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雷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在丰富的翻译实践与深刻的理论思考中,傅雷先生形成了自己完整科学的翻译理念。包括:“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视文学翻译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翻译态度要“特别郑重”;译者“趣味”要“广”,“涵义”要“杂”而“精”;文学翻译“文字问题基本上也是艺术眼光问题”等几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不论文学翻译的艺术创造性多么强烈,文学翻译绝不是纯粹主观任意的,它具有类似科技翻译的科学性。从实例分析入手,通过揭示文学翻译中的科学性因素和要求,证明艺术论的片面性和翻译科学论的普遍适用性。文学翻译必须是艺术论与科学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是一种高级的翻译活动,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其效果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至少使译作与原作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才行。但是细观一些文学翻译作品,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原因之一便是缺乏明澈灵动的译笔,而随意翻阅总可以看出若干败笔。以此就文化意象的互文性翻译,进行一些初浅的分析与探讨,以期能够提高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美感因素,是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具备艺术感染力的关键.文学翻译不仅要"达意",而且要"移情".从译者主体性、文化和比较美学的视角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的"移情".  相似文献   

5.
艺术和科学具有不同的准则和方法,不同文体对象的翻译应有不同的矛盾侧重,文学翻译重在艺术性,科技翻译重在科学性,本文对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的特点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和实例的分析,论证了任何翻译都应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谢天振的《译介学》可被视为中国学者对翻译文学研究的先锋之作,它奠定了翻译文学以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被接纳为民族文学的地位,但对翻译文本应当具备怎样的品质才够资格被纳入翻译文学的范畴,翻译文学被接受为民族文学后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探讨甚少。本文围绕这两个问题对翻译文学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翻译文学的界定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奈达翻译思想经历了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一种需要创造力的技术三个阶段,由此也引发了我国翻译理论界的科学与艺术之争。这反映出其间存在着混淆了翻译过程与翻译研究的概念、夸大了科学的作用两个根本问题,也不可避免地使他的翻译思想走向了唯心论。随着我国的翻译研究走向成熟,奈达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美感因素,是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具备艺术感染力的关键。文学翻译不仅要“达意”,而且要“移情”。从译者主体性、文化和比较美学的视角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的“移情”。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是交流、传播、延续和发展文化的工具;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孤立存在,它总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其本身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具体语境、时代与译者本人的翻译风格,以及译语读者接受能力等的策略取舍问题。当源语和译语两种文化冲突或一种文化空缺时,用哪一种翻译策略或哪一种具体翻译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避过文化冲突的雷区,有效地翻译,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美的艺术感受。本文正是为有效地避免文化冲突,实现相对对等翻译而概括和总结了两种翻译策略及多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艺术和科学具有不同的准则和方法,不同文体对象的翻译应有不同的矛盾侧重,文学翻译重在艺术性,科技翻译重在科学性,本文对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的特点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和实例的分析,论证了任何翻译都应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传达便是它的一个重要主题。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在文学翻译中一直存在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理想的翻译还要表达原文的言外意义,包括文化效应,而文化效应的终点便是读者。因而,读者在翻译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对文学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的分析,指出这两种策略的运用以及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达均应以读者为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2.
文学翻译历来是翻译领域中争议较多的话题,相应理论与研究亦不胜枚举.然而,儿童文学翻译虽然是文学翻译的一种,但在文学研究中长期受到忽视.以交际翻译理论为着手点,对赵元任经典译作《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的谐音双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留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在外国文学翻译中,"自我"使自己成为"唯一",并且不断"物化""他者"的精神倾向,我们称为"反翻译"。由于各种语言文化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外国文学翻译中,反翻译对实现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通过对外国文学翻译中的反翻译进行探析,希望对促进外国文学翻译的发展做出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任何语言形式都有触发大规模的认知构建活动的潜能,认知过程中伴随着形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相互作用,二者密不可分。而视觉化是一种语言表达(概念思维)中的关键成分触发相关场景(形象思维)的认知过程。了解和认识这一认知过程将有利于实现创造性翻译,摆脱语言形式的束缚。而诗歌的形象在所有文学作品中最强,翻译诗歌时掌握视觉化的技巧必不可少。本文以诗歌翻译来浅析视觉化在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由于儿童文学翻译缺乏充分的理论指导,其翻译质量不容乐观.目的论是功能主义翻译学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功能主义和社会文化因素,将翻译视为人类有目的的行动.作者简要介绍了儿童文学翻译特点及目的论基本意义,并分析了目的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以说明目的论是一种适合指导儿童文学翻译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文学翻译历来是翻译领域中争议较多的话题,相应理论与研究亦不胜枚举。然而,儿童文学翻译虽然是文学翻译的一种,但在文学研究中长期受到忽视。以交际翻译理论为着手点,对赵元任经典译作《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的谐音双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散文是一种介于诗歌和小说之间的文学形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借物言志、形散神聚”。散文的翻译,不仅要通畅地传达出原文的字面之义,还要充分再现原作的神韵和情境。文学文体学既重视分析语言所传达的主题意义,又注重文体所承载的文艺美学效果。文章运用文学文体学翻译理论评析、比较中国现代散文的翻译文本,通过详实的语篇分析以深化文学文体学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林译小说"是近代翻译文学的开始,为现代中国接受外国文学影响的真正开端."林译小说"开拓了中国文学的视野,发现了西方文学这个"新大陆",使中国文学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受到了震动.自此,中国文学通过借鉴、交流而自觉地加入到了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之中,启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儿童文学的翻译首先是针对儿童的,译者面临着既保持儿童童趣又要把它传递给另一文化的儿童读者的挑战。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包含有文化因素,译者应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来鉴赏和体会原作,与原作“文化对话”,充分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寻求最佳翻译策略,以求最大限度地向目标语儿童传递源语文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汉语新词语的翻译纳入实用翻译理论的框架内,用林克难、丁衡祁的“看译写”和“模仿-借用-创新”理论来研究汉语新词语的英译问题,对《新华新词语词典》及《辞书研究》新词新义专栏中部分新词的翻译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