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城市空气污染现状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方法以某市为研究区域,市城区以及邻县的大气颗粒物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采暖季、风沙季、非采暖季每个季度连续6天对TSP、PM小PM2.5,样品进行有效同步采集,对该市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该市空气大气颗粒物污染以PM2.5,的污染最为严重,PM2.5,最大超标倍数为3.6倍.结论该市大气颗粒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特征为采暖李质量浓度〉风沙季质量浓度〉非采暖季质量浓度,TSP、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与风速呈现负相关性,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与湿度呈现正相关性,TSP质量浓度与湿度呈现负相关性,能见度与三个粒径的颗粒物浓度均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清扫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办公室进行干扫、湿扫和通风干扫等实验,分析清扫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扫、湿扫和通风干扫实验组中PM10的质量浓度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6 527.9,305.5,3 804.8μg/m3,对应的PM2.5的质量浓度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391.5,155.3,286.3μg/m3;湿扫和通风干扫可以明显降低室内空气中各颗粒物浓度的增加和各颗粒物在空中的停留时间;干扫后的各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明显大于湿扫和通风干扫。为了维护室内空气质量及清扫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尽可能地在通风状态下进行湿扫。  相似文献   

3.
采用TSI 8520 DUSTTRAK Aerosol Monitor和TSI 8554 Q-TRAK IAQ Monitor即时采集部分区域环境大气中PM10、PM2.5、PM1.0质量浓度和CO2、CO体积含量,并对颗粒物粒度分布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上海市各区域的空气质量.结果表明,环境气溶胶PM10中PM2.5质量百分比为87.28%~96.82%,公交车和主要道路旁的微细颗粒物污染严重.微细颗粒是SRAS病毒的载体,减少SRAS交叉感染首要任务是应提高公众场合针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净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市某住宅建筑室内外PM10、PM2.5、PM1的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了最小通风量(外门窗关闭)条件下3种天气时颗粒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关性,分析了颗粒物浓度与环境温湿度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测试期间,室内外空气中细颗粒(PM 2.5)占可吸入颗粒(PM 10)浓度比例分别达65%和87%以上;无明显室内源时,I/O比值小于1且随粒径减小而减小;室内外颗粒浓度相关性与粒径大小有关系,PM1、PM2.5的浓度相关性大于PM10.研究还表明,颗粒物浓度的关联性与天气状况有关系,多云、雨天和阴天时浓度关联性有显著差别;颗粒物的浓度受到室内外温湿度的影响,且受天气状况影响而呈现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在空调扫风情况下,会引起室内微小颗粒物的二次悬浮,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以及人类身体健康。在室内空调扫风情况下,通过CFD模拟研究地面颗粒物的具体运动轨迹,探究产生二次悬浮的原因,使用Fluent软件对室内地面颗粒物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室内空调扫风情况下颗粒物的二次悬浮主要是由于在扫风的情况下,空气中产生了速度场和大量的涡,这些速度场以及涡的出现会引起微小颗粒物的二次悬浮,颗粒物会在各方面综合作用下跟随流场运动并产生逸散行为。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市不同梯度大气颗粒物碳组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石家庄市大气颗粒物中碳组分浓度水平与梯度变化,于2013年7月采集了石家庄市不同梯度大气颗粒物PM2.5,PM10和TSP样品,采用重量法测定颗粒物浓度,采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颗粒物中的EC(元素碳)和OC(有机碳)的浓度,并采用相关分析及丰度分析探讨石家庄市不同梯度碳气溶胶污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气颗粒物中EC和OC主要存在于细颗粒物中,不同梯度颗粒物中OC和EC相关性较好,说明OC与EC的来源相似;不同梯度的ρ(OC)/ρ(EC)大部分超过2.0,表明石家庄市空气中存在一定的二次污染.从颗粒物中8个碳组分丰度初步判断石家庄市颗粒物中碳组分的主要来源是燃煤、汽车尾气及道路扬尘.  相似文献   

7.
选取全国31个城市,对空气中细颗粒物(PM 2.5)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处理自变量之间存在的共线性,选用主成分回归。确定主成分的个数,将原自变量的主成分代替原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出造成空气中细颗粒物(PM 2.5)浓度上升的因素分为两方面,直接因素中二氧化氮浓度和间接因素中汽车数量。  相似文献   

8.
在稳定污染源条件下测试了不同风量时空气净化器进出风口处和试验舱内的颗粒物浓度,分析了净化器的一次净化效率和室内颗粒物的浓度衰减过程.结果表明,净化器低档和高档风量时PM2.5净化效率分别为55.1%和59.4%,PM10净化效率分别为57.2%和61.2%,高档风量的一次净化效率比低档风量的一次净化效率约高4%;测得的净化效率与室内颗粒物浓度拟合曲线推算得到的一次净化效率吻合较好;由颗粒物发生量和净化效率导出的颗粒物浓度衰减方程,与由室内颗粒物浓度拟合得到的浓度衰减方程均能准确反映净化过程中室内颗粒物浓度的指数衰减特征;净化器适用面积不仅取决于净化性能,还与初始浓度、单位面积污染物释放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焦作市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元素组成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作市城区与郊区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进行了研究,城区和郊区空气中PM10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31±68)μg/m3和(320±106)μg/m3,PM10质量浓度表现出一定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城区空气中PM10质量浓度高于郊区,冬季PM10质量浓度高于其他季节.采用ICP-MS对PM10中的Fe,Zn,Pb,As,Mn,Cu,Cd,Se,Ni,Cr和Co质量浓度进行分析,也表现出一定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元素组成以地壳元素为主(如Fe和Mn).采用相关矩阵和富集因子法对PM10中元素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Mn,Ni,Co和Cr主要受自然因素控制,如土壤;As,Cd,Pb,Se,Cu和Zn主要受人为因素控制,如燃煤和交通尾气排放等.  相似文献   

