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靶场地面设备自控系统的现状,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集散控制系统进行了比较,论述了现场总线技术在靶场的应用,结合现状对靶场传统集散系统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过渡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薛凌燕  李正军 《兵工自动化》2007,26(1):62-62,78
基于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的集散控制系统(DCS),在基本组成基础上,扩充了专用功能站、生产管理和信息处理的信息网络、实现现场仪表和执行机构数字化的现场总线网络.控制站直接进行现场I/O数据采样、信息交互、控制运算及逻辑控制,完成整个工业过程中的实时控制,并实现各种I/O接口.现场总线系统采用CAN总线,改变系统现场信号线的接线方式,使DCS在现场检测和控制执行方面被数字化.  相似文献   

3.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在鱼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产生及发展历程,分析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相对于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和优点。针对鱼雷系统提出现场总线应用的有关技术问题。研究表明,使用基于现场总线计术的鱼雷的各项技术指标优于传统技术。  相似文献   

4.
现场总线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数据通信链路,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一种通信网络.其特点是信号传输全数字、控制功能全分散、标准统一全开放.目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技术有基金会现场总线FF、LonWorks总线、PROFIBUS总线、CAN总线和HART协议等.文中详细介绍了LonWorks总线控制节点的两种结构、LonWorks总线在铁路信号控制和楼宇自动化中的应用,以及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高玉萍 《兵工自动化》2010,29(10):71-75
针对纺织厂空调系统主要采用人工控制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PROFIBUS-DP的温湿度监控系统。以新疆阿克苏巨鹰纺织厂为例,给出了系统总体控制方案,将该系统划分为现场设备层、设备控制层和管理监控层三级结构,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也实现了整个温湿度控制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CAN总线技术主要用于各种过程检测和控制,它采用双线串行通讯方式,具有很强的检错和抗干扰能力,最高通讯速率可达1Mbit/s,最大通讯距离为10000m。CAN总线具有优先权和仲裁功能,多个具有CAN总线控制器的带有CPU的仪器连接到CAN总线上,可以形成多主机的局部控制网。文章主要介绍CAN总线技术在导弹遥测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塔架平台系统监控的自身特点,介绍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实时监控系统,阐述系统中关键硬件的原理及方法,并根据平台系统自身性能特点和监控要求,设计了相关软件。该系统利用PLC的通讯技术,实现了上位机对平台系统的远程实时监控,具有人机界面友好、保护功能完善、可靠性高等特点,并具有一定的自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8.
某超声速风洞测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川  刘烽  周波  周润  喻波 《兵工自动化》2013,32(2):63-66
针对大型暂冲型超声速风洞的特点,设计某超声速风洞测控系统。介绍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各子系统关键技术,如总压串级控制、迎角机构冗余控制、OPC等技术的应用和相关技术指标,分析风洞运行的控制方式,给出第一期流场调试和标模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控制节点分散,指挥调度集中、信号测量采集精准的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拓展能力,利于国内自主开发。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PROFIBUS总线的特点,提出了靶场空调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网络的通讯原理以及监控软件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监测方法,并研究了该方法在多型飞机机载总线智能监测中的应用并得以实现.该方法有效的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测量精度,减少了线损等造成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高功率激光装置--神光Ⅲ原型装置计算机模拟系统,包括总控制台、分控制台、总控服务器、指挥控制网络通讯实验、终端控制单元(FEP)、执行单元、运行工况设置等模拟子系统,并建立各个子系统FEP及总控系统监控软件.总控台集中管理全系统,实现子系统的集中监控,控制FEP完成被控设备的现场监控.  相似文献   

12.
马晓军  袁东  项宇  魏曙光 《兵工学报》2017,38(2):396-406
针对地面战斗平台电驱动、电武器、电防护以及其他多用电任务剖面需求,提出了陆战平台综合电力系统的理论构架,对系统概念、功能与特点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一种基于多驱动特性能量源的系统分布式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容量”和“电能质量”为纽带,系统分析了能量源匹配计算、功率变换装置设计、能量分配与优化控制以及电能质量分析与管理等关键技术。研制了系统样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为加快推进陆战平台全电化技术发展提供能源支撑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实时分布式容错综合导航仿真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所设计的一个实时分布式综合导航仿真系统,包括系统方案设计准则、系统结构以及系统设计与实现中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较好地满足了实时分布式综合导航仿真系统的研制需求.  相似文献   

14.
付梦印  杨毅  朱昊  王立平 《兵工学报》2011,32(6):712-718
在所构建的摄像机与激光雷达组合感知系统上,对基于特征点的配准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3D激光雷达与摄像机工作特性,针对激光雷达混合像素及边界点问题,设计了基于相关扫描序列滤波器(Associated Scanning Sequence Filter,ASSF),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混合像素对配准特征点提取的影响,提高了提取准确度,使3D激光雷达与摄像机配准结果更为精确;另外,提出了基于结构化特征的激光雷达坐标原点位置标定方法,减少了激光雷达的量测误差。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使组合感知系统能够准确地对移动机器人行驶环境进行感知。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学科设计问题系统分析的特点,提出基于系统分解的多学科集成设计过程。针对此设计过程,从支持独立的学科分析工具着手,提出了层次式多学科集成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COM接口技术,开发了支持多学科集成设计的工具MDOF(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Framework)。在MDOF中,对包含四个学科的运载火箭设计问题进行集成和优化。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战斗机综合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战斗机智能航空综合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仿真技术在战斗机综合火力与指挥控制系统研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多传感器容错综合导航系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结合经典的故障检测、隔离方法和联邦卡尔曼滤波,提出了以惯性导航系统为基准的多传感器容错综合导航系统设计方案,并在信息融合策略中采用了"故障诊断周期"方法对系统故障和野值进行了不同处理,以提高系统滤波的精度和数据的连续性.以SINS/GPS/Doppler组合导航系统为例, 结合载体的使用要求以及各导航子系统的使用范围和误差特性进行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方案既能有效地实现系统故障检测、隔离和系统重构, 而且整个导航计算过程保持了良好的算法连续性、稳定性和系统精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仿真软件的现代汽车设计过程是一个多阶段的研发过程.为了改善因不同设计阶段仿真工具的差异所引起的数据传递困难、仿真精度不够、工作效率低等问题,采用集成仿真工具实现了同一仿真平台下的直接耦合仿真.集成仿真工具可以建立详尽程度和求解时间规模不同的仿真模型,适应不同设计阶段的需求;而且,在同一仿真平台下,采用不同仿真工具建立各子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直接耦合仿真,可交互参数不受限制,能够充分考虑瞬态工况下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提高整个系统模型的计算精度.最后用集成仿真工具GT-Suite软件建立了发动机和冷却系统直接耦合模型,仿真模型详尽,仿真结果丰富,仿真精度较高,使集成仿真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9.
A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integrated DNC(direct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is introduced and a new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Advantag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 described. The scheme of actual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designed, and the integrated system and its function a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20.
组合导航半物理仿真系统,导航计算机要同时采集多路子系统(IMU、GPS、电子磁罗盘)经串口输出的原始数据,而导航解算占用CPU的时间较多,影响了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时性。利用现代操作系统中多线程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文中着重论述了利用Visual C++中MFC进行多线程编程的技术要点,指出在设计多线程应用程序时,应充分了解各线程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应用程序获得最佳的性能,实际系统运行表明采用多线程技术能够满足组合导航半物理仿真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