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位于渤海湾第三纪裂陷区的黄骅坳陷是一个复杂的叠置型裂谷盆地.前裂谷期中生代盆地构造格架制约了黄骅坳陷第三纪裂陷运动的发展,并对盆内潜山形成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据地震资料分析,黄骅坳陷区中生代经历了印支及燕山两大造山构造幕,形成了叠加在印支期NWW向宽缓复式褶皱背景上的近南北向走滑构造系统.这些走滑挤压构造系统,构成了黄骅坳陷"残留型"及"叠置型"潜山的基本构造格架,并对新生代断块山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中生代构造热演化事件则控制了黄骅坳陷区潜山圈闭特点、储集条件、油气类型及形成油气田的规模,是潜山勘探选区重要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骅坳陷中生代构造演化对潜山油气成藏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位于渤海湾第三纪裂陷区的黄骅坳陷是一个复杂的叠置型裂谷盆地.前裂谷期中生代盆地构造格架制约了黄骅坳陷第三纪裂陷运动的发展,并对盆内潜山形成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据地震资料分析,黄骅坳陷区中生代经历了印支及燕山两大造山构造幕,形成了叠加在印支期NWW向宽缓复式褶皱背景上的近南北向走滑构造系统.这些走滑挤压构造系统,构成了黄骅坳陷“残留型”及“叠置型”潜山的基本构造格架,并对新生代断块山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中生代构造热演化事件则控制了黄骅坳陷区潜山圈闭特点、储集条件、油气类型及形成油气田的规模,是潜山勘探选区重要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骅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北部,构造上隶属于华北盆地.通过对黄骅坳陷构造演化、盆地叠合改造过程和研究区内深层烃源岩演化过程的研究,以及对盆地叠合改造影响黄骅坳陷深层油气成藏和新生古储、古生古储、古生中(生界)储、新生中(生界)储等多种成藏类型的分析,认为该区深层油气成藏潜力较大,提出新生古储潜山、中央隆起带新生中(生界)储潜山、古生古储原生油气藏等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4.
黄骅坳陷白东构造带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骅坳陷白东构造带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形成了东西向"S"型展布、堑心内断层南北对倾的"包心菜"状的独特构造,分析白东构造带第三纪构造成因对于该区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以局部构造变形特征分析为手段,从各层位上堑心构造组合的特殊现象分析出发,结果表明该区自第三纪以来是在右旋走滑拉分背景下伸展走滑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构造变换带是裂陷盆地中的重要构造变形。讨论了构造变换带的含义、类型及对油气聚集的意义。裂陷盆地主干正断层之间的几何关系可以分为同向倾斜、背向倾斜和相向倾斜共3种组合方式:正断层之间的构造变换方式可以分为缓冲式、接力式、消长式、传递式和消减式等5种形式,构成15种类型的构造变换带。不同方式的断裂组合所形成的不同构造变换带类型会随着主干正断层位移的渐进增大发生相应的转变。构造变换带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1)它常常是主边界断裂带上地形高差变化较小的部位,是主要碎屑物源注入裂陷盆地的入口处,有利于发育储集层;(2)长期处于盆地内部相对高的构造部位,而且近邻生油凹陷,是油气运移指向区带;(3)它是裂陷盆地构造变形相对复杂的区带,有利于发育多种样式的油气圈闭。  相似文献   

6.
黄骅坳陷东部构造带亲生代构造沉降史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骅坳陷东部构造带包括岐东构造带、白东构造带、新港构造带。新生代构造沉降史的恢复是基于对3个井区的回剥分析进行的。构造沉降曲线表明,黄骅坳陷东猛士喧在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快速沉降,为陷时期。东营组沉积时期,沉降速率减小,为陷-坳陷过渡时期。馆陶组-明化镇组时期,沉降量明显减小,为坳陷时期,对3个构造带位于同一测线上的3口探井的比较表明,南部岐东构造带的QK17-2-1井区的构造沉降量最小。盆地构造沉降  相似文献   

