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高温高盐中渗油藏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黏度测试方法,研究了温度、剪切作用等因素对2种耐温抗盐聚合物(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疏水缔合聚合物SSRAP)溶液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二者的渗流特征以及驱油效率。结果表明,SSRAP在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仍具有较好的增黏能力,表现出较好的耐温耐盐抗剪切性能。在中渗多孔介质中,SSRAP溶液形成动态可逆的物理网络结构,具有良好的注入性,同时又能够建立较高的流动阻力,达到水驱流度控制的目的。在渗透率为200×10-3μm2左右的多孔介质中,1 750 mg/L的SSRAP溶液提高采收率幅度达到20%以上。因此,利用SSRAP在高温高盐中渗油藏开展聚合物驱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藏条件不断恶化,高温高盐油藏不断增加,如何提高这类油田的采收率成为油田稳产的基础。本文论述了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油藏调驱中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得出了聚合物弱凝胶体系是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一种具有前景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驱油用聚丙烯酰胺在高温高盐Ⅲ类油藏条件下热稳定性差和抗剪切能力弱的问题,以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作为主要单体,引入自制的耐水解单体(APS-3),合成一种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研究了引发剂、pH值和引发温度对驱油用聚合物黏均分子量的影响,对合成聚合物的耐温、抗盐、热稳定及抗剪切等应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40%,pH值为7~9,温度为25℃时能够合成黏均分子量达2.0×107以上的耐温抗盐聚合物。该聚合物在80℃、矿化度10×104 mg/L的条件下,老化100 d后黏度保留率为80.04%,满足高温高盐Ⅲ类油藏聚合物驱油的需求。该产品在中原油田6个井组开展应用,综合含水降低2.10%,采收率提高2.45%。  相似文献   

4.
储层非均质性严重、裂缝孔道分布复杂与近井地带剩余油饱和度下降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常规调驱技术在低渗油藏的应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纳米聚合物微球,表征了微球吸水与干燥时的微观形貌,研究了微球的吸水膨胀性能与调驱机理。结果表明,微球形状规则、球形度高,分散在模拟地层水中最低达145 nm。模拟油藏环境下,微球吸水浸泡102 h,体积膨胀可达30倍,表现出较好的抗温耐盐与吸水膨胀能力。设计微观驱油实验,微球在孔道中表现出"运移—封堵—突破—再封堵"的调驱过程,显著提升了波及体积,体现出良好的选择封堵性能,适用于低渗油藏深部调驱。  相似文献   

5.
原油的高效开采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提高原油采收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纳米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类新型深部调驱剂,在油田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效果明显,有力支撑了油田的稳产.在综述纳米聚合物微球开发历程、制备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纳米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的机理研究现状,指出亟需建立一套能够揭示纳米聚合...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措施的应用,针对油层的微孔隙结构,应用纳米级别的材料制成的微球,作为调整驱油孔道直径的介质,提高聚合物驱油的效率。将聚合物溶液注入到油层中,扩大波及体积,开采出更多死油区的油流,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姚婷玮 《云南化工》2020,(11):5-6+9
聚合物微球具有膨胀性好、耐温耐盐性、抗剪切性以及延迟膨胀等特性,能很好的应用于深部储层调驱技术。它的初始粒径小,能够随注入液进入地层深部进而水化膨胀至最大体积,对高渗透大孔道产生有效封堵的作用,从而使流体发生微观改向。随着注入压力的增加,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弹性球体会产生变形,从而继续运移直至下一次封堵,表现出了逐级深部调驱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纳米聚合物微球粒径呈高斯正态分布。微球颗粒在水中初期分散均匀,水化后微球边缘变模糊,球形度逐渐降低,并局部聚集形成团簇。微球粒径越大,质量浓度越高,分散体系黏度越高。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逐渐下降。剪切速率增大过程中微球颗粒分布状态由分散游离变为交叠黏结,最终有序排列。高质量浓度流变剪切具有明显的Weissenberg效应,表现出粘弹性流体特性。矿化度越高,微球分散体系初期黏度越低。剪切后期不同矿化度下分散液黏度保持稳定。高矿化度水中阳离子的存在对微球有吸附絮凝作用。微球分散体系剪切后放置时间越长,黏度呈逐渐回升趋势,有利于微球在地层持久发挥深部调驱液流转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滨五油藏是典型的高温高盐、中低渗透油气藏,中高含水的开发中期阶段出现了层间动用差异、平面上注水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应用新型的聚合物微球调驱理论,合成了适合滨五油层物性的聚合物微球,室内对聚合物微球的粒径、溶胀、封堵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调驱机理。结果表明,所测微球具有低粘度、耐温、耐盐特性,溶胀后最大粒径可增大30倍,模拟实验封堵率大于90%,采收率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储层非均质性与注水剖面不均匀性限制了油藏水驱后的采收率,聚合物微球具备尺寸可控、注入性能好、封堵效率高等优点在油田调驱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以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制备了PAD聚合物微球,通过红外光谱与扫描电镜表征了微观结构与表观形态,研究了模拟地层环境下的调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反向乳液法制备的微球形状均匀、尺寸均一、球形度好。模拟地层条件下,PAD聚合物微球在32 h后体积膨胀9倍,表现出良好的水化膨胀性能与耐温耐盐能力。调驱实验证明PAD聚合物微球对高中低三种渗透率岩心均有良好的封堵效果,具备良好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胜利油田苛刻的油藏条件及开发难点,介绍了聚合物驱后油藏非均相复合驱、高盐高黏油藏二元复合驱、高盐高钙镁油藏聚合物驱等化学驱新技术,重点介绍了各项技术的驱油机理、技术关键、矿场应用效果及技术经济性。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高温高盐高钙镁型油藏所适用化学驱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强化水驱在高矿化度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花土沟油田矿化度很高,容易导致外源采油微生物适应性下降.长江大学MEOR实验室通过对其油藏本身存在的微生物进行富集、筛选、分离得到3株芽孢菌,性能评价表明适合作为该油藏的采油菌.室内岩心物理模拟实验表明:该采油菌可比单纯水驱提高采收率10%以上,并对该油田2口注水井进行了微生物强化水驱的现场试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其关联油井增产3000多t.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川东北油气区块酸化施工中酸化管柱腐蚀严重,活性酸穿透深度低,有效酸化半径小的问题,通过生酸组分比例优化及添加剂优选,研制出对管柱腐蚀性低、酸岩反应速度可调的深穿透自生酸产品,并开展了产品性能评价。结果表明:150℃条件下,自生酸溶蚀70%岩心需要时长是常规盐酸的11.7倍,缓速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浓度的胶凝酸,酸蚀岩心导流能力高。  相似文献   

