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CR脱硝技术及其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讨论了燃煤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低NOx燃烧技术和现有的主要烟气脱硝技术,并针对SCR烟气脱硝技术,从SCR工艺流程、装置布置、加氨系统和催化剂型式等方面探讨了新建燃煤电厂和旧电厂改造在应用该技术时需要考虑的技术要点以及影响NOx脱除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CR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脱硝技术,本文介绍了SCR技术的脱硝原理,分析了SCR技术的各系统构成,对电厂加装SCR脱硝装置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杜振  王志东  晏敏  江建平  朱跃 《中国电力》2018,51(2):133-136,155
对催化剂的实际运行性能进行掌控,是保证SCR脱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以某电厂新鲜催化剂及运行不同时间的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对催化剂理化特性、机械特性、微观结构进行测试,分析其对运行效果的影响,并对运行中催化剂的工艺特性和活性进行分析,以期通过运行中催化剂性能检测为脱硝催化剂的更换及加装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某燃煤电厂催化剂运行2年后,逃逸氨指标已接近保证值的上限,存在一定的运行风险。为保证脱硝机组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应积极开展催化剂运行后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李稼钡 《电工技术》2018,(11):126-127
阐述SCR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与原理,分析燃煤电厂SCR脱硝技术工艺选择,并就具体的应用案例加以论述,以期为相关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宁海电厂4号机组配套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对该脱硝系统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设备特点进行介绍。同时,根据2年多的运行实践,对SCR烟气脱硝系统运行状况、系统性能(包括催化剂寿命)及对锅炉运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运行结果表明,宁海电厂4号机组SCR烟气脱硝系统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有效地控制了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是目前烟气脱硝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其脱硝效率与催化剂有紧密联系。在自制性能测试试验台上,以某商用蜂窝状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选取空速、温度、氧气含量、氨氮摩尔比、NO浓度5组参数进行脱硝性能测试,分析其对脱硝效率的影响。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预测模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BP神经网络拓扑结构为5×7×1时,训练结果较好,利用其进行脱硝性能预测时,绝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8%,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11%,证明BP神经网络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催化剂是燃煤电站SCR脱硝系统的核心,其在运行过程中会缓慢失活,及时更换失活催化剂或者加装新催化剂是保证SCR脱硝系统高效经济运行的关键。以氨逃逸量为评判标准,基于SCR反应器的基础模型和催化剂失活模型,建立了符合脱硝工况实际的催化剂寿命管理模型。该模型以氨氮摩尔比小于1的真实工况为建模条件,综合考虑了反应器入口氨氮摩尔比以及反应器内部各层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变化,经与实际催化剂失活时间进行比较,证明所建模型准确,假设催化剂运行工况恰当。在此基础上,根据催化剂更换或者加装情况,给出12种可能的催化剂管理方案,并以催化剂使用寿命为评价标准,从中获得了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8.
庄柯  姚杰  吴碧君  马修元  沈勇  杜梦  钟萍 《中国电力》2018,51(2):137-142
火电SCR脱硝反应器催化剂层积灰现象是影响脱硝性能和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传统工程导流设计方法中飞灰浓度场的分布易被忽视。以某600 MW机组脱硝装置实际积灰情况为例,运用多相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建立多相流模型,研究了反应器内烟气流场及飞灰浓度场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增设导流板的方式对烟气及飞灰流动状态进行了优化调整。研究结果表明,飞灰浓度场分布均匀性随飞灰颗粒的粒径和真密度增加而下降,飞灰颗粒浓度或真密度较高工况极易造成催化剂层积灰堵塞,导致故障。在制定脱硝装置导流设计方案时,应论证烟气和飞灰的均布性,以确保装置安全高效投运。  相似文献   

9.
