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新宇 《陕西水利》2016,(1):163-164
文章介绍了汾河稷山城区段生态修复工程的工程背景、工程任务和目标,对主槽疏浚方案、生态护岸设计、蓄水建筑物型式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生态修复工程,不仅可以满足水系重建、植被恢复、水源涵养的要求,还可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连申线灌河至黄响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水工建筑物施工项目为例,将BIM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该工程的安全管理,提升了安全防护规划、安全巡检、安全教育、安全监测、应急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的智慧化水平,研究结论具有实用价值,可以在其它水利工程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汾河临汾市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将完全改变该河段的水流状况,工程实施前必须分析它对于该段河流的防洪会产生什么影响。水文计算表明,工程兴建后,该河段的防洪标准将由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4.
汾河临汾城区段综合治理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瑛  石军林 《山西水利》2002,(2):59-59,64
作为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城市水环境的治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了汾河临汾城区段治理应有的内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6.
姜佩奇  伍杰  刘辉  刘志明  张社荣 《人民黄河》2024,(5):133-137+144
为解决水利工程BIM模型解析交互不流畅、外形失真、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通用性的基于BIM的数字孪生水利工程轻量化技术。将水利工程轻量化分为BIM建模、数据结构标准化、模型提取与转换、模型压缩与传输、模型解析与渲染5个方面,按照水利工程数据特点和业务应用需求,针对性地提出轻量化措施,发挥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数据化性能,实现业务协同应用。将上述技术应用于引汉济渭一期工程,通过规定模型几何构形表示方式、数据标准化存储空间、模型必要信息提取与转换方式、模型压缩工具和传输手段、模型解析工具和渲染方法等,实现工程地质模型的轻量化。轻量化后工程地质模型的每秒传输帧数(FPS)由10提高到55,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汾河于流霍州城区段蓄水美化工程概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从新建蓄水堤防、橡胶坝、库区防渗、排污、截渗、支沟口治理、滩地绿化等方面简述了工程设计方案,工程实施后,提高了河道的防洪能力,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BIM模型在数字孪生水利水电工程各阶段应用中因业务需求不同导致其几何、材质、属性、结构等精度适配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套BIM模型按需自适应流转的技术方法,以实现BIM在水利水电工程数字孪生中的高效应用。该方法定义BIM模型属性、结构、几何、材质的数据导出规范,通过建立上述多维信息的映射关系,结合改进的3DTiles几何轻量化算法,实现BIM模型属性、结构、几何、材质按需自适应流转。基于该方法,依托Revit软件开展项目应用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流转的BIM模型结构齐备、属性完整,并能按需满足几何与材质的精度要求,同时支持高效应用与高性能渲染。研究成果可为BIM模型在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应用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10.
11.
对扬州市城区智慧水网建设基础以及数字孪生在试点中的设计框架、主要应用情况进行了解读,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智慧水利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城区智慧水网建设试点项目为先行,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以防洪排涝、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工程管理与运行调度等为应用场景,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网综合管理系统,旨在为扬州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样本。  相似文献   

12.
某供水工程盾构井位于山麓,为一吊脚地连墙工作井,基岩微风化上限起伏极大,且盾构井范围内基岩存在空洞,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影响大.采用钻探、现场原位试验和弹性波CT等综合手段查明盾构井范围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借助离散光滑插值技术建立盾构井场地的地质曲面模型,基于地质模型导出的微风化上限界面优化吊脚地连墙的嵌岩深度,通...  相似文献   

13.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促进数字孪生与智慧水利系统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智慧水利的运行维护、信息获取、时间掌控和决策管理能力,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以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冯立平 《山西水利》2023,(11):52-55
2021年秋汛中,汾河河津段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汾河干支流多处河段出现超警戒水位,河津段位于汾河下游,受灾较为严重。堤防出现裂缝变形,局部河段出现漫堤、溃口等问题,堤外发生内涝等灾害。文章介绍了汾河干流河津段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防洪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主要对该河道提升工程的规模和任务、主要建筑物设计进行了阐述,可以为相关河道防洪能力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汾河太原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概况,结合该工程蓄水池地质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对防渗方案和防渗墙的位置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采用垂直防渗墙和黏土组合型式,并将防渗墙布置于暗涵外侧,与暗涵组成防渗体系,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东山供水工程作为山西省跨流域引调水项目,因其影响范围大,工程面积广,导致信息无法快速关联对应,施工过程中变更与设计图纸存在差异,出现信息不同步的情况。文章通过建立东山供水工程BIM模型以达到信息保存、运用、更新等目的,并展望BIM模型在水利工程中的发展趋势,为BIM模型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7.
文中通过对地基高喷防渗墙从试验到施工各环节的简要介绍,分析了高喷防渗墙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李灿 《红水河》2020,39(3):67-70
BIM技术在基础建设领域得到快速的推广应用,部分项目从初设阶段开始便要求增加BIM技术的应用。为解决基于二维CAD、非同步文档的线性协同模式在项目BIM设计过程中碰到的协同、效率、安全等问题,通过Citrix平台搭建企业BIM私有云平台,运用VPDN通信通道解决项目现场数据与设计平台的通信问题,此平台搭建完成后有效提高了BIM软件在协同设计过程中的效率,同时也有效保障了企业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成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一种技术手段。BIM技术就是一种将工程数据转化成3D的数据模型。这种先进的技术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加直观的看到项目工程出现的问题,而且提前可以更改方案。将BIM技术巧妙的运用到水利水电工程中去,能够精确的掌握工程进程的动态,以及提高工程的质量。增强我国水利工程的实力和竞争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文中主要通过分析BIM技术的实施可行性和应用领域,介绍了此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施工中出现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利水电行业的特点,阐述了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应用价值。实施BIM技术,将体现可视化、多专业协同、标准化、精细化优势,可以优化设计流程,保证设计深度、提高设计效率、强化设计质量。通过4D模拟,提前规划施工场地,精心安排施工计划,控制节点工期;可以更好控制投资,监控项目进展、分析反馈数据。通过BIM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对于提高行业整体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