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1,1,1-三羟甲基乙烷及2,2-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了树型分子R(CH2OH)6;然后以此树形分子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得到了六臂星形聚己内酯(Star PCL);再通过DCC使叶酸与星形聚己内酯各臂链端的羟基官反应,得到了链端接枝叶酸的星形聚己内酯(StarPCL-FA)。1H-NMR和FT-IR确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了六臂星形聚己内酯-叶酸材料,它们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肿瘤靶向药物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2.
聚-3-羟基丁酸酯及其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炼  魏志勇  张步峰  杨璠  张春庆  齐民 《功能材料》2006,37(7):1087-1090
合成一种环烷氧锡化合物,用氢谱、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确认,并以其作为β-丁内酯开环聚合的引发剂制备聚-3-羟基丁酸酯,考察了单体引发剂配比、聚合时间和聚合温度等聚合条件对聚合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由丁内酯与丙交酯、己内酯共聚制备聚(丁内酯-丙交酯)和聚(丁内酯-己内酯)共聚物,并用FT-IR、1H-NMR、DSC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保护壳寡糖的氨基制备了N-邻苯二甲酰化壳寡糖中间体,又通过引发剂辛酸亚锡引发ε-己内酯开环接枝聚合和脱去保护基的方法制备了新型生物医用功能材料前驱体壳寡糖接枝聚已内酯共聚物,该前驱体可进一步进行活性氨基的化学修饰.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N-邻苯二甲酰化壳寡糖接枝聚己内酯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结晶性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ε-己内酯与N-邻苯二甲酰化壳寡糖的摩尔比增加,接枝共聚物的DSC曲线出现了聚已内酯侧链的熔融峰,XRD也表明,壳寡糖分子不完善的结晶区被破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均聚物聚己内酯(PCL)侧链的结晶区.  相似文献   

4.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季戊四醇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制得星形聚己内酯,再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偶联剂,将聚乙二醇引入到星形聚己内酯的端基上,从而得到星形两亲性聚合物。采用FTIR、1 H-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熔融分散的方法,两亲性聚合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了聚合物纳米粒子,采用Zeta电位仪对聚合物的纳米粒子的性质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5.
利用丙交酯在小分子多元醇链转移剂和辛酸亚锡催化剂的作用下开环聚合或与己内酯共聚,合成了一系列线型和星形聚乳酸和聚(乳酸-co-己内酯)多元醇。获得的聚乳酸和聚(乳酸-co-己内酯)实际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聚合过程研究表明,在多元醇链转移剂下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较快,其转化率在10min内达到95%以上,且之后聚乳酸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基本不变。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研究了聚乳酸和聚(乳酸-co-己内酯)多元醇的热性能。聚乳酸多元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己内酯的引入可以有效地降低聚乳酸多元醇的Tg,且提高了聚乳酸多元醇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含PCL和PBST链段聚酯聚氨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PBS基脂肪族聚酯的综合性能,通过ε-己内酯的开环聚合制备了端羟基的聚己内酯(PCL-OH),再通过熔融缩聚法制备了端羟基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规共聚物(PBST-OH),用氢化MDI(H12MDI)作为扩链剂,制得了可生物降解的聚酯聚氧酯(PPCLBST).采用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确定了PP...  相似文献   

7.
ε-己内酯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己内酯开环聚合中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及以乙二醇-钛酸丁酯作为引发剂的用量对聚合物的影响,得出了己内酯开环的较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7h)并拟合出在该反应条件下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与乙二醇的关系式M=150.46(V ρ/m)^-0.5315。聚己内酯结构用红外、核磁共振和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8.
魏来  胡国胜  周秀苗 《功能材料》2011,42(2):310-312,317
用烯丙基胺引发γ-苄酯-L-谷氨酸-N-羧酸酐(Bz-L-Glu-NCA)开环聚合得到了端烯丙基的聚谷氨酸苄酯(A-PBLG),A-PBLG不仅具有聚谷氨酸苄酯良好的生物相客性及降解产物无毒等优点,还拥有了可与药物或者其它基体材料可反应的功能基团.采用紫外光聚合法将亲水性能良好的丙烯酰胺(AM)引入A-PBLG制备出两...  相似文献   

9.
黄宁红 《包装工程》2007,28(5):43-45
以L-丙交酯(LLA)为原料,在催化剂辛酸锡酯Sn(Oct)2的作用下,利用聚(γ-谷氨酸苄酯)的活性端氨基引发LLA进行开环聚合,合成了聚L-丙交酯 (PLLA)与聚(γ-谷氨酸苄酯)(PBLG)的共聚物,对反应条件的各项因素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是:m(催化剂):m(PBLG)=1:1;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6h.并利用红外、核磁和凝胶渗透色谱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共聚物为PLLA/PBLG/PLLA三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以PHEMA的羟基为引发剂通过开环聚合得到了瓶刷状聚己内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确定聚合物的结构,证明成功合成了瓶刷状聚己内酯且分子量分布较窄(PDI<1.22)。将得到的瓶刷状聚己内酯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进行交联得到了一系列含有动态共价氨酯键的可逆交联瓶刷状聚己内酯网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力学热分析仪、万能拉伸机等对交联后的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交联后的聚合物断裂伸长率随臂长的增加显著提高,最高可达344.4%;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应力松弛行为,符合阿伦尼乌斯公式规律。材料破碎后仍可热压成型,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可恢复至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ε-己内酯类聚合物。所说的聚合物以4-羰基-ε-己内酯为起始原料,首先将4-羰基-ε-己内酯通过均聚,或与ε-己内酯、δ-戊内酯、丙交酯或乙交酯、或它们的共聚物共聚获得均聚物或共聚物;然后对所获得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进行选择性还原得还原产物,  相似文献   

