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采用SPS仿真软件建立某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物理仿真模型,基于模型具有一定精度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利用其特有的短管组件模拟空冷器来进行出站温度调节,分析出站温度调节对输量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天然气出站温度低于42 ℃或介于70~80℃时,出站温度调节对输量影响很小,当天然气出站温度介于54~70℃时,出站温度调节对输量影响较小,因此都不利于冷却输送.当天然气出站温度介于42~54℃时,出站温度调节对输量影响较大,利于冷却输送.当天然气的出站温度为40℃和70℃时,输量的增加量为21.12×104m3/d,即单位天时间内管道的输送能力提高21.12×104 m3. 相似文献
3.
4.
水力空化对于强化化学反应、提高化学产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粗糙度对文丘里管内空化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雷诺时均N-S方程、标准k-ε方程和ZGB空化模型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文丘里管内汽含率分布及湍动能的变化,研究粗糙度对内部空化流场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从全管段粗糙度考虑,粗糙度较大时增加了流动沿程压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理解冷模装置的气液和流微通道反应器发生的压降变化,通过在升液管上设置泡帽的方式对分配器进行改进,在分配器构建了相应的压降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气相与输液量引起的气液压降实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逐渐提高输气量后,原分配器压降发生了先降低再增大的变化趋势。提高输气量使得改进后的分配器压降发生了先降低再增大的趋势,并在输气量为15 m3/h下获得最低压降,之后进入持续提高的变化阶段。采用改进后的分配器形成了更高的压降范围,提高输液量后获得更大压降提高输液量后,原分配器形成了更大的曲线偏差。改进后的分配器的各部位压降都发生了随输液量提高而增大,增幅最明显的是顶部压降,下部与中部只发生了压降的小幅变化,而气液分配器中部与下部压降只受到小幅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试验研究了CO2充注量对跨临界轿车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CO2充注量对跨临界制冷系统的性能影响很大,存在一个最佳的CO2充注量,此时COP最大;CO2充注量不足,会导致制冷量和COP降低,CO2充注量过多,会导致压缩机耗功大幅度上升;制冷循环随CO2充注量的不同,具有6个特征明显的工作循环.根据这些表现特征,提出了用4个参数作为判断CO2充注量是否合适的特征参数.为确定跨临界制冷系统的最佳充注量、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高效运行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离子浓度对含CO_2油水混输管线内腐蚀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栋涂强曹学文胡国后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0):109-111
CO2腐蚀是影响海洋石油管线安全的重要隐患,不同离子对CO2腐蚀的影响规律不同,因此研究离子浓度对混输管线CO2腐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全瞬态多相流软件OLGA,将油水两相流模拟与CO2腐蚀预测的数值仿真相结合,研究了Cl-浓度、HCO3-浓度、缓蚀剂浓度等不同离子浓度对含CO2油水混输管线内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立管段腐蚀速率随着HCO3-浓度升高呈现明显的线性化趋势;Cl-浓度和缓蚀剂MEG浓度对立管段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呈现明显的两段常函数特点,存在明显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10.
立管路由对含CO_2油水混输管线内腐蚀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刚涂强曹学文胡国后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0):107-108,111
随着CO2驱油和油水混输的发展,CO2腐蚀对海洋立管造成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本文应用全瞬态多相流软件OLGA,将多相流模拟与CO2腐蚀预测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了立管路由,即立管角度和立管高度对含CO2油水混输管线内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油水混输立管内的腐蚀速率明显低于与之相连的水平段腐蚀速率,但当立管高度高于500m后,立管底部腐蚀速率出现极大值,失效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11.
水煤浆管道输送压力降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德士古煤气化装置的实测运行数据得到表述摩擦因子的关联式,用该关联式计算取得的数据与实测值的偏差范围较用Turian方程低。该关联式可以作为工业规模水煤浆输送时计算压力降的依据。同时对该装置水煤浆管道输送的临界流速及维持水煤浆均相流动的最低流速进行了核算,为今后工程设计及生产操作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多相混输技术在油气田集输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压降计算的准确性对于管网设计有着绝定性的作用。为了研究某油田油气两相流压降的影响因素,结合多相流理论建立了管道的两相流压降模型,并应用PIPEPHASE模拟软件进行计算。利用该模型,计算出该管道的压力参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算法的压降变化规律。研究表明:BBM、DR、DUKLER、GRAY、GRYM、XIAO这几种算法的计算误差均≦15%,且BBM算法在产气量增加到一定值后误差会迅速增大,所以该算法需要修正后才可以在大流量情况下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中压安注注射管线的平均压降系数(L/D)。对于核电站的安全非常重要,文章计算了某核电站中压安注系统的(L/D)。以及其误差A(L/D)m,结果表明(L,D)m=586.40,(L/D)m+A(L/D)m。608.10,(L/D)m—A(L/D)m=564.70,压降系数及误差符合核电相关的安全准则要求,该系统可以实现其安全功能。 相似文献
17.
气-固流化床压力波动功率谱指数衰减与阵发性混沌行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功率谱低频发散与阵发性混沌本质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压力波动信号的功率谱指数衰减,并结合互信息函数分析,证实了流态化动力学所具有的阵发性混沌特性. 研究表明,随气速增加,压力波动层流区时间长度逐渐缩短,混沌越来越频繁地阵发,最终通向完全混沌状态. 此外,研究了层流区时间长度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表明层流区时间长度随气速增加呈指数衰减,流态化动力学呈现出I型阵发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