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对钻孔灌注嵌岩桩静载荷试验和桩身应力应变实测资料的分析 ,研究了持力层为中风化岩的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 ,得到了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的发挥规律 ,为相似地质条件下嵌岩桩基础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高层建筑物的迅速发展,大直径桩在我国建筑工程中也获得很大发展。由于该桩型承载力较高,进行现场的原桩破坏性试验困难很大,所以对承载力的合理取值则存在一定难度。本文就某工程大直径扩底灌注桩的试桩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就该桩的破坏机理、单极承载力的计算和确定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的成因及理论出发,讨论了不同地质条件下设计该类桩基的不同点。并通过对桩基的受力分析,给出该类桩基础的一些构造措施。文章最后从实际施工出发,列举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状况,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预制桩静压法沉桩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天津软土地区静压桩实测压桩力及静力触探资料为依据,提出了修正系数法沉桩总阻力估算公式。文中结合工程实例对预制桩的沉桩阻力进行估算,与实测压桩力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采用这种估算方法对预制桩基础的设计施工、判断沉桩可能性及设备选型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际,对超长嵌岩桩和摩擦端承桩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析,桩采用弹性本构关系,土体采用摩尔库伦弹塑性本构关系,得到桩的Q-s曲线。重点分析了桩身的轴力和桩侧阻力的分布情况,研究了桩和土体的接触摩擦属性对超长嵌岩桩和摩擦端承桩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桩的长径比为75时,桩和土体之间无论有无滑移,桩侧阻力均呈三角形分布,桩和土体的接触摩擦属性主要影响桩侧阻力三角形分布的峰值大小和位置。  相似文献   

6.
肖洪伟  肖兵 《电力建设》2004,25(8):45-47,50
为在我国西南山区全方位高低腿基础设计方案中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基础,进行了1基直线塔和1基转角塔单腿人工扩底灌注桩基础施加水平、上拔、下压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低腿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基础因充分利用了原状土良好的力学特性而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并表现出刚性短桩的工程特性。根据试验荷载与基础位移关系所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可以满足线路基础的承载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社生 《浙江电力》1996,15(3):11-13,17
分析了嵌岩灌注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机理,对单桩竖向容许承载力设计取值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大直径嵌岩灌注桩的设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人工挖孔扩底桩的计算方法,并提出桩身设计与构造要求,在地基稳定且承载力较高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挖孔扩底桩修建荷载较大、多层框架结构的变电站建筑,可与高层建筑一样取得质量好、工期短、沉降小、造价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质量容易保证,容易于施工等优点,在工程中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某工程现场试桩资料,分析了大直径人工挖孔桩的沉降特性、荷载传递特性及承载性状。提出了桩的长径比超过某一值时,桩的承载力仍以侧摩阻力为主,而且随着长径比的增大,端阻力明显降低,桩长的增加并不能使承载力提高很多。因此,在应用大直径挖孔桩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桩长,以充分发挥桩端阻力,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扩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设计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非饱和及饱和粉土两种不同土质中进行了埋深比分别为1、2、3、5 四种的扩底桩抗拔大尺寸模型试验,得到了桩头荷载-位移曲线,通过s-logt 法确定各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分析了饱和度及埋深比对扩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的影响。使用《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推荐的计算方法及国外相关计算方法,采用原位CPT 测试、考虑非饱和粉土基质吸力的影响及查表得到的土体参数分别对试验桩进行了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指出了采用不同土体参数时扩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各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在土质较差地区,直埋式配电杆力学分析模型仍按照简化的固结约束考虑不再适用,支盘扩底桩作为一种新型配电杆基础型式,能显著提升抗风性能,但目前针对这种基础型式电杆的受力特性和风振响应研究较少。