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波变换克服了传统傅立叶变换的缺点,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能,从而使得小波理论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实验证明,经过小波变换编解码的图像在实现较高压缩率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较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小波变换克服了传统傅立叶变换的缺点,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能,从而使得小波理论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实验证明,经过小波变换编解码的图像在实现较高压缩率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较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将IHS变换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适用于多光谱图像和高分辨率图像的融合.算法首先对多光谱图像进行IHS变换,之后利用变换后得到的强度分量和高分辨图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的特点,在小波变换域进行图像融合,得到了同时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信息的融合图像.实验对比数据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融合图像优于传统的IHS变换法和传统小波变换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波和傅立叶变换在图像变化检测上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波分析和傅立叶分析被广泛地应用于图像处理的各个领域,它们也能被应用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对两个时相多光谱影像的各波段或各主成分进行小波变换或傅立叶变换,然后对变换后得到的系数求差,最后对差值进行小波逆变换或傅立叶逆变换,得到的结果图像中,那些有变化地区的亮度会比没有变化地区的亮度高出很多。文中,分别利用小波变换和傅立叶变换两种方法对相同的两时相多光谱影像进行变化检测,发现小波变换结果好于傅立叶变换。  相似文献   

5.
小波变换在医学图像边缘增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波变换是在傅立叶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尺度参数和定位参数将时域和频域联系起来,通过伸缩和平移等运动对信号或图像数据进行多尺度的细化分析,其应用领域很广。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边缘增强的方法,通过对小波变换产生的高低频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再进行图像重构,最后将生成的各个图像进行融合以实现图像边缘增强。使用Visual C++6.0完成编程实验,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的边缘增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手写签名鉴别技术作为生物特征安全认证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手写签名鉴别的正确性,提出一种基于三层小波变换和CPN神经网络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手写签名样本图像采取滤波去噪、二值化、细化、归一化等预处理措施,然后使用离散DB3小波分解提取高通系数矩阵处理后作为样本特征进行提取,而后采用CPN神经网络分类器对4680个训练样本进行每样本7500次训练,最后使用训练完毕的分类器对待鉴别样本进行分类鉴别。在由36个鉴别实验组组成的实验数据集上,样本识别正确率达到了93.48%。通过多种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签名特征提取全面、分类识别效果明显优于线性分类器。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频谱脸和Fisherface的人脸识别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凌  王宏 《计算机仿真》2006,23(7):187-190
频谱脸方法主要是采用二维小波变换和傅立叶变换。因为人脸图像的低频部分对人脸的表情变化是不敏感的,所以对人脸图像使用二维小波变换,提取人脸图像的低频部分。再对人脸图像的低频部分使用傅立叶变换,从而获得原人像的一个低维空间的表达。但是频谱脸特征维数仍然较高,所以在频谱脸法的基础上继续提取人脸频谱图像的Fisherface特征,降低特征的维数,提高识别效率。利用ORL人脸库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系统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Gabor的ICA变换和Fisher变换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abor特征的ICA变换和Fisher变换的改进人脸识别方法。算法首先利用Gabor小波可以良好的表达人脸局部纹理特征这一优点,为了进一步提高识别率,通过Fisher和ICA变换分别对Gabor小波系数抽取基于数据不同统计的特征,再结合支持向量机进行模糊分类。通过实验数据说明改进人脸识别方法可达到较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波变换克服了传统傅立叶变换的缺点,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能,从而使得小波理论在图像处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首先对图像进行小波塔式分解,然后依据小波系数的统计特性和分布特点,对不同的子图像块采用不同的量化、编码方法,并且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实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可以在保证重构图像质量良好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压缩比。  相似文献   

10.
