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壳聚糖主要从虾蟹壳中得到,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时国内外从菌丝体中提取壳聚糖进行了综述,并对从衣康酸发酵菌丝体申提取壳聚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废菌丝体中提取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用废菌丝体为原料生产壳聚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脱乙酰基条件:50%氢氧化钠处理2.5 h,固液比1:15,温度110℃,壳聚糖得率约为13%.所得壳聚糖产品性能指标优良,达到食品级壳聚糖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甲壳素及壳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单虎  王宝维 《食品科学》1997,18(10):14-15
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见丁质、壳多糖,它是由N—乙基—D葡萄糖通过β—1,4—糖昔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直链多糖,其结构与纤维素相似,大量存在于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虾、蟹、昆虫)的甲壳中,估计地球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约为100亿吨,是尚未开发利用的资源。由于甲壳素具有特殊的机能:与生物体具有良好亲合相容性,无毒,高粘度等,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添加剂[1-5]、医用高分子和药品缓释剂材料及超滤、渗析、渗透气化等所需的分离膜材料。最近几年来,甲壳素又在化妆品、抗肿瘤、免疫增强剂及降低人体的胆固醇和甘油…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对壳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其最适提取方法:将菌体放入浓度为0.8mol/L的NaOH碱液浸泡,菌丝体和碱液体积比为1∶30(w/v),加热至50℃超声波400W处理时间50min,再经过离心取沉淀、水洗、离心,2%乙酸95℃加热萃取12h,得壳聚糖溶液,经过中和沉淀,再经过真空干燥得壳聚糖,最高得率为16.5%。其干菌丝体壳聚糖的得率和优化前相比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废弃红曲霉菌丝体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对红曲色素和粗蛋白的提取条件、麦角固醇的皂化条件及壳聚糖的脱乙酰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红曲色素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80%,温度为50 ℃,时间为30 min,料液比为1:34 (g:mL);粗蛋白提取条件为pH为9,温度为45 ℃,时间为2 h;麦角固醇皂化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为14%,温度为90 ℃、时间为2 h、料液比为1:8 (g:mL);壳聚糖碱法脱乙酰条件为碱液浓度为45%,温度为110 ℃,时间为3 h。采用该工艺,最终红曲废渣中红曲色素、粗蛋白、麦角固醇和壳聚糖的得率分别达到94.41%、65.23%、4.16%、3.64%。通过该途径可一次性综合提取红曲色素、粗蛋白、麦角固醇和壳聚糖,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热水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选取影响多糖得率的3个因素: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L_9(34)正交实验,对热水提取法提取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当固液比1:20(m:V,g/mL)、提取时间1.0 h、提取温度70℃,猴头菇菌丝体的多糖得率最高,达(1.76±0.0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捷、稳定,为猴头菇菌丝体多糖的加工利用和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酶法和化学法提取柠檬酸废菌体中壳聚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酶法提取的壳聚糖的分子量和收率(267.97 ku、4.82 g/100 g干渣)比化学法(84.04ku、4.20 g/100 g干渣)高;2种方法的脱乙酰度接近。不同的纯化方法产品的纯度和灰分的含量有着较大的差别。红外光谱图显示,酶法制备的壳聚糖与虾壳聚糖的结构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8.
甲壳素/壳聚糖是非常有价值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由于其有成膜、拉丝以及无毒、生物相容性等性能,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近几年国内也加大了研究力度,但还远远不够。对甲壳素/壳聚糖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传统的化学法、酶解法、微生物发酵法以及几种新兴的预处理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工业、食品、化妆品方面等领域的应用情况,以期对未来的产业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从日本根霉中提取壳聚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一种从日本根酶中提取壳聚糖的简单方法。正交试验研究显示,以2%淀粉为碳源,1%蛋白胨为氮源,在起始pH5.0,26℃下培养60h时产量最高,菌丝体干重为8.43g/L。经NaOH间歇处理,HCl抽提,得到天然壳聚糖为895mg/L,壳聚糖产量占菌丝体干重的10.58%。产品壳聚糖纯度为90.5%。  相似文献   

