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论文从刺参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海参肽,并研究其对NIH/3T3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从新鲜刺参中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得到海参肽SP12,采用MTT法检测SP12对NIH/3T3细胞的增殖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P12对NIH/3T3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羟脯氨酸测定试剂盒的方法检测SP12对NIH/3T3细胞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的方法,在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上检测SP12对NIH/3T3细胞I型胶原蛋白、MMP-1及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SP12能显著提高NIH/3T3细胞的增殖率,能促进NIH/3T3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变,增加其胶原蛋白的分泌量,且在0~20μg/mL范围内均呈剂量依赖性。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SP12均能显著促进I型胶原蛋白及TIMP-1的表达,抑制MMP-1的表达,这可能是SP12促进NIH/3T3细胞胶原蛋白分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红虾副产物中提取虾肽,研究其促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的活性。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虾肽对MC3T3-E1成骨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诱导成骨细胞分化,在3 d和7 d时,测定其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7 d和14 d时,测定其细胞骨钙素(OCN)及I型胶原蛋白(COL-I)含量,21 d时茜素红染色测定细胞诱导培养矿化程度;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虾肽对OPG/RANKL/RANK信号通路中骨形成关键基因和蛋白OPG、RANKL以及RUNX2表达的影响。结果:虾肽质量浓度为0.02,0.05,0.1 mg/mL时,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ALP、OCN及COL-I的含量相较于对照组均增加,矿化结节面积显著增大(P < 0.05);此外,虾肽上调了ALP、OCN、COL-I基因的表达,促进OPG和RUNX2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水平,抑制RANKL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水平。结论:虾肽能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与矿化,激活OPG/RANKL/RAN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及骨形成。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胶原三肽(CTP)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制备小鼠衰老模型",取受试小鼠皮肤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观察皮肤胶原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CTP能增强NIH3T3细胞活性,显著增加皮肤胶原蛋白含量。这告诉我们,CTP有助于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加强皮肤胶原蛋白的合成,最终增加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海鲈鱼胶原蛋白肽酶法制备的工艺条件,明确不同酶法制备的海鲈鱼胶原蛋白肽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活性。方法:采用海鲈鱼加工副产物为原料,以胶原蛋白肽提取率为优化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优化酶法制备海鲈鱼胶原蛋白肽工艺,建立碱性蛋白酶与底物浓度比、温度、时间和p H值的四因子回归模型;以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率为指标,比较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制备的胶原蛋白肽促进NIH/3T3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碱性蛋白酶制备鲈鱼胶原蛋白肽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与底物浓度比2.33%、温度47℃、时间2.5 h和p H值9.0,在此条件下鲈鱼胶原蛋白肽提取率为48.65%;各因子对胶原蛋白肽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时间E/S温度p H值。通过比较发现碱性蛋白酶制备的胶原蛋白肽促进NIH/3T3细胞增殖的活性最强。结论:通过碱性蛋白酶酶解海鲈鱼加工副产物,可制备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胶原蛋白肽,为开发创伤患者专用临床营养品提供胶原蛋白肽配料。  相似文献   

5.
海参自古以来就被作为上佳的营养保健食品,海参肽是海参经水解后分离纯化得到的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表明,海参多肽具有抗氧化、促进胶原蛋白分泌、降血压、抗肿瘤、抑制炎症、抗疲劳等多种功能。综述了海参多肽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期望为海参肽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桑叶生物碱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桑叶生物碱改善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体积分数10% CCl4 橄榄油溶液(5 mL/kg mb)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8 周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50、100、200 mg/kg mb剂量的桑叶生物碱,阳性药物组给予100 mg/kg mb水飞蓟宾,持续45 d。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各组小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Col I)及II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II,Col III)含量;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肝组织TGF-β1、Smad3、Smad4、Smad7、MMP-13、TIM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灌胃高剂量桑叶生物碱(200 mg/kg mb)的小鼠肝组织中α-SMA、Col I、Col III含量分别降低19.55%、19.93%、13.84%(P<0.05);TGF-β1、Smad3、Smad4、TIMP-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下降59.04%、56.73%、50.70%、49.09%(P<0.05),Smad7、MMP-13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上升48.29%、25.72%(P<0.05)。结论:桑叶生物碱能改善小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对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和TIMP-1、MMP-13的基因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鲫鱼卵唾液酸糖肽(Ca-SGPP)对成骨细胞MC3T3-E1骨形成活性及OPG/RANKL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在MC3T3-E1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a-SGPP,采用MTT法、试剂盒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Ca-SGPP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MC3T3-E1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保护素(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m RNA表达水平。结果:Ca-SGPP可显著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及ALP、OCN和COL I的分泌,提高MC3T3-E1细胞矿化能力,上调其BMP-2表达水平及OPG/RANKL的比值,且分子质量大的糖肽效果更佳。