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城市规划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可持续研究是上世纪后期至今学术界研究全球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早期的研究集中于环境、能源和经济层面,近十多年来已深入到以“社会公平与空间公正”为方向的“空间可进入性”、“空间文化尊严“与“空间价值保护”等内容.研究方法也从宏观因素探讨转向微观认知结构领域.应用焦点已由城市空间功能规划转向如何衡量和确保城市的可持续空间与社会发展的社区规划及策略方面.国外学术界的研究已形成了“可持续城市主义”与“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有关的“社区公正规划”、“持续社区规划”的专著①,但还未完整深入到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体系的探讨.在当今的社会-文化进程阶段,新人本主义强调人与社会(文化)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其目标体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上,其焦点是城市(社会)生活质量构成与城市(社会)生活质量空间耦合的建构上.本文力图从新人本主义空间观出发,解构城市空间的人本公正-尊严-价值最小单元、以及建构这些单元构成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体系入手,阐述城市规划的理念.从新人本主义理念出发探讨城市(社会)生活质量与其对应(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皆为学术界的全新课题.二者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并行不悖.对前者的研究是人文社会与管理学科聚焦的方向,对后者的探讨是区域与城市诸学科聚焦的方向.它们充分体现学科融合的新理念/原理及其前沿性,为社会与城市发展及其规划指明方向,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余顷  张卫 《中外建筑》2012,(10):64-67
本文以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长沙专业市场形成机制与演变发展过程;运用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方法,剖析长沙市大型专业市场对长沙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的动态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城市问题;提出长沙专业市场的演变与分布的动态过程扩张了长沙城市空间,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由组团式扩展形态转变为紧凑型层圈式扩展形态,更替了城市空间结构元素。  相似文献   

3.
武静  杨颖  何军 《南方建筑》2019,(3):16-21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急迫,绿色基础设施作为改善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以绿色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选取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以1995年至2018年间发表的1098篇文献作为数据源,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学者合作网络、期刊分布特征、高被引文章、关键词热度、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发现:(1)国内外绿色基础设施的发文量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2)热点研究方向开始逐渐转向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城市景观等;(3)研究领域从水资源、地理学、工程学逐渐转向林学、建筑学、生物学、地球科学、毒理学等领域;(4)近几年,绿色基础设施的相关研究在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建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得到快速发展。将为未来中国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桂北壮族村寨龙胜平安寨、金竹寨以及侗族村寨马安寨、高定寨为例,运用哈格特“空间结构模式”理论,从结点、路径、网络单元等要素出发,分析传统聚落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区域层面的聚落网络之间相互的社会关系和空间关系;研究聚落网络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中,受经济与社会因素的双重制约进行“空间扩散“的动态过程以及聚落演变所呈现的不同方式和特点,从而探寻聚落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区域视野的“综合研究”是历史学、地理学、人居环境科学等近年来共同的研究热点。罗列、统全以及缺乏论证的主观推测是当前该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文中从研究方法更新和学科融贯上探讨了其发展可能前景,指出“优先加强和地理学的联系”是人居环境科学区域综合研究的关键,也是强化“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纽带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社会转型时期村庄空心化、产业不景气等系列问题不断显现的背景下,厦门提出了美好环境共同缔造的行动计划。本文以乡村社区为研究基本单元,在阐述社区发展过程中,物质环境、人的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社区规划的工作路径;以厦门市海沧区西山社为案例,从空间环境、群众参与两个方面展现了公众参与促进农村社区活动,空间营造重构社会关系的新社区规划过程;并得出结论:新社区规划是行之有效的村庄规划与治理模式,村庄规划应向社区规划转型,从"蓝图导向出发"转向"问题导向出发"、从"注重空间结构"转向"注重社会关系"、从"编制物质规划"转向"商定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4)
本文尝试将理论教学内容、生产实践、专业特点、科研项目有机地融入计量地理学课程的学习中,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来适应现代社会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与学的互动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的上机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和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定量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素质。从而有效地推动计量地理学课程体系向前发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武静  蒋卓利  吴晓露 《风景园林》2022,29(12):43-49
