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优化分离器结构 提高静电分离重催油浆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霞  朱宝明 《南炼科技》1999,6(6):19-21,18
对研制的新型高效油浆静电分离器(简称Ⅱ分离器)的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试验证实:Ⅱ型分离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与以往的标准型油浆静电分离器相比,净化处理重油催化裂化油浆分离效率明显提高,油浆处理量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2.
杨静 《石化技术》2020,(2):15-15,24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三相分离器存在的不足进行详细的介绍,然后对提升三相分离器油水分离的工作效率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1·旋流分离器简介天然气脱水处理可分为两种,一是脱出液态的凝析油、游离水及固体杂质,一是脱出气态的水蒸气。常见的天然气脱水设备有重力沉降、旋风分离、液体吸收、固体吸附等。旋流分离器是在常用旋风分离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广泛适合于气、液和气、固混合物分离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4.
游离水分离器的选择取决于对性能的要求。这里新提出的设计准则是基于如下观点:即大多数游离水分离器都是用来从高含水原油中去除大量的水,以便较为经济地把油中含水脱到销售指标,并使污水在排放前所需的处理最少。这里并不讨论聚结装置的强化作用,而只讨论重力分离过程。在各种分离器中,由于卧式分离器占有较大比重,所以本文以大量篇幅讨论了卧式游离水分离器,而对立式游离水分离器则只作些简单的介绍。本文还论证了卧式游离水分离器与 API 分离器之间的水力相似性,并参照 API 分离器的设计方法,提出了游离水分离器的设计准则。本文还分析了容器长径比对单位处理量造价的影响,并提出了确定容器最佳长径比的方程式。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旋流分离器特点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浩东  杨敏 《石油机械》1994,22(12):42-45
国内外旋流分离器特点及发展方向朱浩东,杨敏,梁家刚(江汉机械研究所)旋流分离器是利用旋转流体产生的离心力使两相流分离的设备。按其工作介质可分为旋风分离器和旋液分离器。前者主要用于气固两相分离,应用范围广泛,对这类分离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比较深人,对内部...  相似文献   

6.
新型管柱式旋流气液分离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柱式旋流气液分离器是依靠旋流离心来实现气液分离的。建立了旋流分离模型,依据分离模型开发了管柱式旋流分离器的设计模拟软件。管柱式旋流分离器与传统容器式分离器相比,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节省投资的优点,是替代传统容器式分离器的新型分离装置。  相似文献   

7.
重力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重力式分离模拟试验系统,以白油和水作为工作介质,分析了6个取样口和油出口、水出口的油水分离效果,进而研究了卧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和流动规律。研究表明:①分离器内存在一个最佳的油水界面位置,在该位置油层中的水滴分离效果最好,油相粘度是决定该位置的重要参数;②油层厚度相同时,入口含油浓度越小,油相需要的停留时间越少,分离效率就越高,水相的分离效率与入口含油浓度无直接关系;③无内部构件的分离器底部流场存在剧烈的涡流,严重影响油水分离特性,须添加整流和聚结构件,改善分离器内部流场,促进小液滴的聚结合并,以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8.
新型重力式油水分离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设计了一种新型重力式油水分离器.并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选用标准k-ε模型,通过模拟不同油滴粒径下油水混合物分离情况,得到了新型油水分离器的适用范围和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介质的相对密度不同进行沉降分离的重力式分离器,其沉降室内从下到上依次有水/乳、乳/油、油/气等多相界面,多相界面的检测控制,直接影响到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和分离出的油、气、水质量指标。现有的目测法、差压法、超声波法等都是针对单一界面的物位测量方法,不能同时检测多相界面。河南油田设计院开发的容栅式多相界面检测系统,是利用微机和平行极电容传感器来实现多相界面层高度和厚度的自动检测,并能仿真界面高度的动态变化。该检测系统在河南油田一联合站投入使用,经现场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静电分离器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分离器的开发与应用方云进肖文德王光润(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所,上海200237)(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FangYunjinandXiaoWende(TheUnitedInstituteofChemicalReacti...  相似文献   