7.
黄骅坳陷王官屯构造带白垩系火山岩发现了多口高产井,油气较为富集。为了探讨该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分析王官屯构造带火山岩油气地质特征,结合包裹体及埋藏史,明确了油气成藏的期次和成藏模式。结果表明:王官屯构造带油气来源于孔店组孔二段暗色泥岩和页岩;火山岩储层岩性为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可划分为4类岩相、7种亚相;原生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气孔、晶间孔、粒间孔及收缩缝,次生储集空间主要为高孔构造裂缝及溶蚀孔隙,发育两大类有利储层;火山岩具有2套储盖组合,即地垒构造圈闭及断鼻构造圈闭;油气充注期开始于晚渐新世,持续至今,为典型的“新生古储”侧向供烃油气成藏模式。该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供烃窗口控制源岩侧向供烃,构造缝与溶蚀作用改善储集性能,构造样式及演化控制油气保存与聚集。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油气增储上产,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及成藏综合评价方法,深入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的油气成藏规律。珠三坳陷主要发育文昌组和恩平组中、深湖-浅湖相烃源岩;恩平组发育湖相储盖组合、珠海组-珠江组发育海陆过渡相-海相储盖组合。珠三坳陷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烃源和运移的控制,差异伸展-走滑作用控制了油气成藏,烃源岩的差异发育控制了油气差异分布,近凹断裂带和两条大型构造脊控制了油气富集。构建了4种成藏模式:①中、深湖相源岩供烃、构造控藏、有利储盖控富集;②浅湖相源岩供烃、断裂高效运移、甜点储层控富集;③浅湖相源岩供烃、构造脊-盖层控运、复合圈闭控藏;④多洼供烃、长距离侧向运移、晚期断层垂向调整。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珠三南断裂西段、六号断裂带和南断裂东段、神狐隆起北缘和琼海凸起及周缘隐蔽圈闭领域是下步滚动勘探、实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点领域。钻探证实南断裂西段X构造、南断裂东段Y构造以及六号断裂带Z构造3个商业性发现。  相似文献   

9.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支-燕山期的推覆构造在华北地台的北缘、南缘及内部台褶带都已有发现,但在地台东部广大的盆地地区,至今未见有报道。本文通过地震剖面解释、钻孔资料等研究,厘定了黄骅坳陷孔西潜山推覆构造,并分析认为郯庐断裂带的左行剪切运动为其发生、发展的动因模式。这一发现对指导黄骅坳陷及临近盆地基底中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骅坳陷乌马营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利 《石油仪器》2007,21(2):77-79
乌马营地区下第三系构造复杂,断裂分析难度大,笔者借助下第三系(孔1下、孔1上、沙2-3、沙1段)底界构造图分析断层的组合特征和圈闭分布特点,同时结合油气成藏石油地质条件,认为构造分区的调节带位置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1.
12.
黄骅坳陷中部潜山具有含油层系多、勘探程度低的特点,利用新三维地震数据体,对中部潜山进行构造落实、圈闭类型及成藏模式研究,明确了该区潜山发育受控于印支—燕山期挤压构造及喜山期盆缘伸展断裂,存在背斜潜山、翘倾断块潜山和走滑隐伏潜山3种类型。背斜潜山主要发育在沿岸走滑带以东,勘探层系为奥陶系;翘倾断块潜山夹持于沿岸与孔西走滑带之间,勘探层系包括二叠系、中生界;走滑隐伏潜山发育在孔西走滑带两侧,勘探层系为二叠系及中生界。结合潜山供烃及内幕结构特点判断,认为中部潜山勘探主攻方向应集中在两大领域:其一是喜山期扭张运动中发育的翘倾断块潜山,紧邻歧口主生油气中心,双源供烃,油气源充沛,重点预探"新生古储型"南大港潜山,突破意义重大;其二是与潜山内幕存在的盲冲断层相关的走滑隐伏潜山,中、新生代经历了断裂改造,储层发育,着重探索"古生古储型"孔西走滑隐伏潜山油气藏,甩开勘探意义大。  相似文献   

13.
断裂沥青带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有录  刘华 《石油学报》2010,31(1):36-41
断裂作为油气运移的垂向通道与油气聚集的侧向遮挡条件,在断裂发育区的油气运移聚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输导机理也是油气运移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在渤海湾盆地东辛复杂断块油气田发现的断裂沥青带为研究对象,对其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控制构造带形成的主干生长断层在其活动期间可以产生一些较大的“空洞”,即“断裂空腔”。“断裂空腔”的形成受断层活动期的应力状态、两侧岩性、断面形态以及石油充注等因素的控制,断面形态的突变处是“空腔”产生的有利地区。“断裂空腔”发育的位置及规模不同,导致断层不同部位流体输导能力的差异,“断裂空腔”是油气沿断层运移的优势通道和汇聚区。油气进入“空腔”并聚集后,轻组分逐渐散失,重组分残留形成沥青。  相似文献   