为考虑土质较差地区桩 土 结构相互作用(PSSI)对配电杆受力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杆 桩 土有限元模型,开展了桩周土弹性约束下的新型电杆动力特性分析,进行了脉动风激励下的简化固结约束模型、考虑PSSI效应弹性约束直埋桩模型和新型支盘扩底桩模型的风振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PSSI作用后,结构的自振频率要比简化的固结模型频率有所降低,降低幅度可达12.6%,相应振型也有所滞后;PSSI效应对动力响应影响更为明显,支盘扩底桩可有效减小动力响应下PSSI效应对结构的影响;支盘扩底桩与传统等径桩相比,结构刚度增加甚微,但可降低结构风振响应的加速度峰值,从而起到减小配电杆风振动力荷载的作用,还可降低沿电杆分布的弯矩峰值,从而提高电杆的抗风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介绍输电线杆塔基础特点及挤扩支盘桩的机具构造、承载机理、适用条件、承载力估算公式,分析挤扩支盘桩的试桩情况,结合挤扩支盘桩在河北省南部电网某220 kV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挤扩支盘桩与普通桩的承载力和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挤扩支盘桩应用于输电线路工程,具有承载力好、材料用量少、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并提出采用超声波孔壁测定仪对挤扩成孔效果进行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输电线路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桩基础的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洪伟  肖兵 《电力建设》2004,25(8):45-0
为在我国西南山区全方位高低腿基础设计方案中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基础 ,进行了 1基直线塔和 1基转角塔单腿人工扩底灌注桩基础施加水平、上拔、下压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高低腿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基础因充分利用了原状土良好的力学特性而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并表现出刚性短桩的工程特性。根据试验荷载与基础位移关系所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可以满足线路基础的承载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标准对端承桩的勘探点间距与持力层层面坡度的变化情况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但在以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的场地,由于受沉积环境与地质构造的影响,持力岩层的层面变化较大,如果严格按打入桩的要求来控制,则勘察工作量将大幅增加,而且也很难做到。旋挖桩的成孔过程客观上起到了钻探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很好进行桩端持力岩层风化程度的鉴别,有效地控制进入持力层的深度,确保桩侧与桩端阻力的发挥。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在基岩地区采用旋挖桩时,可以对勘探点间距与持力层层面坡度变化的规定作适当的放宽处理,旨在为旋挖桩的勘测方案优化积累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黄瑾 《电力建设》2003,24(8):18-0
扩径支盘桩是在普通混凝土钻孔桩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桩基型式 ,它与普通混凝土灌注桩相比 ,具有承载力高 ,施工工期短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文章阐述了扩径支盘桩的设计和施工工艺 ,并用工程实例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 ,提出了扩径支盘桩在火电厂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嵌岩桩是我国山区输电线路主要基础型式,其水平位移计算一直是工程设计的难点.综合不同行业嵌岩桩水平承载性能研究成果并结合山区输电线路基础特点,提出嵌岩桩基础水平位移算模型与方法,可满足嵌岩桩基础最小嵌岩深度要求,也可根据塔位地层分布特征、地基岩土体性质、桩基混凝土及其配筋情况进行嵌岩桩基础立柱水平位移进行计算与验算.在此...  相似文献   

17.
桩穿过不同性质的土层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给桩周和桩底土层,形成复杂的桩土共同作用系统。目前,研究荷载传递的方法有弹性理论法、有限元法和传递函数法等。本章通过有限元法,结合岩土体结构特征,分析本工程上部荷载传递过程中应力及位移的变化,为桩侧摩阻力的取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洛阳热电厂拟选择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比较,并结合该电厂施工实例论证了φ800/1600扩底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是最适于该电厂及相似地区的地基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沧州滨海软土地基上进行的挤扩支盘桩与等直径灌注桩静载荷试验,探讨了挤扩支盘桩在输电线路中应用的可行性。根据试验结果,挤扩支盘桩具有较大的抗压和抗拔承载潜能,其抗压和抗拔极限承载力比等直径灌注桩提高11%~20%。按不同技术规范所建议的单桩承载力估算公式进行了承载力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分析比较。对规范估算公式和试验结果中桩侧阻力、支盘端承力、桩端阻力在单桩承载力中所占比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规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差异,提出了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沧州滨海软土地基上进行的挤扩支盘桩与等直径灌注桩静载荷试验,探讨了挤扩支盘桩在输电线路中应用的可行性。根据试验结果,挤扩支盘桩具有较大的抗压和抗拔承载潜能,其抗压和抗拔极限承载力比等直径灌注桩提高11%~20%。按不同技术规范所建议的单桩承载力估算公式进行了承载力计算并与试验值进行分析比较。对规范估算公式和试验结果中桩侧阻力、支盘端承力、桩端阻力在单桩承载力中所占比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规范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差异,提出了其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