结论 :CaSGPP具有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OPG/RANKL比值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黑咖啡提取物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胶原蛋白合成及衰老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F细胞,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筛选黑咖啡提取物安全剂量;实验分为样品组和空白对照组,用ELISA技术检测黑咖啡提取物对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MMP-1)含量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技术检测黑咖啡提取物作用后细胞中ColⅠ和MMP-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黑咖啡提取物可抑制HSF细胞中MMP-1合成(P0.05),促进ColⅠ合成(P0.05);使ColⅠ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而MMP-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黑咖啡提取物通过促进ColⅠ和抑制MMP-1表达,对胶原蛋白代谢具有改善和调节作用,可延缓皮肤衰老。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探讨了人参皂苷F2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机制。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成熟后,用1 μmol/L地塞米松处理48 h,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10 μmol/L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和25、50、100 μmol/L人参皂苷F2处理胰岛素抵抗细胞12 h,检测细胞对2-NBDG的摄取。实验结束后用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和胰岛素底物受体1(IRS-1)mRNA相对表达量,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25、50、100 μmol/L人参皂苷F2均能促进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对2-NBDG的摄取,分别增加了12.58%、29.07%和34.62%(p<0.05);人参皂苷F2作用12 h后,GLUT-4和IRS-1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PI3K、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1)。该研究表明人参皂苷F2可通过促进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中GLUT-4和IRS-1mRNA相对表达,增加PI3K和Akt蛋白磷酸化,从而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其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精知母三七胶囊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辅助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参照《保健食品功能检验与评价方法》(2022版)的辅助降血糖功能评价方法,黄精知母三七胶囊设置人体推荐服用剂量(1.8 g/d,折合生药15 g/d)5倍、10倍和20倍剂量,即150 mg/kg.BW、300 mg/kg.BW、600 mg/kg.BW;同时设模型对照组以及正常动物空白对照组。经口连续给予各受试物30 d,观察其对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结果:黄精知母三七胶囊高、中、低各剂量组对正常小鼠的体重及空腹血糖无影响(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值(P<0.05,P<0.01),糖耐量试验中,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耐受量水平(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精知母三七胶囊中、高剂量组的糖化血红蛋白(GSP)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胰岛素(INS)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提示黄精知母三七胶囊可能具有改善胰岛素表达的作用,改善小鼠的糖代谢水平,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胰岛素的抵抗性。另外,黄精知母三七胶囊还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黄精知母三七胶囊对高血糖模型小鼠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桑叶茉莉茶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功效,为桑叶茉莉茶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取60只雄性ICR小鼠,其中10只设为空白组,剩余50只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四氧嘧啶(0.2g/kg)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将模型构建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桑叶茉莉茶低(0.5 g/kg)、中(1.0 g/kg)、高(2.0 g/kg)剂量组。给药4周后,研究不同剂量组对糖尿病小鼠的一般状态、摄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值、脏器指数及肝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水平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行为呆滞、反应迟缓,其饮水量、摄食量、空腹血糖值及肝、肾、脾脏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表明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桑叶茉莉茶各剂量组小鼠行为状态略有好转,且中、高剂量组小鼠饮水量、摄食量、空腹血糖值及肝、肾、脾脏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肝脏中MDA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 CAT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桑叶茉莉茶具有降低四氧嘧啶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德国洋甘菊中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组(盐酸二甲双胍150 mg/kg)、德国洋甘菊低(78.86 mg/kg)、中(157.73 mg/kg)、高(315.46 m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4w后,测定小鼠体重、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分别测定各组小鼠口服葡萄糖0、30、60、120 min后的血糖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the curve,AUC)。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德国洋甘菊总黄酮各剂量组小鼠体重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德国洋甘菊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小鼠空腹血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糖耐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GS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胰岛素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国洋甘菊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南瓜、山药、葛根和桑叶提取物复方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以四 氧嘧啶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保留10 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并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 性组(阿卡波糖,200 mg/kg mb)、植物提取物复方低、高剂量组(12、36 g/kg mb,以原料干质量计)。连续灌 胃给药4 周,研究植物提取物复方对糖尿病小鼠体质量及饮食饮水量、空腹血糖浓度、肝糖原含量、糖化血清蛋白 (glu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浓度、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相对含量和抗氧化指标 的影响。结果:植物提取物复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南瓜多糖、山药多糖和葛根素,含量分别为(0.93±0.04)、 (1.01±0.06)、(0.28±0.01)g/100 g(以原料干质量计)。