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恒位移应力腐蚀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显微组织TC18合金的应力腐蚀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对其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棒材抗应力腐蚀性能优于锻件抗应力腐蚀性能,从强至弱的顺序为:棒材纵向、棒材横向、锻件横向。这与其组织形貌存在差异有关:棒材为等轴组织,锻件为网篮组织。锻件横向微观断口包括预制裂纹区、应力腐蚀开裂区和机械开裂区都有硬质的等轴和条状初晶α或夹杂物脱落而形成的空洞,或由于硬质相塑性较差难以与基体进行塑性变形协调而产生大量裂纹,断口形貌特征与其抗应力腐蚀性能较差一致。  相似文献   

2.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研究了不同补焊长度的304不锈钢补焊试样在3.5%Na 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所有试样的断裂位置均处在靠近补焊起点处。试样的宏观断口可明显区分为焊缝区、热影响区和母材三个区域,焊缝区断口形貌呈均匀分布的等轴韧窝,未发现应力腐蚀现象;热影响区断口呈现典型的准解理形貌,属于脆性断裂;母材具有一定的应力腐蚀倾向,且补焊长度越大,母材的应力腐蚀特征越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微量Er加入对Al-Zn-Mg-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Er的加入可改善合金的铸态组织,细化合金晶粒,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应力腐蚀敏感性是制约Al-Zn-Mg-Cu合金应用的关键因素。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研究了Al-Zn-Mg-Cu合金的应力腐蚀过程。结果表明,Er的加入提高了该合金的抗应力腐蚀性。两种合金在惰性介质中的拉伸断口没有太大区别,但在3.5%Na Cl溶液中,不含Er的合金断口形貌由韧窝区和腐蚀区组成,含Er的合金断口则主要由韧窝组成。  相似文献   

4.
超高强钢延迟裂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四点弯曲试验及表面裂纹法试验分别研究了37SiMncrMoV 钢焊接接头的氢致裂纹和应力腐蚀开裂。高湿度能增大氢致裂纹和应力腐蚀开裂倾向。扫描电镜显示了氢致裂纹断口的沿晶断裂特征.用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研究了热影响区的局部熔化区及淬火区显微组织对裂纹倾向的影响。采用改进的焊接工艺,防止了高压容器的低应力破坏。  相似文献   

5.
2219铝合金母材及搅拌摩擦焊接头应力腐蚀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2219铝合金母材及搅拌摩擦焊接头在不同腐蚀介质环境中的应力腐蚀行为.运用性能损失率指标和应力腐蚀指数评价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应变速率为10-6 s-1时,2219铝合金母材和FSW接头在3.5%Na Cl介质环境中SCC敏感性小,断口由韧窝塑性区和腐蚀区组成;在剥蚀介质环境中,母材和FSW接头SCC敏感性大,断口呈冰糖状,有较深的腐蚀坑和二次裂纹,为沿晶脆性断裂.FSW接头SCC敏感性较母材大.  相似文献   

6.
对6005A-T6铝合金型材进行BT-FSW双轴肩搅拌摩擦焊,研究了0、0.5和1 mm三种装配间隙对焊接接头应力腐蚀(SCC)敏感性的影响。利用SEM扫描电镜对接头慢拉伸(SSRT)应力腐蚀试件断口截面形貌和微观缺陷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装配间隙越大,焊接接头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就越大。在0~0.5 mm范围内,间隙量对接头中心区域组织形貌影响较弱,断口均位于热影响区HAZ,是典型韧性断口。当间隙量到达1 mm时,应力腐蚀裂纹萌生于焊核区中心C型线界面,腐蚀区光亮平坦,中心放大区可以观察到细小放射状河流花样,断口类型为沿晶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7.
用表面残余压应力试样,U型弯曲试样(用其压缩区)和WOL恒位移缺口压缩试样对1Cr18Ni9不锈钢在沸腾MgCl_2溶液中进行了压应力条件下的应力腐蚀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试样分别经110h,73—100h以及262—324h后都观察到了由压应力所产生的应力腐蚀裂纹,并获得了具有岩层状特征的准解理脆性断口。这和拉应力腐蚀时获得的解理断口明显不同。压应力条件下应力腐蚀裂纹的孕育期比拉应力要高1—2个数量级,而且裂纹扩展缓慢,加上裂纹不能张开而难于辨认,故当试样中同时存在拉应力时将不会观察到压应力所产生的应力腐蚀裂纹。  相似文献   

