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KCTP(chain growth Kumada catalyst-transfer polycondensation)法合成了头尾相连的聚3-己基噻吩(HT-P3HT)。研究了催化剂1,3-双(二苯基膦)丙烷氯化镍[Ni(dppp)Cl2]的用量和促进剂氯化锂的加入对P3HT相对分子质量(Mr)及其分布的影响,利用1 H-NMR、GPC对P3HT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P3HT具有高度的有序性。P3HT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多分散系数(PDI)由单体2,5-二溴-3己基噻吩(1)与催化剂的摩尔比所决定。随着单体与催化剂摩尔比的增大,P3HT的相对分子质量成线性增大而多分散系数呈线性下降;当加入促进剂无水氯化锂而其他条件不变时,所得P3HT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大而多分散系数变小。  相似文献   

2.
运用概率统计学的方法推导出了调节剂与缩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关系式,用己内酰胺开环缩聚反应进行了实验验证。指出:调节剂的官能度对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较大的影响。聚合物的特性粘度不仅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函数,也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函数,并得出了聚酰胺-6特性粘度与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聚乙烯醇(PVA)是重要的水溶性聚合物.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VA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和农业等领域.采用溶液聚合法,以醋酸乙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加入分子量调节剂,通过多次实验优化实验条件,合成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醋酸乙烯(PVAc),后者以NaOH为催化剂,经醇解得到了外观为白色粉末状、平均聚合度为600,醇解度为80%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VA产品.  相似文献   

4.
羊栖菜中褐藻酸钠的脱色纯化工艺及其结构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羊栖菜中褐藻酸钠的脱色纯化工艺并测定了其组成与相对分子质量,结果表明:褐藻酸钠脱色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3%(质量分数)甲醛溶液预浸泡,10%(质量分数)HCl溶液沉淀分离出褐藻胶,1g/dL的Na2CO3溶液中和,10%(体积分数)NaClO溶液进行脱色,通过纯化工艺制得的褐藻酸钠的纯度为95.1%,褐藻酸钠分子中β-D-甘露糖醛酸与α-L-古罗糖醛酸的量的比值为0.75。平均聚合度DP为101,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1963。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半预聚体法,以不同分子量的PCL(聚己内酯二元醇)、液化M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BDO(1,4-丁二醇)为原料,制成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讨论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CL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热性能、形状记忆性能等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PCL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邵氏A硬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热变形温度和维卡软化点等均增大;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随着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几乎都大于95%.  相似文献   

6.
选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每组小鼠注射0 g/kg、10 g/kg、25 g/kg、50 g/kg的牛初乳低相对分子质量物质10 d后,测定小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胸腺组织中DNA、RNA的含量,结果发现牛初乳低相对分子质量物质可显著提高血液SOD和GSH-PX的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小鼠血液MDA含量,且无剂量依赖性;牛初乳低相对分子质量物质可显著提高小鼠胸腺组织中DNA、RNA含量,对胸腺重量无明显影响.牛初乳低相对分子质量提取物可以提高小鼠的抗氧化能力,促进小鼠胸腺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引发体系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研究引发体系对合成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引发机理出发,本文对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的5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以及聚合温度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 各种引发体系对合成聚丙类酰胺相对分子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 过硫酸钾-连二硫酸钠体系是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有效引发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提高可生物降解聚酯PBS相对分子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双催化剂,由对丁二酸(Succinic Acid)和1,4-丁二醇(Butanediol)缩聚得到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BS(Poly(butylenes succinate))。就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双催化剂的配比等因素对PBS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凝胶色谱分析测定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利用核磁共振分析鉴定了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利用热分析仪测定了聚合物的热性质。结果表明:采用双催化剂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达6万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2左右的PBS。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30℃,催化剂用量0.115mmol,反应时间2h左右。与单独加入四异丙氧基钛催化剂相比,加入适量的磷酸作助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PBS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引发体系对合成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方法从引发机理出发,本文对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的5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以及聚合温度对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各种引发体系对合成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过硫酸钾-连二硫酸钠体系是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有效引发体系.  相似文献   

