量增加10%以后,孔洞内出现PS微相区,导致形成“胞状”结构.嵌段共聚物含量增加使得共混薄膜的亲水性和表面张力增大.  相似文献   

8.
正2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流变学尽管已有大量关于两亲性共聚物的合成和自组装的出版物,这些体系的流变学到目前为止尚未进行广泛研究。研究最多的体系是AB二嵌段和ABA或ABC三嵌段(遥爪)共聚物,其中亲水嵌段B由PEO或PAA组成,疏水嵌段由聚苯乙烯或脂肪烷基链组成~[442-444]。这些聚合物形成黏弹性溶液,根据聚合物的组成和架构,这类黏弹性溶液在一定的临界浓度转变为凝胶。含有  相似文献   

9.
H型两亲嵌段共聚物PSt2-PEG-PSt2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合成了结构对称的H型两亲嵌段共聚物二(聚苯乙烯)-聚乙二醇-二(聚苯乙烯)(PSt2-PEG-PSt2).聚乙二醇与2,2-二氯乙酰氯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的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St)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一系列H-型嵌段共聚物.并表征了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与结构.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了结构对称的H型两亲嵌段共聚物二(聚苯乙烯)-聚乙二醇-二(聚苯乙烯)(PSt2-PEG-PSt2).聚乙二醇与2,2-二氯乙酰氯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的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St)单体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一系列H-型嵌段共聚物.并表征了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与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两亲型嵌段共聚物、憎水链上接枝亲水链的接枝共聚物及聚电解质自组装的AB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制备、作用机理及其在药物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指出具有特殊结构、溶液中可自组装成相应形貌的高分子乳胶微球在此领域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以左旋和右旋丙交酯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制备了含有左旋和右旋乳酸链段的聚乳酸立构嵌段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表明共聚物已成功合成;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共聚物的熔点和晶型进行研究,表明所得嵌段共聚物具有立构复合结构;采用乌氏粘度计对共聚物的分子量进行研究,表明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为25600...  相似文献   

13.
以溴化的聚乙二醇(PEG)为大分子引发剂,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TMPM)为单体,通过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得到PEG-PTMPM嵌段共聚物,然后经过3-氯过氧苯甲酸氧化,得到含氮氧自由基的嵌段共聚物(PEG-PTMA)。分别制备了两种嵌段共聚物MPEG-PTMA和PTMA-PEG-PTMA。在NaClO水油两相氧化体系下,研究了嵌段共聚物结构对伯醇选择性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链段和PTMA链段分子量以及嵌段共聚物类型均会影响催化性能,PEG分子量为2000的嵌段共聚物的活性甚至优于未负载的小分子TEMPO,对苯甲醇的转化率可达100%,对其它伯醇的转化率也在95%以上。嵌段共聚物回收方便,重复使用5次活性未见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正> 对于[A—B]_n型多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形态和性能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这里“A”表示硬链段即芳族结晶性聚酯或能形成氢键的氨酯键;“B”表示软链段的脂族聚醚或聚酯。由于两链段在热力学上不相容性,而呈现出两相分离,这种不相容性特征是与两嵌段的化学结构、链段长度、链段有否形成氢键或结晶和制备方法密切相关。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鉴于两嵌  相似文献   

15.
以聚乙二醇(PEG-400)、环氧氯丙烷为原料,氢氧化钾为缚酸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制得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epoxide-PEG-epoxide).然后,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中的环氧键水解生成分子链两端各含有两个羟基的大分子引发剂((HO)2PEG(OH)2).最终,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端羟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合成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H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CL)2PEG(PCL)2).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端羟基大分子引发剂和H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得到了确认.示差扫描量热法对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热性能的研究表明:当亲水段的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时,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主要受疏水段的聚己内酯影响,随着聚己内酯链段长度的增加,熔融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6.
以合成的"软段"吡啶胺基铪配合物和"硬段"水杨醛亚胺锆配合物,在二乙基锌链转移剂作用下制备了窄分子量分布的乙烯/1-辛烯嵌段烯烃共聚物。结果表明,链穿梭聚合的活性(以铪催化剂计)能够达到34.8×106g/(mol·h),辛烯插入摩尔分数达到了23.5%,烯烃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达到225 kg/mol,分子量分布较窄(分子量分布指数2.0~2.3),嵌段共聚物熔点能够达到115℃以上。通过调节吡啶胺基铪催化剂与水杨醛亚胺锆催化剂的比例可以调控共聚物的嵌段长度及分子量。  相似文献   

17.
邹俊  魏芸  吴毅炳  张竞  李世云 《塑料工业》2013,41(5):26-29,42
以丁二酸和1,4-丁二醇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预聚物,再与L-丙交酯(L-LA)开环共聚,合成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嵌段共聚物(PLLA-co-PBS)。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热性能、结晶性能和亲水性。结果表明,PBS与L-LA开环共聚生成了PLLA-co-PBS嵌段共聚物;PLLA-co-PBS嵌段共聚物经两个阶段的热分解,且PBS链段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随着PBS引入量的增加,聚合物的结晶性能,亲水性能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刘万强  任杰  任天斌  赵鹏 《塑料》2007,36(6):53-57
为了改善一步法生产的聚乳酸(PLA)均聚物分子量低、材料脆性大的问题.文章使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作为扩链剂,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熔融扩链反应制备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多嵌段共聚物(PLA-b-PBA).并进一步研究了反应温度、预聚体分子量、扩链剂用量对扩链产物的结构、分子量的影响.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分析1H NMR、13C NMR对预聚体及扩链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扩链反应,聚乳酸的分子链中引入了新的嵌段,分子量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棒状线圈三嵌段共聚物的液晶超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获得能形成纳米尺寸的新型超分子材料以及研究这些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成为当今分子设计的热点。由刚性芳香核(棒状Rod:B)及柔性链(线圈状Coil:A或C)组成的棒状线圈三嵌段共聚物能在纳米尺度上自组装出丰富多彩的纳米液晶超分子结构。介绍了不对称ABC(Coil-Rod-Coil)、对称ABA(Coil-Rod-Coil)及BAB(Rod-Coil-Rod)棒状线圈三嵌段共聚物的液晶超分子行为,讨论了疏水性作用力、各嵌段体积大小、分子形状、分子长度等结构因素的改变对这类三嵌段共聚物液晶分子自组装结构的影响,介绍了棒状线圈三嵌段共聚物组装形成的一序列一维层列相、二维柱相及三维的立方、四方相等多种连续的及不连续的复杂纳米液晶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0.
防火涂料     
99051 73含有磷化合物和热膨胀性石墨的耐候阻燃丙烯酸涂料;J即8一237263[日木专利公)卜]/日木:Sekisui Chemiea一Co.,Ltd.(Numata,Norio等)一1998.9.8一8页一97/4 08一3(1997.‘2.25):IPC C08L33ll2 适用于建筑涂料的该组合物由100份热塑性丙烯酸共聚物、20~200份(l~9):(l一100)磷化合物一中和过的热膨胀型石墨混合物和50一500份无机填料构成。所用丙烯酸共聚物含有支化的梳型和/或星型共聚物和/或(ABA).、型和/或(AB)。型嵌段共聚物[A二乙烯型聚合物嵌段;B=(甲琴)丙烯酸cZ一:4烷华醋型(共)聚合物嵌段]。例如,将30:60:J0丙烯酸2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