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特色农业种植景观根植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风土条件,包含了独特的土地管理经验和技术,是人与自然交流互动和双向选择的结果.其景观格局反映土地管理制度演化的历史轨迹,具有乡土景观活化石的特点.近年来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一些小尺度的、传统的、本土的、地域性的特色种植景观逐渐消失,对该类景观孑遗的保护尤为迫切.文章以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6个村的白蜡杆树篱景观为研究对象,追溯了乡村白蜡杆景观的历史成因,分析了其空间格局与生态价值,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4)
种植植物是创建园林与景观的基础要素。本文主要从园林种植与景观种植两个方面来探讨,将两者的背景、目的以及种植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最终得出,园林种植的方向主要是用来归隐山水,而景观种植大多是用来表达生活与生存两个方面。从种植场地的角度来看,园林种植多数情况下会关注场地自身的位置与周围的环境,景观种植则会注重场地的功能。对于植物的选择,园林种植多数在于植物的意义,景观则重视植物之间的生长情况与搭配方式。  相似文献   

3.
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与城市景观设计水平的提高,引发了人们对城市景观价值的研究,本文以城市景观的空间特质与价值体现为切入点,从实用、美学、文化、生态等方面探讨了适宜性城市景观的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4.
陈其兵 《风景园林》2012,(5):149-149
园林景观的环境要素中,除去园林建筑、山石和水体,最具有生命力和活力,最能将时空变化和景观统一起来,并且赋予整个空间景观环境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是景观植物。作为唯一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要素,植物自身的生长变化为静态的景观注入了活力,把美学、生态、经济价值统一了起来。这不仅仅体现了植物本身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体现了设计所赋予整个景观的空间精神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景观植物种植设计是为了达到最佳的美学、功能、生态和符号的效果而对植物进行布置,是人与自然之间沟通的重要情感。对于混合种植设计,目标是要混合各种不同的植栽型式以便达到最佳效果,以及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可利用的种植区域里面创造视觉冲击。并且利用季节的变化,突出不同植被在一年当中的不同特性。主要是从叶片、树形、花朵元素中创造亮点。文章重点是基于混合种植的背景下利用植物种植空间与时间顺序来研究更有效的植物种植方法。而良好的植物种植方法是体现城市绿化和城市品位的重要因素,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美学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刊首语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乡村景观也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景观类型。乡村景观是城市的童年,是宜居的理想,是文化的传承,既具有美学观赏价值,还具有农业经济价值和居住空间功能。如何保护传统与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风貌?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与模式,成就更加美好的乡村景观?风景园林师在乡村建设团队中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来保证工作的推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9)
近几年,江苏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农业发展不仅是粮食供应的保证,农产品的植株还能形成农业景观,于是农业生产性景观应运而生。江苏省各地区结合自身的特点,大力发展农业观光园,可以增加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文章以江苏特色性农业生产性景观为出发点,结合江苏文化特点,阐述江苏农业生产性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生态农业景观的美学价值成为农村发展新业态的焦点,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本文以湖南省安仁稻田公园为例,在对农业景观美学价值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稻田公园的具体运行进行研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在规划设计、游览内容、产业化经营、人才培育、投资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以期促进安仁稻田公园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项目基地被基安蒂山脉环绕,有大片葡萄园种植基地,介于佛罗伦萨和锡耶纳的中间位置。建筑师力求能够通过建筑设计来增强建筑景观和周围环境的完美融合,表达出这个酿酒场所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功能变成了这个设计过程中最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鲁政 《山西建筑》2007,33(14):37-39
依照景观设计学的学科定义及其在实践领域中的发展趋向,以历史的维度,分别从景观的艺术之美、科学之美、伦理之美三个评价向量来简析当代景观设计的美学评价问题,以期澄清景观之美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1.
《门窗》2019,(22)
桥梁美学是实用性艺术中的一种,不仅具备一定功能价值,还有一定审美价值,桥梁建筑既要具备安全性,又要有一定跨越性,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美学内涵,确保内容与形式之间相互统一。以美学原则为基础的桥梁景观美学设计是桥梁建设的重点,基于此,文章就城市桥梁景观美学展开详细探究,希望能对桥梁景观设计到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欧洲乡村景观价值解读与评估方法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彤  韩锋 《中国园林》2021,37(1):110-115
中国具有丰富的乡村景观,但其价值解读与评估方法还存在不足。文化景观研究以动态整体的视角解读景观价值,评估景观质量,准确把握景观特征和演进规律。欧洲国家的乡村景观研究起步较早,以维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和延续历史文脉特征为重点的景观解读与评估方法有助于引导乡村可持续发展。从自然、文化、经济、社会与美学等方面梳理了乡村景观价值及其载体要素,分析了欧洲国家典型的乡村景观评估方法,以期为中国乡村景观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景观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景观的价值,目的在于开发、利用和保护景观.识别与评价能够满足人类心理需求的景观资源,防止景观的破坏或影响,以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景观评价首先要求识别景观资源,识别具有保护意义的景观;然后评价景观影响,评价景观的价值.景观作为一种自然资源,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具有经济价值,即景观的可利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陈薇 《华中建筑》1997,15(3):76-80
文章指出基地是进行建筑设计的最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中国古人在认识开发沿江景观的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及运用法则,乃至今仍可遵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乡村景观     
《风景园林》2013,(4):148
编者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乡村景观也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景观类型。乡村景观是城市的童年,是宜居的理想,是文化的传承,既具有美学观赏价值,还具有农业经济价值和居住空间功能。如何保护传统与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风貌?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与模式,成就更加美好的乡村景观?风景园林师在乡村建设团队中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来推进工作?……本期"观点"特约7位专家学者,就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社会变革和文化认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景观价值,以及乡村建设中风景园林师的角色定位等方面展开积极探讨。(以作者  相似文献   

16.
《建筑创作》2009,(1):16-16
由中航院设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天津基地规划项目.经过专家评审一举中标。该项目基地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占地1034亩;以神舟创新大厦主楼为景观中心,以卫星发射轨迹为主要骨架,对整个园区进行景观组织.并使其景观元素向外发散.整个园区景观组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严丽华 《园林》2008,(11):68-69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竹有着特殊的感情,宋代诗人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人们将竹看作是"不畏逆境,坚忍不拔、坚贞不屈、虚心向上、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象征,并有"姿态美、色彩美、风韵美和时空节奏美"的审美价值。随着景观建设遵循自然、生态原则,园林中散生竹的配置与种植已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8.
李妍  查君 《云南建筑》2007,(5):19-21
通过对上海鲁迅公园、和平公园以及人民公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环境演化的分析,对未来城市景观价值取向的发展与变化进行预测和研究。希望能对今后的城市景观环境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观主要由街道景观构成,建筑的总平布局是塑造街道景观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沿街建筑基地的总平面布局与街道景观的关系,并提出几种有利于街景塑造的建筑总平布局方式.  相似文献   

20.
梅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木,具有独特的美学鉴赏价值,同时寓意深远,在园林景观营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从梅的色、形、味等景观要素以及人文内涵等方面入手阐述梅的景观特征,并通过分析梅在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景观表现特征,总结从古至今在我国园林中梅的景观营造立意、布局和配置等景观理法,最后凝练梅在中国园林中景观的香境、色境、生境和意境四大营造手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