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概述了最近几年国内外以不同物质为原料(植物类活性炭、矿物类活性炭、高分子有机物类活性炭)制备活性炭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相关因素在制备活性炭中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着重介绍了微波技术在活性炭制备中的应用,并对目前活性炭制备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李冰  叶险峰 《化学与粘合》2012,(2):36-39,58
以活性炭法油气回收用活性炭的优选评价为研究目的,选取了六种不同生产厂家的国产活性炭。炭种以煤质、木质活性炭为主,研究了其对汽油蒸发中轻烃的吸附、脱附性能,活性炭的孔性结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与国外油气回收活性炭的性能作了比较。实验表明,苏州煤质活性炭的性能指标可达到进口活性炭的指标。可作为首选的活性炭应用于活性炭法油气回收装置上,以促进油气回收活性炭国产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国、销售国和使用国,目前工业和生活领域对活性炭的需求也逐年上升,活性炭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活性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活性炭的市场,对活性炭的原料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活性炭的孔结构表征手段、生产方法、影响因素和应用进展,并对活性炭孔结构优化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旨在推动活性炭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浸渍活性炭脱除硫化氢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肖永厚  王树东  袁权 《化工进展》2006,25(9):1025-1030
介绍了国内外浸渍活性炭脱除硫化氢的研究现状,概述了浸渍活性炭脱除H2S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活性炭孔结构、活性炭表面性质、灰分等因素对硫化氢脱除效果的影响。总结了相对湿度、原料气组成、操作温度等工艺条件对硫化氢净化过程的影响。简述了脱硫后活性炭的再生方法。展望了浸渍活性炭脱硫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硝酸改性处理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硝酸对活性炭改性处理后,活性炭灰分、pH值、表面元素含量以及表面结构的性能,结果表明硝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能降低活性炭的灰分、pH值和比表面积,增加活性炭表面氧含量。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改性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表面物理结构特性改性、表面化学性质的改性和电化学性质的改性三个方面综述了活性炭的改性方法;对改性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做了深沉思考;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活性炭的改性和应用的发展方向.指出活性炭改性在水处理中的方向应根据污水水质和原活性炭的性质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是活性炭电化学改性、将各种改性方法结合起来对活性炭进行协同改性、活性炭负载纳米TiO2的光催化降解以及活性炭的生物吸附.  相似文献   

7.
活性炭表面性质对染料废水生化出水深度净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种类活性炭对实际废水的吸附效果差异很大,由此对某大型染料生产厂的染料废水生化出水进行了活性炭吸附实验研究,对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染料废水生化出水吸附效果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吸附指标、比表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不仅与活性炭比表面积有关,还与孔结构有密切关系;染料废水生化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与活性炭表面碱基团可通过氢键、静电作用在活性炭表面吸附。  相似文献   

8.
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生物活性炭技术、生物膜的形成、活性炭的生物再生机理、活性炭的性质、微生物、臭氧以及反冲洗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例举了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工业上的应用,并总结了生物活性炭技术的现存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功能化活性炭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以活性炭为载体制备活性炭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活性组分的种类、数量、粒径、活性炭的基体性质、活性组分的负载方法以及负载次序等诸多因素对功能化活性炭性能的影响,从中发现了成品活性炭负载活性组分时的固有缺陷,提出将纳米技术应用到活性炭的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10.
煤质活性炭脱灰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军  解强  李兰亭 《煤化工》2007,35(2):20-23
分析了煤质活性炭灰分的来源、赋存形式及煤质活性炭的灰分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并对煤质活性炭的前期、中期、后期3种不同的脱灰工艺进行了综述,分析了3种工艺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载银活性炭的载银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苹 《化学世界》1999,40(11):606-608
采用灼烧法预处理,银量法滴定来测定载银活性炭的载银量,获得稳定而准确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制备载银活性炭时所加入的银并未全部吸附在活性炭上;吸附性能高的活性炭能制得高载银量的载银活性炭。  相似文献   

12.
煤基富勒烯(C_(60))的制备与提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介山  周红艺 《化工学报》1997,48(2):252-256
<正>富勒烯是除石墨和金刚石外碳的第三种同素异构体,其代表性分子是C_(60)和C_(70)。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富勒烯的特殊球形空心分子结构赋予了它许多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超导、非线性光学、催化剂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主要以高纯石墨电极为原料制备富勒烯,由于煤的价格低廉且来源广泛,以煤炭为原料制备富勒烯的研究备受国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冶金焦为原料用电弧法制备富勒烯,研究了实验操作条件及冶金焦性质与富勒烯收率间的关系。粗富勒烯以活性炭为固定相,甲苯为流动相的柱色谱分离提纯,考察了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及柱色谱的长度对C_(60)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顺酐加氢合成γ-丁内酯的Cu-ZnO/C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RD、TPR、BET等方法对几种Cu/Zn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活性与寿命。发现Cu/Zn催化剂添加活性炭可使顺酐常压气相加氢合成γ-丁内酯(GBL)的反应温度降低至240℃。在优化条件下:液体空速为0.1h-1,氢酐摩尔比为50∶1,顺酐转化率100%,GBL选择性为93.28%,催化剂寿命达2000h以上。  相似文献   