10.
以银川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对银川市环境空气中PM_(10)和PM2.5质量浓度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冬季燃煤采暖锅炉排放源的影响,PM_(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在采暖期远高于非采暖期;PM_(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月份、区域变化特征;PM_(10)和PM2.5的逐日变化趋势较一致;全市PM2.5与PM_(10)的比值为47.3%,小于50%,表明银川市细颗粒物污染程度较轻,但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1.
利用AMA254测汞仪分析了淮南市大气颗粒物中的汞含量,分析其分布的季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气PM10和PM2.5颗粒物中汞的质量浓度季节变化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体积浓度变化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相关性分析中表明,大气中颗粒态汞主要富集在PM2.5中。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TSP,PM10,PM2.5污染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石家庄市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于2013年2月采集TSP,PM10,PM2.5样品,用重量法分析其质量浓度,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来衡量,石家庄市冬季大气颗粒物TSP,PM10和PM2.5的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57.9%,82.9%和81.6%;超标倍数分别为1.28,1.86和2.24倍,超标情况严重;TSP与PM10和PM10与PM2.5相关系数分别为0.748 9和0.760 4,相关性较好;ρ(PM10)/ρ (TSP)平均值为0.74,ρ(PM2.5)/ρ(PM10)平均值为0.61,表明PM10和PM2.5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太原市大气中SO2、NO2和PM10日均浓度值,评价了太原市的大气污染状况,并对监测站点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显示:太原市大气中SO2、NO2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0.105mg/m3、9.060mg/m3和0.197mg/m3,接近或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均值三级标准。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太原市大气中SO2、N02和PM10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分布特征了利用物元分析法对原有的监测站点进行了优化后显示,现有的8个监测站点优化为5个后,仍能准确的反应太原市的大气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采暖季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收集北京市35个自动空气监测站点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上半月6种大气污染物的小时浓度均值,分析了其时间变化规律,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北京市采暖期间CO、NO2、SO2、O3、PM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62 mg/m3、64.05μg/m3、50.52μg/m3、26.39μg/m3、118.61μg/m3和126.05μg/m3,其中:NO2的月均质量浓度变化较小;SO2和颗粒物的最高月均质量浓度都出现在2月;CO月均质量浓度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O3月均质量浓度则逐步上升. PM2.5、PM10、NO2和SO2的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呈双峰双谷型.对照点及区域点的O3质量浓度最高,其他种类污染物最高质量浓度出现在交通控制点.北京市大气污染物除O3外都呈现出南部质量浓度较高、向北部逐步递减的特点,O3在城区的质量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5.
Sonication as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much interest since the1980’s[1].Two major areas of interest were the direct applicationof ultrasonic energy to destroy refractory compounds inwater and wastewater[2-4],and the extraction of haz-ardous compounds from sediments,soil or solu-tions[5-7].In general,the effects of direct ultrasonicirradiation were studied in solid-free water,which wasimpractical since most water and wastewater containedparticulates that were expen…  相似文献   

16.
依据汉中市环保局自动监测系统对汉中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汉中市区大气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并以2008-2009年的监测数据为例给出了汉中市区3个监测点监测的PM10和含S型气溶胶粒子质量平均浓度的月分布曲线,结果显示:市区中心PM10月平均质量浓度最大,离市区中心越远,PM10月平均质量浓度越小;一年当中汉中市区的大气环境质量1月和12月最差,6—8月最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针-孔式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处理室内空气,研究了能量密度、电源极性、电极间距等对微生物和颗粒物去除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微生物和颗粒物去除的机制.结果表明: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对室内空气中不同粒径的微生物(0.65~2.1μm、>2.1μm)和粗颗粒物(TSP和PM10)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细颗粒物(PM2.5)去除效果不明显.对于颗粒物的去除,负直流电晕放电优于正直流放电;对于微生物的去除,正电流电晕放电优于负直流放电;放电等离子体去除真菌的效果优于去除细菌的效果.正、负直流电晕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组成不同和微生物耐等离子体氧化能力差异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相同条件下,电晕放电装置对颗粒物的去除率低于其对微生物的去除率,这与微生物粒子既能在放电电场中被捕集去除,也能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被灭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城市交通承载力的大小影响城市发展的速度与生活环境.构建了由路网资源、燃油供给和大气环境模块组成的基于"在驶量承载力"的城市交通承载力宏观定量模型,并选择武汉市城区作为案例.研究得到2009年武汉市城区交通承载力为40.7万辆,NOx容量是制约武汉市未来交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