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大粒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大粒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在LCD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和应用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分散聚合和种子聚合。并对其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分散聚合是一种能得到很好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新型聚合方法,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涂料工业、生物工程、化学工业等方面。大粒径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在许多领域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对分散聚合中的反应机理、粒径的控制以及稳定剂和分散介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简要介绍了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新  郭莹  周宏军  张杰海  王鑫 《广东化工》2022,49(4):111-114
本文综述了单分散亚微米级聚合物微球的自由基聚合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分散聚合、RAFT分散聚合、乳液聚合和无皂乳液聚合,讨论了溶剂、引发剂、单体、分散剂、乳化剂、搅拌和温度的选择及其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和单分散性的影响以及粒径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苯胺为模板分子,利用沉淀聚合法通过改变溶剂等条件制备了单分散苯胺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微球表面形貌幵测量微球尺寸,通过纳米粒度分析仪验证微球单分散性。经气相色谱表征,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苯胺最大静态吸附量为12.98 mg/g,具备对苯胺分子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分散聚合及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制备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凯  雷毅  贾利军  江璐霞 《化学世界》2002,43(7):378-381
分散聚合是一种新的聚合方法 ,反应开始前 ,单体、引发剂和分散剂均溶解在介质中 ,随着反应的进行 ,当聚合物链达到临界值时便会从介质中分离出来 ,并借助于分散剂稳定地悬浮在介质中。分散聚合方法已被应用于许多领域 ,如涂料工业、生物工程、医学、信息产业、化学工业等。介绍了分散聚合及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制备技术的进展 ,并对其聚合机理及聚合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数学方法进行设计,考察不同因素对微球粒径的影响,以制备出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主要考察的因素有: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以及离子浓度,同时对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粒径影响的排序为:温度,引发剂浓度,离子浓度,单体浓度,其中引发剂浓度与单体浓度的交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稳定剂,在乙醇-水反应介质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分别用电镜扫描和激光粒度仪表征了PS微球表面形貌、粒径及粒度分布,探讨了影响PS微球粒径及粒度分布的诸多因素。结果表明,AIBN用量(以单体质量计,下同)大于5.0%或PVP用量(以单体质量计,下同)小于2%时,PS粒子间有聚并现象;当St浓度为10%、AIBN用量为2.5%、PVP用量为5.5%、醇水质量比为90∶10、聚合温度为70℃时,制备的PS微球粒径为1.612μm、粒度分散系数为0.357,微球单分散性及球形度最佳。  相似文献   

9.
用分散聚合法,在乙醇/水介质中,以苯乙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制备了聚苯乙烯(PS)微球。探讨了制备条件对微球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条件下,可以制备粒径在1μm左右,粒径分布在1.04~1.08,表面光滑且互不粘连的单分散PS微球。  相似文献   

10.
交联型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莎  刘彦军 《塑料工业》2007,35(B06):112-114,123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醇为分散介质,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进行了苯乙烯(St)的分散聚合;讨论了引发剂、交联剂、分散剂、单体用量对聚合物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制备了交联型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实验表明:当交联剂质量分数达到单体质量分数的1%时,微球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单分散性。在聚合体系中引入抗坏血酸,使其与微量的氧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微球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11.
We synthesized a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 monomer possessing both carboxyl p-benzolxy-benzoate and carboxyl (s)-(-)-2-methylbutyl ester in its side chain. The liquid crystal and styrene monomers were utilized to form matrices of microspheres prepared by the disper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in deta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thermo-responses, or electro-optical responses in the microspheres. We demonstrat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the volume-averaged diameters of microspheres prepared by the disper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were of 1.5 or 45 μm, respectively, (2) the microspheres prepared showed liquid crystal abilities at the prescribed temperature, (3) the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toward the liquid crystal phase of the microspheres prepared by copolymerizing the liquid crystal and styrene monomers could b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tyrene monomer concentrations, and (4) the microspheres obtained remarkably exhibited electro-optical responses at the appointed voltage.  相似文献   