10.
聚酯二元醇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二元醇在合成过程中的损失,造成实际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大,因此,为弥补二元醇的损失,一般将二元醇的质量过量.用共沸蒸馏、一步投料的方法,对二元醇过量的质量及其出水速率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二元醇过量H〈0.011mol,则实际相对分子质量远远大于设计的相对分子质量;反之,若H〉0.011mol,则实际相对分子质量比设计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小.②出水速率如果过快,即7h就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0%,则实际相对分子质量与设计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大;而出水速率是0.84mL/h,12h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0%,实际相对分子质量与设计相对分子质量比较接近.确定了二元醇过量的质量为H=0.011mol、出水速率控制在0.84mL/h时为最佳条件,从而实现了最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接近按投料比计算设计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试验设计方案,为聚酯二元醇的合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溶解有机质(DOM)存在于所有的水环境中,它是组成不定、结构复杂和分子量分布很宽的有机化合物混合体.文中论述了测量DOM分子量的主要方法,常用的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的原理和优缺点;描述DOM平均分子量的术语;介绍了DOM分子量分布的研究现状,为以后研究DOM分子量提供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2.
在冰点降低法测定渣油和沥青分子质量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实测了4种减压渣油、4种由减压渣油裂化不同时间所得到的裂化残渣油和6种裂化瓦斯油、3神柴油和8种连续吸氧氧化不同时间的氧化柴油试样的分子质量。测定结果与蒸汽压渗进法进行了比较,相对误差<10%。进一步证明冰点降低法测定渣油及沥青的分子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日立635高速液相色谱仪对缩醛法制得的对叔丁基酚醛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测定.以树脂低聚物峰为标样,标定了 GPC 柱,得到了分子量与流出体积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4.
选用大庆减压渣油和单家寺、欢三联及胜利直们沥青为试样,考察了冰点降低法(Cryosoopy)测定渣油和沥青分子量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测定分子量数据的标准偏差小于65,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小于10%;与蒸汽压渗长期透法(VPO)相比,测定分子量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10%。可用于测定渣油和沥青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15.
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0%的工业双氧水为引发剂、乙醇为溶剂、丁二烯为单体,进行自由基溶液聚合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考察了引发剂、溶剂等因素对产品产率及性能的影响,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粘度、羟值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在产品的后处理方面,考察了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对产品中残存的双氧水含量及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处理宜采用热水洗涤法。  相似文献   

16.
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分子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和示差折光仪(DR)、紫外光谱仪(UV)联机,测定共聚物的分子量(MW)、分子量分布(MWD)和组成分布(CD);建立含共聚组成、序列不均匀性对共聚物分子量影响的理论,并对联机测定结果进行修正;针对苯乙烯(St)/N-苯基马来酰亚胺(PMI)共聚原理,提出共聚物分子量模型;运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引发剂浓度、单体配比、转化率等对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凝胶色谱 (GPC)分析 ,得到了木粉聚醚分子量 ,其数均分子量为 2 85 3,重均分子量为 2 6 5 6 ,大于常规聚醚的分子量 ,分散指数为 1.0 8,属于窄分布 .同时 ,借助木粉聚醚的红外光谱谱图 ,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知 ,木粉聚醚具有和常规聚醚相似的分子结构 ,是一种含有多羟基、糖链和醚链的高聚物  相似文献   

18.
以甲苯为溶剂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研究3 异丙烯基-α,α′-二甲基苄基-异氰酸酯(TMI)和苯乙烯(St)溶液共聚合的竞聚率和共聚产物(PS-co-TMI)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通过对共聚物产物的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证实了在低转化率(<6%)下成功合成了PS-co-TMI.引入带荧光性官能团的9 (甲氨基-甲基)蒽(MAMA),通过紫外(UV)确定PS-co-TMI的组成;采用Kelen-Tudos正序和逆序法、YBR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确定TMI(1)和St(2)的竞聚率为:r1=0.27、r2=0.91.凝胶滲透色谱(GPC)分析表明:TMI与St单体的加料量比增加,PS-co-TMI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质量分布均减小.  相似文献   

19.
超支化环氧树脂合成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偏苯三酸酐(TMA)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端基带有两个羧基、一个羟基的AB2 型单体,用偏 苯三酸酐(TMA)作为核,按一定的摩尔配比与AB2型单体反应,分别得到两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末端为羧基的 超支化聚酯G1,G2。采用相转移催化剂,以该种超支化聚酯钾盐与环氧氯丙烷发生酯化反应的方法合成了超支化 聚酯型环氧树脂G1'与G2'。采用红外光谱(IR)、凝胶渗透色谱法(GPC)、1H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 果表明,G1 和G2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1.0081和1.0110,呈现很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红外光谱证明了超 支化聚酯型环氧树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借助棒状薄层色谱(TLC)、核磁共振(^1H-NMR)以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技术,对石家庄催化裂化油浆与兖州煤、依兰煤、先锋煤以及汾西煤共处理重质产物的组成、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类煤与CCSO共处理的重质产物具有类似的族组成,芳香份含量显著增加。共处理重质产物的分子量大都高于假定没有相互作用时煤和CCSO单独处理的算术加和计算值。重质产物的结构特征与煤的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