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了新型淀粉基微球对Cu2+、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淀粉基微球对Cu2+的吸附能力强于Pb2+,对Cu2+、Pb2+的吸附率可达到85%以上,是一种有效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的吸附性能。考查了在常温条件下,反应时间、Ni(Ⅱ)的初始浓度、磁性淀粉微球的用量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的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Ni(Ⅱ)为80mg/L,磁性淀粉微球用量为30mg时,在常温下经过80min的振荡吸附,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饱和吸附量达到11.69mg/g;吸附热力学表明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磁性淀粉微球对Ni(Ⅱ)离子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但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新型淀粉基吸附材料对Cr~(3+)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敏  宋瑞娟  李仲谨 《应用化工》2009,38(8):1105-1108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一种新型淀粉基吸附材料-淀粉微球,研究了微球对Cr3+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微球对Cr3+吸附行为符合Langmiu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吸附Cr3+使微球的结晶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壳聚糖交联微球,研究了该微球对Ni2+的吸附性能及其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壳聚糖交联微球对Ni2+的吸附条件是25℃时,p H 7.0,在50 m L质量浓度为300 mg/L Ni2+溶液中,投加0.05 g吸附剂,吸附2 h,吸附量为45.65 mg/g。该微球经0.1 mol/L盐酸解吸后可再生,重复使用7次,吸附量仍可达原来的81.9%。微球良好的再生性显著降低了处理成本,提高了处理效果,减少了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
交联淀粉微球对Ni~(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一种交联淀粉微球(CSM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CSM对Ni2+的静态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308~328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SM对Ni2+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CSM吸附Ni2+的吸附焓变△H、吸附自由能变△G、吸附熵变△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熵减小过程,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热力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CSM主要通过物理吸附方式吸附Ni2+.  相似文献   

6.
以复合淀粉微球为载体,研究其对Cu2+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反应时间、pH值、反应温度、Cu2+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吸附行为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复合淀粉微球在120 min时可以达到对Cu2+吸附的平衡状态,静态吸附实验发现,在pH=6、温度35℃、Cu2+初始浓度0.10 mol/L时复合淀粉微球对Cu2+的吸附量较高。动力学实验研究表明,吸附行为可能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淀粉微球对Pb^2+的吸附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淀粉微球(CSM)为载体,研究了微球吸附Pb2+时pH,温度、溶液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及对Pb2+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利用红外(FT-IR)、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吸附最适pH为5~6,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大;微球对Pb2+吸附行为符合Langmiu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且求得吸附表现活化能为Ea=2.210 kJ·mol-1.  相似文献   

8.
交联淀粉微球对Cr^3+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一种交联淀粉微球(CSM),利用红外光谱仪、SEM以及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CSM对Cr3+的吸附行为,研究了pH和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吸附等温线拟合出Langmiu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结果表明,淀粉微球表面粗糙多孔,交联后淀粉微球结晶性下降,吸附Cr3+后其结晶性进一步下降,淀粉微球对Cr3+的吸附行为很好地符合Langmiu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9和0.9967.  相似文献   

9.
多孔醋酸纤维素微球的制备及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反相悬浮分散法制备了一种高分子吸附剂-多孔醋酸纤维素微球,并将其应用于去除水体中微量重金属离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径分布仪、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吸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表征了醋酸纤维素微球的表面及内部形态、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及孔容,以及对Ni2+、Pb2+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醋酸纤维素微球表面及内部存在大量微孔结构,当pH在5~7、温度在20~30℃时,醋酸纤维素微球对Ni2+、Pb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本文制备的醋酸纤维素微球易再生,且再生后的微球对重金属离子仍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徐建慧  李霄  杨小玲 《应用化工》2013,42(7):1251-1253,1256
以复合淀粉(玉米淀粉和β-环糊精)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复合玉米淀粉微球。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等方法对微球进行了表征,并用溶胀度法测定微球交联程度,通过微球对无机金属粒子和有机色素吸附量测定微球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玉米淀粉微球外型规则,粒度均匀,分散性好。复合玉米淀粉微球的溶胀度比玉米淀粉降低,对无机物Ca2+、有机物胭脂红的吸附作用比玉米淀粉更强,可以作为良好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完全炭化淀粉制备出无定形淀粉基炭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TGA-DSC,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测定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淀粉基炭对Cu2+,Pb2+,Cd2+,Zn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淀粉基炭投加量、pH、温度和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随着淀粉基炭投加量的增加而上升,各种金属离子的最佳吸附pH分别为7.0(Cu2+),6.0(Pb2+),8.0(Cd2+),8.0(Zn2+)。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吸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2.
以粉煤灰为基本骨架,将镧、钙双金属作为交联剂对海藻酸钠进行交联制备得到镧-钙双金属凝胶微球,并通过批量吸附实验和表征分析研究了镧-钙双金属凝胶微球对水中低含量磷的去除性能和去除机理。结果表明,镧-钙双金属凝胶微球具有不规则多孔结构,镧和钙2种金属被交联在了微球上,磷主要通过与微球上的La3+和Ca2+发生化学沉淀而被去除。随着微球投加量的增加,磷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强酸性条件下微球的除磷效果较差;与磷共存的SO42-和F-会抑制微球对磷的吸附去除。微球对水体中低含量磷的吸附去除过程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属于非均相、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天然产物松香制备松香基表面活性剂,利用该表面活性剂调控晶体生长制备出多级Ni(OH)2纳米结构,并进一步制备成NiO微球.通过FT-IR、NMR、XRD、SEM、TEM等表征确定了NiO的形貌及结构,通过BET等表征测试确定了其为多级多孔的结构.FT-IR、UV研究表明该多级纳米NiO对刚果红具有极高的吸附能力,其...  相似文献   