14.
以苯基乙烯基硅树脂、苯基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增粘剂等为原料,制成了双组分加成型高折射率LED封装胶。研究了原料对其耐高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苯基乙烯基硅树脂中引入5%的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配胶时将黏度为5000mPa·s和300mPa·S的苯基乙烯基硅油按10:2的质量比混合使用、交联剂采用活性氢质量分数为0.43%的苯基含氢硅油、增粘剂含环氧基和氢基的预聚物的质量分数为1%,按此配方配成的LED封装胶用于5050、5730灯架进行测试,完全固化后先过3次回流焊,然后在-40-+100℃的冷热冲击测试试验机中进行测试,经过500个循环后,封装胶无裂胶、胶脱底和胶片脱落、死灯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董延军  李金阳  吴向阳  梅艳 《当代化工》2016,(10):2370-2373
CO2驱油技术是目前油田上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之一。影响其 CO2驱油效果因素较多。油藏非均质性是其中一个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开展油藏非均质性对 CO2驱油效果影响的系统研究,幵在此基础上迚一步研究改善非均质油藏 CO2驱效果的方法。研究了层间非均质和存在窜流通道情况下,CO2驱变化规律,分析了两种非均质性对 CO2驱效果影响。结论阐明了两种非均质性对 CO2效果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安第斯油田属于典型的高温高盐碎屑岩油藏,在高温(95℃)、高盐(71.5 g/L)的条件下,为了提高聚合物耐温耐盐性能,并且考虑到该油田裂缝发育,油层非均质性严重,采用APP5/乌洛托品凝胶体系进行实验。通过室内实验对凝胶体系的耐温性、抗盐性、稳定性和封堵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驱油实验,对比单一聚合物与凝胶体系的驱油效果。得出以下结论:凝胶体系具有更好的耐温耐盐能力,封堵效果较好,凝胶体系驱油比单一聚合物驱油采收率高。  相似文献   

17.
稠油蒸汽吞吐是降压开采的过程,油藏压力大幅度下降,导致边水侵入现象日益加剧。水侵油层采出程度低,热利用率低,水淹区储量动用程度低,因此,要抑制边水,提高边水侵入区的采出程度,确保稠油热采的持续稳产,首先要搞清楚边水水淹规律,为以后针对不同程度水淹程度进行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根据区块的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建立地质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区块划分不同的水淹级别,分析其水淹规律,为今后边水侵入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一般应用长期定量加高效表面活性剂、清蜡剂等化学药剂,降低原油粘度,提高原油溶蜡能力的方式,以维持结蜡油井的正常生产;但是对于严重结蜡油井,只能减缓石蜡、沥青等重组分的析出和附着速度,清防蜡效果有限。因此针对严重结蜡油井,开发应用油层保护与高温蒸汽热洗清防蜡综合技术,通过油层保护与高温蒸汽热洗相结合,定期对严重结蜡井进行蒸汽热洗,能清理油管内壁和抽油杆的积蜡,同时相比普通热洗和一般蒸汽热洗,大幅降低对油井生产的负面影响;对于维护严重结蜡井的正常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goal of this work was to find an effective surfactant system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after water injection substituting for oil at a vuggy fractured reservoir with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inity (220,000 mg/L). Four types of surfactants with concentrations (less than 0.2 %) were screened. Washing oi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mott cells. A surfactant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mixing a surfactant with best ultimate recovery and one with best recovery rate. The optimized surfactant system could recover 50 % of remaining oil.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 after water injection substituting oil, interfacial tension (IFT) and contact angle were measur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surfactants with good washing ability had low IFT, but surfactants with low IFT may not have a good washing ability. IFT had no obv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creased oil recovery or washing ability. The optimized system could not alter carbonate to decrease the oil‐wetting capability. Though oct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had a good ability wet the carbonate with water, it could not recover much oil. Therefore, except for interfacial tension and wettability alteration, there must be other parameters dominating oil recovery after water injection substituting for oil.  相似文献   

20.
低渗透油田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流体渗透能力差、产能低,常规方式下采收率低。CO2作为一种驱油剂,在低渗油藏的开发中具有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即CO2驱油技术在封存CO2,降低该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的同时,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通过探讨低渗透油藏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驱油机理和应用现状,指出CO2在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