11.
旋风分离器的改进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是炼油厂催化剂消耗的关键,并直接影响炼油厂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针对提高分离效率和使用寿命,以及减少结焦等方面,对其结构、材料及衬里等进行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含不同构件的重力式分离器内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Fluent软件的标准κ-ε模型和多相混合模型,对重力式分离器的油水分离内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含有2种不同入口构件、4种不同整流构件和6种不同聚结构件的分离器内部速度矢量和流场,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构件的分离特性。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模拟油水两相在分离器内部的流场和浓度分布;耙形入口构件、圆筒整流构件、田字板整流构件、蛇形板相向聚结构件以及斜板交错搭接聚结构件具有较好的油水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我国东部油田原油综合含水平均已达到90%以上,三相分离器的腐蚀日趋加重,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在生产中发现三相分离器的腐蚀主要集中在分离器的底部、聚结板周向板材及焊缝处以及内构件的支撑、进油管线、出油管线和出水管线等部位。影响分离器腐蚀的因素有原油含水的成分、操作温度、内部结构及焊缝内部积砂等。  相似文献   

14.
15.
《石油机械》2019,(11):74-80
静电聚结与旋流分离相结合可以提高油水乳化液的分离效率,有效减少油水分离设备的占地面积。但现有静电聚结旋流分离器方面的研究文献均未关注水出口的含油量,同时缺少对分离器的具体结构参数设计。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管式静电旋流分离器。该分离器采用切向入口+等螺距螺旋叶片+向前型母线椭圆形叶片的多次起旋结构;依据油水乳化液中分散相粒径值和原紧凑型静电聚结器达到一定聚结效果的电场停留时间,初步确定了分离器的主体结构尺寸;在此基础上对简化后主体流道的内部流场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分析了起旋叶片级数、分流比、入口流量及分散相水滴粒径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水体积分数为30%的油水乳化液,当分散相粒径为150μm、流量为4. 5 m3/h、分流比为0. 1时,分离器水出口含油体积分数小于0. 1%,分离效率达99. 3%。管式静电旋流分离器可多次发挥静电聚结和旋流分离的作用,大幅提高分离性能,实现水出口含油量和油出口含水量的双向指标控制。  相似文献   

16.
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的主要分离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设备的结构是影响介质流动特性的关键因素。在同样流动条件下,不同结构设备中的流场分布相差极大,因此,分散相在设备中的分离过程所遵循的分离模型不宜一概而论,而应区别对待。本文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针对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提出了塞流,横混流和返混主要分离模型,并重新界定了各种模型的适用条件,给出了有产分离特性计算公式,以及提高分离设备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和途径,并指出了塞流模型的技术经济状态最好,应成为  相似文献   

17.
三相分离器现场试验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原油处理流程烦琐 ,能耗大 ,成本高。试验表明 ,采用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优化原油脱水工艺流程 ,可以达到简化流程、降低原油处理成本的目的。经在八里庄油田里一联合站应用 ,单站年效益达 70万元。  相似文献   

18.
井下油水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井下分离技术的发明背影,分离系统两大基本构型及原理;介绍该项技术的现场试验与应用情况;评述应用此技术的受益和面临的挑战;预测该技术在采油工程和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潜力,陈术字JIP研究 员的结论和共识;最后,作者就井下分离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设杨。  相似文献   

19.
徐文芹  Shirl.  K 《国外油田工程》1999,15(12):40-42,44
本文系统介绍了由研究开发公司、服务承包商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的井下油水分离和回注(DOWS)技术,阐述了该技术的特点、类型、应用条件、所采用的系统及重力分离效果,预测了DOWS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影。  相似文献   

20.
玻璃钢三相分离器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金属原料是彻底解决钢制三相分离器腐蚀问题的一条捷径,而防止其静电的集聚和静电的导出,玻璃钢的配比、结构设计满足压力容器的要求便成为研制玻璃钢三相分离器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