近年来,城市碳排放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城市蓝绿空间因其具有突出的碳汇潜力与增汇效能,在城市减排增汇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以1992—2021年中国知网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文章为数据基础,以“城市蓝绿空间”和“碳汇”为主题,运用文献计量软件统计后,对中外文文献中城市蓝绿空间的碳汇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展开深入剖析。结果表明:1)中外文文献发文量逐步上升,其中中国科研机构在国际合作网络中表现较为突出;2)在城市蓝绿空间的碳汇研究领域,中文文献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低碳城市、城市绿地碳汇、碳汇效益,外文文献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碳汇量估算、碳汇管理和碳汇影响机制;3)中文文献研究侧重理论架构和评估体系的建立,外文文献研究则更关注方法探索和实操应用,方法类研究逐渐成为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重点,并逐步向动态化且多维度的研究拓展。4)完善城市蓝绿空间碳汇研究框架,开展“双碳”目标下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福祉等多维度研究,统筹开展城市蓝绿空间系统的碳汇研究,强化城市蓝绿空间碳汇计量、评价及优化模型方法等,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热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系统性梳理了西方国家20世纪中期以来实证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3种哲学思潮影响下的人文地理学的空间解释和城市规划的空间规划内容的演变和范式转变,研究发现两大学科(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空间认识、解释和空间安排的耦合关系,未来的空间规划需要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交叉融合,人文地理学侧重空间解释和思考,城市规划学则在新的空间思考和解释的基础上对规划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某一时期社会发展特色、体现社会发展特征、并致力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的空间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就城市地理学而言,城市规划是其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和互动领域;就城市规划而言,城市地理学是对其创新发展影响作用最强的学科之一.二者在近半个世纪协同发展中形成了“应用基础科学-应用实践科学”的学科建制关系.以时间为线索,依次梳理了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以及21世纪以来三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国城市地理学对城市规划的学科贡献及互动关系,着重分析了1970年代以后二者从理论方法融合、应用实践领域拓展到学科共同建树的发展脉络.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学的协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空间规划体系和区域治理体系不健全的缺陷,有力地支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宏观决策和城市科学发展道路的选择,进而深刻地影响到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战略部署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制定.未来,城市地理学更应回归学科应用基础研究的本位,与城市规划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实践形成良好的接口,在协同发展中助推城市规划再次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乡村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乡村建设逐渐成为发展的关键领域,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受到广泛的关注。以1996~2021年CNKI国内乡村公共空间研究文献为检索源,采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在此基础上,将现有研究按照综合性与专题性展开文献述评。研究发现:(1)近20年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集中在空间的形态特征、保护更新、演变重构等方面,多学科研究为其提供了广阔的视角;(2)近年来乡村公共空间研究发生物质-社会-文化转向,需关注其文化属性的挖掘,尤其是非物质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呈现方式与保护利用模式;(3)乡村公共空间的分类方式多样,类别之间存在交叉重复问题,应明晰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复合化类型与特征;(4)在新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创新产业与乡村发展密切相关,需进一步更新乡村公共空间的传播和利用方式,发掘其新型价值;(5)乡村公共空间重构聚焦于物质空间的建设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需注重结合乡村产业发展与城乡融合,构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功能-文化-空间-机制”的重构路径。未来应搭建多学科平台,结合应用性理论探索新视角,同时运用定性定量多种研究方法,综合探索乡村公共空间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体系。  相似文献   

12.
绿地是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居住空间对绿地布局具有显著驱动或控制作用,科学认知两者关系是人居环境理论深化和规划调控的基础。借助文献计量分析的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平台,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系统分析国外城市绿地与居住空间研究的进展及动向。结果表明:1)发文阶段性突出,近5年进入集中爆发增长期。发文学科、期刊、学者由环境生态类向公共健康类快速转变。美国是主要发文国家,中国科学院是主要发文机构,地区、机构合作趋势显著增强;2)研究聚集形成5个热点主题:居住绿地环境质量、居民绿地健康效应、居住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绿地生活空间效应和居民绿地环境行为;3)研究转向趋势显著:对象由绿地向“人绿互动”转变,核心由生态效应向社会效应转型,热点区域由欧美向中国等东亚地区转移,方法由试验实证向社会学、医学研究范式转换。以期丰富绿地与居住空间的理论研究基础,为其规划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首先总结了30年来国内对于长江经济带空间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认为过去期望通过梯度转移,实现从东到西的发展逻辑并没有出现;其次,结合长江经济带空间发展的新趋势,梳理出从沿海经济转向流域经济、雁行模式转向平行区域化、从“核心-边缘”转向韦伯结构三条空间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指出长江经济带产业的区域化特征明显,自主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区域性城镇群开始出现,有潜力的节点城市是城镇群的重要支撑等新的观点;最后,认为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可表述为“一带两廊,三区四群”的新空间结构,通过空间结构重塑带动长江经济带复合交通走廊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唐克扬 《建筑师》2008,(6):62-70