14.
为优选除Ni~(2+)交换树脂,采用电镀镍废水(Ni~(2+)的质量浓度为80 mg/L)研究了5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对Ni~(2+)的吸附等温式和吸附动力学,考察了其对电镀镍废水中Ni~(2+)的吸附交换容量、吸附交换速率、再生性能以及废水中共存离子对树脂处理电镀镍废水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 min内5种阳离子树脂对Ni~(2+)的吸附基本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吸附,吸附动力学均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KP752和CH-90树脂对Ni~(2+)吸附交换容量分别为22.421和22.831 mg/g,吸附效果最好,并且2种树脂对Ni~(2+)的回收率都可达80%以上;共存的Ca~(2+)、Mg~(2+)会显著影响CH-90树脂吸附Ni~(2+)的效果,而对KP752树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以菌丝体为核心材料 ,在其表面包覆壳聚糖膜作为吸附介质 ,制备成新型菌丝体包覆吸附剂。系统研究了菌丝体包覆吸附剂的制备工艺及吸附剂对Ni2 + 的吸附特性 ,结果表明 ,菌丝体作核心材料优于花生壳 ,菌丝体包覆吸附剂对Ni2 + 的吸附容量比普通菌丝体水处理剂提高了 50 % ,并可以重复使用 1 0次 ,吸附容量没有明显降低 ;同时菌丝体包覆吸附剂对Ni2 + 的吸附特性较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6.
球形Ni2+模板壳聚糖树脂吸附性能及物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Ni^2 离子为模板剂,环氧氯丙烷和乙二醇双缩水环氧丙基醚(ethylene glycol diglycidyl ether,简称EGDE)作交联剂,用滴加法合成了新型球伏Ni^2 模板壳聚糖螯合树脂。得到的树脂颗料均匀、强度大,在填料塔中压降小,耐酸碱,重复使用性能好。研究了树脂对Ni^2 、Cu^2 、Zn^2 、Cr^6 的吸附性能,实验证明:模板与非模板相比,树脂对Ni^2 、Cu^2 、Zn^2 的吸附容量提高1倍左右,而对Cr^6 的吸附容量基本不变。同时研究了树脂对Ni^2 的吸附等温线以及pH、颗粒孔径及比表面、模板中金属离子含量、交联剂种类对吸附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宋祥  庹必阳  赵徐霞  向海春 《精细化工》2019,36(12):2482-2490
以钠基蒙脱石(Na-MMT)、钛酸四丁酯作基质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钛柱撑蒙脱石(Ti-MMT)。利用XRD、FTIR及SEM对Ti-MMT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不同吸附条件对Ti-MMT吸附Ni~(2+)和Mn~(2+)的影响,并重点分析水溶液pH对Ti-MMT Zeta电位及吸附的影响,探究了Ti-MMT吸附Ni~(2+)和Mn~(2+)的机理。结果表明:Ti-MMT具有较大的晶面间距(d001=2.94 nm);pH对吸附Ni~(2+)与Mn~(2+)有较大影响,去除率随初始水溶液pH增加而提高。在pH=7,Ni~(2+)和Mn~(2+)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Ti-MMT投加量分别为5和9 g/L时,Ni~(2+)在318 K下吸附120 min,吸附量可达9.46 mg/g,去除率可达94.59%,Mn~(2+)在328 K下吸附180 min,吸附量可达4.82mg/g,去除率可达86.73%。此外,Ti-MMT对两种离子的吸附都更符合Temkin等温吸附模型及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受液膜扩散、颗粒内扩散等环节控制,且以离子交换的化学吸附为主。热力学分析表明,Ti-MMT对Ni~(2+)的吸附属于自发吸热熵增过程,而Mn~(2+)属于吸热熵增的非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