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Planning》2013,(22)
青花陶瓷装饰这种艺术表现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科技和文化交融的产物。在我国几千年灿烂的陶瓷装饰艺术中,青花装饰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青花装饰也在发生着变革,在继承传统青花装饰的基础上,朝着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文章旨在研究青花陶瓷装饰在个性化时代呈现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杨超 《现代装饰》2014,(11):191
<正>当代中国陶艺创作气象万千,各种陶艺技法共同构筑起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大舞台。陶艺家们秉承传统陶艺的制作精髓,在寻找自身独特的艺术道路上,不断尝试各种技法,以求完美的表达艺术思想。刻花艺术是陶瓷装饰的常用手法,经过近千年的演变,刻花技法在陶瓷上的运用已趋于成熟,它被运用到许多现代陶艺创作中。陶艺家余华文就很擅长刻花,他的作品集中反映了新时期刻花装饰艺术成就的一方面。余华文出生于江西都昌,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职称为江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7)
在当今中国,广义的陶艺概念具有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与西方现代陶艺的双重含义。陶艺的这个特点使其在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比较适合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辅助课程和非艺术设计专业的选修课程。河南地区传统陶瓷文化深厚,河南高校的陶艺课程需要立足本土,发挥河南地方陶瓷文化的优势,形成河南高校的陶艺课程特色,从而在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审美素养和对本土文化认知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殷健 《现代装饰》2013,(11):127-128
线作为艺术表现中最富感情最具表现力的一种形式在现代陶艺中也充分的加以运用。陶艺家将线元素与陶瓷工艺结合起来,这些线元素通过形态塑造与装饰语言的方式赋予现代陶艺艺术的生命,同时也是作者情感的释放。同样中国传统艺术中也是非常注重线元素的表现,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艺术构成,都为线元素在现代陶艺运用方面提供了好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1)
关于中国陶艺创作的"现代"与"传统",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该文从"现代"与"传统"的概念和形式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从而阐明什么是当代最需要的陶艺创作。面对"现代"与"传统",作为拥有数千年优秀文化的国家,中国应散发出创造力的生机,创作者应创造出属于本民族的陶艺作品,无论"传统"陶艺还是"现代"陶艺,都应以此为根本。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文明的启蒙时代,陶器出现了。陶瓷材料与其他技术不同,它是陶土和火结合产生的艺术,和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代陶艺氛围的熏陶下,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和解释这个"泥性之美",文章谈论从"泥性"这个角度看泥与近代中国陶瓷艺术。现代陶艺不只是一种视觉改变了传统的陶器,也是现代情感丰富的展示载体。现代是一自由张扬个性的时代,陶器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洗礼的艺术和文化的发展趋势。重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起源、表现形式入手,通过对历代世俗文化和审美愿望对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影响,把传统吉祥纹样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陶艺设计之中,赋予现代陶艺更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0)
在过去,一些中国传统陶瓷的制作者以服务宫廷为目的,所以,传统陶瓷往往是完善肌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转变,现代陶艺的制作者可以摆脱固有的束缚进行创作和设计。在现代陶艺的范围内,缺陷肌理的审美潜力显现出赶超完善肌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8)
作为艺术教育的特色课程,现代陶艺课程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以其自身特点凸显培养学生在动手操作、鉴赏品评、创造力方面的优势,契合现代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结合教学现状,该文分析现代陶艺课程开设的意义,提出提升现代陶艺课程内涵,应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传统与继承、学院教育与市场对接、陶艺设计的实用与观赏以及现代制作不能脱离陶艺史的学习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陶艺起源于20世纪初中期,许多著名现代艺术家例如:毕加索、高更、马蒂斯、米罗、雷诺阿等都参与制作的,相比较于传统陶瓷艺术,现代陶艺脱离于部分传统但同时又不断发展的一门综合陶瓷艺术。中国现代陶艺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现代陶艺的载体依旧是以陶瓷作为材料,目的是表达人的感情和对生活的感悟,并运用特殊的陶瓷语言来传递陶瓷艺术家的精神境界,通过对陶瓷艺术的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以现代陶艺创作为切入点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中的人文精神,如何在现代陶艺的创作中,体现人文精神、和而不同等传统哲学思想,分析其蕴含的价值,发掘传统文化中魅力与精髓,提升现代陶艺创作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陶瓷艺术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门类,深厚的文化积淀使陶器种类繁多,异彩纷呈。