本文以三部有关纽约的电影——《金刚》(Merian C.Cooper.1933)、《后窗》(希区柯克.1954)和《偷窥》(Phillip Noyce.1993)讨论有关再现城市(urban representation)的若干理论问题。本文所关注的并不是城市在电影中的人类学显现.它也不关心城市、电影或再现这三者之中任何一维的“本质”,它认为,这三者在20世纪的际合并非简单地归结为“反映”或“反应”,“转移”或“摹写”。与纽约大都会共运而生.电影展示了新时代综合空间、形象和现实的可能.“再现”不仅仅是立此存照.电影影像也改变了城市为人们所知的方式.并进而影响其社会运作。本文将试图以三个时间切片来展现纽约都市理论重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当今城市面临着气候变化加剧的影响,城市气候脆弱性评估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重要的分析评估工具。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2—2022年的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软件“引文空间”绘制知识图谱,通过分析城市气候脆弱性评估的发文情况、学科结构、区域合作、知识基础、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等发现:(1)研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区域合作主要集中于科研研究趋势良好的国家,如德国、英国、美国和荷兰;(3)学科结构主要涉及城市环境、地质与生态、社会科学;(4)知识基础主要为面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评估和风险评估的响应措施两大类内容,以综合评估城市气候脆弱性和提升城市气候适应能力为研究前沿;(5)“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高热影响下的人居环境”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是如今的研究热点,未来研究重点可能集中于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和降雨情况。本文解析城市气候脆弱性评估相关理论视角与方法,以期为进一步深化我国气候脆弱性的治理体系与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针对近代法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问题,将日常生活与空间生产联结起来形成空间生产理论(The Production of Space),该理论将空间当作一种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对人文地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依托“空间生产理论”,以湖南安化黑茶农业文化系统为例,通过分析渠江大安...  相似文献   

17.
国外城市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综述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问题一直是国外城市社会学、地理学、人口学、规划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形成了各种理论流派.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正发生类似于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变趋势.因此,对国外城市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理论进行研究,可以为正在发生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问题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解释,并且也为合理的城市治理公共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下称《创造》)题目很好,但要充分展开和深入探讨这一严肃而又具相当学术性的课题,势必涉及作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建筑哲学与现代科学建筑学”理论。本文对《创造》就艺术“性质”;“建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其他艺术品一样”;“社会作用”;设计原则中“美观”提法;以及建筑“风格和流派”等问题所持带有一定代表性的西方传统建筑学观点,进行了基于客观实际的理论剖析,得出了与《创造》恰好相悖的认识论,并对《创造》所疏于阐发的“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以及“如何创造”这两个题中应有之议,概述了笔者原始理念及框架式构想。  相似文献   

19.
魏方  朱育帆 《风景园林》2019,26(7):45-50
当代景观设计中价值取向的转变,包括设计行为从创造画面转向塑造场所,从创造新事物转向重现场地本质与原貌。依据景观设计中的空间特征和规划设计应用价值,将文本视角下的当代景观空间特征“复写”(palimpsest)定义为场地中各历史层次与当代层次的结合与共同显现。复写空间利用场地的潜力,实现了景观意义的传达,具有二元性、互文性及透明性的特点。复写既可以作为分析工具,也可以作为设计手段,其核心价值在于:多层空间结构得以平等呈现;历史信息积累而显现场地特质;设计创造诱发新的发展空间与场地产生关联。结合案例论述,研究与复写相关的分析方法与设计路径:呈现自治或在场地介入过程中建立互设关系,相关设计思想可回溯到埃森曼“人工开挖”(artificial excavation)的设计理念,以及文化景观及遗产保护中的“踪迹”(trace)概念。以场地空间特征出发,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进而提出复写空间的多层建构是设计过程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部分老年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已成为地理学、社会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基于问卷调查获取合肥市“老漂族”社交行为特征及城市融入状况的数据,同时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他们的城市融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合肥市“老漂族”以省内流入为主,来源地呈现地理空间上的邻近性且受迁出地人口数的影响。(2)“老漂族”依旧以原有的社交网络为主,新的社交网络并未完全建立,但社交总体情况满意。从不同类型来看,城城型较乡城型的城市融入状况更好,乡城型群体对原住地的依恋情感更为强烈,且在融入感知方面乡城型比城城型更多地感受到本地人对外地人不够友善。(3)综合“老漂族”融入意愿水平发现“,愿意和本地人做朋友”比“愿意融入本地,成为本地的一员”的意愿高;“老漂族”对本地人是否持友好态度的感知总体表现较好;不过在融入现状中,相比于认同“自己已成为本地人”“老漂族”更认同“自己还是老家人”。(4)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职业、个人月收入、是否愿意与本地人做朋友、在合肥的交友目的对“老漂族”的城市融入各方面(融入意愿、融入感知、融入现状)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中乡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