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应平 《化学试剂》1997,19(5):290-293
研究了新试剂3,5-二溴-4-偶氮间苯二酚苯基荧光酮(DBARPF)与钼(Ⅵ)分光光度性质。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0.6mol/LHCl介质中,Mo(Ⅵ)能与DBARPF进行灵敏的显色反应,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5×105Lmol-1cm-1,钼(Ⅵ)在0~1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拟定的方法用于钢铁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周少红 《化工时刊》2000,14(8):33-35
研究了在乳化剂OP存在下,利用5-Br-PADAP测定电镀废水中微量锌的显色条件。实验表明,在P来7.5-10.0硼酸-硼酸钠缓冲溶液中,锌与5-Br-PADAAP,乳化剂OP形成紫红色3元配合物,其λmax=552nm,∑552=1.3*10^5L/mol cm配位比为1:2,在0-25μg/50mL服从朗伯-比一律。该方法应用于电镀废水微量锌的测定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便安全,快速的特  相似文献   

3.
Ni(Ⅱ)—5—Cl—PADAB—SDS体系条件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以混酸一氢氧化钠缓冲液控制酸度,利用镍与4-(5-氯-2-吡啶偶氮)1-3,-二胺基苯(5-Cl-PADAB)生成紫红色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可直接光度法测镍。该体系稳定性好,摩尔吸光系数为1.22×10^5L.mol^-1.cm^-1,镍量在0-15μm.25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4.
δ-氨基乙酰丙酸在pH5.8时发生缩合反应。此衍生物在4M HClO4介质中与Fe(Ⅲ)生成橙红色物质,以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最大吸收峰为480nm,ε为6.8×10^3L·(mol·cm)^-1,线性范围为0 ̄500μg/25mL,检测限为0.1mg/25mL。并考察了部分共存物质的干扰,该方已应用于δALA合成中成品及半成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金—钼酸盐—丁基罗丹明B体系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高氯酸和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金与钼酸盐和丁基罗丹明B(BRB)的显色反应。其适宜条件CHClO4=1.5mol/L,CMoO2-4=9.1×10-4mol/L,CBRB=3.8×10-5mol/L及0.08%PVA。金钼杂多酸—丁基罗丹明B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36×106L·mol-1·cm-1,金量在0~40μ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测定极限(S/N=3)0.90μg/L(n=10),对于28μgAu(Ⅲ)/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2.1%(n=7)。缔合物至少可稳定5h,摩尔比Au∶BRB=1∶3。考察了44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用活性炭分离富集金,对砂矿和炭粉中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与Zn(Ⅱ)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pH值为8.0~10.5的范围内,锌与PAR形成稳定的1:2的橙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5nm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5nm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在505nm,处为862×10^4l.mol^-1.cm^-1。Zn(Ⅱ)浓度在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新显色剂6-Me-BTAEB与铜的显色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pH=3.0 ̄6.5范围内及乙醇存在下,Cu(Ⅱ)与6-Me-BTAEB形成一稳定的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55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6.00×10^4L·mol^-1·cm^-1,铜浓度在0 ̄25m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铝合金和工业污水中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和阿拉伯树胶(Gum)存在下,I^-3与亚甲基蓝在PH3.8的柠檬酸三胺-硫酸缓冲介质中形成红紫色的离子缔合物,该离子缔合物在530nm处有一最大吸收波长。IO^-3含量在0-12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5。该法用于食盐中碘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检测化妆品中铅的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二溴对甲虫基偶氮甲磺(DBM-MSA)与铅的显色反应,在0.24mol/LH3PO4介质中,铅与DBM-MSA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组成比为Pb(Ⅱ);DBM-MSA=1:2,最大吸收波长在642nm,表观mol吸光系数达0.54×10^4,铅的浓度在0μg/25mL ̄15μg/25mL服从比耳定律,可以允许大量的金属离子(除钙外)共存。进一步研究发现,结合KI-MIB  相似文献   

10.
钼系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00mL聚合瓶小试及50L四釜连续聚合中试,考察了以MoCl3(OR)2-(i-Bu)2Al(m-OPhMe)(简称Mo-Al)构成的Ziegler-Natta催化体系合成钼系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HVBR)的试验情况。在50L装置上连续生产出乙烯基含量为80%的HVBR。研究了HVBR的生产工艺条件,在Al/Ml(摩尔,下同)为15-35,Mo/Bd(摩尔比,下同)为(6-8)*10^-5  相似文献   