10.
从乌贼内壳提取β-壳聚糖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忻  袁毅桦  陈健飞 《食品科学》2004,25(1):105-107
研究了用乌贼内壳制备β-甲壳素和壳聚糖,结果乌贼内壳背木盾提取甲壳素的最佳条件为:先用1.5mol/L HCl浸24h,再用1.5mol/L NaOH于80℃浸3h,产率为3.55%。从乌贼内壳周缘提取甲壳素的最佳条件为:先用1.5mol/L HCl浸24h,再用1mol/L NaOH75℃浸3h,产率为30.00%:产品用IR和XRD表征。致突变试验结果表明用乌贼内壳制备的β-壳聚糖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探索了蝇蛆壳制备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蝇蛆壳中甲壳素为原料,采用碱液法制备壳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碱液浓度、液料比、反应时间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脱乙酰基反应条件,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工艺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壳聚糖脱乙酰度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值线图。通过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得出脱乙酰基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7.49:1(V/m),碱液浓度50%,反应时间7.3 h。在此条件下所得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理论值为83.18%,实测值为79.45%,并得到白色粉末状壳聚糖。  相似文献   

12.
从虾蛄壳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丹  何兰珍  刘毅 《食品科学》2006,27(12):437-439
以虾壳和虾蛄壳为原料分别采用EDTA法和盐酸法制备了甲壳素和壳聚糖。采用红外光谱和化学分析方法分析了甲壳素和壳聚糖试样的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其结果为:虾蛄壳是一种优良的制备甲壳素、壳聚糖的原料,尤其是可制得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甲壳素和壳聚糖。  相似文献   

13.
可溶性低聚壳聚糖的制备与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碱法提取壳聚糖,产品得率为5.28%,脱乙酰度81.7%,特性粘度10.550,分子量54.42×104;用H2O2氧化降解壳聚糖,获得分子量分别为32.3×104、6.7×104、0.496×104的样品;抗菌实验表明随着低聚壳聚糖分子量和浓度的增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等阳性菌的抗性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是一种具有独特特性的、可广泛地、有效地应用于工业和生物医药的生物高分子物质。本文综述了目前包括采用甲壳素酶法脱乙酰、生物培养及从发酵工厂废菌体中提取的生物法制备壳聚糖的研究状况,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膜的制备及对植物色素富集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常春  王晓鹏 《食品科学》2003,24(10):88-90
本文对甲壳素、壳聚糖膜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壳聚糖膜对植物色素的富集作用。实验证明:2%壳聚糖膜对萝卜红色素有较好的富集作用,富集率达84%。为天然色素的提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优化壳聚糖制备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近似最优设计法,系统地研究了NaOH质量分数、碱处理时间及碱处理温度这三个主要因素对制备壳聚糖的影响,并以脱乙酰度为主要性能指标,提出不脱蛋白质的壳聚糖制备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玉米芯半纤维素和壳聚糖在碱/尿素/水体系中制备了半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凝胶,探讨了壳聚糖用量对复合凝胶的溶胀行为及压缩强度的影响,并考察了复合凝胶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凝胶内部呈均匀的多孔结构,孔径大小200μm左右。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半纤维素、壳聚糖与环氧氯丙烷之间通过化学交联形成凝胶的网络结构。随壳聚糖用量的增加,复合凝胶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胀比逐渐减小,压缩强度逐渐增大,当壳聚糖用量为4%时,压缩强度达325 kPa。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葛根素壳聚糖纳米粒,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利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葛根素壳聚糖纳米粒,以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超滤法分离游离药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微观形态,光散射测定仪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结果成功制备了稳定的含药纳米粒混悬液,包封率为5 0.8%。结论离子交联法适用于葛根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