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面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大批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并且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这是我国2l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在步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历程中,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学历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并且与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对振兴教育、培养人才、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总结经验提高水平开创冶金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局面──在冶金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徐文海同志们:我国冶金工业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进军已经开始,“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使冶金教育的改革发展面临着一个很好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与教育体制的... 相似文献
4.
2000年是深入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积极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质量、效益和办出特色上,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教学改革、教材改革、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高等学校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批综合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满足我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不仅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影响,而且还会对我国未来的教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入理解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进行教育改革实践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和承担的历史重任。近几年来,我处大胆改革,采取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的滚动发展方式来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7.
8.
我校在高等学校行列中.是一所很不起眼的小学校。学校虽然起步早,创建于1951年,但办专科的历史不长。1985年由中专改建为专科前的30多年中,由于管理体制的9次更迭、频繁变化,使学校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处于基础差、底子薄、欠帐多的状况。在1958年~1978年的20年里,学校没有得到一分钱基建投资。1984年前,四川省冶金厅仅仅给了20万元修了一拣等级较低的家属宿舍。1984年,随着重庆市经济体制改革计划单列,我校第三次被冶金部收回,可是好景不长,基建投资迅速萎缩.一拣7000多平方米的实验大楼因资金时断时续,马拉松式地修了8年都不能完工。有人说,重庆钢专是先天不足,后天缺养.此话千真万确。直至90年初,这所老学校仍陷于相当困窘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在《辞海》中,“素质”一词即是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教育中所言的“素质”是指学生一贯具有的基本品质,是指人在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心理上、生理上、文化上等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受教育者如何做人为重点,以重视受教育者主体性、创造性和个性发展为特征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我国教育事业的现状,提倡创新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以素质教育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为指导,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生事物,加快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包钢和社会培养生产和管理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必须建立结构合理、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的十六大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中小学教育,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不辱使命,把推进教育创新贯穿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决策。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同时又必须迎接十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这是对我国职业教育任务和目标的精辟论述和高度概括。职业教育要完成“桥梁”和“振兴”之重任,就必须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的确,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20.
已经到来的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将愈来愈取决于国民素质。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给教育发展指明了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