8.
姚京  褚武扬  肖纪美 《金属学报》1983,19(5):81-156
用表面残余压应力试样,U型弯曲试样(用其压缩区)和WOL恒位移缺口压缩试样对1Cr18Ni9不锈钢在沸腾MgCl_2溶液中进行了压应力条件下的应力腐蚀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试样分别经110h,73—100h以及262—324h后都观察到了由压应力所产生的应力腐蚀裂纹,并获得了具有岩层状特征的准解理脆性断口。这和拉应力腐蚀时获得的解理断口明显不同。 压应力条件下应力腐蚀裂纹的孕育期比拉应力要高1—2个数量级,而且裂纹扩展缓慢,加上裂纹不能张开而难于辨认,故当试样中同时存在拉应力时将不会观察到压应力所产生的应力腐蚀裂纹。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研究了应力比和载荷频率对高强度低碳硅锰钢在蒸馏水及3.5%NaCl溶液中腐蚀疲劳断口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介质影响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范围内的断口上,随着应力比的增加或者载荷频率的减小,应力腐蚀开裂的断口形貌所占比例逐渐增加。根据多视域的观测结果,建立起了腐蚀疲劳断裂机制示意图。  相似文献   

10.
超高强度钢应力腐蚀断口的分形维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垂直剖面法测定了30CrMnSiNi2钢在去离子水中应力腐蚀开裂断口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在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尖端塑性区保持很小的条件下,应力腐蚀开裂形成的断裂表面的分形维数与断面的有效表面能密度γ_p之间有正的变化关系。在本工作试验条件下,应力腐蚀开裂过程是使断裂表面增维的过程。文中分析了失稳扩展区断裂表面的分维比紧邻的亚稳扩展区表面的分维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石化设备应力腐蚀破裂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化设备发生应力腐蚀破裂的环境,主要对含氯化物、硫化物及相关的介质进行分析,并对防范应力腐蚀破裂对策的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LC4高强铝合金的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方法研究了LC4铝合金在空气和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断裂行为;利用HB5455-90标准研究了LC4铝合金的剥蚀行为;利用HB5255-83标准研究了LC4铝合金的晶间腐蚀行为。结果表明:LC4铝合金具有应力腐蚀敏感性,应力腐蚀的断口形貌受应变速率ε的影响较大;LC4铝合金对剥蚀很敏感,对晶间腐蚀不是很敏感。  相似文献   

13.
晶须对铝基复合材料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双悬臂梁试验,研究了碳化硅晶须增强纯铝基及碳化硅晶须增强2024铝基复合材料和2024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SCC)开裂行为,探讨了晶须对复合材料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晶须的存在改变了材料的应力腐蚀特性,晶须在复合材料应力腐蚀开裂过程中具有促进和阻碍应力腐蚀裂纹扩展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慢应变拉伸试验技术研究了阴极极化电位和焊接工艺对7A52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外加阴极极化使7A52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指数增大,应力腐蚀敏感性呈增大趋势;摩擦搅拌焊件应力腐蚀性能优于熔焊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几种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的机理,综述了研究应力腐蚀开裂和氢脆的方法,同时提出了不锈钢环境敏感断裂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金相显微镜对某水上飞机升降舵调整操纵杆裂纹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确认操纵杆裂纹是由腐蚀引起的,腐蚀产物的体积效应是操纵杆开裂的应力来源;并对腐蚀产物的体积效应进行了计算,求得LY12CZ铝合金操纵杆产生应力腐蚀开裂的临界腐蚀半径Rscc.对装配缝隙进行适当密封,可以避免操纵杆腐蚀和开裂.  相似文献   

17.
对某电厂开裂失效的不锈钢丝编制的空气滤网的分析表明:其开裂是由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联合作用引起的开裂.主裂纹是应力腐蚀裂纹,不锈钢丝冷加工残余拉应力及环境中Cl离子的存在是不锈钢丝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原因.而用材不当,导致发生了晶间腐蚀.晶间腐蚀作为裂纹的起源,诱发并促进了不锈钢丝的应力腐蚀开裂.   相似文献   

18.
高温高压水环境下传热管失效形式及防腐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压水堆(PWR)蒸汽发生 器传热管的失效形式及原因,总结了应力腐蚀开裂(SCC)的相关机理,并针对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一种严重的环境促进腐蚀开裂(EAC)形式,分析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特别是缓蚀剂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时效对SiCw/2024Al复合材料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双悬臂梁试验方法研究了经时效处理的SiCw/2024Al复合材料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时效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应力腐蚀试样的裂纹扩展形貌.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的时效状态下,复合材料内部的微观组织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引起3种时效状态下复合材料的应力腐蚀行为发生变化,相应的裂纹尖端的微观组织形貌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