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氯铂酸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MTS)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环氧基三硅氧烷(ETS),再与四甲基乙二胺(TMDEA)进行开环加成反应,制得一种新型季铵化三硅氧烷(QATS)。用IR对QATS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QATS的界面性能、发泡性能和在织物整理中的应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QAT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7 g/L,此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为26.4 mN/m。质量分数为0.1%的QATS水溶液的发泡力为2.20,5 min的稳泡性为0.167,QATS产生泡沫后泡沫易消失。与市售氨基硅整理剂(ASO)相比,QATS整理织物的柔软性比ASO稍差,但白度和吸湿性比ASO好得多。  相似文献   

2.
分析经不同氟系三防整理剂整理后的涤棉和纯棉织物性能。采用二浸二轧的方法对涤棉和纯棉织物进行预处理,通过高温焙烘使整理剂交联成膜于织物上,采用淋水试验测试织物防水性能,采用酱油与咖啡测试织物的防油和防污性能,采用Fast-2型弯曲性能试验仪测试织物弯曲性能,比较了不同整理剂整理前后织物的防水、防油和防污性能以及弯曲性能。试验表明:六碳氟系整理剂整理所得织物的防水、防油和防污效果不低于八碳氟系整理剂整理所得织物,六碳氟系整理剂整理所得织物的柔软度不差于八碳氟系整理剂整理所得织物的柔软度。认为采用六碳氟系整理剂取代八碳氟系整理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聚丙二醇(PPG)为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扩链剂,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的催化作用下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再用端氨基硅油对预聚体进行改性、三乙胺中和,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去离子水乳化,制得用于涤棉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剂乳液。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优化合成工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聚丙二醇物质的量比2.2∶1,二羟甲基丙酸用量9%(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聚丙二醇总质量),端氨基硅油用量30%(对聚氨酯预聚体质量)。在整理剂用量60g/L、整理液pH=6、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2 min工艺条件下整理的织物,表面经向和纬向动摩擦系数分别由0.238、0.351降低至0.201、0.311,经向和纬向弯曲刚度分别由1.030、0.229 mN·cm降低至0.920、0.190 mN·cm,抗起毛起球性能提升了2~3级,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织物三防整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春梅  李朝晖  吴燕 《印染》2006,32(20):34-36
选用Tri-proof A,Tri-proof B、BAYGARD GA-2和有机氟拒水拒油防污剂913等四种整理剂,对纯棉和纯涤纶织物进行三防整理,探讨了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对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每种整理剂的最佳用量和焙烘温度。结果表明,采用最佳整理工艺,整理后织物的色光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甲/基含氢硅氧烷与1,1,2三-氢-乙烯基全氟癸烯、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丙烯酸十八醇酯的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侧链含长链全氟烷基、十八酯基和环氧基团等的氟硅防水织物整理剂(FAS-PFMS),并对其结构及在棉纤维表面的成膜性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FAS-PFMS与预先设计的分子结构一致,在棉织物表面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经其整理的棉纤维表面相对平整、光滑,且疏水性明显增强,与水的静态接触角最高可达132°。  相似文献   

6.
涤盖棉面料的防静电和三防同浴整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织物抗静电整理通过整理剂吸收空气中水分消除静电,三防整理则通过降低纤维表面张力达到防水、防油和防污整理效果,两者同浴处理会相互影响.通过选用适宜的整理剂以及工艺优化,使产品性能达到指定要求.该整理工艺为:抗静电整理剂QC-1471 30 g/L,三防整理剂HPC-4和HPC-1分别为20 g/L和60 g/L,醋酸2 g/L,焙烘条件180℃×40 s.  相似文献   

7.
家具装饰织物用的新型有机氟整理剂最近3M公司研制出二种新型有机氟防擦伤整理剂ScotchgardFC3542和FC3548,这是专为家具装饰织物研制设计的,能满足目前家具装饰织物市场的需求。因为现代家具装饰用纺织品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从室内沙发座椅垫...  相似文献   

8.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氧化丙烯二醇(PPG)、N-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双端羟乙基封端有机硅为主要原料,制备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整理剂,并将其用于涤棉织物的整理,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等表征织物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制备的拒水整理剂可在织物表面成膜,有机硅链段与其他链段间相容性良好;整理织物经冷热与多次摩擦处理后,仍可表现出优异的拒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含氟化合物由于其卓越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目前在织物整理中主要用作防污整理剂和防水整理剂。文章介绍了Islam等研究的涤纶微纤维织物用含氟防水剂整理时,影响整理效果的整理剂氟含量、润湿助剂和工艺参数等若干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作为纺织品的三防整理剂,八碳氟系助剂效果虽好但含PFOA与PFOS等有害物质。现用六碳氟系助剂对织物采用二浸二轧的方法进行处理、预烘及高温焙烘。通过改变整理剂浓度、焙烘温度与焙烘时间,用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工艺参数,对织物进行了优化后的整理并测试了其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1.
鉴于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PFOS,Perfluorooctane sulfnate)的结构特性及危害性,文中介绍了染整行业中织物拒水拒油整理机理、有机氟防水剂的性能等,分析了织物拒水拒油整理中的PFOS问题及含氟整理剂的替代取向.  相似文献   

