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异构无线网络的网络选择问题中,除了考虑多属性的网络参数外,还需考虑无线信道的时变性特征。针对这两个考虑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标度的新的动态网络选择算法,可将多属性判决的网络选择问题近似转化为一个低维的拟合构图,并能反映不同时刻同个网络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负载的情况下,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地选择出适合于移动终端当前业务的网络,并能在低维坐标系中直观地观察网络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波网络对数据流进行压缩,从而建立新的数据流概要结构,它的规模比原始数据流的规模要小很多,用其来保存原始数据流的主要特征,进行偶合特征提取分析,获取反应数据流变化趋势的相似度,研究其相关性;对k-means 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改进的聚类方法CCK-Stream(coincidence characteristic K-means).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其数据压缩比高,CCK-Stream聚类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聚类质量较好,而且在存储空间性能上表现较佳,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脑功能超网络已成功应用于脑疾病的诊断。在之前的研究中,集中通过改变超边的方法来改善超网络的构建,忽略了不同尺度的节点定义对脑功能超网络拓扑的影响。考虑到该问题,提出了基于不同尺度的脑区划分来进行脑功能超网络的创建,从而分析其对脑功能超网络拓扑和分类性能的影响。具体来说,首先,基于自动解剖标记模板,利用聚类算法和随机动态种子点的方法对大脑进行细分割;其次,基于每种节点规模下所得的平均时间序列,利用LASSO方法分别进行脑功能超网络的构建;接着分别提取功能超网络的多组局部特征(节点度、最短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并利用非参数检验和基于相关的方法选取每种节点规模下的差异特征;最后,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分类模型。分类结果显示,随着节点规模的增大,所构建的脑功能超网络分类准确率增高,在节点尺度1 501下,准确率高达95.45%。同时,多尺度融合的分类准确率优于任一尺度下的分类准确率,这表明不同尺度的节点定义会影响脑功能超网络的拓扑,在未来的脑功能超网络研究中,除了关注超边的构建方法外,应更加关注大脑划分方案的选择,而且多种基于大脑划分的尺度融合特征可以补充更多的分类信息,提高抑郁症与正常人的分... 相似文献
4.
高慧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21,(14):15-17
由于网络舆情多维动态实际分类中,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误差,比值比(odds ratio,OR值)较小,为此提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多维动态分类研究.通过对网络舆情概念、网络舆情特点等进行分析,构建网络舆情多维动态分类指标体系、基于大数据的事件类型多维度指标聚类分析、网络舆情数据分类判别,提出一种全新的分类方法.通...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功能核磁共振(fMRI)重构的脑网络状态观测矩阵维数过高且无特征表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谱特征嵌入(Spectral Embedding)的降维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样本间相似性度量并构造拉普拉斯矩阵;然后对拉普拉斯矩阵进行特征分解,选取前两个主要的特征向量构建2维特征向量空间以达到数据集由高维向低维映射(降维)的目的。应用该方法对脑网络状态观测矩阵进行降维并可视化在二维空间平面,通过量化类别有效性指标对可视化结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主成分分析(PCA)、局部线性嵌入(LLE)、等距映射(Isomap)等降维算法相比,使用该方法得到的脑网络状态观测矩阵低维空间的映射点有明显的类别意义表现,且在类别有效性指标上与多维尺度分析(MDS)和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t-SNE)降维算法相比,同一类样本间平均距离Di指数分别降低了87.1%和65.2%,不同类样本间平均距离Do指数分别提高了351.3%和25.5%;在多个样本上的降维可视化结果均有一定的规律性体现,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基于fMRI-BOLD信号的脑功能网络重要脑区时变特征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脑网络Rich-club时空观测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样本所有时间采样点的Rich-club集合相似性进行聚类,从而将脑功能网络的空间与时间融合在一起,并构建脑网络中动态Rich-club重要性评价模型,定量地描述脑网络中Rich-club集合在时间以及空间两个维度的综合重要程度,从而为脑功能网络重要脑区的动态特征观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也为分析健康人与自闭症患者之间的脑区重要性差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超网络上提取局部脑区指标作为特征,忽视了全局的拓扑信息,继而影响网络拓扑的评估,降低分类器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脑功能超网络的多特征融合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抑郁症数据集上构建超网络,其次将局部脑区特征和子图特征进行融合。最后采用基于多核的SVM分类器进行分类。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选取28例正常被试和3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分类准确率,平均可达91.60%。获得的异常区域包括左侧舌回、左侧尾状核、左侧丘脑等重要的抑郁症病发区域。故而该基于脑功能超网络的多特征融合分类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分类正常人和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8.
方言的差异性在语音层面上反映在时间序列结构的不同。传统的语音建模方法只能建立稳定的时间序列结构,而方言语音是典型的动态时变时间序列结构。为了更好地提取方言时间序列结构,文中采用动态贝叶斯网路(DBN)进行建模分析,并对DBN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这种结构与常用于语音识别中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揭示多个时间片内的节点之间的影响。文中探索了不同结构和参数对识别效果的影响。文中的研究表明动态贝叶斯网络对汉语方言的识别比传统方法要好,识别率达到了98.9%。 相似文献
9.