12.
以低相对分子质量生物可降解D,L-聚乳酸(D,L-PLA)二醇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原料、1,4-丁二醇(BD)为扩链剂及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悬浮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初步合成了一种新型聚氨酯微球(PUMS)。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BD的含量对微球表面形态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讨论了搅拌速率和PVP浓度对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粒度分析仪对微球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微球的平均粒径随搅拌速率和PVP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粒径分布变宽;当搅拌速率为400r/min,PVP质量分数为1.5%时。微球的平均粒径约47μm,粒径分布最窄。约在10~90μm;微球表面有孔,但随着BD含量的增加,微球表面变得相对粗糙,孔数减少,孔径减小,直至孔消失。  相似文献   

13.
在苯乙烯悬浮聚合中研究了分批加分散剂体系磷酸三钙(TCP)或 TCP 和聚乙烯醇(PVA)时的加入方式对瞬间液滴大小和分布的影响。考察了体系液滴分散和合一的特点。实验观察到分批加入分散剂体系时液滴大小分布的变化规律,呈由单峰分布过渡到双峰分布,最后又发展为单峰分布。这与分散剂体系一次加入相比,后者仅出现单峰分布逐渐过渡到双峰分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采用乙酰化试剂封闭漆酚的一个羟基后再与钛酸丁酯反应 ,然后将被乙酰化封闭的羟基还原出来后 ,与NiCl2 反应合成漆酚钛镍聚合物的方法和工艺条件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热分析系统等表征产物的结构特征 ;试验表明PUTN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和耐酸、碱、盐等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工业粒度ZA-5型氧化态和预还原态氨合成催化剂的还原性能,考察了还原温度、压力、空速、催化剂粒度、气体组成对还原速率和还原后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提出了ZA-5催化剂的还原粒度效应及其工业还原过程中优化条件的基本原则.研究结果对于指导ZA-5催化剂的工业还原及其优化有直接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金属离子印迹的原理、发展现状等进行了概述,尤其对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中的种子乳液溶胀聚合、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W/O/W多相乳液聚合等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用区域烧结在1 d内可完成高温气体清洁用1.5 m陶瓷过滤管的制备过程,区域烧结的优势是缩短研究和开发周期.目前,经过认真设计,已经完成区域烧结设备.多孔陶瓷件比致密陶瓷件更容易烧结成型,原因是多孔陶瓷在区域烧结期间可免除其收缩和变形.  相似文献   

18.
罗川南  杨勇 《化工科技》2002,10(5):44-48
简要介绍了聚合物间相容性的预测及表征方法及在高分子合金分离膜中的应用。聚合物形成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的预测能够通过聚合物间溶度参数或混合焓变来实现。可以用目视法或溶液粘度法方便地表征合金膜铸膜液内聚合物相容性,高分子合金致密膜中聚合物相容性则可以通过合金膜的光学透明度、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表征,也可以通过测量聚合物合金体系Tg的方法来测量。另外相容性也可以通过滤谱学方法加以辅助说明。以上预测和表征方法都与合金膜具体实例联系,表明这些方法在合金膜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丙烯酸酯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丙烯酸乙酯为软单体、苯乙烯为硬单体 ,二乙烯基苯或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先以两步法合成软单体聚合物网络 ,随后加入硬单体溶胀并聚合。研究了软硬单体配比、交联剂和聚合条件对乳液聚合稳定性、放置稳定性和转化率等的影响 ,测定了互穿聚合物网络的 Tg和形态结构、加工和性能。结果表明 ,这种互穿聚合物网络为可以反复可塑加工、并具较高力学性能新型热塑性弹性体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4种粒径分别为75nm、135nm、340nm和477nm的单分散乳液。研究了上述单分散乳液以及它们的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并与合成的多分散乳液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多分散的聚合物乳液,当大粒子的质量分数为80%时,聚合物粒子的堆砌密度最大,固体含量最高,乳液粘度最小;多分散乳液中每一种乳胶粒的实际尺寸变化对这一最小粘度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