12.
以[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BMA)、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和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A)为单体,通过葡萄糖氧化酶引发乙烯基共聚和反应,制备一种抗菌防黏附整理剂Poly(TMSPMA-b-SBMA-b-DMAEMA)。采用浸渍-焙烘法将制备得到的整理剂整理到棉织物上。ATR-FTIR和EDS测试表明整理剂成功引入到棉织物上,SEM观察到整理织物纤维表面光滑。抗菌试验结果表明,该改性织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均能达到99%以上。活/死细菌荧光显色结果表明,改性织物具有很好的防细菌黏附性能,防活细菌黏附率约为90%。  相似文献   

13.
周燕  张蓉 《丝绸》2012,49(5):9-11
采用特氟龙整理剂(聚四氟乙烯)对涤纶织物进行三防整理,利用拒水性测试、织物渗透压测试、透气透湿性能测试、防油性能测试等评定三防整理的效果,讨论了整理剂质量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等对涤纶织物三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经特氟龙整理剂三防整理后三防效果明显增加,特氟龙整理剂对涤纶织物进行三防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整理剂质量浓度45g/L,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50 s。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Nano Tex 公司拒水拒油整理剂的性能,其中,Nano Tex的NT X氟系拒水拒油剂将有机氟和仿生学原理有机地结合,具有低浓、高效的特点,处理后织物能保持良好的手感;FS 621属新一代“六碳”防水防油整理剂,适合各种纤维的防水防油整理;FS 1773化纤防水剂综合经济效益明显,尤其适合雨伞布、羽绒布、涂层前防水处理。  相似文献   

15.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以下简称D4)、四甲基二氢二硅氧烷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制得端基含氢硅油中间体.通过环氧氨化法将烯丙基环氧聚醚、端氨基聚醚引入分子链中制得高固含量多元嵌段共聚物,并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测试表征.将目标产物经冰醋酸和水稀释后可得到稳定的整理剂乳液,将其整理到粘胶纤维织物上,测试了柔软度、白度、摩擦系数,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处理前后纤维织物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整理剂用量为30 g/L时,纤维表面如同镀了一层光亮的薄膜,保留了粘胶纤维特有的沟槽形态,对粘胶纤维的吸湿、透气性影响较小,粘胶纤维织物的柔软度、白度、耐摩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锡环 《江苏丝绸》2006,(3):25-25
低温DP整理,由于织物不经焙烘,所以回潮率较高,织物手感和舒适性较好,而且强度和耐磨性也不受损,又可节能。目前低温DP整理有二种方法,它们均采用无机酸作催化剂使二羟甲基二羟乙烯脲(DMDHEU)在棉织物或成衣上交联。应注意选择适当染化料,以免因该整理剂而受不利影响。织物整理方法可用浸轧和喷雾,成衣整理可用浸泡,脱水或喷雾。DMDHEU/HCI整理剂,可在常温下干燥,定形,用DMDHEU/H3PO4整理荆则需用Despatch焙烘炉在较高温度焙烘。用盐酸作催化剂的DP整理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兆杰  赵涛  王革辉 《印染》2013,39(24):6-9
以亚硫酸氢钠封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单体,得到水溶性封端IPDI抗皱整理剂,并将其用于棉织物抗皱整理,研究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聚乙二醇1000用量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整理剂110g/L,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8min,聚乙二醇1000 20g/L;整理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可达182.5°。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防整理剂和易去污整理剂对芳纶织物进行防污易去污整理,探讨了助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带液率等因素对防污性能和易去污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整理后芳纶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防污易去污整理的优化工艺为:三防整理剂9033用量100 g/L,易去污整理剂DH-3025用量80 g/L,交联剂DM-3918用量15 g/L,二浸二轧(带液率70%~80%),烘干,180℃焙烘50~60 s。在此工艺条件下,芳纶织物在获得防污易去污功能的同时,整理不会影响其力学性能与阻燃性能,还能赋予芳纶织物新的功能,有利于拓宽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赵振  樊增禄  李庆  刘倩倩 《印染》2012,38(4):14-17
以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Actyflon-G02)、苯乙烯(SM)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聚合单体进行乳液聚合,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式制备了短链含氟丙烯酸酯拒水剂;对制备的共聚物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并将其应用于织物整理上。通过研究拒水剂用量、轧余率、预烘温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织物拒水性能的影响,优化的应用工艺为:棉织物→二浸二轧(短链含氟丙烯酸酯拒水整理剂50 g/L,轧余率75%)→预烘(80℃,3 min)→焙烘(160℃,3 min)。整理后织物对水的接触角可达134.5°,具有良好的拒水性能。  相似文献   

20.
根据N-羟甲基免烫整理剂的反应基团含有氮元素,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敏化织物储存期间的结合氮含量变化,推测整理剂与棉纤维的反应程度并预测其反应动力学,评价常温储存条件下敏化织物的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常温下储存30天内,敏化织物反应程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小于5.0%。本方法可用于评价N-羟甲基免烫整理剂敏化织物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