14.
SX-1型低汽气比铜系CO高温变换催化剂侧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SX-1型铜系CO高温变换催化剂,并在低汽气比条件下进行了工厂侧流试验。结果显示,该催化剂活性温度低,活性高于铁基催化剂;适宜入口温度下,稳定性好,经1000h稳定性试验后,活性无明显的下降,且未发生费-托反应。试验后,催化剂颗粒完整,强度很好,能满足节能型合成氨厂的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15.
硼化物助烧剂对TiB2陶瓷烧结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TiB2中加入少量的过渡金属硼化物添加剂,使之与TiB2固溶复合,并制备出具有较细晶粒的TiB2材料,与同等条件下烧结的TiB2材料相比,材料强度,韧性均有显著提高。显微结构观察表明;裂纹偏转为主要增韧机理,而强度的提高则得益于其细的晶粒结构和高的烧结密度。  相似文献   

16.
纤维素非均相接枝丙烯酸制备吸水材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经过氧化氢(H2O2)处理过的纤维素与丙烯酸在非均相体系中进行的接枝共聚,主要考察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预处理温度和纤维素状态对接枝聚合物的接枝参数的影响,以及交联剂对吸水倍率的影响,发现了H2O2-Cellulose先形成氧化还原体系,再引发丙烯酸与纤维素接枝的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17.
环己烷在醋酸溶液中,以醋酸钴为催化剂,用氧气一步氧化生成己二酸。 分别进行了反应温度、环己烷浓度、催化剂浓度、溶剂醋酸用量和氧气压力与己二酸生成速度的定量研究,己二酸的生成速度方程为 反应速度常数k的温度效应可用Arrhenius方程来表述,即 lnk=-△E/RT+A视活化能△E=32.7kcal/g-mol 从反应动力学研究,认为环己烷与Co作用生成阳离子自由基(C_6H_(12))的过程是反应的控制步骤,[Co]与[Co]在反应期保持恒定,它们参与了整个反应过程、并起着链载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浸渍法制备了不同Ag掺杂的Ag-V/TiO2催化剂,考察其催化部分氧化3-甲基吡啶脱甲基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表明,Ag的掺杂提高催化剂中表面氧和 4价态的钒物种的含量,有效的加快了催化剂的还原过程,提高了氧化活性。3-甲基吡啶氧化反应表明,Ag掺杂使反应选择性发生根本性变化,主产物由烟酸变成吡啶,选择性84.7%,烟酸几乎不产生。该脱甲基氧化反应的过程是V4 /V5 (O2-)在攻击侧链的C-H键的同时Ag在O2的作用下形成了含有亲电子型氧(O-和O2-)的Agp O活性物种,攻击侧链和苯环相连的C-C键,Ag和V共同作用将侧链的甲基以氧化形成COx的形式脱除。  相似文献   

19.
Tzeng  Lin 《Carbon》1999,37(12):2011
Effect of interfacial carbon lay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racture behavior of two-dimensional carbon fiber fabrics reinforced carbon matrix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Phenolic resin reinforced with two-dimensional plain woven carbon fiber fabrics was used as starting materials for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and was prepared using vacuum bag hot pressing technique.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facial bonding, a carbon layer was applied to the carbon fabrics in advance. The carbon layers were prepared using petroleum pitch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s precurso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with interfacial carbon layers possess higher fracture energy than that without carbon layers after carbonization at 1000°C. For a pitch concentration of 0.15 g/ml, the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have both higher flexural strength and fracture energy than composites without carbon layers. Both flexural strength and fracture energy increased for composites with and without carbon layers after graphitization. The amount of increase in fracture energy was more significant for composites with interfacial carbon layers.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suitable pitch concentration should be used in order to tailor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with interfacial carbon layers.  相似文献   

20.
尚丽  刘双  沈群  张凌云  孙楠楠  魏伟 《化工进展》2022,41(3):1199-1208
面向全新的碳中和愿景,二氧化碳利用作为一种重要的低碳技术,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开展技术的低碳成效评估对于技术研发及布局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已有研究主要基于技术特征开展定性的优先序判断,缺乏系统性的评估方法。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开展梳理,围绕技术特性、碳中和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四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和目标趋近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针对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低碳成效综合评估的方法学;并对我国典型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低碳成效现状以及未来潜力开展应用评估,通过不同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低碳成效的横向对比以及技术不同阶段低碳成效的纵向对比,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低碳成效整体水平偏低,不同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低碳成效的差异主要来自技术特性和碳中和效应两大方面;我国现有的典型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中,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技术和二氧化碳与甲烷重整制备合成气技术的低碳成效相对显著;通过对未来不同阶段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低碳成效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的低碳成效变化有较大差异,其中二氧化碳矿化养护混凝土和二氧化碳光电催化转化技术的低碳成效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