14.
黄骅坳陷埕北断阶带油气成藏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骅坳陷埕北断阶带油气成藏条件良好,油气勘探潜力很大.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充足的油气源;浅层的有效圈闭;有利的储盖组合;晚期活动、可连通油源和新近系圈闭的断层输导体等.3套成藏子系统中,明化镇组沉积末期的沙三段成藏子系统成藏期晚、保存条件好、展布范围大,其新近系储集条件好,油气富集程度高,其古近系由于埋藏深,储集条件相对较差,但勘探潜力巨大;明化镇组沉积末期沙一段成藏子系统成藏期晚,保存条件好,且多形成自生自储油气藏,但成藏子系统范围较小.综合分析认为,张东东构造带、张东构造带、友谊构造带等为古近系Ⅰ类勘探目标区;庄海12井-庄海9×3井地区、埕海4井地区、刘官庄构造南地区等为新近系Ⅰ类勘探目标区.图5表1参11  相似文献   

15.
黄骅坳陷深部地壳构造及流体特征与潜山油气藏勘探远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南堡油田的发现,使黄骅坳陷的石油勘探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坳陷深部地壳构造特征, 中、下地壳有低速层,其深度分别为15 km 和20 km。中地壳低速层富含气体(如CO2,CO,H2等),在合适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这些气体可合成甲烷及其它烃类化合物。坳陷的地幔流体活动(如碱交代,Mg 2+ 交代等)以及幔源CO2,CH4和He 气体(港151 井)都表明了它们均来自深部热液流体。黄骅坳陷发育多个潜山构造带(沈青庄、孔店、北大港、南大港、羊三木等),按照油气无机成因的假说,深部潜山带(而不是在第三系砂岩)中可望找到几个大型油气田(如千米桥潜山油气田)。  相似文献   

16.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油气勘探实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深化地质研究认识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成藏条件好,勘探潜力大。针对该区地表起伏大,边界大断裂地震资料处理归位不准确,圈闭落实程度低等问题,在三维地震重新采集的基础上,开展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和隐蔽圈闭识别技术攻关,在南部陡坡带栗园地区钻探发现一批含油圈闭,已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740×104t。  相似文献   

17.
黄骅坳陷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演化模式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黄骅坳陷奥陶系古岩溶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具有7种发育模式。第一阶段为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发育向斜翼部侵蚀洼地排泄型和向斜轴部山间洼地排泄型古岩溶;第二阶段为印支期——燕山早期,发育溶丘洼地裸露型和断陷盆地浅埋藏型古岩溶;第三阶段为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发育倾斜垒武断块压释水岩溶、深埋褶断凸起压释水岩溶和深大断裂带高位掀斜断块热水岩溶。3期古岩溶均强烈发育的叠合区为最有利储集层的发育区,环板桥凹陷潜山构造带为下步重点勘探的最有利目标区之一。图4参11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最新的地震解释资料,对渤海湾地区伸展和走滑断层相关褶皱的分类、形态特征、成因机制、不同褶皱之间关系及其时空展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勘探实践,研究不同类型断层相关褶皱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伸展和走滑两种断层相关褶皱在形态特征、发育过程和成因机制上具有较大差异,但相互之间也有联系:同一断裂的不同演化阶段可形成不同形态的相关褶皱,不同类型的褶皱可以互相改造、叠置。断层相关褶皱的时空分布与断裂的演化阶段密切相关:在时间上古近纪主要发育伸展断层相关褶皱,新近纪主要发育走滑断层相关褶皱;在空间上伸展断层相关褶皱在盆地内广泛分布,走滑断层相关褶皱呈条带状分布;在层位上孔店组-东二段主要发育伸展断层相关褶皱,明化镇组-第四系主要发育走滑断层相关褶皱。伸展和走滑断层相关褶皱均可形成良好的圈闭条件,并促进油气运移,但走滑断层相关褶皱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烃源岩生排烃时间滞后,促使浅层晚期快速成藏。  相似文献   

19.
渤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走滑作用及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渤海盆地中的走滑构造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认识郯庐断裂新生代的活动及地球动力学也有重要意义。根据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图编制,研究了渤海盆地东部走滑断裂带分布及类型,讨论了其形成动力学条件和油气地质意义。渤海盆地走滑断裂带主要发育雁列正断层系、同向剪切断裂系,也见反向剪切断裂系和次级同向剪切断裂系。剪切系断裂组合反映右旋扭动,右旋扭动时间为新近纪晚期—第四纪。走滑断裂带的形成是郯庐断裂带活动的反映,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结果。走滑构造带形成了重要的油气圈闭,是未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