目的 脑功能网络的提取在脑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先验信息的脑功能网络提取方法。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先验信息得到初始的目标和背景种子点,然后基于图论将整个脑图像构建图,最后利用半监督聚类技术提取脑功能网络。基于不同信噪比的模拟数据,本文对提出方法、基于种子点的方法、独立成分分析方法、以及两种聚类方法(归一化最小化割和K均值方法)进行比较。基于真实脑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数据,本文使用提出方法对默认模式网络进行提取。结果 基于模拟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相对于传统的方法可以得到更为准确且鲁棒的脑功能网络。基于静息态功能核磁共振数据得到的默认模式网络在一些重要脑区具有高的稳定性,且不同地点采集数据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 提出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脑功能网络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表征和刻画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活动时各个电极通道的状态变化,通过利用复杂网络同步稳定理论以及精分工作记忆实验范式对EEG信号进行分析。从复杂网络角度出发构建脑功能网络,并利用特征谱比值法分析脑网络及其同步性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对比实验表明精分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同步能力具有很大差异且差异主要源于对应脑网络的一个局部化区域S的不同,并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此区域对脑网络同步影响的有效性。脑网络同步稳定区域S的发现对研究神经精神性疾病下脑网络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脑功能网络的构建受到特定大脑图谱对兴趣点描述准确度及覆盖度的限制,提出了基于认知任务信息和神经影像数据的脑功能网络构建方法。首先计算fMRI体素对于认知任务的敏感度,然后在此基础上选取兼顾分布均衡和去中心化的大脑兴趣点,从而构建任务驱动的脑功能网络。实验通过在人脸情绪识别认知任务相关的梭状回构造任务驱动的脑功能网络,其度中心性、聚类系数、全局效率、局部效率这四个复杂网络指标均优于典型大脑图谱梭状回中兴趣点构成的网络。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大脑兴趣点具有更强的整合性,更适合用于表征特定认知任务下的脑功能网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的大脑功能分区比传统的大脑结构分区(如AAL分区、Brodmann分区等)在功能网络构建中功能一致性更高。但现阶段对于大脑功能模块的划分较粗糙,需要更精细准确的脑功能分区,明确宏观尺度的基本功能单元。为能使脑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对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脑功能分区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应用,本文对其进行系统综述。方法 从rs-fMRI数据与大脑功能网络的关系出发,理清脑功能区分割的一般思路,对近几年来脑功能分区算法中出现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对原有方法的改进做了较全面的阐述;最后总结该领域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结果 根据脑区情况,将脑功能分区分为全脑功能分区和局部脑功能分区,并分别阐释这两方面的优势与应用。同时,将脑功能分区算法归纳为基于数据驱动和基于模型驱动两大类,并展示了各类分区算法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难点和挑战。结论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脑功能分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距离研究人脑机制,应用于脑部疾病的预防和诊断以及启示类脑科学的发展,还需要对脑功能分区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完善。后续研究中可将传统的分区算法和先验知识、空间领域信息、空间约束、稀疏编码、特征选择和采样学习等思想结合起来,形成融合性的脑功能分区算法,致力于更为细致准确的大脑功能分区和脑功能网络构建,解析脑的高级功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生物信息网络中对复杂和大规模的数据集进行挖掘时所出现的算法挖掘精度低、运行速度慢、内存占用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映射的生物信息网络多维数据挖掘算法.该算法结合网络数据集之间的关联映射关系,从而确定网络数据集的关联规则,并引入挖掘因子和相对误差来提高算法的挖掘精度;根据多维子空间中数据集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子空间区分以及子空间内数据集区分,从而实现对不同数据集的有效挖掘.在实验中,对不同数据集数量下的算法内存占用情况、算法挖掘精度、算法运行时间进行仿真,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基于关联规则映射的挖掘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挖掘精度,在减少内存占用和提升计算速度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交通流模型的强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了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的交通流模型参数辨识算法.该算法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的特性,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解析模型.严格的理论推导证明了这种参数辨识方案的收敛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网络地址翻译器转发的混合流与P2P数据流呈现相似的流量外部特征。实际测试结果显示,如果数据捕获点位于网络地址翻译器之后,当前P2P流量特征识别方法(TLI)因为没有对网络地址翻译器(NAT)转发混合流进行区分而将导致虚警和漏报情况。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基于流身份识别的P2P流量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分析IP标识时间序列完成对NAT转发混合流中源自不同设备数据流的身份识别,在此基础上采用流量特征检测P2P流量。以当前主要的P2P应用为例进行测试,结果说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NAT混合流中的P2P流量,较大幅度降低虚警率和漏报率。 相似文献
17.
人脑是自然界最复杂的系统之一,脑网络作为复杂网络理论在神经科学中的重要应用,为脑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步性作为影响网络性能的指标,对于复杂网络有着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同步性在脑网络中的表现,利用EEG动力学方程对120例酗酒病人的EEG信号进行复杂网络模型构造,根据所构造的模型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进行证明。并通过实验对正常人和酗酒者脑网络同步状态做出统计,给出了酗酒病人和正常人的脑网络同步差异,可以揭示酗酒疾病对于人脑在功能结构上的影响,对其他疾病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数据安全是系统安全的核心。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大了数据保护的难度,建立数据安全风险自动识别模型,对于数据安全保护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利用笛卡尔集建立一种形式化风险描述,为风险自动识别打下基础;根据数据流经的环境对风险进行过滤,确定不同环境下的数据安全风险集;为了提高风险筛选规则的适应性,利用粗糙集对安全事件进行规则学习,极大提高了风险识别的准确性,该模型为数据安全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