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膳食多酚大量并广泛地存在于水果、蔬菜及各种植物性加工食品中,起到预防疾病和维持人体健康的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完全了解.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关于膳食多酚功能研究的现状,提出从营养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高度去研究膳食多酚对正常细胞的保护作用,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为膳食多酚在食品及功能食品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开创性地建立基于基因组学的食品营养功能评价体系以及食品科学、基因组学、细胞信号通道等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2.
营养基因组学是高通量基因组技术在日粮营养素与基因组互作及其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应用.随着人类和模式动物基因组的阐明以及近年有关技术的进展,同时进行生物样品中DNA,mRNA和表达的蛋白质分析,确定基因的多样性已成为可能.它将加速认识营养如何影响代谢途径和机体稳态控制,发现与营养有关疾病早期调节失控与基因型的关系.应用营养基因组学建立评价营养素利用效率的标识和方法,可为公众健康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利用营养基因组学技术能够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和开拓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在舞蹈训练中,舞者既需要拥有优美的体形和扎实的基本功,也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态,促进运动训练与膳食营养的均衡,从而保障能完美诠释舞蹈动作.因此,了解膳食营养知识、提升饮食健康水平成为舞者在舞蹈训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魏玉秋和戚林编著、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12月出版的《营养与膳食》一书,结合营养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健康食堂”理念逐步普及,人们愈发重视食堂饮食营养搭配及膳食平衡。健康食堂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方面,健康食堂主要是指为就餐者提供营养平衡及合理膳食的场所,更加关注膳食合理搭配,强化对就餐者的营养教育,创造健康就餐环境,利用饮食达到调控慢性病的目的;另一方面,健康食堂在确保饮食安全的前提下,向就餐者提供符合健康需求的饮食,加强食堂工作人员健康教育,转变人们传统的膳食观念,提高就餐者的营养搭配和健康膳食选择能力,从而促进个人健康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与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密切。营养问题事关国民健康素质和国家综合国力,合理营养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重要保证。人民健康状况是衡量国家小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面重视健康意识,全面推进营养政策,全面加强营养教育,全面理解平衡膳食,全面开展并落实大众化的膳食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6.
营养和膳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是提高和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合理营养、科学膳食是健康的基础。提升营养膳食科学性是全面贯彻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落实《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重要内容,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提升营养膳食科学性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够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膳食对居民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维持健康的基础。目前,我国仍存在营养调控不足、膳食结构失衡、健康产品缺乏等问题,与膳食相关慢性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作者将从居民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功能食品的监管政策和功能食品对营养健康的调控作用3个方面对我国功能食品与膳食健康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了我国功能食品产业的现存问题以及营养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浅析大学生膳食与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义通过分析大学生营养现状及其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提出多种合理的膳食平衡的方法,强调应当对大学生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引导其改进营养观念和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9.
国民营养健康状况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地区人口身体素质的风向标。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膳食模式向"富裕型"转变,经济发达地区营养过剩性疾病高发。分析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现状,指出我国居民在营养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不平衡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1982年、1992年、2002年我国居民营养健康调查结果,分析了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及原因,指出解决目前我国膳食营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为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是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大数据技术在膳食营养健康中的应用主要是结合营养学、医学等相关学科,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分析数据,再根据个人生理指标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VOSviewer,对近10年大数据与膳食营养健康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年度发文量和关键词分析。总结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膳食营养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最后,对大数据在膳食营养健康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做出了展望,以期为大数据技术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膳食,营养与癌症预防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癌症发生的绝大部分原因是环境因素,因此可以预防。环境因素中除吸烟外主要是膳食和营养因素。膳食脂肪过多引起肥胖,是多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乳腺癌与其无明显相关)。科学家们认为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是具体研究不同类脂肪酸的作用。关于膳食抗氧化剂对癌症的保护作用,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均不理想,人们寄希望于维生素E和硒。总之在膳食、营养与癌症的关系中,只有蔬菜和水果的保护作用最具有说服力。国际营养学界对膳食指南认识上的方向性转变是:从以营养素为基础的膳食指南转向以食物为基础的膳食指南。并提出了预防癌症的膳食指南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奕  冯适  王孝忠  陈新平 《食品科学》2022,43(11):311-319
全球不合理食物系统导致的营养健康问题十分突出且广受关注,但缺乏系统评价。基于此,本文系统对比总结膳食营养与健康效应评价法及其反映的国内外居民膳食营养和健康效应,提出转变饮食模式、提高生产技术和采取政策干预行动是改善人体营养健康的关键,以期为膳食营养与健康效应的系统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4.
《餐饮世界》2022,(5):19-19
膳食指南是健康教育和公共政策的基础性文件,是国家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2022年4月26日上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会在京举行。自1989年首次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来,我国已先后于1997年、2007年、2016年进行了三次修订并发布,在不同时期对指导居民通过平衡膳食改变营养健康状况、预防慢性病、增强健康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关心下,中国营养学会组织近百位专家对膳食指南再次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5.
吴大真 《美食》2007,(3):42-42
维护人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但是,我们自己是否做得很好?我们每天所吃的膳食质量如何?营养好不好?能否维持健康?让我们来测试一下,看看我们每天的膳食是否合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的迅猛发展,营养基因组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营养学研究的热点.营养基因组学主要研究营养素和植物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基因的转录、翻译表达以及代谢机制,是将高通量组学技术用于食物营养素与基因组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其应用范围包括营养素作用的分子机制、营养素的人体需求量、个体食谱的制定以及动物生产等.本文重点介绍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5月17--23日是第6届全民营养周,5月20日是第31个“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口号是“健康中国,营养先行”“合理膳食、全民营养新时代”;传播主题为“合理膳食、免疫基石”。各地纷纷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和促进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营养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8.
膳食纤维的保健功能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膳食纤维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素。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正确认识膳食纤维的概念、分类、食物来源及摄入量,深入理解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相关的饮食营养知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膳食纤维包括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复杂的聚合物木质素,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可以减少胃肠道慢性发病率,该营养物质在食品加工领域和临床研究领域都被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及分类,并综述了膳食纤维对人体胃肠道的影响,膳食纤维对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及膳食纤维对肠道疾病的影响机制,以为之后膳食纤维在胃肠道营养健康方面的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营养学教育旨在通过传播营养知识、膳食营养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营养意识,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促进身体体质的健康发展.将营养学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运动营养认知,提高运动科学性,而且有利于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由王素青和朱俊勇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营养学》一书,立足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