李兰  刘洋 《计算机科学》2015,42(2):306-310
传统的图像检索方法均是基于图像的局部特征的,忽略了图像整体特征。针对此问题,深入分析图像的整体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特征和整体特征的混合方法来提取图像的内容。首先,采用平稳小波变换方法提取图像的水平、垂直和对角线的图像整体信息;其次,应用每个子矩阵的灰度共生矩阵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根据局部特征和整体特征的联合特征描述,应用多模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图像进行检索,并且其关联规则的主要决定参数为欧几里得距离。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基于内容的小波变换多模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图像检索方法相对于已有方案有较大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的三维图像频域显示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的频域体绘制算法(FWVR)进行三维图像重构。算法首先完成三维体数据的傅里叶变换和切平面提取,然后在频域中完成小波的多分辨率分解,并在不同分辨级上进行小波系数重建,最后做傅里叶逆变换,以得到观察平面上希望得到的体绘制图像。算法是基于CT成像和小波变换的原理,时间复杂度由视平面上的二维傅里叶逆变换决定,即O(N2logN)。应用此方法对128的医学体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有效,采用伪彩色后的绘制效果3与光线投射法绘制效果基本相同,而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Gabor小波变换的人脸表情特征提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叶敬福  詹永照 《计算机工程》2005,31(15):172-174
提出了一种基于Gabor小波变换的人脸表情特征提取算法。针对包含表情信息的静态灰度图像,首先对其预处理,然后对表情子区域执行Gabor小波变换,提取表情特征矢量,进而构建表情弹性图。最后分析比较了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不同测试者做出6种基本表情时所提取的表情特征,结果表明Gabor小波变换能够有效地提取与表情变化有关的特征,并能有效地屏蔽光照变化及个人特征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用小波变换和混沌理论对复杂系统状态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应用小波变换对系统的特征参数序列进行分解,得到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然后,对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做进一步分析,以确认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都存在混沌特性.再应用混沌理论分别建立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的预测模型,对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进行预测.最后,应用小波理论对混沌模型预测的结果予以重构,实现对系统特征参数序列的预测.实例研究表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有效地应用于复杂系统的状态预测和故障趋势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小波变换的尺度自适应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尺度自适应选择的概念,指出应该根据信号的不同而自适应地选择分解尺度。提出了3种选择准则,即距离准则、能量准则和相关系数准则。根据每一准则可以确定一个适应度函数,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分解尺度进行选择搜索,同时利用适应度函数评价不同尺度的分解效果,由此实现了尺度的自适应选择。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尺度自适应选择对于提高小波分析的效果是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波包变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手写体金融汉字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汉字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包分解,利用基于子图像能量方差的准则选择适当的部分分解树;然后将得到的子图像划分成多个局部窗口,计算局部窗口的能量值组成特征向量;再通过主成分分析(PCA)选择分类能力最强的一组特征,降低特征空间的维数;最后,将特征向量送入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6.
滚动轴承失效是机车牵引传动系统的主要故障源之一。为了有效诊断滚动轴承故障,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及AR模型参数的机车滚动轴承特征提取方法,以提取能准确反映滚动轴承运行状态的特征信息。首先,通过小波变换对滚动轴承运行时产生的非平稳振动信号进行分解重构,得到不同尺度下的重构信号;然后对重构信号建立AR模型,提取AR模型的自回归参数作为表征滚动轴承运行状态的特征;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提取的特征进行故障分类与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机车滚动轴承故障得到了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17.
Unlike external attacks, insider threats arise from legitimate users who belong to the organization. These individuals may be a potential threat for hostile behavior depending on their motives. For insider detection, many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learn and prevent known scenarios, but because malicious behavior has similar patterns to normal behavior, in reality, these systems can be evaded. Furthermore, because insider threats share a feature space similar to normal behavior, identifying them by detecting anomalies has limitations. This study proposes an improved anomaly detection methodology for insider threats that occur in cybersecurity in which a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classify normal vs. malicious users. The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easily discovers new patterns or decomposes synthesized data, making it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shared characteristics. To verify the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which normal users and malicious users were classified based on insider threat scenarios provided i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s 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CERT) datase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with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ation reduced the false-positive rate by 82% to 98% compared to the case with no wavelet applied. Thu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has high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to similar feature spaces.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变换的乳腺肿瘤B超图像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波变换的原理对正常乳腺B超图像和病变乳腺B超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对图像进行小波去噪处理,再对图像进行小波特征提取。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图像的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正常的乳腺B超图像和发生病变的B超图像之间的区别,从而判断哪些图像发生病变。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医生凭经验判断有更高的准确率。结论: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将图像分解、去噪并提取出来的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将两类图像区分开来,医生根据量化特征参数进行诊断,提高乳腺肿瘤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对捕获的运动数据进行编辑处理 ,是生成新的复杂人体动画和提高运动捕获数据重用性的关键 ,但目前大多数运动编辑技术不具备对运动进行高层控制处理的能力 ,为此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运动编辑新算法 ,即将小波变换引入运动编辑 ,并对运动信号进行多分辨率分析 ,从而实现了运动特征增强、运动融合及运动特征提取与综合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非常适合对运动特征进行处理 ,由于其能够在高层次上对运动进行有效的编辑 ,因而提高了动画师的工作效率 .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图像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图像的编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求高的压缩比,还要求有许多新的功能,如渐进编解码、从有损压缩到无损压缩等。小波编码较好地实现了这一思想,从小波滤波器的多相位矩阵出发.利用因子分解方法,实现了小波变换由传统卷积模式转变到提升体制,克服了第一代小波变换所带来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整数到整数小波变换,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予以实现,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