11.
基于Al(Ⅲ)与3,5-二溴水杨醛缩邻氨基酚(简称BSAP)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形成络合物导致体系荧光熄灭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Al(Ⅲ)的新荧光方法。在pH3.8~4.5的醋酸铵缓冲介质和CTMAB存在下,Al(Ⅲ)与BSAP形成1:1的络合物。在λex=355nm、λem=535nm的条件下,体系产生的荧光熄灭程度最大,铝量的线性范围为0~0.8αg/25mL,检测限为0.25ug/mL。方法用于水样、合金钢及抗静电油剂中铝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姚成  王镇浦 《化学试剂》1997,19(3):154-157
在pH5.0~5.7范围内,新显色剂4-(2-苯并噻唑偶氮)邻苯二酚(BTAPC)与钼(Ⅵ)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反应,形成稳定的、带负电荷的、紫红色三元胶束配合物。该配合物中Mo(Ⅵ)与BTAPC的组成比为1∶2;其λmax为560nm,对比度(Δλ)为128nm;在20℃、pH5.2和μ0.1时,配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为3.02×1010,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60为8.11×104L·mol-1·cm-1,真实ε560为7.67×104L·mol-1·cm-1。钼含量在0~0.72mg/L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建议了配合物的结构。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用于合金钢试样中痕量或小量钼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新显色剂4-(2-吡啶偶氮)-邻苯二酚(PACP)与Hg(Ⅱ)的显色反应。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及pH=9.5NH3-NH4Cl缓蚀溶液中,试剂与Hg(Ⅱ)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10^5L·mil^-1·cm^-1,汞含量在0~3.0×10^-6mlo·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合成样和废水中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少量抗坏血酸与磷锑钼三元杂多酸体系的显色特性,建立了借磷锑钼三元杂多蓝测定抗坏血酸的分光光度法。最佳显色条件为[PO3-4]=30×10-4mol·L-1,[SbⅢ]=45×10-5mol·L-1,[MoO2-4]=75×10-3mol·L-1,P∶Sb∶Mo=1∶015∶25,[H加入]/[Mo]=57。测定波长为λmax=710nm,线性范围为1~50μg·mL-1,回归方程为A=3680C-0014,线性相关系数r=09998,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710=368×103L·mol-1·cm-1,检出限为02μg·mL-1,标准回收率为95%~100%,变异系数cv≤034%(n=6)。与二元磷钼杂多酸方法相比,省去了水浴加热的繁琐操作,而且由于锑(Ⅲ)的引入,显色在室温下35min便可完成,并可稳定5h。  相似文献   

15.
杜斌  赵宏宇 《陶瓷工程》1998,32(2):44-46
本文研究了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与铁(Ⅱ)的显色反应,本文选择了700nm为测定波长,该波长处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10^4mol·L^-1·cm^-1,铁量在0 ̄10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法简便、灵敏、用于矿石微量铁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耐尔蓝(NB)与铈钼、钪钼杂多酸络阴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均位于585nm,表观摩尔吸光度分别为εcw=3.52×106和εSc=3.59×10_5L·molˉ1·cmˉ1,铈和钪服从比耳定律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8μg/25ml和0~2.0μg/25ml,测定极限分别为1.3ngCe/ml(n=10)和3.0ngSc/ml(n=7),对于0.02μgCe/ml或0.04μgSc/m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n=9)和2.8%(n=10),离子缔合物的摩尔比分别为Ce:Mo:NB=1:6:4和Sc:Mo:NB=1:12:3。本法用于地质标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新有机试剂4-(6-溴-2-苯并噻唑偶氮)邻苯二酚(6-Br-BTAPC)与钼(Ⅵ)在pH4.7~5.5范围内发生高灵敏显色反应,形成稳定的、带负电荷的、紫红色三元胶束配合物。该配合物中Mo(Ⅵ)与6-Br-BTAPC的组成比为12;其λmax为576nm,对比度(Δλ)高达136nm;在20℃、μ0.1和pH5.0时,其表观稳定常数为1.1×1010,表观摩尔吸收系数ε576为8.54×104Lmol-1cm-1。钼(Ⅵ)含量在0~0.72mg/L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该显色反应不仅具有高灵敏度,而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建议了配合物的结构。本法用于合金钢试样中小量或痕量钼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以四(十二烷基)铵(TDAC)-十六烷基苄基二甲基铵(CBDMAC)-黄瓜瓜蒂组织液-丙戊酸钠为电活性物,以石墨粉内导材料的PVC膜电位型丙戊酸钠化学传感器,此传感器选择性,稳定性,重现性都较好,其线性范围为3.0×10^-6~1.0×10^-2mol.l^-1检测下限为1.0×10^-6mol.l^-1斜率为59mV/pC(25℃,pH=9~11)。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镍(Ⅱ)与1-(5-溴-2-吡啶偶氮)-2-萘酚-6-磷酸(5-Br-PAN-S)的显色反应。在pH6.0,镍(Ⅱ)与5-Br-PAN-S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0×104L·mol-1·cm-1。镍量在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铝合金和废水中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显色剂5-Br-DMPAP作为不度法测定Zn的新方法。在pH=9.0缓冲溶液及非离子表活生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存在下,该试剂与Zn反庆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72×10^4L.mol^-1.cm^-1,锌含量为0-1.23×10^-5mol.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人发,药品中锌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