陶艺创作的方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诸如自然陶质表现型陶艺创作、文化载体型陶艺创作、纯艺术性陶艺创作等等,其中设计型陶艺创作在现代陶艺创作中是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体现着时代的精神面貌,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商业价值。它集文化、艺术、实用功能于一体,涉及市场定位、文化定位、技术革新等多个方面,同时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也是这一分支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白里透青而优雅飘逸的青花纹饰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装饰元素,体现着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意蕴和人文内涵。当代设计师要以传承创新的态度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青花元素的艺术精髓进行室内设计工作,营造虚实相间的灵动型空间界面,塑造富有中国传统人文情调的陈设风格,实现传统文化意蕴与现代设计理念的有机结合,使现代室内设计兼有浓郁的中国风范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城市把塑造城市特色作为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手段,城市特色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褒义的、形象性、艺术性的概括,城市特色是作为审美对象的城市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能为人们的感官所感受,并能够上升到理性认识,获得对该城市所具有的个性风貌特点认识的一种感性特征。在景德镇建镇千年之际,笔者参与了陶艺公园的环境设计,本文结合景德镇陶艺公园的环境设计,探索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中特色文化的运用。景德镇因陶瓷而文明于世界,自古以来陶瓷为龙的天宇。龙,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中国,景德镇是中国的惟一,景德镇的陶瓷更是中…  相似文献   

15.
陶艺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当代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设立中小学生陶艺素质教育中心,充分发挥中心的教学条件和当地的协会力量、陶瓷产区资源,将能全面提升陶艺素质教育质量,让陶艺真正回到中小学的课堂,达到陶艺、陶情、陶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汉代陶俑是中国陶俑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期,艺术成就高并备受瞩目,作为中国的灿烂文化而屹立不倒。发展到近现代,随着物质与精神文化不断提升,陶艺教育的也随之深入,陶瓷展览以及创作的日益活跃,按理说,当代陶艺创作者更应勇攀高峰,再创佳绩,可是作为一名陶艺创作者,笔者却越来越真切的感受到创作源泉的枯竭和作品意愿表达的匮乏。为探其深层原因,在这里结合当代陶艺教育现状及对汉代陶瓷艺术成就做出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24)
民俗题材的陶艺在民间艺术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也是现代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题材的陶艺富有多样化的艺术特色,主要由民间艺人进行创作,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意味。民俗陶艺在广义上是以民俗文化为创作内容和形式,具有创意的传统艺术;狭义上则是一个陶瓷艺术门类。文章主要以民俗题材在陶艺创作中的转换途径为分析内容,给相关研究人士以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艳兵 《现代装饰》2016,(5):172-173
正现代陶艺作为传统陶瓷艺术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帮助人们把握民族文化脉络,人们通过现代陶艺亲近自然、释放个性与情感。肌理这一艺术语言是陶艺家表达内心情感的理想选择。本文主要通过心理学、社会学角度简要分析了陶艺家在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概括了人们对陶艺肌理审美品质的需求发展历程,分析了现代陶艺作品中肌理语言的运用,以及肌理在陶艺中的情感表达以及肌理的美感。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10)
陶艺是人类文化宝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从民间发展起来的,主要反映的是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理想追求和精神状态,体现了我国民间文化的特征和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联。陶瓷艺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的陶瓷艺术,在继承古代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还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带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生活特色展现在世人眼前。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2)
陶艺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陶艺的造型技法和装饰工艺在世界艺术之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处理好陶艺创作中的继承、发展以及创新的关系一直是陶艺创作者无法回避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