12.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ε-己内酯类聚合物。所说的聚合物以4-羰基-ε-己内酯为起始原料,首先将4-羰基-ε-己内酯通过均聚,或与ε-己内酯、艿一戊内酯、丙交酯或乙交酯、或它们的共聚物共聚获得均聚物或共聚物;然后对所获得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进行选择性还原得还原产物,  相似文献   

13.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ε-己内酯类聚合物。所说的聚合物以4-羰基-ε-己内酯为起始原料,首先将4-羰基-ε-己内酯通过均聚,或与ε-己内酯、δ-戊内酯、丙交酯或乙交酯、或它们的共聚物共聚获得均聚物或共聚物;然后对所获得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进行选择性还原得还原产物,  相似文献   

14.
对氨基苯甲酸盐酸改性后采用熔融插层的方法,对蒙脱土进行有机化处理,然后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蒙脱土(MMT)复合.实验结果表明,MMT的加入使PET材料的阻隔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取代价高、易碎的玻璃等传统材料.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以丁二酸、丁二醇和苄氧羰基保护的天冬氨酸为原料,通过熔融聚合法合成了聚(丁二酸丁二醇-co-CBz-天冬氨酸丁二醇)共聚酯(P(BS-co-BCD)),然后以Pd(10%(质量分数,下同))/C为催化剂高压氢化脱去保护基团得到含有活性氨基活性点的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co-天冬氨酸丁二醇)共聚酯(P(BS-co-BD))。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等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测试表明共聚酯的水接触角比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低,表明加入含有氨基活性点的天冬氨酸链段提高了材料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16.
首先用苄氧羰基赖氨酸和三光气反应合成苄氧羰基赖氨酸酸酐,然后将聚乙二醇中活性较弱的羟基转化为氨基,最后以双端氨基聚乙二醇作为引发剂,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合成了聚(Nε-苄氧羰基赖氨酸)-聚乙二醇-聚(Nε-苄氧羰基赖氨酸)(PLL(Z)-PEG-PLL(Z))。PLL(Z)-PEG-PLL(Z)经去保护后得到带正电荷的聚赖氨酸-聚乙二醇-聚赖氨酸(PLL-PEG-PLL)。PLL(Z)-PEG-PLL(Z)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聚集体类似于纳米多孔聚集体结构,具有疏松的空洞,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其呈球形,其大小为220 nm左右。  相似文献   

17.
结合配位-插入开环聚合(CROP)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成功制备出一种两亲性新型四臂星型聚合物聚(ε-己内酯)-b-聚丙烯酸(PCL4-b-PAA4)。首先以季戊四醇为四官能团引发剂,辛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由ε-己内酯制备出分子量为8000、分子量分布为1.13的四臂星型聚(ε-己内酯)(PCL4),其末端羟基与小分子2-溴异丁酰溴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用于ATRP聚合的星型大分子引发剂(PCL-Br)4,然后引发丙烯酸叔丁酯(tBA)聚合,把得到的PCL4-b-Pt-BA4水解,得到目标产物PCL4-b-PAA4。水解3 h和6 h的样品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可知,分子量分布很窄,分别为1.31和1.40。用核磁共振(1H-NMR)和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中间及最终产物进行了详细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通过活性阴离子聚合得到窄分布的聚丁二烯,然后通过环氧化和羟基化反应得到多羟基聚丁二烯。并以多羟基聚丁二烯作为大分子引发剂,通过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梳状聚己内酯(gPCL),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结构信息,证明得到了分子量分布窄(PDI1.18)的具有接枝结构的梳状聚己内酯。通过合成的梳状聚己内酯与六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进行交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基于梳状结构的复杂交联聚己内酯(C-gPCL)。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广角X射线衍射、动态力学热分析仪、万能拉伸机等测试方法对获得的交联聚合物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交联聚合物的形状记忆行为进行了分析。交联后的聚合物具有热致形状记忆效应,初始形变量为50%时,形状固定率可达99.6%,12 s即可回复形状且形状回复率可达98.8%;高支化结构的引入使得材料形状记忆效应更稳定,经过5次形状记忆过程循环后(单次形变量为50%),形状固定率仍达92.2%,形状回复率达93.6%。  相似文献   

19.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分子链中含有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在组织工程、药物缓释、基因输送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常被用作生物医用材料。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聚己内酯(PCL)分子链中引入亲水性基团,以改善其疏水性能。文中首先制备了聚己内酯大分子引发剂,PCL与2-溴异丁酰溴(BIBB)反应,得到聚己内酯引发剂;再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2,2-联吡啶为配体,ATRP法引发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聚合,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PCL-b-PHEAA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在50℃附近发生熔融转变,为致密的层状结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成胶束,在药物缓释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主链含有功能羟基的聚L-谷氨酸-苄酯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谷氨酸和苯甲醇反应制备了L-谷氨酸-苄酯;L-谷氨酸-苄酯与三光气反应制备了N-羧基-L-谷氨酸-苄酯-环内酸酐(BLG-NCA);以乙醇胺(HOCH2CH2NH2,EA)为引发剂,在二氯甲烷中引发BLG-NCA开环聚舍得到了聚L-谷氨酸-苄酯。通过红外IR、^1H-NMR、GPC等方法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乙醇胺在二氯甲烷中能够引发BLG-NCA开环聚舍得到主链含有活性羟基的聚L-谷氨酸-苄酯,羟基的引入使聚合物溶解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