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王亦楠 《太阳能》2006,(1):33-38
引文“采用数倍聚光的光伏发电系统”是去年回国的剑桥大学应用物理学家、现为中国科技大学和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特聘研究员的陈应天教授,在他独创的新的光学聚焦与跟踪理论的诸多应用中的重要发明之一。这个新的光学聚焦与跟踪理论,已经引起强烈反响,以色列著名太阳能专家Kribus教授评  相似文献   

2.
张晴  张耀明  华永明 《太阳能》2012,(11):30-33
提出一种拟抛物面聚光器,利用廉价的聚光器来代替电池组件,以此来降低成本。此聚光系统采用光电跟踪方法使聚光器始终正对着太阳。建立了实验系统,并通过实验分析此聚光光伏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云南石林地区为电站场址,通过对高倍聚光光伏组件选择、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并网逆变器选型等光伏发电系统构成方面进行了研究设计.分析得出该电站的理论年发电量为170.07万kWh,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鄂尔多斯某产业园区安装高聚光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实地发电测试,通过对系统运行的跟踪、日照辐射强度和环境气温的检测以及对气候变化的观测,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并与晶硅平板发电系统作对比,结果显示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李穆然  李娜 《太阳能》2012,(14):52-54
利用太阳辐射能的光伏发电方式,具有许多非常独特的优点,比如发电过程一不耗水、二不耗气、三不耗煤、四不耗柴、五不耗油、六不耗铀;无噪声、无烟尘、无摩擦、无振动、无隐患、无需管理等。但同时也存在两个很明显的缺点——不稳定和成本高,除去在特殊场合(如航天器、孤岛等)的应用,还不存在和常规能源发电方式进行市场竞争的能力。如欲在电力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只有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大步伐提高转换率或大幅度降低系统成本。本文介绍的"固定式聚光光伏发电"方案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尝试,近一年来  相似文献   

6.
穆杰  夏宏宇  仲琳 《太阳能》2013,(13):45-49
介绍屋顶型聚光光伏系统的技术原理,对国内外相关企业的研究进展进行描述和归纳,从技术、政策、市场的可行性对该类产品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低倍聚光光伏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并建造了一台低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固定安放的光伏系统进行了对比.根据实验结果,低倍聚光光伏系统在测量时段内的输出功率始终明显大于固定光伏系统,其总发电量是后者的3.18倍,这证明了这种光伏系统的优越性,所收集的电池温度、输出功率等数据对该类型聚光光伏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袁全红 《节能技术》2021,39(4):373-377
目前双面光伏电池发展迅速,但是双面光伏电池组件的背面光线差,发电效率低.为了提高双面光伏电池组件的发电量,通过对平面镜反射聚光原理的分析,得出了光线反射强度的变化规律.采用双平面镜反射光叠加后,光伏板倾角从0°增大到60°时,两镜总反射光强度系数从1.12增大到1.71,平均发电量可提高1倍以上.据此设计了一种双平面镜...  相似文献   

9.
蝶式光伏发电聚光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跟踪聚光的方法,增加太阳光伏电池板的光照强度,使得同样数量的光伏电池板产生更多电能,并大幅度降低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介绍了一种自动跟踪太阳的蝶式光伏发电聚光器及其聚光参数优化过程,在保证聚光器的机械强度时得到了最佳聚光比。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作为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应用的规模和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已成为当今世界新能源发电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在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相关重要技术,论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式和应用领域,并分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车本佳  冯毅 《节能技术》2011,29(6):552-555,559
本文介绍了太阳跟踪系统的控制原理、控制算法和系统硬件组成,并重点介绍了控制电路的结构和原理,给出了软件的设计思路及主要的程序流程图.同时,在考虑当地的气象基础上设计一种跟踪精度高、结构简单、控制可靠的太阳能跟踪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变化时,系统仍能准确地跟踪到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从而有效提高了...  相似文献   