干预4 周后,与模型组相比,植物提取物复方组小鼠 体质量、肝糖原含量显著增加,饮食饮水量、空腹血糖浓度、GSP浓度和GHb相对含量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 强,且高剂量效果优于低剂量。植物提取物复方组较模型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升高,丙二醛 含量显著降低,表现出改善小鼠氧化应激的作用。结论:南瓜、山药、葛根和桑叶提取物复方能够显著降低四氧嘧 啶性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浓度,有效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沙棘蛋白对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的降血糖作用。以m/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db/db糖尿病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每日灌胃300 mg/kg二甲双胍和不同剂量的沙棘蛋白,分别为沙棘蛋白高剂量组(SSPH,200 mg/kg)、沙棘蛋白中剂量组(SSPM,100 mg/kg)、沙棘蛋白低剂量组(SSPL,50 mg/kg),连续灌胃8周。测量初始血糖和体重以及灌胃第1周、第4周、第8周小鼠体重和血糖,并于第8周末对小鼠进行口服糖耐量测试(OGTTs)。db/db小鼠在实验开始时就表现出明显肥胖,行动迟缓,贪食贪饮,高血糖等症状,实验进行4周后,db/db小鼠未治疗组(DC)较沙棘蛋白治疗组体重增长缓慢、小鼠眼神呆滞、毛发稀疏、垫料潮湿。治疗8周后与DC组血糖峰值(28.06 mmol/L)相比SSPL组血糖值为19.89 mmol/L,降血糖效果显著(P<0.05),SSPH体重增加明显,增长率为9.19%,各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实验表明沙棘蛋白可以明显降低db/db小鼠的血糖,减轻糖尿病对小鼠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高质量的牡蛎酶解液,以氨基氮的含量为检测指标,利用Box-Behnken分析法进行了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协同水解牡蛎蛋白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最优酶解条件为温度51.7 ℃、加酶量4.7%、pH7.4、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添加量之比1:1、酶解3 h、料水比1:6时,氨基氮含量为8.197 mg/g,与理论值接近,说明优化结果良好。利用HPLC法测得酶解液中丝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等含量较高,还含有牛磺酸,并且酶解液中必需氨基酸的百分比含量基本符合WHO/FAO标准氨基酸模式为牡蛎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保健食品桑葛降糖粉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皀辅助降血糖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0只小鼠为空白组,以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实验组,随机分配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3g/(kg×d)]、桑葛降糖粉高、中、低剂量组[7.8、3.9、1.95g/(kg×d)],灌胃给药15d,每次灌胃量均为0.1mL/10g。分别在试验第3、7、11、15d测定各组小鼠皀体重、饮水量和空腹血糖值(fastingbloodglucose,FBG)。在第16d迚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测定各组小鼠口服葡萄糖0、30、60、120min后皀血糖值,幵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结果桑葛降糖粉对糖尿病小鼠皀体重影响不显著,但其多饮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桑葛降糖粉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FBG(P0.05),且能显著增加小鼠皀糖耐量(oralglucosetolerance,OGT)(P0.01)。结论桑葛降糖粉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皀病症,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皀FBG和增加其OGT,因此具有较好皀辅助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汤陈鹏  吕峰  刘伊娜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295-300,309
以孔石莼多糖(Ulva pertusa polysaccharides,UP)为参照,探讨孔石莼多糖锌(Ulva pertusa polysaccharides-zinc complex,UPZ)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及体内抗氧化的干预作用。采用链脲霉素(Streptozocin,STZ)诱导建立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试验小鼠分为10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UP及UPZ低、中、高剂量组(多糖均依次为75、150、300 mg/kg BW/d,硫酸锌为无机锌组的0.5、1、2倍)无机锌(硫酸锌)组(锌含量15 mg/kg BW/d),阳性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300 mg/kg BW/d),持续灌胃4周,并对病鼠的血糖、血脂及肝脏抗氧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UP与UPZ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谢与体内抗氧化能力,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与模型组相比,UP及UPZ均能抑制病鼠的体重减轻,缓解其肝、肾脏因高血糖导致的肿大;两试样均能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降低病鼠空腹血糖,提高其糖耐量,改善病鼠血清中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等血脂指标;同时,UP与UPZ还可增强病鼠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其中,高剂量UPZ对病鼠脏器损伤的修复能力和糖脂代谢的调节能力已与阳性对照无显著(P>0.05)差异;UPZ的干预效果强于同剂量的UP,且强于锌含量相同的硫酸锌。  相似文献   

19.
芜菁中性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芜菁中性多糖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选取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0.20 g/kg)以及芜菁中性多糖高剂量组(0.20 g/kg)、中剂量组 (0.10 g/kg)、低剂量组(0.05 g/kg)。连续灌胃4周, 空白组喂养普通饲料, 其余组喂养高脂高糖饲料, 每周测一次体重与空腹血糖, 测定各组大鼠口服葡萄糖0、30、60、120 min后的血糖值, 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 测定肝糖原含量。结果 芜菁中性多糖高、中、低剂量可明显改善STZ与高糖饲料所致糖尿病大鼠的糖代谢功能(P<0.05或P<0.01), 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糖(P<0.05), 多饮多尿症状明显改善, 可显著增加大鼠的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mnce, OGT) (P<0.01)。结论 芜菁中性多糖对糖尿病模型有降血糖作用, 高剂量组降血糖效果略强于中、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金银花黄酮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方法:用75%乙醇对金银花黄酮进行超声提取,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银花黄酮提取物低(200 mg/kg·BW)、高剂量组(400 mg/kg·BW)、阳性组(200 mg/kg·BW),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一次性腹腔注射STZ(130 mg/kg·BW),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实验期间记录小鼠体重及空腹血糖值(FBG),并进行口服糖耐量(OGTT)测试,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变化,ELISA法测定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金银花黄酮提取物含量为43.62 mg/g,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能够有效缓解1型糖尿病小鼠(T1DM)体重的下降,极显著降低其FBG(P<0.01),极显著提高OGTT水平(P<0.01),金银花黄酮高剂量组TC、TG、LD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