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复杂断块油田实施转注工作量时,应根据新、老区油藏开发特点,以提高水驱储量和油井见效增油为目标,采取不同的注采配套措施,优化注采井网,提高转注井注水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储层物性及其平面展布规律的研究,青平川油田柏洼沟采区属于典型的岩性油藏,且其主力采层长2油层的物性受沉积相发育的控制.储层整体物性较差,且具有强非均质性.为了建立合理的油田开发方案,作者以储层物性参数为基础,对油藏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模型计算作出了对注水开发方案的调整.以保持地层压力为依据,针对单井不同的压力水平,先增大或减小注采比,使得地层平均压力达到原始地层压力的81%,再以注采比为1.02实施注采平衡进行生产的方案可以使得研究区的油藏采出程度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3.
引入井数替代比的概念求取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直井与水平井的替代系数,解决以往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方法只适用于直井井网的问题,建立了直井与水平井联合井网开发油藏的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方法,可对此类开发方式油藏的注采结构调整潜力进行分析。渤海A油田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解决直井与水平井联合井网开发的油藏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问题,并分析注采结构调整后的提液潜力。  相似文献   

4.
油藏进行注水开发后,建立合理的注采平衡系统,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油水井的生产能力,节约能耗,同时为获得最大产液量创造条件。为了搞清在高含水采油阶段,油藏产液能力,吸水能力,含水上升等变化规律,可以结构合方面因素,如地层压力,流压,注水压力,采液(油)指数及油水井数的变化等,从油藏实际出发,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注采平衡交汇图,进行注采平衡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
史3断块沙三中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3断块沙三中油藏为一主要受断层控制,同时受岩性变化影响的高压、低渗透岩性油藏,根据油藏特点,抓住注水时机实施了转注、更新油水井、优化注采井距、改善注入水水质等措施,注吸水能力强,老井产量递减小,注水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庆西部外围地区特低渗透扶余油层具有埋藏深、厚度薄、砂体零散的特点,本文针对低渗透油田不同的区块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和渗流规律,并且无相邻区块成功注水经验可借鉴,开发初期注水时机、注采比和注水强度难以确定。该注水政策是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在微观渗流特征、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通过多套方案对比和分砂体、分注采关系的研究,确定了注水时机、注采比和注水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同步注水采出程度较高,同时不同的砂体和注采关系确定了不同的注采比和注水强度,有效的延缓了物性较好的油层的见水时间和有效控制产量递减速度,开发两年见注入水井数,占全油田油井总数的3.4%,递减率为18.63%,低于已开发的同类油田。  相似文献   

7.
石莉莉 《当代化工》2016,(5):1092-1095
我国大部分注水开发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为了实现稳油控水,寻找合理的注入压力水平,针对魏岗某断块油藏注采系统,从井网储量动用程度、井网密度、注采比评价、压力保持水平四个方面入手,借助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油藏工程方法,分析了整个断块注采系统的情况,确定了注采压力系统合理组合,对现场注采比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预测某油田合理注采比的方法,将理论算法与实际生产情况相结合,通过对现行的水油比法研究合理注采比,并将其应用到零散砂体注水开发中,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提高地层能量补充。应用表明,根据油田实际地质特点、开发状况和计算不同注采关系砂体的合理配注强度,调节注采比,对地层压力水平进行能动控制,是实现整个开发注采系统最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注水方案的调整,延长油田开采期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油藏进行注水开发后 ,建立合理的注采平衡系统 ,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油水井的生产能力 ,节约能耗 ,同时为获得最大产液量创造条件。为了搞清在高含水采油阶段 ,油藏产液能力、吸水能力、含水上升等变化规律 ,可以结合各方面因素 ,如地层压力、流压、注水压力、采液(油 )指数及油水井数的变化等 ,从油藏实际出发 ,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注采平衡交汇图 ,进行注采平衡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古城油田B124区属于复杂小断块稠油砂岩油气藏,构造复杂、非均质严重,本文在地质研究和分析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以原始井网注采单元为对象,结合产液和吸水剖面资料,重点针对油水井之间的驱替、连通关系和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剩余油分布主要受非均质严重、构造复杂、井网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剩余油主要集中于断层边部、油砂体边部、微构造高点、井网未控制区域、纵向上物性差层等。优化得到合理的注采比和压力水平,引入矢量化井网,设计出了后期调整开发方案,采出程度能提高4.46%。  相似文献   