12.
光伏系统设计中太阳辐射强度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二朋  胡明辅  袁江  吴国玉 《节能技术》2012,30(1):45-47,51
太阳辐射强度影响光伏系统的发电量,根据工程上常用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数学模型,利用典型气象年逐时数据,考虑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程分别计算了一天和一年中的光伏电池组件的发电量,并与不考虑辐射强度影响的峰值日照时数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昆明地区考虑辐射强度的逐时计算结果与不考虑辐射强度的计算结果相差7.05%,光伏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当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聚光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CPV/T)在传统光伏发电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聚光系统和光热系统,在通过聚光系统提高光伏效率的同时将系统中多余的热量加以利用,以达到太阳能最大化利用的目的。本文介绍了CPV/T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能效影响因素,以直接影响系统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的聚光器技术、光伏电池技术和光伏冷却技术作为分析对象,结合近几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比较了不同类型聚光器、光伏电池以及冷却方式的优劣,列举了常见的光伏余热利用方式。分析认为:CPV/T系统虽然具有更高的太阳能利用率,但应加大对系统尤其是聚光器经济性的分析;考虑在系统中应用叠层光伏电池缓解聚光器带来的系统体积过大问题;新电池开发过程中应更注意光伏电池的温度系数以减少冷却系统的压力,冷却技术在强化散热的同时也应注意热量的收集方法及其与利用途径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海水淡化方法,即结合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和太阳能热管、利用空气增湿除湿来实现海水淡化。分别进行了电吹风模拟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蒸发器实验,以及结合3m2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和热管集热器的实际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素为热空气温度、热空气流量、初始水量、水温、出气孔直径和数量。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可获得的最大冷凝量为790g/h,计算出系统的产水率和热力学效率分别为5.59×10-5kg/kJ和12.4%。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热水系统流量分布的一种分析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玉  胡明辅  郑思铭 《节能技术》2006,24(2):112-115
分析了在求解太阳能集热器的流量分布时,能量守恒模型和现行的动量守恒模型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计算的可行性、准确性和简便性后,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PV/T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实验平台针对空气质量流量、太阳辐照强度、环境温度和大气降尘 4种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工况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设定的流量范围内,PV/T系统的光热和光电效率都随着空气质量流量增大而稳步上升;太阳辐照强度增大时,系统输出电功率随之增大,光热效率变化较小,光电效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时,系统的输出电功率和集热效率都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当环境温度超过一定值后,系统的光伏模块受面板温度升高的影响光电转换效率呈下降趋势;随着积尘密度的增大,玻璃盖板的透射率减小,一个月的积尘量会导致系统光电效率和输出电功率分别下降17.84%和18.25%,若以光电效率衰减20%为界限,清洁周期为5周左右。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螺旋集热型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建立了该系统的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学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西班牙太阳能热气流试验电站相比,在烟囱出口流动与传热特性参数及输出功率相同情况下,螺旋集热型太阳能热气流的集热棚半径减少了25%,占地面积减少了44%,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性和商业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提出了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及系统动态仿真的基础上,制作了一台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的实验样机,并模拟一定的太阳能日照辐射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机系统接受的加热总量达49MJ的工况下,系统对外产出-2℃的冰10.5kg,系统循环的COPcycle=0.386,COPsystcm=0.067;与此同时,系统还对外产出了98℃的热水150kg,供热效率为η=0.758。该实验的成功实现,为  相似文献   

19.
直接空冷系统变工况特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提出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压力变工况计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得出了直接空冷系统运行经济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实例计算阐明了各种影响因素对凝汽压力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提高直接空冷系统的性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太阳能光热转换效率,对同轴非完整型平移抛物面聚光系统进行三维建模,采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踪法进行追踪。分别改变接收器和聚光器放置位置,对聚光系统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双面受热平板接收器的能量传递及转换过程,建立平板接收器的理论计算模型。对接收器进行热性能计算,分析其热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接收器辐射强度均值、辐射热流均匀性、辐射面积等因素的影响,选择将接收器吸热板放置于抛物面轴线远离焦点20~35 mm范围内;环境温度在0~30℃变化时,与单面受热接收器相比,双面受热接收器的热效率提高了8.18%~37.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