造成SCR脱硝催化剂失活的关键物质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起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失活的主要物质进行了分类总结。分析发现,烟气中亚微米颗粒物数目众多且粒径细小,碱金属、碱土金属和重金属等能引起催化剂化学失活的有毒物质易于富集在亚微米颗粒物上; 亚微米颗粒物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引起催化剂中毒及催化剂孔道堵塞,成为催化剂失活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减缓SCR脱硝催化剂由此产生的失活问题,介绍了团聚技术及抗中毒催化剂的相关研发。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某燃煤电厂350 MW机组SCR系统氨逃逸在下游设备的迁移规律.现场试验发现,SCR系统下游设备中空气预热器、低低温省煤器、电除尘器氨逃逸捕获率分别为总氨逃逸量的23%~26%、9%~17%和56%~62%,进入脱硫系统的氨逃逸不足总氨逃逸的3%;提高低低温省煤器出口烟温会导致氨捕获率降低,但下游电除尘器飞灰氨含...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发电企业烟气脱硝催化剂工程管理经验较为缺乏的现状,设计开发了燃煤机组SCR脱硝催化剂性能评价分析与寿命预测管理系统。该系统构建了催化剂性能信息数据库,可存储多个机组的自投运以来的催化剂性能检测数据、跟踪催化剂活性变化、获得并定期更新催化剂寿命曲线。系统还建立了催化剂寿命预测模型,并能根据当前SCR脱硝效率、系统投运时间、进出口NOx浓度等实时信息对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与寿命预估,可为催化剂的换装与优化运行提供技术指导。该系统在催化剂生产企业的成功投运,加强了SCR系统运营方与催化剂厂商的数据共享和技术交流,对脱硝系统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杜振  钱徐悦  何胜  朱跃 《电力技术》2013,(10):124-128
针对中国现有机组烟气SCR脱硝成本较高的问题,研究了机组类型、机组容量、脱硝效率、还原剂类型、入口NOx浓度、脱硝厂用电率等因素对烟气SCR脱硝平均成本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SCR脱硝成本的组成得到运行成本和财务成本是脱硝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而提出降低脱硝成本的还原剂耗量优化、吹灰系统优化、催化剂优化等措施,为烟气SCR脱硝系统的经济、稳定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燃煤电站SCR烟气脱硝喷氨自动控制方式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SCR脱硝的基本工艺,并对脱硝系统的喷氨流量的自动控制方法进行论述,提出以固定出口NOx控制方法代替固定摩尔比的优化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4.
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失活及其再生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某火电厂新鲜、失活和再生的SCR脱硝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XRF、ICP、SEM-EDX、比表面积分析仪、压汞仪和XRD等表征手段,测试了催化剂单元的活性及SO2/SO3转化率;测试结果表明运行后的催化剂活性大幅度降低(从41.5 m/h降低至29.5 m/h),分析了导致催化剂失活现象原因并制订了再生工艺;与新鲜催化剂相比,再生催化剂活性可恢复至新催化剂的99%(从29.5 m/h升高至41.1 m/h)并较好地控制了其SO2/SO3转化率,再生催化剂微观结构及性能与新鲜催化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SCR系统脱硝新技术的原理、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实际的工艺系统及其副产品的回收方式等,为电厂进行改造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工艺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详细分析了其脱硝原理、工艺流程、脱硝反应塔的布置、脱硝改造中主要的技术选型路线原则及对锅炉运行存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烟气脱硝系统进行性能评价,有助于脱硝系统寿命管理和安全运行。以某火电厂600 MW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为例,介绍了烟气脱硝系统的评价过程与评价方法。通过测试一系列基础参数,包括脱硝效率、反应温度、SO2/SO3转化率、氨逃逸率、催化剂压降、催化剂内烟气流速及飞灰浓度等,掌握了此台机组脱硝系统的主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SCR脱硝系统性能良好。为防止高温下SO2/SO3转化率升高及高负荷下催化剂内烟气流速过高,对该脱硝系统的运行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杜振  武波  晏敏  张杨  朱跃 《中国电力》2018,51(10):130-133,138
为系统研究燃煤电厂SCR脱硝系统失活催化剂再生前后性能的变化,对比分析了某330 MW燃煤机组失活催化剂再生前后的微观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再生时对催化剂活性组分进行了有效补充,再生后的催化剂活性有较大幅度提高;再生过程中消除了催化剂表面的硫酸盐沉积,增强了催化剂表面的弱酸和中强酸酸性位,同时基本保持催化剂的锐钛矿晶相,催化剂微观形貌恢复到疏松均匀状态。由此证明,采用添加活性成分、消除沉积盐的催化剂再生方法,可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降低电厂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大型燃煤机组进行SCR烟气脱硝改造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在原电厂设计时未考虑加装脱硝装置的大型燃煤机组进行脱硝改造的方案进行了探讨,对实施脱硝改造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