11.
吉林油田某低渗透区块平面非均质性严重,到开发中后期时,剩余油呈高度分散的状态,常规注水效果较差。应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中的双孔模型以及修正后的毛管压力曲线,对影响后期注水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异步注采的注水方式效果较好,且应尽早实施,不对称式短注长采的工作制度效果最佳,异步注采的日注水量为常规注水日注水量的3~4倍。分析结果对低渗透油藏后期注水开发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WB长3超低渗致密油藏渗流阻力大、压力传导能力差,开发难度大。超低渗油藏水平井注水开发尚无成熟的经验,水平井弹性开采,产量递减较快,单井稳产难度大,采收率低。本文研究了该井区水平井含水变化规律、递减特征和地层能量变化特征等生产动态特征。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的开发方式,提出段内多点注水和超前注水是有效控制水平井递减的有效的稳产对策,还通过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注水参数,有效预防了油井过早水淹。  相似文献   

13.
由于实际油藏平面及纵向物性差异很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根据物性差异对油藏不同部位进行差异化开采[1-3]。随着注水开发年限的增长,油藏各部位的开采状况极不均匀[4]。为研究非均质地层条件下水驱采液强度差异对水驱阶段采收率的影响以及水驱转复合驱后如何科学合理的配液,最大限度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单元整体聚驱效果,本文拟利用典型理想模型开展X区块特高含水阶段下,不同开采方式下的合理配液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14.
唐光辉 《辽宁化工》2014,(9):1173-1175
针对检188井区克上组油藏在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研究。通过提高系统压力,改善油层注水能力。在逐步恢复地层能量的基础上,按照"分区分治"原则开展注采结构调整,通过治理达到减缓油藏递减和改善油藏水驱状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芳17区块是宋芳屯北部已投入开发的6个区块之一,由于开发时间长、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并且经过多次注采系统和注水结构调整以及压裂改造等措施,具有该油田砂体分布零散、油井流动压力高、累计耗水高,波及系数低的典型开发特征。因此,以芳17区块为典型区块,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注采比优化研究。在含水率为60%、70%、80%、85%、90%五个开发阶段开展了注采比优化研究,确定60%~90%之间的合理注采比范围为1.3~1.7;开展了反九点井网和五点井网注采比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井网加密调整后可以采用较低注采比开发。  相似文献   

16.
秦皇岛32—6南区原油粘度高密度大,具有常规稠油的特点,目前生产状况极不乐观。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边底水油藏进行了垂向渗透率及开采速度敏感性分析,从储量合理动用、先进井型确定、合理产能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虚拟开发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32—6油田南区采用水平井开发可有效提高采出程度,改善开发效果。开发过程中先动边水主力油藏、然后动用边水构造岩性油藏、最后动用底水油藏可取得最佳开发效果。通过虚拟开发,提出了少井高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花土沟油田为典型的长井段薄互层复杂断块油藏,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关系复杂,注采对应差,注水单层突进,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幅度较大。为了改善该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改善水质、井网完善、层系细分、水井分注、剩余油挖潜等精细注采调整工作,达到“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目的,注采井数比由1:2.7提高到1:1.7,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明显提高,地层压力稳中有升,自然递减率由14.37%降低到8.7%,综合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黄瑞 《云南化工》2019,(1):48-49
通过国内外长期的理论研究和矿场实践,从研究区常规注水效果减弱,开发效果变差的现状分析,若要提高剩余油的采收率,需要在地层中施加一个不稳定压力场使得地层中油水不断进行交换和重新分布,因此开展周期注水是非常必要的。油藏若要采用周期注水,需明确储层非均质特征、油层不连通程度、注水工艺与注水量要求等基本参数,从而确定周期注水的方式以及合理的注水时机,以便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熊熙 《云南化工》2022,(1):102-105
致密油是继页岩气之后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被中国石油界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良好,主力层系为长6、长7油层组,盆地中部及南部深湖相沉积发育区是最有利的致密油勘探区。合水地区致密油油藏发育,储层物性差,具有显著的低渗、低压、低产特征,近年来通过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取得了较高的初产,但油井呈现出初产高、递减大、注水不见效、裂缝性见水的突出问题。对合水地区开展了致密油油藏注水井转采措施效果分析和探究,认为有必要对注采响应关系明显、裂缝性含水上升突出、注水长期不见效的井组内注水井实施转采措施,以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